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蛋白论文_丁敏,黄爱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壳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病毒,外壳,花叶,马铃薯,番茄,基因。

外壳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丁敏,黄爱军[1](2019)在《柑橘叶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柑橘叶斑驳病毒(Citrus leaf blotch virus,CLBV)属β-线性病毒科柑橘病毒属,是一种正义单链RNA病毒,可侵染大多数的柑橘品种。CLBV在世界上很多个国家都有发现,在中国,该病毒于2016年首次在樱桃上被发现,2017年有报道称该病在柑橘上被发现。CLBV侵染柑橘属植物后,可引起金橘和枳壳芽接合部失调,橘橙叶片斑驳,香橼茎痘以及部分分离物可引起甜橙叶片明脉等症状。CLBV通常与以枳橙或柚子作为砧木上的接穗异常结合有关,柑橘的接穗与砧木的不亲和性会直接危害柑橘树的生长,进而造成柑橘产业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CLBV检测方法的研究尤为重要。目前,对CLBV的检测主要有指示植物鉴定、RT-PCR法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PCR法虽然灵敏度高、特异性较强,在实验室比较常用,但前期样品处理以及RNA抽提较复杂,检测成本较高。赣南是中国最大的脐橙产区,且多以枳类做砧木,为更加方便快捷的检测CLBV在本地区的发生情况,本研究旨在建立CLBV的血清学检测体系。将CLBV外膜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全长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 (+),重组质粒转入BL21 (DE3)感受态中,经过小试不同温度和不同IPTG浓度诱导得出最适诱导条件,16℃条件下,经0.4mmol/L IPTG诱导可获得大量与预期大小一致的蛋白,蛋白大小为42ku。包涵体检测结果显示,上清液和沉淀中目的蛋白均有表达。对目的蛋白进行大量诱导表达,并通过镍柱亲和纯化,咪唑洗脱,所得纯化后的目的蛋白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选择纯度和浓度均达到标准的目标蛋白用于多克隆抗体制备。目前,笔者已通过免疫家兔的方式获得了相应抗体,为后期的CLBV的血清学检测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吕蕊,彭期定,杨婷,林宏辉,董家红[2](2019)在《四川省猕猴桃病毒A外壳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猕猴桃病毒A(Actinidia virus A,AcVA)的发生及其多样性,为我国猕猴桃产业中AcVA病毒的快速检测、科学防控以及猕猴桃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巢式PCR从四川省猕猴桃感病叶片中扩增AcVA CP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对;构建AcVA C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后制备抗血清,用Western blot检测效价。【结果】克隆到3个AcVA四川分离株的完整CP基因序列,成功构建了pET28a-AcVA-DJY4-CP重组质粒,原核表达目的蛋白并制备出特异性抗血清,效价达到1∶5 000。【结论】首次获得了3个AcVA四川分离株,丰富了AcVA的序列多样性,并探索了原核表达的最佳条件,制备了高效价抗血清,为今后AcVA病毒的快速检测和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宁小清,张璐,潘瑞兰,曾泉,陈保善[3](2019)在《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互作的寄主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为诱饵,从番茄叶片c DNA文库中筛选与其互作的蛋白。结果显示,诱饵载体pBT3-SUC-CMV-CP均能在酵母细胞中正确表达,无自激活活性而且对酵母无毒性;通过对酵母双杂交文库的筛选和回转验证,共获得了98个阳性克隆,分别编码67个可能与CMV-CP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别参与植物防御反应、光合作用、物质转运、信号转导、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细胞壁的形态建成、植物的激素代谢等。本研究结果表明,CMV CP可同时调控寄主的多个代谢过程,在CMV的致病过程中有多重功能。(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7期)

