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隆礼重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荀子,隆礼重法,海岸带
隆礼重法论文文献综述
卢意,何映桥[1](2019)在《古代荀子“隆礼重法”的管理思想在海岸带管理中的指导作用——以红树林滩涂保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带是人们进行工业、农业活动的重要区域,对红树林滩涂进行利用是沿海地区农户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方式之一。红树林滩涂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红树林利用和保护最主要的因素,如果利用方式不当,就会使红树林资源急剧减少,质量下降。如何遵守人与自然之间的契约,保护沿海生态环境的公共利益不受破坏,同时满足海岸带农户获取高经济效益的发展要求,需要借鉴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红树林保护模式。文章从荀子"隆礼重法"的角度为政府进行红树林保护提供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10期)
李锐[2](2019)在《隆礼重法与秦汉的国家治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礼治与法治是古代中国常被人对比的两种治国方法,然而追溯其源,礼治与法治在最初并不是截然对立的,造成后世以变法为变礼为法的关键,应该是刑律的公布与大量岀现。后人说商鞅"改法为律",其主要原因当是商鞅将刑罚转换为军律,或者说以军律统属赏罚。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荀子入秦参观,称赞秦国风俗几乎"治之至",但认为因无儒,故不可王天下。然而当时人多认为儒术无助于治国。这是因为以军律统治国家,使老百姓被军队化,礼义廉耻围绕农战而展开,传统意义上的仁义道德没有了可以实行的基础。汉承秦制,儒生批评秦法的残暴,有些夸大,但后来儒术成为了统治思想,阳儒阴法成为了后世主流的统治法。(本文来源于《管子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王辰珏[3](2018)在《荀子“隆礼重法”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结合时代的要求,继承创新,中国文化将展现其永恒的魅力和时代的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凝结的思想智慧结晶与精神财富的象征,其理论内涵之丰富,影响意义之深远,即使在当代仍发挥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荀子思想内涵丰富,开创了儒学的自我更新范本。在思想文化的历史潮流中荀子在秉持儒家“礼”的思想基础上吸收法家思想于其理论体系当中,顺应当时社会历史发展,于是形成了荀子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理论分支——荀子“隆礼重法”思想。荀子思想体系不仅构成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成分,还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形成要经历一定的发展历程才得以产生,前人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时代背景都不可或缺。荀子“隆礼重法”思想在“隆礼”与“重法”以及“礼”与“法”融合叁个角度,都各自具有其内涵与作用。依据“隆礼重法”的内涵与作用可以逐步探寻出荀子“隆礼重法”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之处,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文化源泉和创新方案,同时荀子“隆礼重法”思想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使得荀子“隆礼重法”思想更好的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根据二者的契合之处,荀子“隆礼重法”思想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参考与启迪。借鉴荀子“隆礼”的道德教育,来促进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的提高,加强道德实践发展,同时将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荀子“重法”方面,则是启迪我们要加强法制教育,促进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以及将荀子“隆礼重法”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以此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6)
温平[4](2018)在《荀子“隆礼重法”教化思想的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孟的儒家传统礼治思想,另一方面,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又充分吸收了法家理论,主张援法入礼,礼法并用,开创了礼法融合的先河。使荀子的礼法教化思想在儒家治国理想由礼治走向法治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具体体现在荀子隆礼重法的教化思想中。以荀子教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时代为背景,重在说明荀子"隆礼重法"的教化思想在当代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定位。深入发掘荀子礼法教化思想中的价值内涵,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本文来源于《临沂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徐晓[5](2018)在《荀子思想之“隆礼重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荀子》是战国末期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着作。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史记》曾详细记载了荀子的生平。荀子五十岁的时候开始到齐国游历讲学。在齐国,荀子先后叁次以宗师的身份担任稷下的祭酒,德高望重。后来齐国有人毁谤荀子,他就去了楚国,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便被免职,在兰陵定居,后又到秦国游学。李斯、韩非子都是他的学生。晚年,荀子又回到齐国,直至去世。他一生游历过赵、(本文来源于《前线》期刊2018年02期)
