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流式叶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焊缝,超声波探伤,对比试块
混流式叶片论文文献综述
徐传标,周伟[1](2019)在《RB-3试块在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焊缝超声波探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大型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焊缝都采用ASME作为探伤标准,受制于现场条件,无法短时间内制作出符合标准要求的试块。因此,作者尝试采用RB-3碳钢试块作为对比试块,通过对反射体尺寸、传输差异和斜探头角度进行修正,制作DAC曲线,并应用于实际检测,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29期)
朱乔琦,袁帅,邓聪,刘小兵[2](2019)在《含沙水中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内部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artical两相流模型对高泥沙河流高水头电站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小流量工况内部固液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全流道叁维湍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转轮低压区主要集中在叶片出口区域,最低压力发生在长叶片背面靠近出口处,长短叶片的头部和尾部的泥沙体积分数均较高,其中长叶片正面靠出口处泥沙相体积分数最大,与实际电站长叶片正面出口区域泥沙磨损严重较吻合。(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9期)
于雷[3](2019)在《混流式机组转轮叶片裂纹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力发电一直是为人们生活提供电力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带动了发电方式的革命,演变出了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也研发出了核电等高效的发电方式。在水力发电的发展过程中,混流式机组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发电机组,当前混流式发电机组很容易出现叶片开裂或断裂情况,主要从机组的概述、产生裂纹的原理分析、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8期)
喻智锋,张建蓉,胡秀成,苏博[4](2019)在《混流式水轮机叶片叁维建模和曲面重构的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UG环境下混流式叶片叁维几何造型和曲面重构的一般流程。前者采用UG软件中的叁次NURBS曲线作为叶片曲面数字化的几何模型,由二维木模图得到转轮叶片的型值点,依据由点连线、由线成面、由面构体的实体建模方法,实现了混流式叶片的整体造型。后者是叶片逆向设计中的关键步骤,它指在通过数字化及数据处理后的混流式叶片的叁维CAD模型重构中采用NURBS为基础的曲面重构方法,包括直接由点云构造曲面和通过点云构造曲线后再构造曲面。(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2期)
李佳楠,袁帅,刘小兵[5](2018)在《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某电站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内部流动特性,利用仿真模拟软件CFX,基于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在典型小流量工况下,对水轮机蜗壳进口到尾水管出口的全流道内部流场进行叁维湍流计算,得到水轮机各过流部件的流动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蜗壳内静压分布沿向心方向均匀降低,速度矢量均匀增大。导叶间速度和压力在圆周方向对称性良好,进出口无明显漩涡。长短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合理,工作面无明显回流及二次流。尾水管内流线顺畅,呈中心对称分布,速度沿向心方向均匀减小。各流线回旋形成较为对称的涡带,且涡带中心无偏移,管内无明显回流。研究结果对该水电站水轮机日后运行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07期)
朱国俊,吉龙娟,冯建军,罗兴锜[6](2018)在《混流式转轮叶片数对鱼类撞击死亡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鱼类在通过水轮机流道时会受到其内部高速旋转的转轮叶片撞击而出现伤亡。为了优化某电站混流式转轮的鱼类通过生存率,综合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与鱼类-叶片撞击的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优化转轮方案下的鱼类撞击死亡率及机组能量性能,获得了混流式水轮机过流量及转轮叶片数对鱼类死亡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额定水头下,鱼类通过转轮的撞击死亡率与转轮的流量以及叶片数呈正相关关系;对于原始转轮,当流量增加到额定流量时,鱼类通过转轮的撞击死亡率达到了16.85%;而叶片数为13和11的两个优化转轮则使额定流量下的鱼类撞击死亡率比原始转轮分别降低了2.93和5.3个百分点。最后,通过分析两个优化转轮的鱼类生态性能与能量性能,选择采用13叶片的优化转轮作为最终方案。(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晏祝,刘小兵,程伟[7](2018)在《基于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压力脉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的压力脉动规律,采用SST模型,探讨多种工况下水轮机的速度分布、压力变化以及多监测点的压力脉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转轮出口处流动过程极为复杂,蜗壳与转轮存在动静干涉,且随着流量的增加,蜗壳与转轮的动静干涉效应越明显。转轮区域压力脉动的产生是因为导叶出口水流流动不均匀,造成导叶及转轮间动静干扰。(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8年09期)
