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科论文_刘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葡萄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葡萄,种质,系统,甘肃,植物,资源,常绿阔叶林。

葡萄科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19)在《甘肃小陇山林区野生葡萄科植物种类及其园林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甘肃小陇山林区野生葡萄科(vitaceae)植物种类、分布及生境,分析其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本文来源于《特种经济动植物》期刊2019年03期)

储昭福[2](2018)在《葡萄科基因组大小及羽叶蛇葡萄属系统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葡萄科(Vitaceae)是一个中等大小的、以热带分布为主的被子植物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进化研究意义。近年来,对于葡萄科的分子系统关系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但有关基因组大小研究几乎空白。本文基于已有的系统发育框架,重点开展了葡萄科植物基因组大小变化及其可能的进化历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另外,理清新近成立的葡萄科基部类群羽叶蛇葡萄属(Nekemias Raf.)的系统进化关系,对全面深入地了解葡萄科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同时开展了该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构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通过科层面的基因组大小进化与属层面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对全面理解葡萄科的系统关系与进化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1、葡萄科基因组大小进化基因组大小(或1C-值)是有机体的基本属性,一直以来也是进化研究的难题。本部分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对葡萄科10属46种以及近缘类群火筒树科共计56个样品进行基因组大小测定,并且结合分子系统发育的结果来进一步重建葡萄科祖先类群的基因组大小。我们报道的46种葡萄科植物的基因组大小中,有38种植物的基因组大小为首次报道,其中最大基因组(Cyphostemma humile,1C=3.25 pg)与最小基因组(Vitis vulpina,1C=0.31pg)相差10倍以上。祖先基因组大小重建表明本科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组大小相对较小(1C=0.85pg),科内基因组进化呈减小趋势,仅在整个乌蔹莓族植物中呈现出DNA扩张的趋势。葡萄科各族植物基因组大小明显差异的这种进化模式可能是由于转座子和染色体重排造成的。但对于一些年轻的多倍体类群而言,新多倍化事件可能是导致其基因组加倍的主要因素。2、羽叶蛇葡萄属叶表皮结构对分布在我国华南至华中地区的羽叶蛇葡萄属6种以及近缘类群叁裂叶蛇葡萄共计28个样品进行叶表皮结构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本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均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型;垂周壁式样在种间和种内存在差异,尤其是在广东蛇葡萄和显齿蛇葡萄中呈现出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除上述两种之外,剩余4种的垂周壁式样均以弓形为主,而大叶蛇葡萄的下表皮垂周壁式样为浅波状。本属植物的气孔类型均为无规则型,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种间和种内无明显的规律性。表皮毛形态多呈多细胞单列型,将本属植物划分为无毛类、稀疏短柔毛类以及细长柔毛类叁种类型,具有一定的种间分类学参考价值。本属的叶表皮的形态特征与蛇葡萄属的类似,支持它们较近的系统关系以及与它们在葡萄科内相对原始的系统进化位置。另外叶表皮形态特征也为种间和种内在生药鉴定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3、羽叶蛇葡萄属系统发育分析基于5个叶绿体序列(psbA-trnH,trnL-F,petN-trnC,rps16,atpB-rbcL)的联合数据,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以及贝叶斯推导叁种方法对羽叶蛇葡萄属7种以及葡萄科其他属植物共计45个样品进行系统关系重建。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羽叶蛇葡萄属是一个很好的单系类群,支持它为一个独立的新属。分子系统数据将整个属分为东亚和北美两个大支,并与其地理分布和相关的形态特征相一致。东亚类群主要分为两个亚支,一亚支由大叶蛇葡萄和粉叶蛇葡萄组成,这也得到了形态学证据的支持,即:种子背部结合点的位置与其它种明显不同;另一亚支包括其它4个种(广东蛇葡萄、羽叶蛇葡萄、显齿蛇葡萄、毛枝蛇葡萄),但亚支内部的分辨率比较低,种间关系不清楚,这可能与本属植物尤其是广东蛇葡萄和显齿蛇葡萄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物种快速进化有关。(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8-06-01)