李延军[6](2017)在《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辩证认识及扬弃》一文中研究指出荀子"隆礼重法"思想成熟于西周封建宗法制度瓦解、君主专制制度即将崛起的战国后期。"天人相分""治乱非天",是其逻辑起点;"人性恶"假设,是其哲学理论基础;"化性起伪",是其教化途径与手段;"隆礼重法"是其主要工具及核心治国思想。礼,"度量分界""养人之欲",用以划分社会人群等级,分配社会资源财富,规范贵族地位特权,维护新兴君主专制统治;法,"重刑罚以禁之",用以惩戒违礼之罪,维护和保障礼之总纲地位与顺利实施。礼法兼用,德法并举,由此实现社会由乱到治。但荀子思想具有典型的君主专制主义等级特征,其"人性恶"等理论观点存在逻辑悖论,以及为专制独裁背书的历史局限,需要站在当代人类文明的高度,保持警惕,辩证认识,扬弃改良,为其注入人类共有文明价值理念,重新诠释构建,为当代儒学转型及民主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思想参照。(本文来源于《理论与现代化》期刊2017年06期)
杨帆[7](2017)在《“隆礼重法”——荀子的治国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战国末期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荀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礼治思想,总结和吸收了法家的法治思想,提出“隆礼重法”的治国思想,主张礼法并重,开儒法合流之先河,对于当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11月4日—5日,由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山东(本文来源于《联合日报》期刊2017-11-11)
林建华,林讷言[8](2017)在《荀子隆礼重法与国家治理思想的现代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荀子隆礼重法是国家富强兴衰问题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他批驳了先秦诸子在国家盛衰问题上的错谬之说,汲取了儒家经典中治国为政的有益思想,提出了礼法强国的政治主张,并把国家治理体系分为叁个层次,即制天用天,顺天应人;化性起伪,改造人性;君臣明道,爱民尚贤。国家有效治理要遵循"天生人成"的基本理念,名辨是非的认知方式和明君贤臣的实践途径。(本文来源于《邯郸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赵明,向达[9](2017)在《《黄帝四经》“隆礼重法”的治道意义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帝四经》是黄老之学的奠基之作。其以道为基础,"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摄名、法之要",对其前的中国文化进行了整合凝炼,形成"道—阴阳—文武—刑德"的治道。《黄帝四经》"隆礼重法"的治道精神彰显了理性的精神和制衡的气度,为黄老之学"隆礼重法"的治道模式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对周齐、汉齐、汉初、唐初、明初等时代之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于当下中国科学发展和依法治国之治道实践也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桑东辉[10](2017)在《政治伦理视域下的荀子隆礼重法思想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荀子隆礼重法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不仅强调礼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而且主张加强法治,从而将礼和法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和"大经"。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是建立在其人性恶的人性论、群分观念等社会历史观基础上的。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而且也启迪和促进了先秦法家思想的完善,特别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德刑兼治、礼法并用的治国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使在当下,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邯郸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隆礼重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礼治与法治是古代中国常被人对比的两种治国方法,然而追溯其源,礼治与法治在最初并不是截然对立的,造成后世以变法为变礼为法的关键,应该是刑律的公布与大量岀现。后人说商鞅"改法为律",其主要原因当是商鞅将刑罚转换为军律,或者说以军律统属赏罚。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荀子入秦参观,称赞秦国风俗几乎"治之至",但认为因无儒,故不可王天下。然而当时人多认为儒术无助于治国。这是因为以军律统治国家,使老百姓被军队化,礼义廉耻围绕农战而展开,传统意义上的仁义道德没有了可以实行的基础。汉承秦制,儒生批评秦法的残暴,有些夸大,但后来儒术成为了统治思想,阳儒阴法成为了后世主流的统治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隆礼重法论文参考文献
[1].卢意,何映桥.古代荀子“隆礼重法”的管理思想在海岸带管理中的指导作用——以红树林滩涂保护为例[J].南方农机.2019
[2].李锐.隆礼重法与秦汉的国家治理初探[J].管子学刊.2019
[3].王辰珏.荀子“隆礼重法”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4].温平.荀子“隆礼重法”教化思想的当代启示[J].临沂大学学报.2018
[5].徐晓.荀子思想之“隆礼重法”[J].前线.2018
[6].李延军.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辩证认识及扬弃[J].理论与现代化.2017
[7].杨帆.“隆礼重法”——荀子的治国理念[N].联合日报.2017
[8].林建华,林讷言.荀子隆礼重法与国家治理思想的现代阐释[J].邯郸学院学报.2017
[9].赵明,向达.《黄帝四经》“隆礼重法”的治道意义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桑东辉.政治伦理视域下的荀子隆礼重法思想辨析[J].邯郸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