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
摘要:安全管理体系的缺欠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但在我国生产实践中安全管理体系是“舶来品”,对事故预防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了识别管理体系在我国生产实践中不适用的原因,分析安全管理体系的起源与产生背景。研究表明,与一些国家相比,自主管理机制不充分、实践基础薄弱以及全员参与程度不足是安全管理体系在我国生产实践中不适用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安全管理体系;原因;发展
一、管理体系概念的理解
在《总体实施方案》中提到的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及卫生管理体系等各种体系,是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一方面,为了寻求管理效率最大化,而由各种相关要素的有机结合或联系,从而形成的一个闭路循环过程。因为其职能集中表现在管理方面,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称其为管理体系。例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这两个管理体系都是由17个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在这17个要素之间,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始终处于一个辩证统一体中,不断运行,持续改进,保证了其螺旋式发展的运行轨迹,从而使事物按照固有规律发展,获得人们所期待的理想结果。无论是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还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卫生管理体系等,都有一个关于组织的要素,这里的组织是指需要建立各种管理体系的组织,在这种组织内部还涉及承担了各种具体职能的机构和部门。这些组织机构与国家为完成该项事业发展任务而形成的各种组织机构,如各种管理体系咨询机构、认证机构以及培训机构等组织,是既有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种组织类型,两者职能相差较远,不可混淆。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是国家管理体系咨询和认证机构的最高管理部门,而各个咨询和认证机构是由其认可或确认具有相应职能的服务性单位或组织。
二、安全管理体系在我国生产实践中不适用原因分析
管理体系自产生以来对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的安全绩效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生产实践中却未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根据前面描述的安全管理体系产生与发展,及其在我国应用状况,可以发现如下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无疑是安全管理体系在我国生产实践中不适用的根本原因。
(1)管理体系的产生是基于自主管理模式的需求。1974年《工作健康安全法》通过立法改变了自1833年以来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方式,变监察员检查与起诉为企业自主管理。企业通过设定目标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适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与国际相比,我国安全监察直到现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政府,政府几乎承担了安全监管的所有方面,而企业则只是被动地去“合规”,缺少主动管理的动力,缺少对自身初始风险的评估与目标的设定。
(2)管理体系及标准的发展是由企业中来,再到企业中去。“新型”监管模式激发企业主动地形成各自的管理体系,频频发生的事故则激励企业对管理体系的修正、维护和提升。2方面因素促使管理体系不断发展;安全监管部门、标准委员会等机构通过对一些好的管理体系总结、提升形成了体系标准,用以指导更为广泛的企业。但管理体系标准在我国属舶来品,始于认证工作;尽管1997年石油行业相继推出3个行业标准,但在全国更为广泛的行业,无论试运行的CSSTLP1001,还是GB/T28000-2001或GB/rr28o00_2011系列都是等同引进国际标准,缺少实践中的基础。
(3)安全管理体系来自企业,通过提炼、提升形成部门标准(如HSE)、国家标准(如BSI,AS/NZ)、欧盟标准以及ILO标准等。体系的产生是基于《罗本斯报告》的思想,该思想不仅影响了英国本国的安全立法,也影响了其他的欧盟国家及ILO,因而基于《罗本斯报告》的自主管理和全员参与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尽管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生产实践的总结和提升,但如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一样,它已融人企业的整体管理中,同样具有持续改进的特点。与国际相比,我国企业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方面仍存在差距。
三、管理体系发展
3.1管理体系的整体发展
不管是现有的多家分离各自为政的管理,还是今后多家整合的综合管理,要想真正做好工作,都必须是一个国家授权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所谓各自为政是指质量、环境、安全健康、卫生等互不搭界、各自为政,而在这些机构内部却并不是各自为政的状况。这些单位的业务费用必须由国家及地方财政支付,其业绩是各项质量、环境、安全健康及卫生等要求达到某种具体指标作为衡量其实际效果的尺度。在该中心下面可以拥有一批能够创收的经济或事业实体单位,如资格或资质认证、安全健康医疗防治单位的收费,质量、环境、安全健康设备、仪器制造企业的收益,各类与之相应设备、仪器发明专利及安全健康相应药物制造等有经济收益的单位。经济收入可用来冲减其事业费支出,并留有一定经费用于设计、研究、教育培训,或对有贡献人员的奖励基金。每项费用支出都必须在上级批准的范围内执行,并受到上级或同级严格审计监督,其目的是不允许其成为只顾赚钱的企业。各种管理体系工作内容及工作对象各不相同,除去应由企业自行管理部分外,其中有很大部分的工作如立法、监察;国家及地方标准的建立、实施及监督;检测手段及标准的确定;对四项管理工作实施的监督时必要的人员培训工作等,都是国家和政府的职能,有些必须强制执行才能取得应有效果。因此,各种管理体系工作由不同部门分管必然带来许多弊病和不便。当前,我国对管理体系工作分别由政府不同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的格局,经过国家机构管理职能变化以及归口管理的实施,虽然得到了统一管理的初步目标,但要使其工作能够真正有效运行,还需要有一个发展和适应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过程的开始,我国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和卫生管理体系工作也会有一定发展。这四个管理体系工作整合在一起进行管理的必要性,主要是根据各管理体系要素。
3.2培育与发展市场
对积极开发市场的问题,如果国家同时授给几家,那么在几家之中必然有竞争,因此这几家就各自都有个市场开发问题。具有“三证”资质的单位都已具备了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现呈“八仙过海,各现其能”的局面,这也是市场竞争所不可避免的现象。各行各业已做质量认证的单位在数万家以上,如果在这其中能够有四分之一的单位继续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话,其市场份额就会很大,相应经济收入也很可观。另外,我国已形成规模的企业很多,因而市场扩展范围比较大。以单位实力能参与开拓的市场在总市场中所占比例无法准确预测,想方设法提高开发市场的实际本领才是当务之急。要真正掌握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市场理论。客户是上帝,市场是一个中心单位的生命,优质低价的咨询和认证成果是中心赖以生存的产品。因此,必须启用能为我所用的各类优秀专业人才,大力开发各种智力资源。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优化人才、强化机构、形成规模、全力推进我国管理体系工作的深入发展。
结论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但安全管理体系及体系标准对我国企业是舶来品,在实践中应用效果不尽人意。笔者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其产生与发展进行梳理分析以期找到不适用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宋马俊.中国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全面发展和结构更新的新思维.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2014(1).
[2]邢娟娟.员工对企业建立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反应调查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2):43~46.
[3]樊晶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对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影响研究学报.中国安全科学,2014;14(7).
[4]刘宗斌.国际认证标准管理体系文件简约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任树奎.中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注册审核员培训教程.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