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重金属化学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重金属,形态,化学,土壤,鼓风炉,尼泊尔,同位素化学。
重金属化学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龙安玉,程昌泽[1](2019)在《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化学形态分析进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重金属在不同环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化学形态,并且在形态变化的过程中,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首先阐述重金属在环境中产生形态的条件,然后对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化学形态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加深人们的了解。(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9年11期)
牛学奎,吴学勇,吴文卫,毕廷涛,王舒婷[2](2019)在《典型鼓风炉铅冶炼废渣重金属浸出特性及化学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某地典型鼓风炉炼铅工艺产生的干渣及水粹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属性鉴别,并考察了不同浸出方式对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的影响。采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对废渣中的Cd、As、Pb等典型重金属化学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GB 5085. 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试验所选鼓风炉铅冶炼渣不存在浸出超标情况;3种提取方式的浸出液中重金属种类略有不同,但酸性条件对废渣中Zn、Pb、Cd、As等重金属的浸出影响最大,Cu更容易受弱酸性条件影响;形态分析数据显示Cd溶出风险最大,As、Pb溶出风险相对较小,干渣的潜在环境危害性要明显高于水淬渣。(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刘畅,康亭,宋柳霆,郑晓笛,杨洁[3](2019)在《道南膜技术在重金属化学形态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重金属化学形态影响其反应活性、迁移特性、生物可利用性及生物毒性,因而备受关注。道南膜技术(DMT)因具有测定范围广、检测限低、对待测体系扰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环境介质重金属形态的研究。结合最新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了DMT原理、方法及改进过程,系统综述了DMT在不同环境介质和在重金属同位素分馏效应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装置的改进和应用环境的扩展展望了DMT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9年10期)
吴迪梅,刁立鹏,张卓毅,黄镇,白若冰[4](2019)在《不同化学钝化剂处理对堆肥重金属(Cu、Zn)形态转化的影响及其植物毒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采用叁级四步连续提取法(BCR)研究了钙镁磷肥、粉煤灰、过磷酸钙3种化学钝化剂对猪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Cu、Zn含量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堆肥处理后,重金属总量会表现出"相对浓缩效应",致使其浓度升高。(2)堆肥处理能促进重金属Zn的形态向活性降低的方向转化,从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3)相比之下,粉煤灰对猪粪堆肥中重金属Cu、Zn的钝化效果最佳,对弱酸提取态Cu、Zn的钝化效果分别为44.14%、74.39%。(4)3种化学钝化剂对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根长、种子的发芽指数均无显着影响,说明经过堆肥处理的猪粪已腐熟且对种子的萌发没有抑制作用。粉煤灰来源丰富,价格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重金属钝化剂,有利于降低猪粪还田利用中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本文来源于《当代畜牧》期刊2019年10期)
温磊[5](2019)在《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活动频率不断增加,许多重金属逐渐被动物和植物富集,并伴随着动植物进行物质循环,逐渐深入到土壤内部。重金属是毒性较重的金属物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毒性主要由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和重金属形态两个方面来决定。研究重金属形态是土壤环境领域当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因此,本文以对土壤环境当中的提取重金属形态的几种不同形式以及对于重金属形态的分析方法做出详细的探讨目的。(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7期)
