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城市化论文-周晓梦

乡村城市化论文-周晓梦

导读:本文包含了乡村城市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村城市化,博鳌,地域文化特色,中国工程院院士,热带风情,可持续发展观,日午,琼海,主题公园,衬衫

乡村城市化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梦[1](2019)在《坚持地域文化特色 勿把乡村城市化》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2日午后,琼海博鳌,体感温度超过35℃。“我对海南、对博鳌很有感情,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热带风情浓厚,地域特色十分明显。”在实地走访博鳌亚洲论坛主题公园、蔡家宅、朝烈村、沙坡岛等多地后,年过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对海南日报如是说。烈日(本文来源于《海南日报》期刊2019-08-05)

舒凡[2](2019)在《城乡融合中的皖北乡村城市化困境与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皖北地区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城市化,该区域乡村城市化也在此进程中取得了显着成就。但是僵硬的土地流转制度和户籍制度、中心城市发展滞后、"小城镇综合征"以及"贫困文化"制约着皖北乡村城市化发展。为摆脱该区域城市化发展约束,亟待完善乡村城市化制度、增强核心城市竞争力与辐射力、设计皖北特色小城镇发展蓝图、提升皖北区域文化竞争力,由此保证皖北乡村城市化的健康推进,持续推进该区域乡村城市化进程。(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文君[3](2018)在《乡村城市化背景下农田边界景观营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边界作为线状生态廊道,是连接农业和乡村景观中各类景观斑块镶嵌体的重要线脉,是乡村景观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美学和经济价值。但随着乡村城市化快速推进,造成的农田边界密度锐减、乡村景观特征衰退等问题,给农业生态系统和乡村景观带来严重威胁。论文以农田边界景观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农田边界在农业和乡村景观中的潜在价值与功能,提出农田边界景观营造的相关建议与策略,旨在为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笔者基于国内外农田边界相关研究综述,总结农田边界景观格局演变一般规律以及在不同农业模式演变下农田边界的景观表现,得出初步结论:现代农业模式下农田边界景观格局相较于传统农业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探索乡村、城市、农田边界叁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后,结合景观生态学、环境美学和环境心理学多学科交叉研究,挖掘农田边界景观营造的其他可能性。笔者认为农田边界景观的生境质量、植物因素、视觉空间等影响因素是互为联系和补充的,应将其作为农田边界景观营造活动的研究方向。论文以南京城市边缘区叁个片区(近郊、中郊、远郊)村落的农田边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农田边界景观营造的影响因素,对实态调研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诸多因素中农田边界受到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和快速城市化的影响较为突出,导致农田边界景观出现农业生态系统功能下降、景观特征同质化等现象。最后,论文针对乡村城市化背景下农田边界景观现存的问题,从宏观层面和中微观层面提出农田边界景观在生态、美学和日常生活这叁个视角的营造策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提升农田边界的景观异质性,营建多样的农田边界植物群落,优化农田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在此基础上,优化土地整理,整合边界景观组团,从而进一步构建农田边界景观生态格局。在中微观层面上,建立农田边界的视觉联系,融入农田边界的艺术表现,从生态、地域、视觉等角度重塑边界审美内涵;而在日常生活方面应关注居民的生存与归属需求以激活农田边界空间活力,这是增强公众对农田边界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高农田边界感知价值的关键手段。(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露璐[4](2017)在《资本的扩张与村落的“终结”——中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本逻辑及其伦理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追求自我增殖最大化的资本逻辑必然成为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并日渐获得其在现代乡村社会的宰制性地位;另一方面,资本逻辑不断实现对传统乡村生产与生活空间的"资本化"扩张,并由此加速了村落"终结"的进程。应当看到,此种村落"终结"并不仅仅体现为村落数量的减少,更在于资本逻辑作用下传统村庄伦理共同体的衰落及其作为乡村伦理文化根基与载体功能的式微。易而言之,村落终结并不单纯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村落减少,而在于村落所体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伦理共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终结"。在乡村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应当通过对资本逻辑有效的伦理规约,既维持其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又为资本的空间扩张框定必要的伦理边界,从而实现村落的"重生"。(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7年05期)

陆伟芳[5](2017)在《1851年以来英国的乡村城市化初探——以小城镇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化以来,英国启动了城市化,开始了城市发展农村衰减的漫长历史进程。英国新兴工业城市的恶劣环境,使人们怀念农村的田园生活。从19世纪下半叶起,人们开始改造城市、甚至向郊区迁移,试图寻找与享受田园式的城市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绿带政策、新城计划,铁路网、汽车与公路,推动了人口从中心城市向郊外小城镇、新城的迁移,为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向乡村和小城镇的扩展创造了条件。零星的美丽小城镇与田园城市试验,国家的立法干预、政策资金支持,使得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城乡差距日益缩小。于是,城市化不断向英国广阔乡村腹地的小镇和村庄推进,乡村小城镇形成了各自发展路径,塑造了各自的小镇特色。英国的乡村城镇化路径,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孟卫东,吴振其,司林波[6](2017)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城市化不仅是职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变,更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的提升。加快乡村城市化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方向,然而乡村城市化发展受到基础设施、制度、社会、经济、产业等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人口、土地、文化、生态等冲突问题。为此,不仅要创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多样化道路探索,还应在顶层设计科学化、城乡治理协同化、产业体系系统化、基础设施完善化、文化软实力同步化等方面做好保障性工作。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创新实证方法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典型案例研究,推进学科系统化和研究视角多元化。(本文来源于《重庆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刘云刚,仵明霞[7](2016)在《领域化视角下的珠叁角乡村城市化再思考——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领域视角看,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自下而上的乡村城市化过程即是乡村地域的重新领域化与再/去领域化过程。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案例,运用实地调查、访谈的方法,对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市场和行政力量等领域化主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村民代表的社会力量是乡村领域化的设计者,而行政力量、市场力量试图通过在其中构建独立领域以增强话语权。迭置的领域和差异悬殊的空间资源支配能力致使资源争夺加剧及非均衡的空间-权力结构形成,并导致村庄发展管治的混乱。因此,需要尽快构建多元主体有机组合的领域单元及均衡的领域政治体系,以实现乡村地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6年12期)

