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江淮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江淮,地区,栽培技术,利用率,切变,积温,产量。
江淮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济,武文明,陈洪俭,童友才,张林[1](2019)在《江淮地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总结了江淮地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催芽定植、肥料管理、移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23期)
刘焕安[2](2019)在《江淮地区平欧杂交榛的繁育与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安徽坚果市场品种单一、上市时间集中等缺陷,该文总结了平欧杂交榛的繁育与栽培技术,为其在更大范围进行培育与种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2期)
朱士超,袁野,吴月,朱明佳[3](2019)在《江淮地区孤立对流云统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孤立对流云是江淮地区重要的降水云系,通过分析江淮地区2013—2016年6—9月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统计得到664个对流云,其中孤立对流云196个,占江淮地区对流云发生频率的29.5%,7月和8月是江淮地区孤立对流云的高发期,6月相对较少,9月最少,同时12:00(北京时,下同)—18:00是孤立对流云的高发时段,05:00—07:00孤立对流云发生频率最低。针对2013年7月20日安徽定远出现的孤立对流云个例,综合分析多普勒天气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探测资料,发现此次暖区孤立对流云内部强反射率因子中心交替生成,导致内部反射率因子呈强弱交替出现的波状结构,沿着移动方向由弱到强,降水粒子下落速度与之对应,降水粒子最大落速出现在孤立对流云中下部的强反射率因子区域,速度超过10 m·s~(-1)。(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凌婷,谌芸,陈涛,李晟祺,杨珊珊[4](2019)在《江淮地区两类低涡型暖式切变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江淮地区低涡型暖切变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以及FY-2E卫星云图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针对江淮地区两次不同类型的典型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稳定型"过程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而"东移型"过程降水相对集中,持续时间短、雨强大。结果表明:(1)两次降水均发生在高空槽和低层暖切变影响下,"稳定型"系统少动,而"东移型"的500 hPa低压槽和低空低涡向东移动发展,与地面中尺度低压相对应,且中低层辐合较强。(2)"稳定型"对流组织形式为"前向次第发展",对流系统结构相对松散,而"东移型"对流组织形式为"后向次第发展",对流系统组织化程度较高。(3)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整层高湿环境中,低空急流对水汽输送起关键作用,降水主要位于西南急流轴前部的风速辐合区。其中,"稳定型"水汽主要输送能力体现在850 hPa上,稳定形势下的持续性水汽输送有利于形成较大范围的强降雨;"东移型"西南低空急流风速相对较强,降水后期有活跃的超低空东南急流,两支急流共同作用有利于局地出现更集中的降水。(4)两次过程中,低空西南与东南风的风速辐合形成明显的中尺度抬升条件,且"东移型"比"稳定型"的外力抬升条件更好。强降水多位于地面辐合线附近,对应的中尺度风场辐合线是触发对流的有利条件,对短临降水落区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9年05期)
李争艳,徐智明,师尚礼,贺春贵[5](2019)在《4个高丹草品种在江淮地区的生物学及营养学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江淮地区选取海牛Monster(HN)、帕卡Pa Kahuna(PK)、大卡Big Kahuna(DK)和高丹草BJ0603(GDC)4个品种,采用传统方法对不同品种高丹草生物学特性,产量及营养成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中,海牛生育期最长,可以达到腊熟期,其他品种在江淮地区均不能完成生殖生长;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高丹草株高和叶重是决定鲜草产量高低的最为密切的性状;不同刈割次数下,刈割2次的鲜草产量略高于刈割1次,但标准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刈割2次的甚至低于刈割1次;不同品种草产量差异显着,高丹草BJ0603的鲜草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5),标准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帕卡与高丹草BJ0603显着高于海牛与大卡(P<0.05)。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及粗蛋白(CP)含量逐步增加,粗蛋白(CP)含量在孕穗期达到最高值,粗灰分(ASH)含量随生育期增加逐步减小;茎秆中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CP)及粗灰分(ASH)含量均有品种差异。综上所述,在江淮地区春播的高丹草品种各指标均表现良好,作为青饲或青贮利用时,综合产量、营养含量等因素,适合刈割1茬,海牛和高丹草BJ0603收获期应选择在孕穗期,而帕卡与大卡可以提前收获。(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9年05期)
