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对机理论文_潘宇,庄严,姜春旭,刘薛涛,陶思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由基对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由基,密度,机理,损伤,臭氧,理论,载流子。

自由基对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潘宇,庄严,姜春旭,刘薛涛,陶思宇[1](2019)在《水液相环境下羟自由基诱导的苯丙氨酸分子损伤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MP2/SMD/6-311++g(3df, 2pd)//WB97X-D/SMD/6-311++G(d, p)理论水平上,研究了水液相环境下羟自由基诱导的苯丙氨酸分子的损伤机理。研究发现,羟自由基(水分子簇)抽取α-氢、β-氢、苯环-氢以及羟自由基与苯环加成均可致苯丙氨酸分子损伤。势能面计算表明,羟自由基(水分子簇)抽取α-氢和β-氢的最低能垒分别为68.4和89.3 kJ·mol-1,羟自由基抽取苯环-氢的最低能垒为111.6 kJ·mol-1,羟自由基加成到苯环不同位点碳的能垒大约在106.5~110.2 kJ·mol-1,羟自由基(水分子簇)抽α-氢和β-氢是显着的放热反应。结果表明,羟自由基(水分子簇)抽取α-氢是苯丙氨酸分子损伤的主要途径。(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姜春旭,王佐成,高峰,佟华,杨晓翠[2](2019)在《水环境下羟自由基致布洛芬分子损伤的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和从头算的MP2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汽环境下羟自由基致2种构象的布洛芬分子损伤及水溶剂化效应。研究发现:羟自由基致布洛芬损伤有羟自由基(水分子簇)抽α-氢和羟自由基加成到苯环两种机理。势能面计算表明:对于布洛芬分子构象1,水分子辅助羟自由基抽α-氢的反应通道具有优势,抽氢反应能垒是34.68 kJ/mol;对于布洛芬分子构象2,羟自由基抽α-氢的反应通道具有优势,抽氢反应能垒是34.81 kJ/mol;羟自由基加成到苯环的能垒大约是26.00 kJ/mol;损伤的布洛芬分子难以修复。水溶剂化效应对羟自由基(水分子簇)抽α-氢和羟自由基加成到苯环致布洛芬损伤反应的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黄国栋,陆忠华,吕伟文,金旭星,杨飞[3](2019)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自由基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特征及微观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常温、真空条件下,采用100 kGy辐照剂量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γ辐照处理。辐照后,UHMWPE分别置于空气中老化和在80℃空气炉中加速老化21 d。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分别研究了UHMWPE的自由基和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UHMWPE初始自由基主要为烯丙基自由基,其波峰为5个,峰的间隔为13.7 Gs,波谱分裂因子(g)为2.002。在空气中老化时,自由基衰减成一个非常弱的峰,线宽为10 Gs,其原因是UHMWPE自由基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自由基。在空气中,UHMWPE自由基相对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加速老化后,UHMWPE中不能被检测到自由基信号,但在红外光谱的1 715 cm~(-1)处却出现了一个峰,表明自由基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最终产物为含酮的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刘艳[4](2019)在《全氟新温室气体CF_3SF_5与OH自由基反应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密度泛函B3PW91/6-311++G(d,p)方法优化了CF_3SF_5与OH自由基反应路径上的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等物种的几何构型,并确认了各物种的相关性.用G3(MP2)方法对各驻点物种进行了单点能计算,构建反应势能剖面.结果表明:CF_3SF_5与OH自由基的反应存在8条反应通道,可获得7种裂解产物.其中通道R→TS1→P1[CF_3SF_4(a)+FOH],R→TS2→P2[CF_3SF_4(b)+FOH]和R→TS11→SF_5+CF_3OH→TS12→P6[SF_5+CF_2O+HF]为标题反应主反应通道,各通道速控步骤的能垒分别为269.3,270.0和269.7kJ·mol~(-1).OH自由基更易与F_a(与S原子连接并沿着C—S键轴的F原子)、F_b(垂直于键轴方向的F原子)发生抽提反应或与—CF_3基团发生S_N2反应.在200K~2 000K温度范围内,主反应通道的速率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为正温度效应.(本文来源于《分子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何楚洹[5](2019)在《有机共轭类自由基分子发光机理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自由基分子被用作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新型发光层材料,但其发射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在实验研究中,自由基分子的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而理论预测不超过50%。