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波动论文-王飞,高丽,沈沸,李焰生

症状波动论文-王飞,高丽,沈沸,李焰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症状波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静脉溶栓,脑梗死,症状波动,相关因素

症状波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飞,高丽,沈沸,李焰生[1](2019)在《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症状反复波动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24 h内症状反复波动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在发病4.5 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分为波动组与无波动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波动组与无波动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溶栓前血压、溶栓前INR、发病-溶栓时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6%、吸烟史、TOAST分型、溶栓后24 h内颅内出血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波动组溶栓前NIHSS>3分及前循环梗死的比率显着高于无波动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3分(OR=2.953,95%CI:1.044~8.354,P=0.041)和梗死部位(OR=4.020,95%CI:1.067~15.140,P=0.040)是症状波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静脉溶栓24 h内的症状反复波动与卒中严重程度及梗死部位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张丽霞,赵群峰,汤义平,刘素芝[2](2019)在《美多芭联合息宁对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及便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美多芭联合息宁分服对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和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帕金森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分服组与对照组各52例。分服组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息宁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美多芭治疗。在患者入组时、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日记记录的"开"和"关"时间以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Ⅲ(UPDRS-Ⅲ)、PAC-SYM评分和PDQ-39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延长了"开"时间,缩短"关"时间。分服组在治疗第4周和第8周时延长"开"时间、缩短"关"时间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第4周时分服组患者UPDRS-Ⅲ评分、PAC-SY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8周时分服组患者UPDRS-Ⅲ和PAC-SY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DQ-39评分均降低,治疗第4周时分服组患者PDQ-39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分服组患者PDQ-39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多芭联合息宁分服对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和便秘的改善均优于单用美多芭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谢瑶,严冬,高颖[3](2019)在《基于深度访谈扎根分析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症状波动及中医药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患者角度,深入了解多发性硬化症状波动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患者对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理解等方面。方法:本文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利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多发性硬化症状波动可导致疾病症状、伴随症状、其他症状等多层面的不适,并且给患者带来无奈、急躁、恐惧、压抑、无助等心理变化,反之心理变化又加重患者症状的自我感受,自此恶性循环;患者所体会的中医药疗效主要在改善症状、稳定疾病活动、整体调节等方面。结论:针对多发性硬化,应当增加侧重以症状、心理、患者自我报告结局的评价维度,以全面且公正地评价多发性硬化疗效以及中医药对多发性硬化的疗效,制定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诊治策略。(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9年04期)

吴艳宏,周东铁[4](2019)在《左旋多巴类制剂联合甲磺酸雷沙吉兰片治疗运动症状有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左旋多巴类制剂联合甲磺酸雷沙吉兰片治疗运动症状有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大石桥东寰医院收治的存在运动症状有波动的7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均给予卡左双多巴控释片、多巴丝肼片等左旋多巴类药物制剂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雷沙吉兰片辅助治疗。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Ⅱ~Ⅲ对患者的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估,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Ⅱ评分与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12周的UPDRSⅡ评分与UPDRSⅢ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UPDRSⅡ~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1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类制剂的基础上应用甲磺酸雷沙吉兰片进行辅助治疗,可使存在运动症状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着提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9年02期)

李颖,王德超[5](2019)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时期服用安宫降压丸对改善头晕、头胀等症状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安宫降压丸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期头晕、头胀等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波动期患者,将入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同时联合应用安宫降压丸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指标:24 h动态血压水平、日间动态血压水平、夜间动态血压水平、血压晨峰值、谷峰比与血压平滑指数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头晕、头胀等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白昼及夜间血压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血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晨峰值、谷峰比、平滑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晨峰值、谷峰比、平滑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头晕、头胀、心悸、恶心、疲劳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在血压波动期服用安宫降压丸能够有效稳定血压水平,进一步降低血压,改善头晕、头胀等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胡珏,黎园,徐伟,童洋萍,赵志鸿[6](2018)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相关症状波动11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伴治疗相关症状波动(Guillain-Barré syndrome with treatment related fluctuations,GBS-TR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报道1例GBS-TRF;检索Pubmed数据库中GBS-TRF的相关文献,收集临床资料较为详实的10例GBS-TRF;对11例GBS-TRF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程中最低点MRC评分为(33.8±14.4)、F评分为(4.2±0.8);首次免疫治疗后最佳MRC评分为(46.5±10.5)、F评分(3.5±1.1);治疗相关症状波动后最低MRC评分为(37.0±11.7)、F评分为(4.0±0.9)。11例均发生1次GBS-TRF,在首次免疫治疗后10~60(24.5±14.4)d出现。7例接受再次免疫治疗,4例治疗后改善,3例治疗后病情稳定;4例未接受再次免疫治疗。住院后6 m MRC评分为(54.5±7.8)、F评分为(1.5±1.4)。11例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GBS患者可在免疫治疗后数天至8 w内出现GBS-TRF,治疗相关症状波动时临床功能评分通常优于病程中最低点评分;重复免疫治疗可能缩短病程;多数患者预后较好。(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廖玲玲,谢峥[7](2016)在《1例帕金森病患者后期症状波动的药学监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后期症状波动的药学监护内容和模式,保障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用药史和病情变化,提供用药指导和相关治疗建议,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根据指南和循证依据,进行个体化的药学监护,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结论临床药师应该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发挥药学专业特长,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6年09期)

