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探究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200例肝性脑病患者,对这200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包括高蛋白饮食、感染、大量放腹水/利尿、使用镇静剂/安眠药、上消化道出血(饮食不当、其他)。结论预防肝性脑病的主要措施就是对其诱因进行防范,预防感染、加强饮食管理、减少大剂量放腹水等护理干预是减少诱因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肝性脑病;诱因;护理干预
在临床,肝性脑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昏迷、行为失常以及意识障碍等,肝性脑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肝性脑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肝性脑病的诱因[1]。本文主要对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做研究,探究其诱因以及护理干预的措施,具体报告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200例肝性脑病患者,这200例肝性脑病患者年龄在20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2±1.25岁,其中男性患者为156例,女性患者为44例,患者的文化程度在大专以及以上为45例,高中为90例,初中为65例,患者的肝病为原发性肝癌为50例,肝硬化为56例,病毒性肝炎为94例。
1.2方法对这200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其诱因以及护理干预的措施。
1.3观察指标感染、使用镇静药、安眠药、高蛋白饮食、上消化道出血、饮食不当、其他。
1.4数据处理肝性脑病患者的情况研究数据,经本次研究之后,均严格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对比方法为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对比方法使用χ²检验。当P<0.05时,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通过对200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包括高蛋白饮食、感染、大量放腹水/利尿、使用镇静剂/安眠药、上消化道出血(饮食不当、其他)。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3.1肝病患者在摄入大量的高蛋白食物之后,其体内的血氨值增高,患者的肝部存在病变,无法正常的将血氨代谢,引发血氨中毒,使得患者的出现肝性脑病。在对肝病患者实施护理师,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多饮食高纤维、高糖以及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水果、豆类等[2]。
3.2肝病患者在受到感染之后,其肝部组织的分解代谢能力减弱,导致患者的氨增多,高热以及缺氧使得患者体内的氨中毒增加[3]。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口腔、皮肤的护理,保持患者的衣物干净,预防患者出现泌尿系统、皮肤以及呼吸道等的感染。
3.3大量放腹水/利尿对时肝病患者的腹压突然性的下降、肾功能减退等,造成患者的静脉出现淤血,加重患者的肝脏缺氧,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在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放腹水时,要控制每次放液量不能超过5000毫升,调整好利尿剂的剂量。
3.4镇静剂、安眠药等药物,其本身就对患者的肝脏有一定的损害[4]。如果不是在不得以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对患者使用此类药物或者是减少此类药物的使用量,在对肝病患者使用此类药物之后,要密切的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以及生命体征,发现患者存在异常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
3.5肝病患者在消化道出血之后,其门静脉的血流量就会减少,进一步会导致患者的肝脏缺氧使得其肝脏受损,患者体内的毒物不能及时有效的排解,导致肝病患者出现肝性脑病。不良的饮食是导致肝病患者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原因,肝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不可以饮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在饮食的过程中细嚼慢咽,少食多餐[5]。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前,往往会有口渴、灼心等先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瘙痒的症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细微变化的警惕性,及时了解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并及时的进行处理。
本文结果: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包括高蛋白饮食(14.00%)、感染(6.00%)、大量放腹水/利尿(5.00%)、使用镇静剂/安眠药(4.00%)、上消化道出血(42.00%)。结果表明,预防肝性脑病的主要措施就是对其诱因进行防范,预防感染、加强饮食管理、减少大剂量放腹水等护理干预是减少诱因的主要措施。护理人员要高度的重视肝性脑病的各种诱发因素,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消除或者控制肝性脑病的诱导因素,减少肝病患者出现肝性脑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艳.178例肝性脑病诱因分析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8):2832-2832.
[2]周进.48例肝性脑病的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369-1370.
[3]李德勤.肝性脑病诱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安徽医学,2010,31(7):839-840.
[4]江淑贤,刘秀金,陈春侣等.肝性脑病的诱因观察和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0):30-31.
[5]高瑛.61例肝性脑病诱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3):38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