针对该问题本工作研究了两个不同的有机共轭自由基体系。第一个体系(4-Ncarbazolyl-2,6-dichlorophenyl)bis(2,4,6-trichlorophenyl)methyl(TTM-1Cz)是深红色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发光层材料。本工作采用限制性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和非限制性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该分子的发光机理。研究显示在电致发光中TTM-1Cz分子的第一激发态是由一个空穴注入最高双占据分子轨道(Highest doubly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HDMO)和一个电子注入单占据分子轨道(Singly occupied molecule orbital,SOMO)产生的。自然跃迁轨道分析表明第一激发态是典型的电荷转移态。发射波长和发射振子强度分别由HDMO-SOMO的能量间隙和空间重迭决定。基于分子的发射机理,揭开了实验研究中此类分子内量子效率为100%的谜团。此外,分子设计表明,吸电子基团可以调节TTM-1Cz分子的HDMO-SOMO间隙,将衍生物的发光区扩展到黄色和绿色区域。第二个体系(N-carbazolyl)bis(2,4,6-tirchlorophenyl)-methyl radical(CzBTM)是由非限制性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研究表明分子的基态构型在不同环境下基本一致,且分子的第一、十二、十叁激发态是局部激发态,第叁激发态是电荷转移态,而基态到第九激发态的激发是由电荷转移和π→π~*局部激发共同主导。(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严[6](2019)在《铁电絮凝产羟自由基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电絮凝(EC)技术因构造简单、成本较低、处理范围广而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目前铁电絮凝主要被认为是一种分离技术,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吸附和沉淀。然而铁电絮凝中存在污染物的转化现象,按污染物类型的不同,其作用机制被解释为无机变价污染物通过Fe(II)还原或Fe(II)活化氧气产生Fe(IV)导致的氧化转化,而有机污染物则被阳极析氯氧化或阳极直接氧化。相对于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在铁电絮凝中的降解机制更为复杂,目前依然缺乏对其机理阐释的充分证据。本研究基于中性条件下Fe(II)活化氧气产生活性氧化物的过程,提出了铁电絮凝产羟自由基氧化机制。本文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论如下:(1)以苯胺为探针化合物,验证了苯胺在铁电絮凝中的去除机制不是传统的吸附、沉淀以及阳极析氯氧化和阳极直接氧化,而是电解产生的Fe(II)与溶解氧相互作用产生的活性氧化物导致的氧化降解。继而通过淬灭实验证明了对苯胺起主要作用的活性氧化物为·OH,另外在碳酸氢盐体系中·OH/HCO_3~-反应生成CO_3~(-·)也有部分贡献。(2)本文对影响铁电絮凝产羟自由基氧化降解苯胺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碳酸氢钠体系中,溶液pH值的升高(6.5~8.5)有利于苯胺的氧化降解,而在氯化钠和硫酸钠体系中则呈现相反的趋势;Fe(II)-碳酸盐络合物有利于Fe(II)活化O_2产生活性氧化物,提高碳酸氢钠的浓度(10~50 mmol?L~(-1))对苯胺氧化效率的提升效果微乎其微;随着电流强度的提升(10~90 mA)苯胺的降解效率随之提升;苯胺初始浓度的增加(0.1~1 mg?L~(-1))促进更多的苯胺被氧化降解,但苯胺的降解率随之降低;向电絮凝体系中投加有机配体可能会影响Fe(II)活化O_2产生活性氧化物,草酸钠和EDTA能够明显促进铁电絮凝体系·OH的生成,提高铁电絮凝对苯胺的降解效果。(3)通过研究典型环境下铁电絮凝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情况,在模拟磺胺污染地下水和模拟苯酚废水中发现了相同的氧化机理和规律。在研究铁电絮凝处理模拟As(III)和磺胺污染的地下水时,发现铁电絮凝在产羟自由基氧化降解磺胺的同时能够生成Fe(Ⅳ)氧化去除As(III)。在研究铁电絮凝处理模拟苯酚废水时,投加草酸钠和EDTA能显着提高苯酚的降解率。本研究表明,在中性条件下铁电絮凝能产生羟自由基导致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而Fe(II)-碳酸盐络合物的存在能促进羟自由基的产生。本研究为解释污染物在铁电絮凝体系中的转化或降解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铁电絮凝的理论认知。(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刘玉宏[7](2019)在《环己二烯自由基的氧化机理和萜烯二次臭氧化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源排放的异戊二烯以及单萜烯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释放的萜烯,经紫外灯照射能与大气中的相关组分发生光化学反应(如OH、O_3以及NO_3),生成的二次污染物(醛、酮以及更高氧化态化合物)通过吸附于颗粒物的形式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这一过程使得臭氧浓度增加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而这些不仅影响大气环境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呼吸道疾病。因此研究萜烯在大气中的氧化机理,才能更有效地指导萜烯类化合物在大气中的降解,有效调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篇文章第二部分使用量子化学结合化学动力学,进一步研究了由萜烯在大气氧化下得到的环己二烯型自由基在大气环境下与氧气的反应历程。