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绿色发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资源的使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法制趋势,为了确保电力资源的正常供应,必须对智能电网的设计予以充分的重视,加大新技术和新设备引进的力度,才能促进我国电网设计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高,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及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智能电网的设计特点,阐述了智能电网中应用的先进技术,最后探讨了智能电网的智能表现。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设计;研究
前言
随着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创新突破,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向全球广泛互联方向加快发展。设计工作是电网建设的先行者,设计质量关系到电网安全、质量和效益,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电力设计工作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设计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1智能电网下电力设计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电力设计应确保智能电网在受到攻击或发生故障后的快速恢复能力,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并实现电网的自愈。这就要求在电力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供电服务中断的概率,使得智能电网能够充分应用数据获取技术,执行决策支持算法,避免或限制电力供应的中断,迅速恢复供电服务。此外,当系统出现故障或发生其他问题时,在电网设备中的先进的传感器确定故障并和附近的设备进行通信,切除故障元件或将用户迅速地切换到另外可靠的电源上,同时传感器还有检测故障前兆的能力,在故障实际发生前,将设备状况告知系统,系统就会及时地提出预警信息。
1.2有利于提高电网生产力水平
智能电网最基本的任务是提高生产力,通过网络和信息促进存储、处理和高效率、可靠地实现电能的最佳配置,既减少失误也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网运营成本。
传统电网的用电信息系统运营是集成化地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更新当前信息。因此智能电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减少由于闪电、开关涌流、线路故障和谐波源引起的电能质量的扰动,应用超导、储能以及电力电子等先进技术和控制方法,改善和保证电能质量。
1.3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
智能电网节能和环保优势,体现在设计中就是必须要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通过利用绿色材料、合理的布线使设计符合节能环保的原则。此外其它干净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也可以轻松地被转化整合并输入到国家电网中,节能减排,改善气候;而超导输电可减少占地、降低电磁环境污染等。
2智能电网的设计要点
2.1智能电网的可靠性
对于智能电网来说,可靠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智能电网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让电网的安全和可靠得到保证,还能防止电网的信息泄露,给电网企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2智能电网的自我修复性
智能电网的自我修复性也是电网可靠性的具体的一部分,所谓自我修复性,就是在发生故障时,只能电网可以对故障作出自我诊断,找出发生故障的位置。另一方面,智能电网可以对电路中的故障情况进行预测,把故障造成的损失降低。
2.3智能电网的兼容性
对于现代的电网的建设,我国的发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火力发电了,而是向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等方向发展,而智能电网被大力推广。智能电网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兼容性,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提高智能电网对环境的承受力和兼容性,满足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
2.4智能电网的互动性
智能电网的设计最主要的要求是满足实际应用,对电价实施有效的管理、让居民对电的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提供质量更高的电。所以,智能电网的互动性要好,可以与现代电器等有很好的联系,更合理的对电能进行利用。
2.5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最大的优点是节能和环保,据数据表明,我国的智能电网每年送电可以节约到5~10%的电能,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智能电网的设计中也要有节能环保的意识,可以通过绿色材料的应用,采用合理的线路、总线设计,达到节能环保的原则。
3电力设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3.1能源转换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已经成为世界上利用最多的用于能源转换的能源,我国具有较大规模贵点的并网技术,并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光伏发电等运行稳定可靠、范围大的并网技术,对国内的能源转换技术和国外的进行比较,我国的能源转换技术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不成熟,相关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采用的能源转换技术,主要集中于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同时提高对并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够将能源的消耗量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并实现低碳经济能源。
3.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指将清洁度较高的能源转换到电网系统中去的技术,属于交叉性学科,牵涉到众多的技术因素: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微电子基础,未处理技术等,关注的是对于交流输电的灵活管理和控制问题。从当前我国智能电网输变电的实际情况来看,较高的电压与清洁能源之间的融合,势必需要使用类似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以保证对于智能电网中各种参数的合理调整和改善,使得电网运行能够以高效的状态去进行。
3.3高速双向通信技术
高速双向通信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对智能电网自身存在的受损区域进行检测与分析,保证智能电网具有较强的自愈能力,该项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能够显著的提高对电力安全的监控能力,并且能够实现对智能电网的分配与调整,例如在用电高峰期,通过应用高速双向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电能的调整与分配,显著的提高智能电网的自控能力以及运行的稳定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设计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电力设计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设计环节与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设计实施方案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张利.智能电网中的电力设计技术分析[J].科技展望.2015(10):60-62.
[2]李咏梅,林静,王鹏,蔡磊.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5(02):115-116.
[4]浅谈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J].钟岳含.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08).
[5]智能电网中新型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的运维策略分析[J].王青之.电子制作.2014(24).
[6]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肖立业[J].崔岩.电气应用.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