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内酰脲酶论文_张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乙内酰脲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杆菌,基因,氨基酸,水解酶,质粒,大肠杆菌,大肠。

乙内酰脲酶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1](2008)在《利用天然乙内酰脲酶启动子在大肠杆菌中诱导N-氨甲酰-D-氨基酸酰胺水解酶的可溶性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来源于放射土壤杆菌(A.radiobacter)TH572的编码N-氨甲酰-D-氨基酸酰胺水解酶的基因克隆至质粒pET30a上,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结果蛋白质大部分以包涵体形式表达。本试验采用天然的乙内酰脲酶启动子(P_(Hase),长度为(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08年09期)

王婕,张惟材,刘党生[2](2005)在《乙内酰脲酶及其在氨基酸手性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乙内酰脲水解酶、氨甲酰化酶和乙内酰脲消旋酶构成的酶系能够以5-取代乙内酰脲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天然和非天然D-或L-氨基酸,用于各种手性氨基酸的生产。近来的研究重点在分离新酶或提高原酶的活性,包括定向突变、叁维结构解析与结构功能关系研究、酶固定化、蛋白融合和构建完整细胞生物催化剂等。(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05年05期)

王婕[3](2005)在《乙内酰脲酶的基因表达及菌种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乙内酰脲酶是一类用于手性氨基酸生产的酶。本研究包括L-乙内酰脲酶和D-乙内酰脲酶两个部分研究。 建立了一个可行的筛选模型,从不同地区采集土样,利用5-对羟基苯基乙内酰脲为惟一氮源进行土样富集,在筛选平板上经过初筛后,获得49株候选菌株,通过检测中间产物和终产物进行复筛,结果筛选得到1株活性最强的产酶菌株BT821。该菌能将DL-对羟基苯基乙内酰脲不对称水解为D-对羟基苯甘氨酸。 通过化学合成和基因拼接方法获得了编码一种耐热D-乙内酰脲酶的基因,并对其活性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D-乙内酰脲水解酶活性在55℃下比在37℃时更高。 通过PCR获得编码硫氧还蛋白结构基因,置T5启动子之下,再连接至低拷贝质粒pOK12上,构建得到能够单独表达硫氧还蛋白且与pUC或pQE质粒相容的质粒。利用双质粒系统同时表达目的蛋白和伴侣分子硫氧还蛋白,可实现目的蛋白的可溶表达,减少包涵体形成。 通过PCR扩增得到BT811的D-乙内酰脲水解酶和D-氨甲酰化酶的结构基因,分别置于表达载体pT221(含有一种分子伴侣的质粒)的T7和pQE60的T5启动子下游构成表达质粒pT221-hyuH和pQE60-hyuC,并分别在大肠杆菌BL21(DE3)和JM109中实现了两个基因的表达。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在相对分子量53kD和45kD处分别有一表达带,与BT811的D-乙内酰脲水解酶和D-氨甲酰化酶的一级结构预测分子量53.0kD和45.2kDa相符。通过PCR扩增得到BT801 L-氨甲酰化酶的结构基因,将该基因置于原核表达载体pQE60的强启动子T5启动子控制之下,加上组氨酸标签,实现了该酶在大肠杆菌JM109中的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在44KD处有表达带,这与氨甲酰化酶的一级结构预测分子量相符(44413 D)。纯化了该酶,纯化后的酶是初始菌活性的144倍。用100mmol/L的NaHCO_3和100μmol/L的Co~(2+)对BT801的L-乙内酰脲水解酶进行了激活。(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5-05-01)

吴大治[4](2003)在《根癌农杆菌的固定化提高乙内酰脲酶和N-氨甲酰化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未固定化的酶比较 ,固定在海藻酸钙颗粒上的根癌农杆菌的细胞提取物 ,在和氨甲酰甘氨酸反应时 N -氨甲酰氨基酸酰胺水解酶 (1)活性提高了 7倍 ,乙内酰脲酶 (2 )活性比固定化前提高了 5倍。固定化 1和 2在 4℃下保存 4周 ,酶活性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03年10期)

张惟材,汪建华,郝淑凤,李迎丽,周秀菊[5](2003)在《乙内酰脲酶基因分离及高效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乙内酰脲酶是能够催化5-单取代乙内酰脲类化合物水解的一类酶,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布广泛。乙内酰脲酶实际为2~3种酶组成的酶系,其中包括乙内酰脲水解酶(Hydantoin hydrolase)和N-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N-Carbamoylase),在一些情况下还包括乙内酰脲消旋酶(Hydantoin racemase),分别催化:(1)5-取代乙内酰脲类化合物的开环反应,产生中间产物N-氨甲酰氨基酸;(2)中间产物进一步水解为相应氨基酸;(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中国酶工程学术交流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3-10-12)