朴君,许春玲,朴敬爱,周益军,李硕[4](2019)在《灰飞虱内生病毒HiPV外壳蛋白VP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前期发现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可与介体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体内的Hi PV病毒(Himetobi P virus,Hi PV)互作。本研究旨在制备Hi PV外壳蛋白VP1的多克隆抗体,并评估其在Hi PV病毒检测中的可用性,以为深入研究Hi PV-RSV和Hi PV-灰飞虱的互作机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RT-PCR方法从灰飞虱成虫体内扩增Hi PV主要外壳蛋白基因VP1,然后将VP1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表达载体p ET-VP1。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经IPTG诱导、Ni2+-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体。【结果】从灰飞虱体内克隆到774 bp的Hi PV外壳蛋白基因VP1,经原核表达、纯化,获得分子量约47. 5 kD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获得VP1多克隆抗体。该抗体间接ELISA效价达1∶819 200,与Hi PV外壳蛋白VP1有特异性反应,而与灰飞虱蛋白无交叉反应。利用该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单头灰飞虱成虫体内Hi PV的Western blot和免疫捕获RT-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Hi PV在携带和不携带RSV的灰飞虱高亲和性群体内均广泛存在。【结论】利用制备的Hi PV的VP1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检测灰飞虱体内Hi PV。本研究为Hi PV病毒的快速检测以及Hi PV-RSV互作、Hi PV-灰飞虱互作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甘海锋,陈雯,陈夕军,张坤,贺振[5](2019)在《雀麦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雀麦花叶病毒(Brome mosaic virus,BMV)寄主范围广泛,多为害禾本科、豆科等植物,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BMV的防控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B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序列合成一对引物,扩增获得大小为570 bp的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获得pET28a-CP~(BMV)。将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经IPTG诱导后,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在分子量约为26 ku处有目的蛋白带,与预期的BMV CP大小一致。融合蛋白主要是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利用镍柱亲和纯化重组的BMV CP蛋白,并免疫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血清。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在对多个样品进行检测时发现制备的抗血清能特异性地识别BMV的CP蛋白,在受BMV侵染的烟草植株中能检测到CP蛋白的表达,而在健康植株中未能检测到。对制备的抗血清按照比例稀释至1:20 000时,仍能特异地检测到目的蛋白条带。这说明通过大肠杆菌表达CP制备的BMV抗血清特异性强、效价高,为BM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于曼,安梦楠,吴元华[6](2019)在《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抑制寄主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属于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寄主范围广,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TMV的外壳蛋白(CP)在病毒侵染过程中发挥着多功能作用,除了形成病毒粒子,外壳蛋白还参与病毒翻译、复制、细胞间运输以及系统运输。然而,CP在抑制寄主抗性方面的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基于TMV侵染性克隆pCB-TMV-SY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CP替换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和辣椒轻斑驳病毒(Pe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的两个嵌合突变体pCB-TMVC-CP和pCB-TMV-P-CP。将含有野生型和突变体克隆的农杆菌浸润本生烟,5d后发现突变体与野生型TMV接种的本生烟都表现出皱缩以及花叶症状。提取病毒粒子经透射电镜检测,突变体可以形成与野生型TMV形态相同的杆状病毒粒子。将上述发病的本生烟汁液分别摩擦接种普通烟NC89,野生型TMV接种的烟草表现出明显的花叶症状,相比之下,接种突变体的烟草表现出明显的矮化症状。笔者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比较了接种突变体病毒TMV-C-CP和TMV-P-CP相对于野生型TMV烟草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变化。结果表明接种TMV-C-CP vs TMV和接种TMVP-CP vs TMV的烟草NC89中显着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别为4 860个和3 751个。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嵌合突变体TMV侵染诱导多个DEG在烟草与病原体相互作用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显着富集;诱导了多个参与生长素以及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的基因的显着下调;可诱导上调表达参与水杨酸、乙烯和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的关键基因。此外,结果表明WRKY、PR-1、LRR-RLK和钙调节相关基因也显着上调,这些基因与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有关。上述结果揭示TMV-CP可能在抑制寄主抗性以及躲避植物免疫反应攻击中起到重要作用,该假说仍需要后续试验进行充分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高迪[7](2019)在《基于植物病毒外壳蛋白靶标的药剂筛选与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植物病毒病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给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带来了巨大损失,其中以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引起的病毒病害尤为严重。虽然目前对该病害的基础研究有所进展,市面上也有少数几种药剂能有效地治理该种病害,但其具体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导致研发针对该病原体的特效性药剂难度极大。如何有效地筛选抗PVY药物是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害的关键问题,因此建立一个以PVY关键蛋白为潜在靶标的药物筛选模型,寻找高活性的抗PVY药物,对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原核表达纯化的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为靶标,利用等温量热滴定法、微量热泳动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研究PVY-CP与抗病毒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测得PVY-CP与抗病毒小分子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主要作用形式。以药物与PVY-CP的作用力为指标,进行离体水平的抗PVY药物筛选。后续通过突变体蛋白和活体植株的两种验证实验初步探究药剂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基于PVY-CP为潜在靶标的药物筛选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病毒唑、盐酸吗啉胍与PVY-CP均有不同程度的结合力,其结离常数大小为病毒唑(4.56μM)<盐酸吗啉胍(77.6μM),而氨基寡糖、苯并噻二唑与PVY-CP没有相互结合;继而研究了杨梅素衍生物与PVY-CP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LP4、LP6、LP9和LP17与PVY-CP均有不同程度的结合力,其中LP6和LP9与PVY-CP的结合力比LP4和LP17与PVY-CP的结合力强。通过突变体蛋白的验证实验明确了病毒唑与PVY-CP的结合位点为精氨酸(R)153、精氨酸(R)179、天冬氨酸(D)197和赖氨酸(K)217。通过活体验证实验表明了病毒唑对PVY-CP在活体植株内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苗艳梅[8](2019)在《赤爮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对马铃薯的转化及其抗病性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病毒病作为阻碍植物生长发育的第二大疾病,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显着,其中由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简称CP)介导植物获得相应病毒抗性的方法相对成熟且效果较好,然而由于植物病毒种类繁多,不同病毒CP基因介导抗性范围和效果也各不相同。本实验选择2017年首次被发现并报道的的赤爮花叶病毒(Thladianrha dubia mosaic virus简称ThDMV)的CP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为植物病毒病抗病研究添加新成员,同时为进一步了解ThDMV CP功能打下基础。本研究以野生赤爮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根据已有的ThDMV病毒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得到大小约为800bp的ThDMV CP基因目的条带,将目的基因纯化回收测序正确,获得ThDMV CP分离物。根据获得的 ThDMV CP 序列信息与 pCAMBIA1301、pCAMBIA1300、pGreen-35s多克隆位点信息,设计引物对ThDMV CP添加酶切位点,利用及BamHI和HindⅢ双酶切连接,成功构建重组植物内表达载体pCAMBIA1301-CP、pCAMBIA1300-CP、pGreen-35sCP。在农杆菌LBA404介导下,将ThDMV CP导入马铃薯叶片,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简称 FISH)、全组织杂交技术对 ThDMV CP 基因在植物叶片内进行定位分析发现ThDMV CP在植物内分布分散。进一步,以侵染重组植物内表达载体pCAMBIA1301-CP的植物叶片做实验材料进行粗酶液的提取,检测植物防御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在观察5天内活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观察的5天内,SOD、POD和CAT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初步判断ThDMV CP对马铃薯的抗性具有一定作用。进一步,利用摩擦接种的方式对侵染重组植物内表达载体pCAMBIA1301-CP的植物接种PVY病毒,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简称QPCR)检测ThDMV CP介导的马铃薯对PVY具有一定抗性。(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5-01)