王一涵[3](2016)在《葡萄科药用植物叁叶崖爬藤的亲缘地理学和分子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隶属于葡萄科(Vitaceae)崖爬藤属(Tetrastigma Planch.),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药用植物,俗称“叁叶青”。该物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亚热带地区,在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岛屿(海南岛、台湾)也有少量分布,是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的典型广布成分。常绿阔叶林为中国亚热带低海拔地区的典型植被类型,它起源古老,自晚第叁纪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植被变迁历史。古植被重建研究认为这一植被类型在末次盛冰期时完全退居至南部热带地区,全新世气温回暖后从南部避难所向北回迁;而有限的亲缘地理学研究案例则一致揭示了物种在冰期原地居留在多个避难所,冰后期仅存在有限的扩张。因此,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组成物种对历史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目前仍不甚清楚,亟需选择该森林植被的典型的广布成分,并整合多学科的研究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常绿阔叶林下的重要藤本类型叁叶崖爬藤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的野外资源调查和取样的基础上,结合亲缘地理、系统发育、生物地理以及生态位模型的理论和方法,系统探讨了第叁纪以来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谱系分化、群体动态历史和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利用分子鉴定技术开发了物种特异性SCAR分子标记,为叁叶崖爬藤药材的科学鉴定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叶绿体序列的种内谱系分化和群体动态历史基于叁个cpDNA片段(petL-psbE,trnK-matK,rbcL),对叁叶崖爬藤的20个群体进行序列变异分析,共检测到20个叶绿体单倍型。在物种水平,叁叶崖爬藤具有较高的叶绿体遗传多样性(hT=0.918:πT:2.110×10-3)和显着的谱系地理结构(NST=0.851,GST=0.795,P<0.05).系统发育分析和TCS构建的单倍型谱系关系均支持叁叶崖爬藤种内存在两大地理谱系:西南谱系(SW)谱系和中东部谱系(CSE).CSE谱系可进一步划分为海南岛、中国中部和东南部叁大分支。对上述四个地理分支(中国西南,中部,东南部,海南)进行分层次的AMOVA分析揭示:67.9%的变异存在于地区间,19.5%存在于地区内群体间。基于cpDNA序列和多化石点校正的BEAST分歧时间估算结果表明,SW谱系和CSE谱系在上新世早期(c.5.07 Ma)开始分化。CSE谱系内部叁个主要分支的分化时间均在上新世晚期,其中,海南岛分支最早分化(c.2.78 Ma),中国中部和东南部两大分支的分化时间较晚(c.2.12Ma)。基于叶绿体数据的祖先分布区重建结果揭示了,上新世早期的全球变冷和地质变化引发的地理隔离事件导致了叁叶崖爬藤祖先群体压缩到中国西南部和南部两个避难所,进而分化形成两个独立的地理谱系,西南地区群体长期居留原地,而中国南部群体在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早期经历了两次独立的由南向北的拓殖事件。失配分析结果也证实了SW谱系具有相对稳定的群体历史,仅在CSE谱系及其中部分支检测到了群体扩张信号,扩张事件发生在更新世早期到中期(CSE:0.81 Ma;中部分支:0.71 Ma)。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第四纪前的东亚的环境变化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遗传结构的长期影响。(2)微卫星水平的群体遗传结构和地区间基因流本研究基于双重抑制法发开了8对有多态性的叁叶崖爬藤特异性微卫星引物。基于微卫星数据的STRUCTURE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叁叶崖爬藤群体可以划分为四个地理分组,分别对应于中国西南部、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包括海南),这一模式反映了更新世后期该物种被压缩到至少四个独立的避难所。基于MIGRATE的地区间基因流检测结果表明,叶绿体地理分支(西南部、中部、海南、东南部群体)间存在中等或较低水平的基因流;个别地区间,如海南和东南部大陆群体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基因流。生态位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末次盛冰期时叁叶崖爬藤的适宜分布区向西南方向有一定的迁移,但是并没有完全退缩到南部热带地区,南部大陆地区保留了稳定的适宜生境并进一步扩展到南海大陆架区域,因此更新世冰期路桥的形成很可能为海南岛和大陆群体间的二次接触提供了迁移通道。这些研究结果反映了物种在末次冰期-间冰期循环中相对稳定的群体历史,对前期古植被重建提出的“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末次盛冰期完全退居至中国南部热带地区”的观点提出了挑战。(3)比较转录组和单拷贝核基因开发通过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叁叶崖爬藤CSE谱系和SW谱系个体进行转录组测序,运用de novo从头组装的方法,分别获得了52,838和65,197条unigenes,其中89%以上的unigene可以比对到公共蛋白库中。基于序列相似性,我们共找出6692对谱系间直系同源基因,其中有10对基因的Ka/Ks值显着大于0.5,可能经历了较强的正向选择或松散的净化选择,有3734对基因的Ka/Ks比值显着小于0.5,表明受到了强烈的净化选择作用。从谱系间的直系同源基因中我们共定位了286个EST-SSR位点,有78个位点在谱系间可能存在长度多态性。基于叁种生物信息学手段,我们共鉴定了1018个单拷贝核基因位点,约78%的位点在谱系间存在中等或高水平的遗传分化(Pairwise identity≤99.5%)。通过与葡萄基因组比对预测内含子-外显子边界,本研究成功开发了12对外显子锚定的核基因引物,其中8对在叶绿体单倍型个体间具有较高的多态性(hT:0.909-0.993;πT:7.32--16.01×10-3),为后续基于多位点的统计亲缘地理学和景观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功能基因标记。(4)叁叶崖爬藤(叁叶青)的分子鉴定本研究从100对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了12条多态性适中、条带清晰和重复性好的引物,发现引物UBC843的扩增结果中在1800bp左右出现的条带为叁叶崖爬藤样品所特有的,而崖爬藤属其他近缘种和伪品土圞儿均不存在此条带。经实验验证,针对此特异性条带设计的SCAR分子标记,只在叁叶崖爬藤样品中才能扩增出单一、清晰的目标长度条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扩增产物的有无和片段大小将叁叶崖爬藤与同属近缘种和市场伪品进行准确区分。(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9-01)

