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取向论文-葛萌

格调取向论文-葛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格调取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世纪,德语文学,叙事格调,审美取向

格调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葛萌[1](2019)在《论新世纪德语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德语文学的叙述风格不仅内涵深刻,叙述完整,还注重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结合,叙述风格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以传统为基础进行了相关演变,结合了时代现象,以及人文关怀,是"小叙事"叙述方式的主要形式。作者通过"虚拟自传"的文学形式,将碎片化的社会现象进行新世纪的文学创作,一方面实现了文学叙述转变,一方面将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进行完美结合。(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7期)

张帆,李双志[2](2018)在《论新世纪德语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德语文学坚守庄重和雅正之根,聚焦"现实"与"真实"的回归和重塑。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表现在,由峻急宏大的现实主义向温和的"小叙事"蜕变,对特定历史和现实的指涉成为叙事潮流,作者回归与"虚拟自传"的真实品格,"碎片化"拼贴叙事的"破碎的现实主义"。一种与后现代解构叙事、传统现实主义宏大叙事相映成趣的新现实主义"小叙事"勃然兴起,肩负起将德语小说再次推向世界的重任。(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8年04期)

康洁,吴金娉[3](2018)在《21世纪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文学在经历了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到20世纪时期的发展之后,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逐渐改变原有的主流法国文学结构,结合了更多文学、美学和人文等内容,将现实与虚幻的精神世界更好的融合,使得法国文学在新世纪呈现出开放化、多元化等趋势。本文就将针对21世纪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变化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1期)

林珈仰[4](2018)在《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法国作家引领文学叙事格调创新改革之路,在文学、哲学、历史以及艺术学等文化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利用文本写作与艺术想象相结合的方式渲染五彩缤纷的世界,激发了大众对于自我认知以及社会现象的深思,充分表达了后工业时代,人们在意志培养以及文学塑造上的拼搏精神。本文将以叙事格调的碎片性、游戏性、开放性以及多元化的审美为切入点,对21世纪法国代表性文学作品进行简述分析。(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15期)

刘海清[5](2018)在《21世纪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的法国作家们继续致力于文学叙事的革新,打通了文学、历史、哲学、人类学与艺术学之间的通道。他们用符号化的文本写作和虚实结合的艺术想象呈现出纷纭变化的世界,进一步唤起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自我存在的探寻,体现了后工业时代语境下重构人类意志和文学精神的努力。文本叙述的开放性、多义性、游戏性、碎片性、不确定性和审美取向的多元化成为21世纪法国文坛普遍的文学现象。(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王珉珠[6](2016)在《以社会化格调思辨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取向变革的融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社会化角度看当下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进一步对基础音乐教育人才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关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各个方面与市场取向变革之间的适应与融合。本文充分考量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思辨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实际,面向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建立起大众化高等教育新的质量观,努力实现"教育——社会——市场"高度融合与统一的结合体,使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成为一个自觉遵循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自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动态过程与良性结果。(本文来源于《音乐生活》期刊2016年01期)

尤红娟[7](2009)在《高雅格调,通俗取向——解读张爱玲的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人生和人性深刻的认识和表现,张爱玲的创作格调总体上是高雅的。由于受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文化环境影响,加之作家自身远离政治,立身世俗,其文学观念显示了强烈的通俗取向,并在创作中具体体现为热衷于表现当下世俗生活、都市生活场景、男女婚恋题材,并采用各种艺术手法营造小说的故事性。因为她能够把现代意识和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渗透到民间化的创作中,所以小说实现了真正的雅俗共赏。(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刘强华[8](2007)在《当AI写作实绘画格调取向的研究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写实绘画在中国油画的发展过程中曾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艺术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总的说来,写实绘画仍是中国油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油画作为“舶来品”最早由西方传教士带进中土,中国油画的肇始期可以追溯至明清。二十世纪初在“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大规模移植中土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国油画开始真正的生根、发芽。而中国油画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写实特征,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演进,几代人的不断探索、拓展,写实油画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中国当代油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逐渐为世界所瞩目。纵观中国油画的历史发展,由于社会背景、文化环境、艺术思潮、价值追求、审美取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写实绘画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里呈现出不同的格调取向。至当代,由于西方现代各种艺术理论、思潮的冲击,中国写实油画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写实绘画概念的界定、写实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新、写实绘画传统的继承与当代拓展、写实绘画的文化性和精神性的当代诉求及写实油画的未来出路和多元发展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将加深对中国写实油画的整体认识,促进中国写实油画的创新,使不同格调取向的写实油画都能进一步地发展提高,从而最终使写实绘画走向繁荣。本文试图从写实绘画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写实绘画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当AI写作实绘画格调取向的研究和探讨、中国写实绘画所面临的问题和对前景的展望几个方面进行一些论述,以期对写实绘画能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西安美术学院》期刊2007-05-01)

格调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世纪德语文学坚守庄重和雅正之根,聚焦"现实"与"真实"的回归和重塑。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表现在,由峻急宏大的现实主义向温和的"小叙事"蜕变,对特定历史和现实的指涉成为叙事潮流,作者回归与"虚拟自传"的真实品格,"碎片化"拼贴叙事的"破碎的现实主义"。一种与后现代解构叙事、传统现实主义宏大叙事相映成趣的新现实主义"小叙事"勃然兴起,肩负起将德语小说再次推向世界的重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格调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1].葛萌.论新世纪德语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J].青年文学家.2019

[2].张帆,李双志.论新世纪德语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J].当代外国文学.2018

[3].康洁,吴金娉.21世纪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J].青年文学家.2018

[4].林珈仰.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J].北方文学.2018

[5].刘海清.21世纪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王珉珠.以社会化格调思辨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取向变革的融合性研究[J].音乐生活.2016

[7].尤红娟.高雅格调,通俗取向——解读张爱玲的创作[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刘强华.当AI写作实绘画格调取向的研究和探讨[D].西安美术学院.2007

标签:;  ;  ;  ;  

格调取向论文-葛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