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击倒抗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性,抗药性,除虫菊,基因突变,离子,杀虫剂,通道。
击倒抗性论文文献综述
宋锋林,李春晓,董言德,赵彤言[1](2019)在《淡色库蚊中溴氰菊酯和生物丙烯菊酯抗性发展与击倒抗性基因频率之间的关系(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溴氰菊酯和生物丙烯菊酯对采自北京的淡色库蚊蚊株进行抗药性筛选,筛选时,4龄幼虫被置于LC_(50)浓度值的水体中饲养。经过7代的不间断筛选,蚊虫对溴氰菊酯和生物丙烯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上升了12.9倍和4.8倍,对应敏感株,抗性倍数分别为217.8倍和41.6倍。PCR检测结果显示,kdr抗性基因的频率在逐代上升。F_7代时,溴氰菊酯筛选株和生物丙烯菊酯筛选株的kdr抗性基因频率已分别上升至98.96%和97.87%。结果表明,Phe1014的抗性纯合子频率和抗性杂合子频率均与LC_(50)值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本文证明了高浓度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筛选会使Phe1014突变频率快速的上升。(本文来源于《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明磊,李逸明,李凯利,陈辉莹,彭恒[2](2019)在《海南岛5种按蚊种群对溴氰菊酯和DDT的敏感性测定及击倒抗性突变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海南岛不同按蚊种群对杀虫剂溴氰菊酯和DDT的敏感性,分析击倒抗性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利用药膜接触筒法对采自海口市的5种按蚊种群进行测定,生物测定其对溴氰菊酯和DDT的敏感性,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种类,扩增并分析VGSC基因,检测1014位点的突变情况。海口的按蚊种群接触溴氰菊酯和DDT后的死亡率分别为72.73%和76.92%,均为抗性种群。从中华按蚊(n=5)、带足按蚊(n=7)、迷走按蚊(n=205)、棋斑按蚊(n=20)和浅色按蚊B(n=37)的kdr基因部分片段扩增和测序结果中,发现1014位点均无突变,为野生型。结果表明,海南岛5种按蚊种群对溴氰菊酯和DDT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VGSC基因的1014位点突变不是其抗性产生的主要机制。(本文来源于《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念,周小洁,戚广浩,李梅,邱星辉[3](2019)在《北京市温带臭虫击倒抗性基因突变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温带臭虫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检测抗药性相关的基因突变,为该地区的臭虫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DNA测序技术,获得vgsc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击倒抗性相关位点的基因型。结果与参照品系相应的序列比对,现场采集的6只温带臭虫的vgsc基因序列均存在有义突变,导致编码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的氨基酸替换,即V419L和L925I突变,突变频率为100%。结论调查的样品均携带可导致击倒抗性的VGSC在419和925两个位点的突变,表明该温带臭虫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较高水平抗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陈翰明,高景鹏,石华,李翔宇,彭恒[4](2019)在《代谢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击倒抗性基因突变在白纹伊蚊菊酯类杀虫剂抗性产生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代谢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在白纹伊蚊菊酯类抗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7年8月至9月分别在山东省济南市千佛山公园(JN)、浙江省杭州市上茅家埠(HZ)、上海市宝山区宝山六村(BS)、上海市杨浦区共青森林公园(YP)和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居民区(HK)采集现场白纹伊蚊(生物测定均为抗性种群),检测其代谢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并与敏感品系的白纹伊蚊比较,采用分类回归树方法(CART)分析GST和MFO活性变化及kdr突变(I1532和F1534)在抗性产生中的贡献率。结果白纹伊蚊敏感品系的GST和MFO的活性基线水平均高于现场抗性种群BS和HK(P均<0.01)。BS种群接触溴氰菊酯后与未接触杀虫剂的基线相比,GST和MFO变化不明显(P>0.05),接触氯菊酯后GST活性升高(P<0.05),MFO活性也升高(P<0.01);HK种群接触溴氰菊酯后GST活性差异不明显(P>0.05)、MFO活性升高(P<0.01),接触氯菊酯后GST和MFO活性变化均不明显(P均>0.05)。5个现场抗性种群接触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后的GST和MFO活性与敏感品系的基线相比,变化无规律。