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负荷优化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负荷,算法,分配,厂级,热电,煤耗,特性。
负荷优化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童瑞祺,丁强,江爱朋[1](2019)在《基于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冷水机组负荷分配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暖通空调领域,通过优化冷水机组运行,可以有效减少能耗。针对冷水机组负荷分配优化问题,本文引入了布谷鸟搜索算法,并提出一种加快收敛速度的改进型布谷鸟搜索算法。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采用两个实例进行研究,对比了其他已经引入到冷水机组优化问题中的智能算法,并研究了美国暖通协会手册给出的优化策略。优化结果显示本文引入的算法节能效果最佳,且改进后的算法显着提升了搜索速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珊,刘明,严俊杰[2](2019)在《采用粒子群算法的热电厂热电负荷分配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热电厂内多台机组的热电负荷分配以提高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建立了热电联产机组能耗分析模型和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热电厂热电负荷优化分配模型,研究获得了某330 MW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区间及运行区间内能量利用效率和■效率的分布规律,进而研究热电负荷分配对热电厂整体能耗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单台机组在供热机组的运行区间内,供热量是影响能量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能量利用效率最大、最小值分别为72.11%和34.08%,发电量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效率最大、最小值分别为38.51%和29.97%;通过合理的热电负荷分配,热电厂总煤耗降低,■效率提高。以某热电厂热电负荷边界为例,通过负荷分配优化,热电厂的总煤耗量降低了49.17 t/d,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了2.56 g/(kW·h)。(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谭天宇[3](2019)在《计及经济性与快速性的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不断推进,用电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电网面临的调峰形势日益严峻。新常态下,频繁、深度调峰对全国范围内火电机组的经济运行和快速响应产生极大挑战。在满足电网调度部门下发的总负荷指令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在兼顾经济性与快速性的前提下优化分配厂级机组的发电负荷,对于降低火电厂的供电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考虑到制粉出力对机组运行的重要影响,本文将制粉系统的运行优化纳入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的研究范围内。为了降低制粉系统单耗,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制粉系统能耗特性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制粉系统进行负荷优化分配。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制粉单耗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差主要集中在0.4kWh/t以下,表明模型的可靠性;比较优化前后的制粉单耗,优化后的制粉单耗最多下降了 2kWh/t,大部分降低的幅度都在1.5kWh/t以上。提高了机组运行经济性,有效降低了机组负荷扰动。在此基础上,本文同时考虑了火电厂运行成本和全厂负荷响应能力,建立了计及经济性与快速性的厂级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结合等微增率法,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克服了传统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有效缩短了计算时长,保证了搜索速率,为燃煤发电机组调峰过程中负荷优化分配提供了有效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陈曦[4](2019)在《风火互补厂级负荷优化分配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风电大规模并网,由于并网风电的随机性与波动性,电网要求火电厂快速响应负荷,但目前电力系统运行方式难以顾及电厂运行经济性。此时,国家提出了由“分机组调度”模式过渡到“分厂调度”,即厂级负荷调度模式,可降低火电厂发电成本。而通过火力发电的灵活性等特点也可以平抑风电的随机性与波动性带来的影响,所以研究风火互补厂级负荷优化分配技术意义重大。本文将火电厂与风电场作为“虚拟电厂”,将风电场当作一台机组,研究风火互补厂级负荷优化分配技术。针对传统二次多项式煤耗特性曲线没有考虑阀点效应的缺点,建立了考虑阀点效应的动态煤耗模型,并分别用最小二乘法非线性回归和RBF神经网络非线性预测的方式求解火电机组动态煤耗模型。用正态分布概率来定义调度日风电场实际出力与预测出力、标准差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风电对系统备用需求的约束,研究了考虑风电的以经济性和快速性为多目标静态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系统模型,研究了以经济性为目标的动态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系统模型,提出了捕食遗传算法来求解分配结果。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模型的准确性,表明火电厂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系统可以应对风电接入的备用容量需求,在保证系统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使火电厂节省成本。(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鲁楚翘,吴勇[5](2019)在《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问题的智能算法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问题具有多维、非线性、不可导和多约束等特点,采用智能算法进行求解和优化。差分进化算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收敛速度快等特点。鉴于此,分析差分进化算法的原理,利用差分进化算法求解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问题,得到每个机组的功率输出和最优解,并得到收敛曲线。计算结果显示,差分进化算法求解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优化问题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刘升男,赵蕾,闫秀英,范可新[6](2018)在《基于分析的联合运行热泵机组负荷优化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海某办公建筑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热泵机组的损失模型,以3台热泵机组总损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3台热泵机组的逐时负荷分配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与热泵机组原有的负荷分配方式相比,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负荷分配方式可以有效减小热泵机组的总损和总能耗,典型日16:00时热泵机组总损减少了2.29 kW·h,总能耗减少了2.34 kW·h,节能率为8.87%;典型日全天热泵机组总损减少了27.75 kW·h,总能耗减少了28.17 kW·h,节能率高达10.53%,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叶青,万杰,居国腾,赵佳骏,沈伟军[7](2018)在《考虑多影响因素的全厂机组间热电负荷动态优化分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功率抽汽机组鉴于其高效性而被广泛应用,机组间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对全厂运行经济性影响很大。