苗艳梅,赵敏[9](2019)在《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外壳蛋白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Potyvirus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是最大的植物病毒属,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外壳蛋白(Coat Protein简称CP)是Potyvirus属病毒中相对较稳定、功能较复杂的编码蛋白,涉及到病毒传播、运动、抗性及症状表达。本文详细分析了外壳蛋白的功能,包括参与病毒的蚜传、参与病毒的长距离运动和胞间运动、参与植物病毒病防治和参与病毒症状表达。对病毒蛋白功能的研究为该属病毒的研究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对Potyvirus侵染机制及抗病机理研究具有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默宁,石岩,秦蕾,李云洲,梁燕[10](2019)在《陕西杨凌地区番茄斑萎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十大病毒之一,为了确定陕西杨凌地区的番茄感染TSWV情况,采集该地区4份疑似感染TSWV的番茄样品,通过表型观察以及PCR分子鉴定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份材料扩增出234bp的特异性条带,表明样品感染了TSWV。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杨凌地区757bpTSWV的外壳蛋白基因(CP),其与西班牙TSWV分离物同源性最高,为99%,而与昆明的TSWV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远。(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9年03期)

外壳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猕猴桃病毒A(Actinidia virus A,AcVA)的发生及其多样性,为我国猕猴桃产业中AcVA病毒的快速检测、科学防控以及猕猴桃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巢式PCR从四川省猕猴桃感病叶片中扩增AcVA CP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对;构建AcVA C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后制备抗血清,用Western blot检测效价。【结果】克隆到3个AcVA四川分离株的完整CP基因序列,成功构建了pET28a-AcVA-DJY4-CP重组质粒,原核表达目的蛋白并制备出特异性抗血清,效价达到1∶5 000。【结论】首次获得了3个AcVA四川分离株,丰富了AcVA的序列多样性,并探索了原核表达的最佳条件,制备了高效价抗血清,为今后AcVA病毒的快速检测和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壳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丁敏,黄爱军.柑橘叶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吕蕊,彭期定,杨婷,林宏辉,董家红.四川省猕猴桃病毒A外壳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J].果树学报.2019

[3].宁小清,张璐,潘瑞兰,曾泉,陈保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互作的寄主蛋白[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4].朴君,许春玲,朴敬爱,周益军,李硕.灰飞虱内生病毒HiPV外壳蛋白VP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昆虫学报.2019

[5].甘海锋,陈雯,陈夕军,张坤,贺振.雀麦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于曼,安梦楠,吴元华.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抑制寄主抗性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7].高迪.基于植物病毒外壳蛋白靶标的药剂筛选与作用机理研究[D].贵州大学.2019

[8].苗艳梅.赤爮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对马铃薯的转化及其抗病性初步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9

[9].苗艳梅,赵敏.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外壳蛋白功能[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10].默宁,石岩,秦蕾,李云洲,梁燕.陕西杨凌地区番茄斑萎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J].中国蔬菜.2019

论文知识图

处理抑制P7-1蛋白在培养细胞...抑制P7-1管状结构的形成Fig.4...在培养细胞中合成RNA的位点Fi...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示意图白背飞虱消化系统叁环己基氯化锡对TMV外壳蛋白体...

标签:;  ;  ;  ;  ;  ;  ;  

外壳蛋白论文_丁敏,黄爱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