CART分析结果显示,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产生中GST活性和kdr F1534突变的贡献率较大,其次是MFO活性,kdr I1532突变贡献率最小;对氯菊酯的抗性产生中,kdr F1534突变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GST和MFO活性,kdr I1532突变无贡献。结论代谢解毒酶GST和MFO活性水平不适合作为判断白纹伊蚊种群对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的单因素指标;代谢解毒酶活性变化和kdr突变可能是白纹伊蚊对菊酯类杀虫剂抗性产生中相互协同的2种机制。(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翰明[5](2019)在《我国白纹伊蚊群体遗传结构和击倒抗性突变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又称“亚洲虎蚊”,起源于东南亚,全球广泛分布,也是我国最常见蚊种之一,北至辽宁,南至海南,西至西藏均有分布。白纹伊蚊可以传播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黄热病毒及寨卡病毒等多种病原体,是重要的传病媒介。应用化学杀虫剂控制蚊虫是蚊媒病防控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杀虫剂的持续大量使用,已导致我国多地的白纹伊蚊产生了抗药性。有研究显示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kdr)的F1534S突变与菊酯类杀虫剂抗性表型密切相关。本研究采集我国各地的白纹伊蚊,检测kdr突变,统计突变类型和计算基因型频率;同时应用多态微卫星DNA对应样本检测,计算群体遗传差异和结构;综合分析和探究kdr突变在群体内的起源,以及在群体间扩散的规律。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本研究在我国15个地点采集蚊虫,通过形态和分子鉴定,获得白纹伊蚊1392只,以采集地划分群体进行后续研究。2.通过比对获得白纹伊蚊VGSC基因部分片段的序列,结果显示第3编码区S6片段的I1532和F1534两个位点存在非同义突变,P1516、F1528、T1539、L1540和N1541共5个位点有同义突变。在非同义突变中,1532位点的2种等位基因和频率如下:野生型ATC/I(92.89%)和突变型ACC/T(7.11%);1534位点的10种等位基因和频率为:野生型TTC/F(41.99%),突变型TTG/L(1.24%)、CTG/L(0.15%)、CTC/L(0.39%)、TTA/L(0.89%)、TCC/S(40.91%)、TCG/S(0.15%)、TGC/C(0.97%)、CGC/R(0.43%)和TGG/W(0.12%)。在同义突变位点中,1539与1540位点的突变等位基因有2种类型,分别是ACT/T、ACG/T和CTG/L、CTT/L;1516、1528和1541位点仅有1种类型,分别是CCA/P、TTT/F和AAT/N;5个位点的突变频率分别为17.13%、12.03%、3.77%、51.51%和51.80%。3.本研究首次发现了白纹伊蚊VGSC基因F1534新的突变等位基因2个,即F1534 R/W,仅存在于深圳蛇口群体(6.67%/2.50%);还发现了1532和1534两个位点同时突变的个体共52个(3.74%),未见同为突变纯合子的个体,存在于云南景洪、上海宝山、上海杨浦、杨浦共青和浙江杭州共5个现场群体中。两个位点同时突变与抗药性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确定。4.统计本研究白纹伊蚊的VGSC基因F1534S突变频率,总体为38.01%;15个群体中最高的是浙江杭州群体,为91.55%,陕西西安、广东汕头和山东济宁群体未发现F1534S突变。结果提示浙江杭州群体的抗性水平最高。5.基于8个多态微卫星DNA位点对白纹伊蚊的11个群体进行检测,等位基因数A的范围为7~22,平均为11.8750;等位基因丰富度Rs的范围为3.5070~10.5720。结果提示应用的微卫星DNA位点是适合的分析群体遗传差异的分子标志。6.计算的白纹伊蚊群体期望杂合度He和观察杂合度Ho的范围是0.5085(海南叁沙)~0.6626(海南海口),0.3179(上海宝山)~0.5664(广东汕头),平均分别为0.6154和0.3749;近交系数Fis范围为0.1020(广东汕头)~0.5190(上海宝山),平均为0.3906。结果显示群体的近交机会多,杂合度小。7.白纹伊蚊群体的Fst值为0.1048,基因流Nm为2.1366,总体来看,群体间遗传差异小,未出现明显分化。广东汕头与海南叁沙群体的遗传差异最大(Fst=0.2836),结果提示两群体遗传分化明显,而上海宝山与浙江杭州群体的无差异(Fst=0)。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占总变异的89.53%,群体间变异近占总变异的10.47%。贝叶斯分支分析显示所有个体可被分在3支中,海南叁沙群体的个体为单独一支(Ⅰ),广东汕头群体的73.33%个体被分到第II支,其余9个群体的个体被分在第Ⅱ和Ⅲ支,比例差别不明显。提示除海南叁沙和广东汕头群体外,其他群体间未出现遗传分化。8.综合分析本研究白纹伊蚊群体的遗传差异与kdr突变的相互关系,发现我国大尺度的白纹伊蚊群体间基因交流充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与地理距离无关,VGSC基因突变是当地杀虫剂的选择压力下适应性进化结果。结合较弱的遗传结构,以及VGSC基因的突变类型,影响VGSC基因突变在群体中的维持和扩散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杀虫剂的使用,其次是迁移,推测的路径是分别从南向北和向东北两个方向扩散。(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期刊2019-05-13)