李若飞,董发勤,杨刚,张伟,刘明学[6](2019)在《尼泊尔酸模与珠芽蓼对铀矿修复区重金属的累积及化学形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蓼科植物对铀矿区铀及伴生金属的富集、耐受机制,选择若尔盖铀矿修复区的两种蓼科优势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尼泊尔酸模(Rumex nepalensis),研究它们对铀及伴生金属的累积特征及其在植物组织中的化学赋存形态.通过实地采样,分析珠芽蓼和尼泊尔酸模的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化学试剂连续提取重金属元素.结果显示,该区域受铀、镉、砷、锌、铜重金属污染;区域污染差异为Ⅰ(露天采矿点)> Ⅱ(人工修复区)> Ⅲ(附属河流);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指数表明露天采矿点和人工修复区污染严重.采样区域植物体内的锌、镉、铜、铅含量都超过植物重金属含量正常范围.尼泊尔酸模对铀的转移系数和生物富集系数分别可达为16.03和1.11,而珠芽蓼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14.85和3.83,珠芽蓼和尼泊尔酸模适用于铀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尼泊尔酸模中铀元素以去离子水提取态为主,该植物铀的高富集量可能与有机酸有关,其他重金属以醋酸盐和盐酸提取态为主;珠芽蓼中大部分的重金属以迁移性较低的盐酸提取态、醋酸提取态和氯化钠提取态存在.因此,珠芽蓼和尼泊尔酸模对该铀矿修复区铀多金属胁迫具有良好的耐受与吸附性能;重金属以不活跃的化学赋存形态存在可能是两种蓼科植物应对重金属胁迫的重要耐受机制.(图4表5参40)(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朱侠[7](2019)在《铅锌矿区及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污染态势愈加严峻。重金属是一类分布广泛、毒性较强、受到重点管控的土壤污染物。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大气沉降以及农用化学品的频繁施用是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保护土壤环境质量安全,我国以重金属总量为限定值分别制定了农用地土壤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风险管控值。然而,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不仅与总量有关,而在更大程度上由生物有效性决定,而化学形态又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化学形态决定。以生物有效性为基础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研究是现阶段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可以通过具有不同溶解性和提取性的单一的和连续逐级组合的化学试剂来区分。筛选具有普适性的重金属有效态提取方法,并表征不同形态对污染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是制定以生物有效性为基础的重金属污染限值的关键。铅锌矿是我国主要有色金属矿之一。铅锌矿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突出。铜是铜矿区、果园土壤和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生产企业及其周边土壤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本研究选择湖南省铅锌矿区砷(As)、镉(Cd)、铅(Pb)复合污染土壤和铜(Cu)污染模拟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区域土壤中主要生态受体、暴露途径和保护目标,探究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生物有效性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研究内容有:针对铅锌矿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利用体外胃肠模拟提取法,分析人体通过口腔暴露复合污染土壤中As、Cd和Pb的生物可给性;结合小鼠模型测得的相对生物有效性,探讨体外胃肠模拟提取法评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人体生物有效性的适用性;评估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化学形态及人体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针对不同性质的人工模拟Cu污染农田土壤,采用具有不同提取能力的化学试剂提取黑土、潮褐土、脱潜水稻土中的有效态Cu;通过暴露实验,分析Cu在生菜和蚯蚓等敏感生物中的富集特征及毒性效应,阐明其与有效态Cu的关系,并进一步推导以化学提取有效态为基础的Cu生态毒性阈值。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供研究的铅锌矿区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总量、有机碳、无定形Fe、Al含量等是影响该区域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分配的主要因素。(2)铅锌矿区复合污染土壤UBM(Unified Bioaccessibility Research Group Europe Method)体外胃肠模拟提取法胃相As、Cd、Pb的生物可给性与小鼠模型测得的相对生物有效性相关性较好(R~2>0.67),可以表征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的人体生物有效性。(3)铅锌矿区复合污染土壤中As、Cd、Pb的有效性受重金属总量、土壤铁锰铝及氧化物含量等基本理化性质和金属化学形态的影响。醋酸提取态、氧化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重金属是人体生物可利用的主要形态。(4)叁种农田土壤中不同提取能力的化学试剂提取的效果不同。酸溶性(HNO_3)(41.38%)和络合性(EDTA-Na_2)(56.81%)提取剂对3种土壤中Cu的平均提取效率显着高于交换性(NH_4OAc)(0.12%)和弱交换性(CaCl_2)(8.70%)提取剂。生菜Cu富集量及其毒性效应与CaCl_2提取态Cu含量相关性最好,蚯蚓Cu富集量及其死亡率与HNO_3提取态Cu含量相关性最好。(5)选用物种最敏感指标推导了3种农田土壤Cu有效态毒性阈值的EC 20(20%抑制浓度)和EC 50(50%抑制浓度)。基于不同化学提取态Cu含量对生菜的毒性阈值EC 20范围分别是90.45~170.10 mg/kg(HNO_3提取),102.78~195.31 mg/kg(EDTA-Na_2提取),3.97~20.06 mg/kg(NH_4OAc提取),和0.21~8.68 mg/kg(CaCl_2提取);EC 50范围分别是110.48~187.60 mg/kg(HNO_3提取),118.63~230.49 mg/kg(EDTA-Na_2提取),5.69~32.23 mg/kg(NH_4OAc提取)和0.26~9.62 mg/kg(CaCl_2提取)。基于不同化学提取态Cu含量对赤子爱胜蚓死亡率的毒性阈值EC 20范围分别是138.26~193.16 mg/kg(HNO_3提取),107.80~225.88 mg/kg(EDTA-Na_2提取),8.92~11.58 mg/kg(NH_4OAc提取),和0.36~10.57 mg/kg(CaCl_2提取);EC 50范围分别是183.07~221.23 mg/kg(HNO_3提取),180.38~331.09 mg/kg(EDTA-Na_2提取),13.06~18.30 mg/kg(NH_4OAc提取)和0.54~13.21 mg/kg(CaCl_2提取)。