车雁芳,蔡春生,曾明旋,邱金华[8](2016)在《帕金森病患者异动症及症状波动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异动症、症状波动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1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性别、首发症状、病程、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时间、左旋多巴等效剂量、H-Y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等。统计PD患者异动症、症状波动发生情况,其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0例PD患者中20例(15.38%)患者发生异动症,43例(33.08%)患者发生症状波动。发生异动症与无异动症的患者性别、首发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异动症的患者发病年龄小于无异动症的患者,病程、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时间长于无异动症的患者,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大于无异动症的患者,H-Y分级、UPDRS评分高于无异动症的患者(P<0.05)。发生症状波动与无症状波动的患者性别、首发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症状波动的患者发病年龄小于无症状波动的患者,病程、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时间长于无症状波动的患者,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大于无症状波动的患者,H-Y分级、UPDRS评分高于无症状波动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时间〔OR=1.154,95%CI(1.027,1.964)〕、左旋多巴等效剂量〔OR=1.024,95%CI(1.003,1.502)〕、H-Y分级〔OR=1.362,95%CI(1.175,2.671)〕是PD患者发生异动症的危险因素(P<0.05);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时间〔OR=1.146,95%CI(1.057,1.705)〕、左旋多巴等效剂量〔OR=1.204,95%CI(1.085,2.035)〕、H-Y分级〔OR=2.265,95%CI(1.552,4.428)〕、UPDRS评分〔OR=1.219,95%CI(1.086,1.927)〕是PD患者发生症状波动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D患者异动症及症状波动发生率较高;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时间、左旋多巴等效剂量、H-Y分级是PD患者发生异动症、症状波动的危险因素,UPDRS评分也是PD患者发生症状波动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梁波,黄磊,李雪莲,王尚培,陈先文[9](2015)在《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波动的临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波动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剂末现象问卷(WOQ-19)评价121例原发性PD患者的运动症状波动和非运动症状波动,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WOQ-19的每一项症状进行量化。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及服药情况,同时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Ⅲ(UPDRSⅢ)和Hoehn-Yahr量表(H-Y分级)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及对进行病程分级。结果 121例PD患者中,114例(94.2%)有非运动症状,其中44例(38.6%)有非运动症状波动。非运动症状中,焦虑、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情绪变化的发生率较高。在非运动症状波动中,焦虑、情绪变化、多汗、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的症状波动发生率较高。神经精神性症状波动发生率(42.3%)显着高于自主神经性症状(27.9%)与感觉性症状(23.4%)(均P<0.05)。患者焦虑、情绪变化、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多汗、疼痛、酸痛、麻木、腹部不适感的VAS评分在服药后明显降低(均P<0.05)。非运动症状波动患者病程、服药年限、H-Y分级、UPDRSⅢ开期及关期评分、复方左旋多巴剂量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均显着高于无波动患者(均P<0.05)。兼有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波动患者UPDRSⅢ关期评分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均明显高于单纯运动症状波动患者(均P<0.05)。结论 PD患者非运动症状波动发生率约40%,神经精神性非运动症状波动更频繁。非运动症状波动与病程及服药年限长,H-Y分级、UPDRSⅢ评分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高,同时兼有运动症状波动等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赵文丽[10](2015)在《Duopa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的症状波动》一文中研究指出Duopa为卡比多巴和左旋多巴的肠内营养混悬液,前者抑制外周左旋多巴的脱羧,使更多左旋多巴传递至脑,用于处理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Duopa通过肠内输注溶液供给,输注时间为16 h以上,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16 h以上给药2000 mg。根据患者临床反应对每日总剂量进行逐渐调节。空肠管经皮内镜胃(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症状波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美多芭联合息宁分服对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和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帕金森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分服组与对照组各52例。分服组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息宁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美多芭治疗。在患者入组时、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日记记录的"开"和"关"时间以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Ⅲ(UPDRS-Ⅲ)、PAC-SYM评分和PDQ-39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延长了"开"时间,缩短"关"时间。分服组在治疗第4周和第8周时延长"开"时间、缩短"关"时间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第4周时分服组患者UPDRS-Ⅲ评分、PAC-SY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8周时分服组患者UPDRS-Ⅲ和PAC-SY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DQ-39评分均降低,治疗第4周时分服组患者PDQ-39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分服组患者PDQ-39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多芭联合息宁分服对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和便秘的改善均优于单用美多芭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症状波动论文参考文献

[1].王飞,高丽,沈沸,李焰生.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症状反复波动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9

[2].张丽霞,赵群峰,汤义平,刘素芝.美多芭联合息宁对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及便秘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

[3].谢瑶,严冬,高颖.基于深度访谈扎根分析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症状波动及中医药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9

[4].吴艳宏,周东铁.左旋多巴类制剂联合甲磺酸雷沙吉兰片治疗运动症状有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

[5].李颖,王德超.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时期服用安宫降压丸对改善头晕、头胀等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

[6].胡珏,黎园,徐伟,童洋萍,赵志鸿.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相关症状波动11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

[7].廖玲玲,谢峥.1例帕金森病患者后期症状波动的药学监护[J].医药导报.2016

[8].车雁芳,蔡春生,曾明旋,邱金华.帕金森病患者异动症及症状波动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

[9].梁波,黄磊,李雪莲,王尚培,陈先文.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波动的临床特点[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

[10].赵文丽.Duopa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的症状波动[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5

标签:;  ;  ;  ;  

症状波动论文-王飞,高丽,沈沸,李焰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