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沈阳市110000
摘要:目的:对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DSA后患者出现尿储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护理措施,探讨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采取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一般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尿储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DSA后患者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尿储留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尿储留;护理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DSA)作为脑血管病诊断的有效方式之一,由于该项方式具有穿刺造影成功率高和对患者造成创伤小的优势特点,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然而针对行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也将提高患者尿储留发生率,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尿路感染[2]。在本文中,回顾分析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了尿储留原因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60例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采取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一般护理),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2,患者年龄处于35~68岁之间,(49.34.6)岁为平均年龄;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6:14,患者年龄处于33~65岁之间,(44.83.2)岁为平均年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可比性,结果显示p>0.05.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即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并指导和督促患者术后排尿。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主要体现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三方面。
1.3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尿储留发生情况和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涉及到的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用(%)表示,并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本文研究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以后,观察组只有2例患者出现尿储留情况,而对照组有15例患者出现尿储留,尿储留发生率分别为6.7%和50.0%,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对比也具有显著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尿储留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全脑血管造影术作为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方式,对患者后期进行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患者在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出现尿储留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在详细分析患者可能出现尿储留的原因以后,再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这一情况发生[3]。
患者术后出现尿储留的原因主要体现在:(1)心理因素,患者自身存在的害羞和不习惯心理,并且担心自己后期预后效果,自身心理也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进而导致膀胱逼尿肌松弛,最终出现排尿不畅的情况;(2)改变排尿习惯,在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以后,为避免患者出现穿刺点血肿情况,需要患者进行卧床休息,同时对患者下肢进行制动,在没有经过排尿训练的情况下,患者对环境的不适感也会增强,这也会对患者排尿造成影响;(3)知识缺乏,患者在术后进行大量饮水,然而又不敢自由活动肢体,也使得患者进行长时间的憋尿,也会提高尿储留发生率[4]。
为减少患者尿储留情况发生,就需要对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主要包含了:(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在心理上多多安慰和关心患者,并向患者阐释排尿的重要性;(2)术前训练,对患者进行术前排尿训练,主要是通过在患者排尿前拉好患者隐私帘和关闭门窗,促使患者安心进行排尿。此外,也可以通过鼓励患者多饮水的方式,提高患者排尿反射,必要情况下也可以借助按摩、热敷等方式,促进患者排尿;(3)术后护理,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所使用的造影剂半衰期为2h,患者注射后3h内就会排除大部分代谢产物,也因此在术后,需要护理人员督促患者多进行饮水,在排泄造影剂的基础上,也促进患者排尿[5]。与此同时,针对患者担心排尿出现的肢体活动对穿刺部位造成影响,护理人员也需要仔细对患者进行解释,并帮助患者按压好穿刺部位,放置好便器,使患者安心排尿。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取上述护理方式以后,患者尿储留发生率明显要低于采取一般护理方式的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对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DSA后患者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尿储留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淼.护理干预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的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1):1719-1720.
[2]梁月娥,何婉玲,王志英,蔡名金.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下肢DVT的原因及预防性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18-19.
[3]陈巧雅,郑春霞,谢雅莹.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的专项护理效果[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01):116-117+110.
[4]申邢,王今,梁琳,熊壮.三维DSA技术判断异常血管并引导PICC的应用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03):140-141.
[5]梁洁萍,陈雁芳,李嘉朋.DSA介导下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03):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