孟凯[8](2016)在《旅游发展引导下乡村城市化的驱动力——以云台山景区内乡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除了工业发展的动力之外,旅游作为一种市场动力,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引导乡村城市化的实现。因此,在旅游发展的引导下,乡村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以及各动力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亟待新的探索和突破。文章引入"国家―市场―社会"作为分析城市化驱动力的叁元框架,以云台山景区内的乡村为例,通过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认为在旅游发展所引导乡村城市化的背后,国家、市场、社会这叁元动力在动力主体、作用发挥、角色扮演上和原本框架中各个动力的所指相比都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在市场动力从市场供给一方转变为市场需求一方,社会动力从村民组织转变为村民个体。通过案例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了地方政府、需求市场、村民个体作为旅游发展引导下乡村城市化的叁元驱动力,"地方政府―需求市场―村民个体"的分析框架也是对"国家―市场―社会"分析框架针对具体研究问题的有效修正和补充。(本文来源于《热带地理》期刊2016年05期)

金磊[9](2016)在《城市乡村化 乡村城市化——写在华揽洪《重建中国》(中文版)出版十周年之际》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的中国,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城市问题几乎是人类面临所有问题的聚焦点,这里不仅有城市该保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还离不开生产发展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格局。所以我再一次翻开华揽洪总建筑师于2006年4月出版的《重建中国—城市规划叁十年(1949-1979)》(中文版)一书,又一次感受到该(本文来源于《博览群书》期刊2016年07期)

张冉[10](2016)在《旅游引导的袁家村乡村城市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在多元化的城市化道路中,旅游城市化已经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力量。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空间的扩展,使乡村地区承载着城市的多元化土地需求。旅游引起的乡村城市化会通过当地旅游的发展带来乡村聚落、土地等自然景观的改变,促进乡村居民的非农化,改变乡村以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同时影响着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它的研究对乡村旅游的合理规划,打造“宜居宜旅”的乡村旅游环境非常重要。本文选取了袁家村作为案例,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城市化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产业集群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支撑下,通过实地调研,对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了他们对旅游引起的乡村城市化的实际感知,总结了袁家村乡村城市化的特点和动力机制,并提出了旅游引导的乡村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认为旅游引导的乡村城市化发展模式是以旅游和生态农业为核心,以乡村的休闲旅游地作为支撑,以观光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对乡村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不断加强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开发民俗文化传统,满足游客需求,提高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使乡村发展为一个宜居宜旅的乡村社区旅游综合体。旅游引导的乡村城市化路径是坚持以旅游产业为核心;对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创建乡村旅游综合体。(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06-01)

乡村城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皖北地区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城市化,该区域乡村城市化也在此进程中取得了显着成就。但是僵硬的土地流转制度和户籍制度、中心城市发展滞后、"小城镇综合征"以及"贫困文化"制约着皖北乡村城市化发展。为摆脱该区域城市化发展约束,亟待完善乡村城市化制度、增强核心城市竞争力与辐射力、设计皖北特色小城镇发展蓝图、提升皖北区域文化竞争力,由此保证皖北乡村城市化的健康推进,持续推进该区域乡村城市化进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乡村城市化论文参考文献

[1].周晓梦.坚持地域文化特色勿把乡村城市化[N].海南日报.2019

[2].舒凡.城乡融合中的皖北乡村城市化困境与超越[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杨文君.乡村城市化背景下农田边界景观营造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8

[4].王露璐.资本的扩张与村落的“终结”——中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本逻辑及其伦理反思[J].道德与文明.2017

[5].陆伟芳.1851年以来英国的乡村城市化初探——以小城镇为视角[J].社会科学.2017

[6].孟卫东,吴振其,司林波.乡村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影响因素[J].重庆社会科学.2017

[7].刘云刚,仵明霞.领域化视角下的珠叁角乡村城市化再思考——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例[J].地理科学.2016

[8].孟凯.旅游发展引导下乡村城市化的驱动力——以云台山景区内乡村为例[J].热带地理.2016

[9].金磊.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写在华揽洪《重建中国》(中文版)出版十周年之际[J].博览群书.2016

[10].张冉.旅游引导的袁家村乡村城市化[D].西北大学.2016

标签:;  ;  ;  ;  ;  ;  ;  ;  ;  ;  

乡村城市化论文-周晓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