抗血凝论文_孙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血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凝,肝素,天麻,抗体,基材,硫酸,血凝素。

抗血凝论文文献综述

孙颖[1](2018)在《来源于H5N1禽流感患者的广谱抗血凝素蛋白抗体筛选及其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世纪初流感大流行暴发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流感疫情的发生。近年来,除了引发季节性流感的H1N1、H3N2和B型流感病毒之外,一些跨越种属屏障的、新发禽流感病毒(包括H5N1、H5N6、H6N2、H9N2、H7N9和H10N8等)直接感染人,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流感治疗措施十分重要。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是流感病毒表面重要的糖蛋白,也是诱导机体产生抗流感免疫的重要抗原,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体液免疫。流感病毒感染或者流感疫苗接种所诱导产生的HA抗体主要针对HA头部,可以阻断病毒与唾液酸受体的结合,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但此类抗体常常具有毒株特异性,不能有效抵抗新发或突发流感病毒的感染。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大量可以对不同型或亚型流感病毒产生交叉保护作用的抗HA广谱中和抗体。这类抗体主要靶向HA茎部的保守区域,也有少数靶向头部受体结合区以及其他保守区域,从而有效应对由HA抗原的高度变异所导致的免疫逃逸,对流感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为筛选获得广谱抗HA抗体,本研究体外培养H5N1患者外周血B细胞,通过HA结合筛选、H5N1假病毒中和筛选及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功能性B细胞的抗体基因。随后利用293T细胞表达系统体外表达抗体,使用ELISA及假病毒中和试验筛选潜在的广谱抗体,并进一步鉴定了抗体功能,分析了抗体基因及功能域特点。本课题共筛选4例H5N1患者的6份PBMC标本,主要发现如下:1.成功培养3例H5N1患者不同时间点的4份外周血标本内的B淋巴细胞,发现4份标本中均存在能够分泌H5反应性IgG的B淋巴细胞,部分交叉结合H5和H7。2.从采集时间最早的2#样本(感染后12天)筛选获得124孔H5反应性B细胞,占培养总数的5.78%,其中,23孔可与H7交叉反应(占培养总数的1.07%),7孔对GX-H5N1假病毒的中和百分率在80%以上(占培养总数的0.33%),提示抗H5或H5/H7交叉反应性B淋巴细胞已存在于机体内,病毒感染后可被激活进入外周循环。3.3#和4#样本分别采集于感染后21天和18天,H5反应性B细胞各占1.3%和3.17%,6#样本采集于感染后357天,H5反应性B细胞占培养总数的0.63%,而H5/H7交叉反应性B细胞占H5-B细胞的80%。提示外周血中H5反应性细胞比率随愈后时间增加明显降低。H5反应性或H5/H7反应性B淋巴细胞可参与外周循环,感染后一年也能检测到。4.筛选获得44株H5反应或H5/H7反应性抗体,41株与H5和H7交叉反应,2株分别由VH1-69和VH1-2编码的广谱抗体具有体外中和效应。5.分析2#样本所得抗体基因使用频率,发现VH1-69和VH3-30基因占据主要优势。VH1-69编码的Ab2-12D5和Ab2-12G8识别HA茎部,与已报道的抗Group1 HA广谱中和抗体CR6261识别相似的抗原表位。两株抗体均具有VH1-69抗体特征性的识别HA茎部的IFY区域。Ab2-12D5可识别Group1不同亚型HA,对2009pdm H1N1,H5N1和H5N6具有广谱中和作用;而Ab2-12G8不具有中和活性,但可与Group1和Group2HA交叉反应,识别谱更广。两株抗体均可在体外诱导产生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效应(ADCC)作用。6.从3#样本中获得VH1-2编码的广谱抗HA抗体:Ab3-32G7.1。该抗体可有效结合Group1不同亚型HA,并能够中和2009pdm H1N1,H5N1和H5N6毒株。7.2#样本中编码交叉反应性抗体的VH3-30基因CDR区变异程度不同,对H5、H7的亲和力不同。CDR3中的111位的长疏水区MIVGAVL,LCDR3的99位D可能参与对HA茎部helixA的作用,从而影响对H5及H7的结合。结论:1.广谱反应性抗HA抗体也能在H5N1患者体内发现,可识别HA茎部表位,具有中和活性或ADCC效应。2.H5N1病毒感染人可快速诱导机体产生广谱保护性抗体,这很有可能是机体记忆性B细胞被激活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8-06-30)

[2](2012)在《抗血凝食物知多少》一文中研究指出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人多存在血栓形成的危险倾向。科学家经过多年大量研究,发现许多食物有降低血黏度及抗凝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吃些有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与血小板凝聚作用的食物,可以防治血栓形成。生姜生姜中含有姜烯酚、姜油酮、姜辣素,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聚,可以预防心脏血管梗塞和脑梗塞。吃一些生姜或姜粉,血液会保持良好状态,不易出现血栓。(本文来源于《老年教育(老年大学)》期刊2012年07期)

王小芳[3](2012)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血清纤维蛋白抗血凝酶-Ⅲ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尤其是进展型脑梗死,是可使脑缺血加重并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卒中。常发生于梗死后6~72 h,可导致完全瘫痪、失语、昏迷甚至死亡。我们通过对进展型和完全型脑梗死患者进行急性期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清纤维蛋白(Fg)、抗血凝酶-Ⅲ(AT-Ⅲ)的检测并进行比较,发现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中Fg增高、AT-Ⅲ减少。而完全型脑梗死上述各凝血因子指标较正常。本研究讨论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从(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2年01期)