(6)不同农田土壤中,基于化学提取有效态Cu浓度的毒性EC 20和EC 50值存在较大差异。潮褐土中Cu对生菜和蚯蚓的毒性EC值较低,黑土中较高。土壤中的大量共存阳离子及溶解性有机质等对Cu的生物毒性起到了缓解作用。本研究对基于重金属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孙群,高娟[8](2019)在《污灌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及化学治理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人口户数量的不断上涨,以及工业行业的深入发展,固体废物倾倒量大幅提升,进而导致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重金属形态及生物有效性进行总结,并从腐殖酸对Cd在黄土上吸附特性影响、表面活性剂强化EDTA络合洗脱污灌土壤中的重金属、皂角苷络合洗污脱污灌土灌中重金属的研究叁方面,论述了污灌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及化学治理研究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9年08期)
李若飞,董发勤,杨刚,张伟,刘明学[9](2019)在《酸模与珠芽蓼对铀矿修复区重金属的累积及化学形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蓼科植物对铀矿区铀及伴生金属的富集、耐受机制。本文选取若尔盖铀矿修复区自然生长的2种蓼科优势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尼泊尔酸模(Rumex nepalensis),研究它们对铀及伴生金属的累积特征及其在植物组织中的化学赋予形态。通过实地采样,分析珠芽蓼和尼泊尔酸模根际的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化学试剂连续提取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修复区土壤受U、Cd、As、Zn、Cu这5种重金属污染,其中U、Zn、Cu(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罗乐,周皓,王金霞[10](2019)在《某湿法冶炼矿区土壤重金属赋存化学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重金属的毒性除与含量有关,还与其特定的化学形态关系密切。以优化的连续化学提取法(SCE)对矿区土壤中的Cd、Cr、Cu、Ni、Pb、Zn元素的赋存形态进行了提取,并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规律及迁移能力。研究表明:6种元素总量均高于标准限制数倍不等,Cd和Pb超标倍数较高,分别为7.17倍和4.14倍,Cu、Ni和Zn其次,Cr最小。结合重金属总量、形态分布规律及迁移能力分析结果,该地区重金属风险等级为:Cd>Zn>Cu>Ni>Pb>Cr。重金属均以残渣态为主,阴雨潮湿偏酸的自然环境能促进重金属的释放并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该地区存在较大的潜在重金属污染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9年02期)
重金属化学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云南某地典型鼓风炉炼铅工艺产生的干渣及水粹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属性鉴别,并考察了不同浸出方式对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的影响。采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对废渣中的Cd、As、Pb等典型重金属化学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GB 5085. 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试验所选鼓风炉铅冶炼渣不存在浸出超标情况;3种提取方式的浸出液中重金属种类略有不同,但酸性条件对废渣中Zn、Pb、Cd、As等重金属的浸出影响最大,Cu更容易受弱酸性条件影响;形态分析数据显示Cd溶出风险最大,As、Pb溶出风险相对较小,干渣的潜在环境危害性要明显高于水淬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金属化学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龙安玉,程昌泽.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化学形态分析进展初探[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
[2].牛学奎,吴学勇,吴文卫,毕廷涛,王舒婷.典型鼓风炉铅冶炼废渣重金属浸出特性及化学形态分析[J].环境工程.2019
[3].刘畅,康亭,宋柳霆,郑晓笛,杨洁.道南膜技术在重金属化学形态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
[4].吴迪梅,刁立鹏,张卓毅,黄镇,白若冰.不同化学钝化剂处理对堆肥重金属(Cu、Zn)形态转化的影响及其植物毒性的分析[J].当代畜牧.2019
[5].温磊.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化学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
[6].李若飞,董发勤,杨刚,张伟,刘明学.尼泊尔酸模与珠芽蓼对铀矿修复区重金属的累积及化学形态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
[7].朱侠.铅锌矿区及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9
[8].孙群,高娟.污灌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及化学治理研究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
[9].李若飞,董发勤,杨刚,张伟,刘明学.酸模与珠芽蓼对铀矿修复区重金属的累积及化学形态特征[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罗乐,周皓,王金霞.某湿法冶炼矿区土壤重金属赋存化学形态分析[J].中国矿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