程林,吴淑玉,方毅,程英[4](2015)在《江西武夷山保护区野生葡萄科植物种质资源现状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样线调查方法,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葡萄科野生植物共有5属27种,分析这些植物特有的经济价值。为开发该区葡萄科野生植物资源和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南方林业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宫霞,王焕冲,杨勇,杨明挚[5](2013)在《基于TrnL-F序列的葡萄科各属分子特征及系统发育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葡萄科内各属间系统发育关系,为该科植物的研究提供分子系统学方面的资料。【方法】以葡萄科14个属共计103个样品基于trnL-F的序列为材料,用Clustalx1.83软件分析各属的分子特征;并以五桠果属(Dillenia L.)为外类群,分别使用Mega,Paup,Phylip常用的系统分析软件进行葡萄科各属间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GC含量方面,火筒树属含量最高,为35.12%~35.44%,葡萄属含量最低,为32.98%~33.63%;葡萄科各属的trnL-F序列间存在着不同的序列差异,部分属具有显着的分子特征,可用于属间鉴定。【结论】应用Mega、Phylip和Paup系统分析软件的聚类结果表明,3种软件分析均支持将葡萄科分为5个分支,而其中Paup和Phylip软件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较符合葡萄科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学关系。(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彭丽娟,Kevin,D.Hyde,蔡磊,刘作易[6](2012)在《西南地区芸香科、葡萄科植物炭疽病菌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2009年的6-8月,从贵州、四川和云南等叁省采集葡萄科和芸香科植物炭疽病标本,采用单孢分离的方法,从葡萄科3种寄主植物分离炭疽菌29株;芸香科8种寄主植物分离43株;采用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与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选择核糖体转录间隔区序列(ITS)、肌动蛋白基因(Actin gene,ACT)、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 gene,TUB2)、钙调蛋白基因(Calmodulin gene,CAL)、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lyceraldehydes-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ene,GPDH)、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utamine synthetase,GS)等六个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行多基因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如分生孢子形态及大小、附着胞形态及大小,辅以菌落颜色、质地及生长速率测定等。对所分离所有菌株先进行ITS单基因系统分析,根据ITS分析结果,对确定分类单元或未确定分类的菌株,再联合其余基因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葡萄科分离的29个菌株,5株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4株为C.fructicola;其余20株为Colletotrichum viniferum L.J.Peng,L.Cai,K.D.Hyde & Z.Y.Liu,sp.nov.。芸香科分离的43个菌株,1株为C.boninense;1株为C.brevispora;3株为C.fructicola;2株为C.karstii;1株为C.simmondsii;2株为Colletotrichum murrayae L.J.Peng & K.D.Hyde,sp.nov.;其余33个菌株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本文来源于《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期刊2012-08-10)