赵春春,朱彩英,开文龙,刘国军,刘起勇[6](2019)在《海口市2018年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型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海南省海口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击倒抗性基因(kdr)在不同区域的基因型及其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抗药性产生的影响因素,为白纹伊蚊化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6-7月在海口市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及蛹,饲养至成蚊,经形态学方法鉴定后,用无水乙醇溶液浸泡,并于-20℃冻存备用。提取单只蚊虫的DNA,PCR扩增神经细胞膜上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基因部分片段,测序后分析kd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对海口市不同方位采集的94只白纹伊蚊的检测结果显示,其kdr基因F1534位点存在突变。1534位点共有4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TTC/F(113/60.11%),突变型TCC/S(66/35.11%)、TCG/S(1/0.53%)和TGC/C(8/4.26%);有6种基因型,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F/F(39/41.49%),野生/突变型杂合子F/S(33/35.11%)、F/C(2/2.13%),突变型纯合子S/S(15/15.96%)、C/C(1/1.06%)和突变型杂合子S/C(4/4.26%)。各种群之间基因型比例各不相同。结论海口市kdr基因突变率较高,应进一步监测当地蚊虫抗药性,合理使用杀虫剂。(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陈翰明,高景鹏,姜进勇,彭恒,马雅军[7](2018)在《我国白纹伊蚊现场群体击倒抗性基因I1532和F1534突变检测及I1532T突变等位基因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我国白纹伊蚊现场群体的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初步探讨现场群体kdr基因的适应性进化。方法 2016年10月及2017年6-10月,在上海市杨浦区、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和云南省景洪市外环境或公园白纹伊蚊孳生地舀取蚊幼虫和蛹,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蚊;或直接采集成蚊。鉴定种类后,单只蚊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神经细胞膜上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基因部分片段,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检测kdr基因突变情况,应用GENPOP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共检测4个现场群体299只白纹伊蚊,发现kdr基因I1532和F1534位点突变。1532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分别为野生型ATC/I(91.30%)和突变型ACC/T(8.70%);1534位点共有5种等位基因,分别为野生型TTC/F,突变型TCC/S、TCG/S、TTG/L和TGC/C,等位基因频率为45.99%、52.01%、0.33%、1.00%和0.67%。2个位点同时突变的个体共有27个(9.03%)。群体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P>0.001),2个位点在遗传中为连锁关联关系(P<0.01)。结论首次记录了我国白纹伊蚊群体在1532位点存在突变I1532T和1534位点新的突变等位基因TCG/S,以及1个个体存在2个位点同时突变的新问题。结果提示,4个白纹伊蚊现场群体对菊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抗性,多个位点突变可能与杀虫剂的选择压力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姜进勇,陈辉莹,周红宁,马雅军[8](2017)在《云南省叁带喙库蚊对DDT和溴氰菊酯抗性群体的击倒抗性基因突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接触DDT和溴氰菊酯敏感性测定的叁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的抗性(存活)与敏感(死亡)表型样本的击倒抗性基因(knockdown resistance,kdr)序列,阐明其抗性表型与kd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云南昭阳、芒市、江城和孟连等地的叁带喙库蚊经接触DDT和溴氰菊酯测定后死亡和存活的个体,分别提取单蚊基因组DNA,PCR扩增kdr部分基因片段,测定和分析序列,统计抗性与敏感表型个体中kdr突变的基因型和频率,采用χ~2检验分析kdr基因突变与抗性表型的相互关系。结果共获得411条叁带喙库蚊kdr基因序列,检测结果显示,在1014位点存在突变,等位基因有2种,即野生型TTA/L和突变型TTT/F;基因型共3种,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L/L,突变型纯合子F/F,以及野生型/突变型杂合子L/F,频率分别为96.35%(396/411)、0.73%(3/411)和2.92%(12/411)。在接触DDT的抗性与敏感表型个体中,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2%(4/117)和3.88%(4/103);在接触溴氰菊酯的抗性与敏感个体中,突变基因型频率为3.96%(4/101)和3.33%(3/90)。接触DDT和溴氰菊酯的叁带喙库蚊抗性与敏感表型与kdr基因型频率无相关性(χ~2=0.034,P>0.05;χ~2=0.053,P>0.05)。结论云南省叁带喙库蚊中发现kdr新的等位基因L1014F,但频率较低。该蚊对DDT和溴氰菊酯产生抗性与kdr基因突变未见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周巧玲,陈梦丽[9](2017)在《中华按蚊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击倒抗性突变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阐述了钠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总结了中华按蚊钠离子通道中与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抗性相关的kdr突变及其抗性机理,为后续中华按蚊抗性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30期)