马培奇[4](2011)在《口服抗血凝药物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抗血凝药物通过影响血凝级联反应阻止血液凝集,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高危人群发展血栓栓塞相关疾病、特别是预防经历主要整形术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以及减少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的中风风险。抗血凝药物50多年来一直主要由华法林和肝素类物质组成,但华法林存在严重、甚或致死性的出血风险,同时药动学性质的个体差异很大并易受到食物的影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又十分复杂,实际中难以正确或适宜剂量用药,须频繁进行凝血功能监测;肝素类物质则因需注射给药,故常被限用于住院患者或短期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因此,临床需要有新的更安全、且用药更简便的口服抗血凝药物。现在临床开发中的口服抗血凝药物主要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Ⅹa因子抑制剂、Ⅸ因子抑制剂、组织因子抑制剂和新型维生素K拮抗剂等。其中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和口服Ⅹa因子抑制剂列伐沙班已经大型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证实,它们能够替代华法林成为预防非瓣膜性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中风和全身栓塞及替代依诺肝素钠成为预防主要整形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首选用药,具有使此两治疗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的深厚潜力。(本文来源于《上海医药》期刊2011年09期)

王璐,郭筱洁[5](2009)在《“速效”鼠药多为违禁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王璐 见习记者 郭筱洁)最近,在长沙市农贸市场等居民流动性较大的地区经常能看到一些推着小车挥动竹梆子的灭鼠药小商贩,他们宣扬自己的产品见效“神速”,保证老鼠吃后立即“一命呜呼”。对此,湖南省疾控中心杀虫灭鼠科专家告诉记者,街头“快速灭鼠”的(本文来源于《大众卫生报》期刊2009-12-15)

丁诚实[6](2009)在《天麻药酒的浸泡工艺及其抗血凝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天麻药酒的最佳浸泡工艺及其对人血浆凝血系统的影响。以药酒中天麻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药酒的最佳浸泡条件;利用试剂盒检测药酒对人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麻药酒的最佳浸泡条件为:37℃,酒精体积分数38%的白酒浸泡35d;天麻药酒具有显着的抗血凝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工程》期刊2009年02期)

王淑娟[7](2002)在《抗血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栓和血栓相关性疾病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适时地运用抗血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则是防治上述疾患的核心措施 ,本文将对上述药物的一些进展做简要叙述。1 抗血凝药的进展1 1 低分子量肝素 (LMWH) 由于普通肝素 (未分级肝素 ,UFH)易伴发血小板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02年01期)

韩秀霞[8](1999)在《血栓栓塞需要长期的抗血凝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首次发作突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应该采用口服抗血凝药物进行长达3个多月的治疗。现在,患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通常用肝素进行治疗5~7天,紧跟着进行一个为期3个月的口服抗血凝药物华法令的治疗疗程。这些患者中的许多人具有一过性的危险因素(如近期的腿部外伤史、外科手术或卧床休息),这些危险因素基本上可以在停(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情报》期刊1999年11期)

常春枝[9](1997)在《以蚕丝为原料的抗血凝物质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抗血凝物质在医疗临床上被广泛地使用,如在人工透析及手术中需要血液体外循环时,为防止与循环管道接触的血液凝固而使用,又在血液检验时为防止试管内的血液凝固而使用抗血凝物质。此外,最近在治疗DIC(播种性血管内凝固)时也利用了抗血凝物质。在各种抗血凝物质中,最传统,使用最广泛的是肝磷脂,这是一种存在于动物组织中的硫化多糖,有很(本文来源于《国外丝绸》期刊1997年04期)

刘家一[10](1989)在《硅胶管内表面肝素化后的抗血凝研究(摘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用硅橡胶为肝素化的基材,苯甲烃胺(Benzalkonium)为使材料表面产生带正电荷的试剂,肝素为12500单位/毫升注射液。材料的肝素化是先将洁净的基材浸以苯甲烃胺溶液后,用蒸馏水洗净再浸以肝素溶液两次,风干后即可使用。离子吸附原理:基材浸入苯赛(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1989年03期)

抗血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人多存在血栓形成的危险倾向。科学家经过多年大量研究,发现许多食物有降低血黏度及抗凝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吃些有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与血小板凝聚作用的食物,可以防治血栓形成。生姜生姜中含有姜烯酚、姜油酮、姜辣素,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聚,可以预防心脏血管梗塞和脑梗塞。吃一些生姜或姜粉,血液会保持良好状态,不易出现血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血凝论文参考文献

[1].孙颖.来源于H5N1禽流感患者的广谱抗血凝素蛋白抗体筛选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

[2]..抗血凝食物知多少[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2

[3].王小芳.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纤维蛋白抗血凝酶-Ⅲ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12

[4].马培奇.口服抗血凝药物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1

[5].王璐,郭筱洁.“速效”鼠药多为违禁品[N].大众卫生报.2009

[6].丁诚实.天麻药酒的浸泡工艺及其抗血凝作用[J].食品工程.2009

[7].王淑娟.抗血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进展[J].中国医刊.2002

[8].韩秀霞.血栓栓塞需要长期的抗血凝治疗[J].国外医学情报.1999

[9].常春枝.以蚕丝为原料的抗血凝物质的开发[J].国外丝绸.1997

[10].刘家一.硅胶管内表面肝素化后的抗血凝研究(摘要)[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89

论文知识图

被检鸡基因组BFI部分基因的PCR扩增结果患者江某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不同稀释度血清ELISA检测结果柱状图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Fig2Thetiters...年2月25日胸部CT示左肺上叶前段见磨...海带-▲海带

标签:;  ;  ;  ;  ;  ;  ;  

抗血凝论文_孙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