岳俊杰,王月兰,周秀菊,张惟材,梁龙[6](2003)在《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叁维结构的模建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同源模建技术,以节杆菌DSM3745乙内酰脲酶的晶体结构为模板,模建了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的叁维结构。模建的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结构由一个中心的(α/β)8桶状结构域和富含β-折迭的结构域两个区域组成,富含β-折迭的结构域在中心(α/β)8桶状结构域的侧面,由分子的N端和C端组成。根据K1108乙内酰脲酶和其它酶在结构和活性部位的保守性,确定了K1108乙内酰脲酶的底物结合部位,并对酶的活性中心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L-Hyd的底物选择性进行了解释。(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03年03期)

郝淑凤,张惟材,袁红杰,王恒梁,黄留玉[7](2003)在《节杆菌BT801基因文库构建及其乙内酰脲酶基因分离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L 乙内酰脲酶产生菌节杆菌BT80 1的染色体DNA经Sau3AI部分酶切后分离 30kb左右的片段 ,与经HpaI和PstI酶切的黏粒载体pKC5 0 5进行连接 ,将连接产物用包装蛋白包装 ,转染大肠杆菌DH5α得到 10 0 0 0多个转化子 ,构建成节杆菌BT80 1的基因组文库。通过薄层层析等方法筛选得到了 1个阳性克隆 ,通过亚克隆得到了乙内酰脲酶的完整基因 ,该基因能分别利用自身的启动子和T5启动子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有活性的蛋白(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周秀菊[8](2003)在《乙内酰脲酶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及结构与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包括一种D-乙内酰脲酶新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和一种L-乙内酰脲水解酶结构模建与定点突变分析两个部分。 BT811是从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D-乙内酰脲酶产生菌。以粘粒pKC505为载体构建了BT801的基因文库,用功能筛选的方法从文库中筛选得到了具有乙内酰脲酶活性的阳性克隆,经过亚克隆获得了编码乙内酰脲水解酶(HyuH)和N-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HyuC)的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乙内酰脲水解酶的结构基因长1454bp,编码分子量为53.0kD的蛋白,蛋白等电点为4.82;N-氨甲酰乙内酰脲水解酶的结构基因长1248bp,编码分子量为45.2kD的蛋白,蛋白的等电点为4.95。对所获得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搜索,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核苷酸序列为一种新的乙内酰脲酶基因,与该序列同源性最高的序列是Brucella suis的D-乙内酰脲酶基因,两者乙内酰脲水解酶基因和N-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5%和84%。用pQE表达载体对2个基因分别进行了表达,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乙内酰脲水解酶和N-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的活性分别比出发菌株高1.8倍和1.6倍,SDS-PAGE结果显示,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与一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合。 节杆菌BT801是一株L-乙内酰脲酶产生菌,其乙内酰脲水解酶的底物范围与其他乙内酰脲酶不同,表现为其底物专一性较强,是进行酶的底物专一性与空间结构关系研究的良好材料。利用同源模建技术,以节杆菌DSM 3745乙内酰脲水解酶的晶体结构为模板,模建了节杆菌BI801乙内酰脲水解酶的叁维结构。模建的BT801乙内酰脲水解酶结构由一个中心的(α/β)_8桶状结构域和富含β-片层的结构域两个区域组成。富含β-片层的结构域在中心(α/β)_8桶状结构域的侧面,由分子的N-端和C-端组成。根掘BT801乙内酰脲水解酶的叁维结构特征及酶活性部位的保守性,确定了BT801乙内酰脲水解酶的底物结合部位,分析了酶活性中心的特征及与底物专一性相关的氨基酸残基位点。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乙内酰脲水解酶突变体的构建方案,并通过重迭延伸PCR方法构建了乙内酰脲水解酶突变体。突变体活性检测结果表明,147位羧化的赖 沈m药科人学论硕卜学位论文:乙内酞胞酶早H的分离’。表达及纠构’。功能研穴氨酸(KCX’们)是维持酶活性的必需残基;72位的天冬酚氨和 97位的丝氨酸突变为酪氨酸和苯丙氨酸(As/’一乃/‘,Ser”一Ph/八后,酶的活性降低,未发现酶的底物选择性有所改变。(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3-05-01)