赵丽萍,田素芬,田厚军,陈艺欣,魏辉[10](2015)在《小菜蛾击倒抗性基因频率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是十字花科蔬菜为害最重的害虫,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已经普遍产生了严重抗性。为完整了解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抗性特点,本研究采用核苷酸测序法检测了室内饲养种群及小菜蛾田间种群的击倒抗性基因频率,及氰戊菊酯处理后死亡个体的基因型组成。结果显示,本研究中仅检测到L1014F和T929I两个位点突变;室内饲养的小菜蛾2~4龄幼虫2个位点突变频率均为98.75%~100%,福建、浙江、内蒙古、北京等地小菜蛾田间种群在2个位点突变频率分别为90.00%~100%和88.75%~100%;2010-11~2011-11福州埔垱菜区田间小菜蛾2个位点突变频率相同,均为98.75%~100%;因氰戊菊酯处理死亡的个体在2个位点均为抗性纯合子。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抗性基因型较为单一;不同龄期、同一季节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季节小菜蛾抗性基因频率变化均较小;T929I突变在L1014F突变基础上产生,但当L1014F突变位点为杂合子时,T929I突变位点便为抗性杂合子或敏感纯合子;突变位点基因型不是小菜蛾对氰戊菊酯敏感性的唯一决定因素。本研究有助于更好了解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抗性的发生特点。(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击倒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测定海南岛不同按蚊种群对杀虫剂溴氰菊酯和DDT的敏感性,分析击倒抗性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利用药膜接触筒法对采自海口市的5种按蚊种群进行测定,生物测定其对溴氰菊酯和DDT的敏感性,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种类,扩增并分析VGSC基因,检测1014位点的突变情况。海口的按蚊种群接触溴氰菊酯和DDT后的死亡率分别为72.73%和76.92%,均为抗性种群。从中华按蚊(n=5)、带足按蚊(n=7)、迷走按蚊(n=205)、棋斑按蚊(n=20)和浅色按蚊B(n=37)的kdr基因部分片段扩增和测序结果中,发现1014位点均无突变,为野生型。结果表明,海南岛5种按蚊种群对溴氰菊酯和DDT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VGSC基因的1014位点突变不是其抗性产生的主要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击倒抗性论文参考文献
[1].宋锋林,李春晓,董言德,赵彤言.淡色库蚊中溴氰菊酯和生物丙烯菊酯抗性发展与击倒抗性基因频率之间的关系(英文)[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9
[2].杨明磊,李逸明,李凯利,陈辉莹,彭恒.海南岛5种按蚊种群对溴氰菊酯和DDT的敏感性测定及击倒抗性突变检测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9
[3].刘念,周小洁,戚广浩,李梅,邱星辉.北京市温带臭虫击倒抗性基因突变检测[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
[4].陈翰明,高景鹏,石华,李翔宇,彭恒.代谢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击倒抗性基因突变在白纹伊蚊菊酯类杀虫剂抗性产生中的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
[5].陈翰明.我国白纹伊蚊群体遗传结构和击倒抗性突变检测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9
[6].赵春春,朱彩英,开文龙,刘国军,刘起勇.海口市2018年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型分布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
[7].陈翰明,高景鹏,姜进勇,彭恒,马雅军.我国白纹伊蚊现场群体击倒抗性基因I1532和F1534突变检测及I1532T突变等位基因报告[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8
[8].姜进勇,陈辉莹,周红宁,马雅军.云南省叁带喙库蚊对DDT和溴氰菊酯抗性群体的击倒抗性基因突变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7
[9].周巧玲,陈梦丽.中华按蚊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击倒抗性突变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7
[10].赵丽萍,田素芬,田厚军,陈艺欣,魏辉.小菜蛾击倒抗性基因频率检测[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