针对拥有多台50 MW背压机组和两台330 MW亚临界机组的特有热电联产配置及运行方式,提出并研究了一种考虑多影响因素的热电负荷动态优化分配方法。首先,在出厂设计耗差修正曲线基础上,利用实际运行大数据及先验知识获取了机组实际耗差曲线函数集;并且,利用各工况下的耗差曲线和热耗曲线,获取机组全工况下的耗差曲线函数集;然后,在选取传统热耗率作为优化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改进遗传算法实现了热电负荷分配的动态优化计算。最终,利用厂内PI数据库,建立了可用于全厂机组实时经济运行的在线监测及决策支持系统。机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计算对比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全厂平均可降低1 g/k Wh的煤耗。所以,相对机组原有平均分配的粗略运行人工指导策略,可以进一步改善全厂机组的安全高效环保变负荷运行性能。(本文来源于《节能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廖金龙,陈波,丁宁,俞自涛,李蔚[8](2018)在《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火电机组负荷优化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机组调峰深度与调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可兼得,为使电力系统运行经济的同时具备足够的调峰裕度,提出了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机组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引入新型正弦余弦算法(sine cosine algorithm,SCA)求解。以某电厂4台机组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分别采用SCA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寻优计算并与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指令对比,结果表明SCA的最优解比GA精度更高,而且新模型既能保证足够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又有更高经济性。通过仿真得出不同负荷率最优经济成本与一次调频备用容量的关系曲线,总结了此规律对负荷优化分配的指导意义。最后仿真研究低负荷率时的负荷分配,结果表明模型会优先选取经济性较好的机组进行深度调峰以保证整体最佳经济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申建建,张秀飞,王健,程春田,李秀峰[9](2018)在《求解水电站日负荷优化分配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水电调度复杂非线性关系,提出水电站日负荷优化分配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采用多项式拟合技术处理MINLP模型中的水位、库容、流量、出力等多变量耦合函数关系,分析确定了适合的多项式阶数和描述方式,构建了水位与库容、尾水位与出库流量的一元四次多项式,提出表征机组出力的水头和发电流量二元二次拟合方法,得到了水头—流量—出力关系叁维拟合曲面,可以满足变化水头下机组出力的精细化计算要求。最后,采用成熟的MINLP求解器实现高效计算。提出的模型通过溪洛渡18台机组日负荷分配问题得到验证,从模型应用复杂度和结果精度两方面与经典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进行比较,表明MINLP模型应用便捷且精度较高,与实际耗水量的误差较MILP模型减少91%,更能反映水电站实际情况。(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8年19期)
高宁,张会林,吴倩雯[10](2018)在《基于HS-Bat算法优化的电力系统负荷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单一和声搜索算法(HS)在解决厂级负荷分配问题时存在对数据约束性不足、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利用蝙蝠算法搜索频率、速度与位置更新实现了和声搜索算法中和声记忆库的变异,利用两种算法共同搜索的机制,提高了和声搜索算法的寻优能力,同时在算法中加入防越界限制,增强了算法的约束力与鲁棒性,并分别建立了考虑机组阀点效应的负荷分配模型,以及机组额定功率下排污费用与除尘、脱硫、脱销补偿电价的环保型负荷分配模型。通过仿真并与其它智能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算法在优化负荷分配问题上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8年10期)
负荷优化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优化热电厂内多台机组的热电负荷分配以提高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建立了热电联产机组能耗分析模型和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热电厂热电负荷优化分配模型,研究获得了某330 MW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区间及运行区间内能量利用效率和■效率的分布规律,进而研究热电负荷分配对热电厂整体能耗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单台机组在供热机组的运行区间内,供热量是影响能量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能量利用效率最大、最小值分别为72.11%和34.08%,发电量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效率最大、最小值分别为38.51%和29.97%;通过合理的热电负荷分配,热电厂总煤耗降低,■效率提高。以某热电厂热电负荷边界为例,通过负荷分配优化,热电厂的总煤耗量降低了49.17 t/d,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了2.56 g/(kW·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荷优化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童瑞祺,丁强,江爱朋.基于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冷水机组负荷分配优化[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9
[2].王珊,刘明,严俊杰.采用粒子群算法的热电厂热电负荷分配优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3].谭天宇.计及经济性与快速性的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4].陈曦.风火互补厂级负荷优化分配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5].鲁楚翘,吴勇.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问题的智能算法优化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
[6].刘升男,赵蕾,闫秀英,范可新.基于分析的联合运行热泵机组负荷优化分配研究[J].建筑科学.2018
[7].叶青,万杰,居国腾,赵佳骏,沈伟军.考虑多影响因素的全厂机组间热电负荷动态优化分配方法研究[J].节能技术.2018
[8].廖金龙,陈波,丁宁,俞自涛,李蔚.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火电机组负荷优化分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9].申建建,张秀飞,王健,程春田,李秀峰.求解水电站日负荷优化分配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
[10].高宁,张会林,吴倩雯.基于HS-Bat算法优化的电力系统负荷分配[J].软件导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