张家宏,叶浩,朱凌宇,茆法勇[6](2019)在《江淮地区“一稻叁虾”综合种养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一稻叁虾"生态种养绿色生产的"叁大、二水、两网"的配套工程建设方案,"一稻叁虾"中稻前虾、稻中虾和稻后虾绿色种养时空耦合技术,以及绿色营养、绿色防控等技术规范,为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操作规范。(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10-14)
周贺芳,张雯[7](2019)在《江淮地区非洲冰菜设施高效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洲冰菜作为一种新型的保健蔬菜,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较高的经济价值,逐渐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本文依据非洲冰菜的生长特性及江淮地区的气候特点,总结出非洲冰菜栽培要点,为江淮地区非洲冰菜设施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9年19期)
孟宇辉,金文俊,董召荣,温永康,梁飞[8](2019)在《江淮地区不同水旱轮作模式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淮地区是中国主要的二熟制耕作区,水旱轮作是该区典型种植模式。本研究依托安徽庐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试验基地,设置小麦-水稻、油菜-水稻和休闲-水稻3种种植模式,比较了2016—2018年不同模式作物周年产量、积温利用率、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麦稻模式周年平均产量比油稻模式和休闲-水稻模式分别高4018和5767 kg·hm~(-2);叁种模式水稻季产量差异不显着,差异主要来自冬季作物,小麦平均产量是油菜的3倍以上;在经济效益上,麦稻模式的净收益最高,平均净收益比油稻模式和休闲-水稻模式分别高6246和5182元·hm~(-2),增幅分别为59.69%和44.95%;受气候、病害影响,油稻模式年季间收益相差较大;在积温利用上,油稻模式的积温利用效率最高,比麦稻模式和休闲-水稻模式分别高9.98%和39.33%;在养分利用方面,麦稻模式的养分利用效率最低,其氮磷钾的两年平均养分平衡指数均显着高于其他两种模式,休闲-水稻模式的氮素利用率最高,油稻模式的磷钾利用率最高。综上,在经济效益方面,油稻模式显着低于麦稻模式,但油稻模式的有效积温利用率高,环境风险小。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是促进油稻模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此外,冬季闲田光热浪费严重,亟待筛选出适应力强、环境友好的冬季填闲作物。(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柏正国[9](2019)在《江淮地区稻茬麦机械化直播技术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江淮地区稻茬麦机械化播种的难题主要为受高湿田块或阴雨天气和秸秆全量还田两个因素的影响制约。本文从高湿田块或阴雨天气如何播种、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如何做到一播全苗简要介绍了稻茬麦机械化直播的技术要点。一、高湿田块或阴雨天气下稻茬麦机械化播种技术2018年秋季,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引进了小麦高畦降渍机械化播种技术,在天长市大通镇大通村(本文来源于《农机科技推广》期刊2019年08期)
汪威[10](2019)在《安徽江淮地区商周时期青铜器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江淮地区近年来出土了许多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如牺首鼎,曲柄铜盉,铉鼎等器物。这些青铜器地域特征显着,同时又带有中原文化和其他周边文化的因素,是中国南方青铜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该文从综合研究,专题研究和考古报告等方面对安徽江淮地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并对该地区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做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8期)
江淮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安徽坚果市场品种单一、上市时间集中等缺陷,该文总结了平欧杂交榛的繁育与栽培技术,为其在更大范围进行培育与种植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淮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世济,武文明,陈洪俭,童友才,张林.江淮地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
[2].刘焕安.江淮地区平欧杂交榛的繁育与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9
[3].朱士超,袁野,吴月,朱明佳.江淮地区孤立对流云统计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19
[4].凌婷,谌芸,陈涛,李晟祺,杨珊珊.江淮地区两类低涡型暖式切变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9
[5].李争艳,徐智明,师尚礼,贺春贵.4个高丹草品种在江淮地区的生物学及营养学特性比较[J].草原与草坪.2019
[6].张家宏,叶浩,朱凌宇,茆法勇.江淮地区“一稻叁虾”综合种养绿色生产技术规程[C].第十六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2019
[7].周贺芳,张雯.江淮地区非洲冰菜设施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9
[8].孟宇辉,金文俊,董召荣,温永康,梁飞.江淮地区不同水旱轮作模式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比较[J].生态学杂志.2019
[9].柏正国.江淮地区稻茬麦机械化直播技术要点[J].农机科技推广.2019
[10].汪威.安徽江淮地区商周时期青铜器研究综述[J].福建茶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