宫霞[7](2012)在《云南葡萄属野生资源调查及葡萄科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复杂,省内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这种气候特点,有利于野生葡萄的生长。野生葡萄资源具有对当地环境的高度适应性以及丰富的品质特征,是酿酒葡萄品种改良的宝贵基因库。云南省有资料记载的野生葡萄资源就有十多种,但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因此,对云南野生葡萄资源的调查是对云南野生葡萄遗传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的基础。本研究系统调查了云南部分地区的葡萄属野生资源,并收集材料构建资源圃,同时探讨了葡萄科植物的系统学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收集和保存云南野生葡萄种质资源。现己走访调查了云南省8个市州,22个县,共收集到野生葡萄属资源200余份,经鉴定为葡萄科葡萄属5个种:毛葡萄(Vitis heyneana)、蘡薁(Vitis bryoniaefolia)、桦叶葡萄(Vitis betulifolia)、美丽葡萄(Vitis bellula)、刺葡萄(Vitis davidii)。同时收集了葡萄科其它属的少数材料作为对照研究材料。所收集的葡萄属野生资源在昆明构建了首个野生葡萄资源圃。2、利用组织培养方式保存种质资源,选用NAA浓度在0.01-0.05mg/L之间,6-BA浓度1mg/L时,最适宜野生葡萄茎尖的增殖培养。3、利用扦插法保存葡萄种质资源,以浓度为75-100mg/L的NAA溶液,浸泡过夜。枝条较粗壮者扦插易成活。4、对葡萄科植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的系统树中大部分序列是以属为单位结合在一个分支上,整体上可以分为五大分支:火筒树属分支;地锦属-俞藤属分支;蛇葡萄属-Clematicissus属-Rhoicissus属分支;乌蔹莓属-崖爬藤属-Cyphostemma属分支;白粉藤属-酸蔹莓属-葡萄属..Nothocissus属Pterisanthes属分支。(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2-04-01)

张玉芹,宋加录[8](2012)在《甘肃省葡萄科野生果树资源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采用实地踏查、文献查阅、座谈访问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记载了甘肃省葡萄科野生果树资源的种类、分布、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及其用途,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北方果树》期刊2012年02期)

孔庆军[9](2012)在《葡萄科植物中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因其结构复杂且拥有多种生物活性广受化学家、药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关注。本论文对五叶爬山虎和新疆酒葡萄两种葡萄科植物开展了化学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1.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对两种葡萄科植物(五叶爬山虎和新疆酒葡萄)进行了化学研究,分离得到13种多酚类化合物。通过多维核磁共振与质谱等波谱分析方法,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基于逆流色谱技术,建立了两种白藜芦醇二聚体异构体的快速制备分离纯化方法,实现了仅通过一步分离,就可从新疆酒葡萄提取物粗品中得到高纯度的trans-ε-viniferin和trans-δ-viniferin。2.基于质谱碎裂规律,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快速在线识别了新疆酒葡萄中10个白藜芦醇二聚体及其类似物,其中3个为新化合物。在质谱应用于结构分析中,两个关键产物离子m/z333和369(化合物3是m/z385)可作为鉴别白藜芦醇二聚体结构的特征碎片离子;同时基于特征紫外吸收,运用HPLC/DAD-UV方法区分了白藜芦醇二聚体中的叁对顺反异构体。3.运用EPR及自旋捕捉技术对从新疆酒葡萄中分离得到的二聚体多酚类化合物Scirpusin A清除ROS自由基的能力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Scirpusin A可选择性清除1O2,而对·OH和02·-等自由基则无清除作用,凝胶电泳检测发现该化合物可抑制单线态氧诱导pBR322DNA单链碎裂。4.采用MTT法,开展了13个多酚类化合物对酸腐病原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发现其中紫檀芪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紫檀芪处理过的酸腐病原菌其形态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畸变、破裂、断残。该化合物可破坏真菌的膜结构,进入细胞内,损坏其细胞器。实验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紫檀芪对真菌的作用机制:即通过DNAbinding和RNAbinding实验证明了紫檀芪可使真菌病原菌的DNA及RNA发生降解,从而破坏真菌细胞的代谢过程,最终导致真菌死亡。此外,通过RT-PCR技术研究了真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紫檀芪作用后RLM1、RTG1、RTG3、 MET3和GRP78五个基因表现出不同程度上调,其中RLM1和RTG1两个基因上调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01-01)

陈西仓[10](2009)在《甘肃省葡萄科木本植物种类及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产葡萄科木本植物4属20种1亚种8变种,绝大多数分布于全省天然林区,个别人工栽培;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报道了甘肃葡萄科木本植物种类及分布。(本文来源于《甘肃林业科技》期刊2009年04期)