戚彩梦,葛光男,郑吉伟,丁军锋,刘毅[8](2018)在《混流式水轮机叶片性能热处理变形的数值模拟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ZG06Cr13Ni5Mo不锈钢热处理过程的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混流式水轮机叶片正火+回火热处理后的应变场分布,幵将模拟的应变场分布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证明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混流式水轮机叶片热处理后等效应变分布觃律及各部位变形量分布。结果表明:混流式水轮机X型叶片一正两回热处理后,沿Z向出水边到进水边及进水边与上冠连接处与下环连接处变形量先减小后增大,呈V型变化觃律。其中与下环连接处比与上冠连接处变形大,进水边比出水边变形大。本文提供了一种可用于预测复杂形状大尺寸叶片铸件性能热处理变形的数值模拟仿真预测方法,为混流式水轮机叶片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及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大电机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王洁[9](2018)在《导叶长短叶片及喷管几何参数对螺旋混流式推进泵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螺旋混流式推进泵兼具螺旋离心泵和混流式喷水推进泵的特点,应用于潜航器可满足潜航器高速航行时对推进效率、空化性能及低航行噪声的要求。为了提高推进泵的性能,本文以某螺旋混流式推进泵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导叶长短叶片及喷管几何参数对推进泵特性的影响,并借鉴单纯形法思想,得到效率最高时的导叶及喷管组合方式。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导叶长短叶片对推进泵特性的影响针对推进泵导叶水力损失较大的问题,选取叁种导叶布置方案,对比推进泵外特性、推力、内流及导叶内压力脉动规律。短叶片布置在导叶进口时,能够降低导叶流道内的压力脉动,模型泵效率最高。短叶片布置在导叶出口时,会使模型泵的高效点向设计工况偏移,高效区变窄,叶轮出口至导叶进口区域的流动不稳定现象加剧。导叶流道内各个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呈周期性变化,压力脉动的主频为叶频,沿导叶流道,压力脉动幅值逐渐降低,且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2.喷管型线对推进泵特性的影响采用短叶片布置在进口的导叶方案,分别选取零曲率、负曲率及正曲率型线的叁种渐缩型喷管,对比分析推进泵的外特性、推力及流场结构。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采用负曲率喷管能够提高模型泵效率,但会削弱模型泵的空化性能;非设计工况下,零曲率喷管推进泵效率较高;采用正、负曲率喷管会使模型泵的高效点向小流量工况偏移。3.零曲率喷管收缩系数对推进泵特性的影响选用零曲率喷管,定义了无量纲参数喷管收缩系数,分别研究了控制收缩系数的因素对模型泵外特性、推力及内部流动的影响。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选取各因素的水平,通过全局寻优确定了最佳喷管收缩系数及喷管几何参数的匹配方案。并选取叁个代表性的收缩系数,分析不同工况下收缩系数对推进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收缩系数对模型泵设计工况及大流量工况的影响比较大;对喷管内流动影响较大,对叶轮出口至导叶进口的过渡段及导叶内流动影响不大,较大的收缩系数有助于小流量工况下喷管增速能力的提升。喷管的最佳收缩系数为0.406。综上分析,采用短叶片布置在导叶进口的导叶、零曲率型线喷管,且喷管收缩系数为0.406时,推进泵内水力损失最小,效率最高可达77.23%。(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2)
晏祝,刘小兵,程伟[10](2018)在《基于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叁维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长短式叶片混流式水轮机的内部流动规律,采用RNG k-ε模型,探讨多种工况下水轮机内部流场的速度分布、压力变化,然后引入尾水管压力回复系数分析尾水管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转轮出口处流动过程极为复杂,蜗壳与转轮存在动静干涉,且随着流量的增加,蜗壳与转轮的动静干涉效应越明显。涡流集中在尾水管进口附近,而水流入直锥管后流线较为平稳,但是在中段有不同程度的旋涡。尾水管回复系数最大值出现在最优工况时。(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8年02期)
混流式叶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Partical两相流模型对高泥沙河流高水头电站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小流量工况内部固液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全流道叁维湍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转轮低压区主要集中在叶片出口区域,最低压力发生在长叶片背面靠近出口处,长短叶片的头部和尾部的泥沙体积分数均较高,其中长叶片正面靠出口处泥沙相体积分数最大,与实际电站长叶片正面出口区域泥沙磨损严重较吻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流式叶片论文参考文献
[1].徐传标,周伟.RB-3试块在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焊缝超声波探伤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2].朱乔琦,袁帅,邓聪,刘小兵.含沙水中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内部流动特性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3].于雷.混流式机组转轮叶片裂纹问题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
[4].喻智锋,张建蓉,胡秀成,苏博.混流式水轮机叶片叁维建模和曲面重构的综述[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5].李佳楠,袁帅,刘小兵.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6].朱国俊,吉龙娟,冯建军,罗兴锜.混流式转轮叶片数对鱼类撞击死亡率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8
[7].晏祝,刘小兵,程伟.基于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压力脉动分析[J].甘肃科技.2018
[8].戚彩梦,葛光男,郑吉伟,丁军锋,刘毅.混流式水轮机叶片性能热处理变形的数值模拟预测[J].大电机技术.2018
[9].王洁.导叶长短叶片及喷管几何参数对螺旋混流式推进泵特性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8
[10].晏祝,刘小兵,程伟.基于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叁维数值模拟[J].西部皮革.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