李迎丽[9](2003)在《乙内酰脲酶的基因表达及菌种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乙内酰脲酶是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一类酶系,包括乙内酰脲水解酶(hydantoin hydrolase,HyuH)和N-氨甲酰基氨基酸水解酶(N-carbamoylase,HyuC),有些情况下还包括乙内酰脲消旋酶(hydantoin racemase,HyuR)。在上述几种酶的协同作用下,5-位单取代乙内酰脲类化合物被水解为相应的L-或D-型氨基酸,因此该酶在光学活性氨基酸的酶法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节杆菌(Arthrobacter)BT801是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保存的L-乙内酰脲酶产酶菌株,pUC18-169是由本室构建的含有节杆菌BT801的L-乙内酰脲酶完整操纵子序列的亚克隆质粒。节杆菌BT801的乙内酰脲水解酶催化乙内酰脲类化合物水解开环,N-氨甲酰基氨基酸水解酶是该菌乙内酰脲酶系中惟一具有立体选择性的酶,也是整个反应体系的限速酶。用PCR技术从质粒pUC18-169中扩增出L-乙内酰脲水解酶基因(hyuH)和N-氨甲酰基氨基酸水解酶基因(hyuC),分别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中实现了活性表达。 将PCR扩增得到的hyuH DNA片段分别置于载体质粒pQE60的T5启动子和pT221的T7启动子下游,构建了单独表达质粒pQE60-hyuH和融合表达质粒pT221-hyuH,并对两种重组质粒的表达产物进行了可溶性分析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DS-PAGE分析在50kD处有一较强的表达带,融合有分子伴侣的重组菌株BL21(DE3)/pT221-hyuH与非融合表达的重组菌株M15/pQE60-hyuH相比,乙内酰脲水解酶的表达量低一些,但其表达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而M15/pQE60-hyuH中表达蛋白则主要以包含体形式存在,且前者的酶活性是后者的2倍多。 将hyuC DNA片段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PIC3.5K上,经Bgl Ⅱ酶切线性化,通过PEG法转化导入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利用G418抗性筛选得到12个插入多拷贝目的基因的转化子。酶活性分析表明,所得转化子具有N-氨甲酰基氨基酸水乙内酞服酶的基因表达和菌种筛选解酶活性,可将N一氨甲酞基苯丙氨酸水解为苯丙氨酸,酶的比活分别是原始菌株节杆菌BT8ol和亚克隆DHS创pUC 18一169的2.26和2.15倍。 2.建立了一个可行的筛选模型,从不同区域采集土样,以5一苯基乙内酞服为唯一氮源进行土样富集,通过平板筛选法进行初筛后,得到23株候选菌株,通过检测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产生进行复筛,结果初步确定了1株乙内酞脉酶产酶菌株,编号为BTS 11。后经基因分离和序列分析,证实BT8ll为1株新的D一乙内酞脉酶产酶菌株。(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3-05-01)

张惟材,郝淑凤,袁红杰,王书锦,黄留玉[10](2002)在《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产酶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乙内酰脲酶产生菌节杆菌K1 1 0 8的产酶条件。该菌乙内酰脲酶为诱导酶 ,存在于细胞内 ,乙内酰脲水解酶和N 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是同时被诱导产生。最适诱导物为5 苄基乙内酰脲 ,而 5 吲哚甲基乙内酰脲和 5 苯基乙内酰脲等不能诱导其酶的产生。筛选到一种安慰诱导物 ,诱导活性提高了 2倍多。对产酶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和优化 ,在最适条件下 ,K1 1 0 8产酶能力可达 1 0 8U mL。(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乙内酰脲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乙内酰脲水解酶、氨甲酰化酶和乙内酰脲消旋酶构成的酶系能够以5-取代乙内酰脲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天然和非天然D-或L-氨基酸,用于各种手性氨基酸的生产。近来的研究重点在分离新酶或提高原酶的活性,包括定向突变、叁维结构解析与结构功能关系研究、酶固定化、蛋白融合和构建完整细胞生物催化剂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内酰脲酶论文参考文献

[1].张伟.利用天然乙内酰脲酶启动子在大肠杆菌中诱导N-氨甲酰-D-氨基酸酰胺水解酶的可溶性表达[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

[2].王婕,张惟材,刘党生.乙内酰脲酶及其在氨基酸手性合成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05

[3].王婕.乙内酰脲酶的基因表达及菌种筛选[D].沈阳药科大学.2005

[4].吴大治.根癌农杆菌的固定化提高乙内酰脲酶和N-氨甲酰化酶活性[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

[5].张惟材,汪建华,郝淑凤,李迎丽,周秀菊.乙内酰脲酶基因分离及高效表达[C].第四届中国酶工程学术交流讨论会论文集.2003

[6].岳俊杰,王月兰,周秀菊,张惟材,梁龙.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叁维结构的模建和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03

[7].郝淑凤,张惟材,袁红杰,王恒梁,黄留玉.节杆菌BT801基因文库构建及其乙内酰脲酶基因分离与表达[J].生物工程学报.2003

[8].周秀菊.乙内酰脲酶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及结构与功能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

[9].李迎丽.乙内酰脲酶的基因表达及菌种筛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10].张惟材,郝淑凤,袁红杰,王书锦,黄留玉.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产酶条件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2

论文知识图

温度对K1108乙内酰脲酶活力的影响pH对K1108乙内酰脲酶活性的影响D-乙内酰脲酶高表达质粒pXZPH2的...不同来源的D-乙内酰脲酶氨基酸序...几种5-芳代乙内酰脲类化合物的结构比较乙内酰脲酶和D-氨甲酰水解酶(...

标签:;  ;  ;  ;  ;  ;  ;  

乙内酰脲酶论文_张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