葡萄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葡萄科(Vitaceae)是一个中等大小的、以热带分布为主的被子植物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进化研究意义。近年来,对于葡萄科的分子系统关系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但有关基因组大小研究几乎空白。本文基于已有的系统发育框架,重点开展了葡萄科植物基因组大小变化及其可能的进化历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另外,理清新近成立的葡萄科基部类群羽叶蛇葡萄属(Nekemias Raf.)的系统进化关系,对全面深入地了解葡萄科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同时开展了该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构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通过科层面的基因组大小进化与属层面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对全面理解葡萄科的系统关系与进化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1、葡萄科基因组大小进化基因组大小(或1C-值)是有机体的基本属性,一直以来也是进化研究的难题。本部分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对葡萄科10属46种以及近缘类群火筒树科共计56个样品进行基因组大小测定,并且结合分子系统发育的结果来进一步重建葡萄科祖先类群的基因组大小。我们报道的46种葡萄科植物的基因组大小中,有38种植物的基因组大小为首次报道,其中最大基因组(Cyphostemma humile,1C=3.25 pg)与最小基因组(Vitis vulpina,1C=0.31pg)相差10倍以上。祖先基因组大小重建表明本科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组大小相对较小(1C=0.85pg),科内基因组进化呈减小趋势,仅在整个乌蔹莓族植物中呈现出DNA扩张的趋势。葡萄科各族植物基因组大小明显差异的这种进化模式可能是由于转座子和染色体重排造成的。但对于一些年轻的多倍体类群而言,新多倍化事件可能是导致其基因组加倍的主要因素。2、羽叶蛇葡萄属叶表皮结构对分布在我国华南至华中地区的羽叶蛇葡萄属6种以及近缘类群叁裂叶蛇葡萄共计28个样品进行叶表皮结构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本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均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型;垂周壁式样在种间和种内存在差异,尤其是在广东蛇葡萄和显齿蛇葡萄中呈现出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除上述两种之外,剩余4种的垂周壁式样均以弓形为主,而大叶蛇葡萄的下表皮垂周壁式样为浅波状。本属植物的气孔类型均为无规则型,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种间和种内无明显的规律性。表皮毛形态多呈多细胞单列型,将本属植物划分为无毛类、稀疏短柔毛类以及细长柔毛类叁种类型,具有一定的种间分类学参考价值。本属的叶表皮的形态特征与蛇葡萄属的类似,支持它们较近的系统关系以及与它们在葡萄科内相对原始的系统进化位置。另外叶表皮形态特征也为种间和种内在生药鉴定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3、羽叶蛇葡萄属系统发育分析基于5个叶绿体序列(psbA-trnH,trnL-F,petN-trnC,rps16,atpB-rbcL)的联合数据,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以及贝叶斯推导叁种方法对羽叶蛇葡萄属7种以及葡萄科其他属植物共计45个样品进行系统关系重建。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羽叶蛇葡萄属是一个很好的单系类群,支持它为一个独立的新属。分子系统数据将整个属分为东亚和北美两个大支,并与其地理分布和相关的形态特征相一致。东亚类群主要分为两个亚支,一亚支由大叶蛇葡萄和粉叶蛇葡萄组成,这也得到了形态学证据的支持,即:种子背部结合点的位置与其它种明显不同;另一亚支包括其它4个种(广东蛇葡萄、羽叶蛇葡萄、显齿蛇葡萄、毛枝蛇葡萄),但亚支内部的分辨率比较低,种间关系不清楚,这可能与本属植物尤其是广东蛇葡萄和显齿蛇葡萄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物种快速进化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葡萄科论文参考文献

[1].刘刚.甘肃小陇山林区野生葡萄科植物种类及其园林应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9

[2].储昭福.葡萄科基因组大小及羽叶蛇葡萄属系统演化研究[D].吉首大学.2018

[3].王一涵.葡萄科药用植物叁叶崖爬藤的亲缘地理学和分子鉴定研究[D].浙江大学.2016

[4].程林,吴淑玉,方毅,程英.江西武夷山保护区野生葡萄科植物种质资源现状调查研究[J].南方林业科学.2015

[5].宫霞,王焕冲,杨勇,杨明挚.基于TrnL-F序列的葡萄科各属分子特征及系统发育学研究[J].果树学报.2013

[6].彭丽娟,Kevin,D.Hyde,蔡磊,刘作易.西南地区芸香科、葡萄科植物炭疽病菌分子系统学研究[C].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2012

[7].宫霞.云南葡萄属野生资源调查及葡萄科系统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2

[8].张玉芹,宋加录.甘肃省葡萄科野生果树资源调查分析[J].北方果树.2012

[9].孔庆军.葡萄科植物中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研究[D].浙江大学.2012

[10].陈西仓.甘肃省葡萄科木本植物种类及分布[J].甘肃林业科技.2009

论文知识图

一10六个CAD氨基酸序列比对Fig.6一l0Al...一12CAD氨基酸序列的疏水性Fig.6一12Hy...葡萄科葡萄科最新的分子系统框架(引...利用叶绿体基因组79个蛋白编码基因对~...蘡薁-蘡薁

标签:;  ;  ;  ;  ;  ;  ;  

葡萄科论文_刘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