通过使用RHF-UCC SD(T)-F12a/cc-pVDZ-F12方法,结合过渡态理论和RRKM等理论计算了反应过程中各路径的分支比以及反应速率、产率等进而得到环己二烯型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机理。文章的第叁部分主要合成了几种萜烯的二次臭氧化物(SOZs),并对SOZs结构进行了相关表征;其次还研究了3-Carene SOZ的水解以及检测3-Carene气相臭氧化条件下3-Carene SOZ的生成情况。主要成果如下:(1)环己二烯型自由基(CHRs)与氧气的反应利用高水平量子化学结合化学动力学,对环己二烯型自由基(CHRs)与氧气的大气氧化机制进行研究。具有甲基和异丙基取代基的环己二烯基(CHR)是环己二烯型萜烯在大气氧化中通过OH自由基的氢夺取形成的。在这篇文章中,对大气条件下O_2与环己二烯自由基(c-C_6H_7)和2-甲基-5-异丙基,2-异丙基-5-甲基和1-异丙基-4-甲基-CHR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表明,c-C_6H_7的反应形成苯,其他叁个CHR反应均形成单位产率的对甲基异丙基苯+HO_2。c-C_6H_7的反应与c-C_6H_6-OH的反应大不相同。(2)实验合成萜烯SOZs及SOZs的研究自行搭建了烯烃的臭氧化装置,装置主要部分为臭氧发生器以及玻璃管反应发生器。本实验主要是合成萜烯SOZs并对其进行标准谱图的表征,进而对SOZs的降解进行研究。我们将萜烯溶于戊烷溶剂中并低温(乙腈/液氮)臭氧化分解,再通过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SOZ;本实验成功合成了3-Carene SOZ、β-Pinene SOZ和1-癸烯SOZ,并对这些SOZs用~1H-NMR,~(13)C NMR,FTIR,GC-MS进行表征得到SOZs标准谱图。探究3-Carene SOZ水解(溶于重水)时发现其水溶性很小,能发生部分水解,但在大气中研究SOZs的水解显得毫无意义。3-Carene气相臭氧化实验也并未检测到3-Carene SOZ的生成。(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5)

马宏源,姜春旭,庄严,李冰,孙永清[8](2019)在《水环境下羟自由基致Asp分子损伤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色散校正密度泛函的WB97X-D、从头算的MP2及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等方法,研究在水气相和水液相环境下羟自由基抽取α-氢致天冬氨酸(Asp)损伤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水分子辅助羟自由基抽取α-氢致Asp损伤反应有2个通道a和b,在通道a中羟自由基水分子簇与α-氢和氨基氮通过氢键作用形成配合物损伤,在通道b中羟自由基水分子簇与α-氢和羰基氧通过氢键作用形成配合物损伤,该通道为优势通道;水气相和水液相环境下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0.7,18.7kJ/mol;羟自由基抽取α-氢致Asp损伤的反应有1个通道,水气相和水液相环境下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8.1,29.9kJ/mol.(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高子飞[9](2019)在《樱桃中几种多酚类物质清除自由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樱桃果皮与果肉中富含的天然多酚类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抑菌、消炎等能力,这些活性物质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通过不同程度的浸渍作用进入樱桃酒中,使樱桃酒成为集“易饮”、“滋养”、“保健”与一身的综合性果酒。本课题通过探究樱桃中多酚类活性物质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机理,判别不同物质之间的活性强弱,为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有选择、有目的提高樱桃成酒中活性物质的含量及稳定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技术支撑。本课题主要研究了烟台不同品种樱桃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的差异并从量子化学的角度,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对已分离鉴定出的叁大类14种多酚类物质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也为研究多酚类物质抗氧化的机理提供了一种分析模型和理论依据,结论如下:(1)对先锋、红灯、早大果、美早等8种甜樱桃的基本理化指标和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品种樱桃的糖度、可滴定酸、pH值,Vc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早大果、黑珍珠樱桃总酚含量较高,均在62.00 mg/100g左右;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樱桃为布鲁克斯,达到5.98 mg/g,总黄烷醇含量都在2.7 mg/g左右。不同樱桃品种总花色苷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黑珍珠含量最高为57.12 mg/100g。对不同品种樱桃羟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布鲁克斯、黑珍珠樱桃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59.18%、60.16%,清除率最低的为红灯樱桃,清除率为40.11%。对10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总糖含量与糖酸比、总酚、总黄酮、总黄烷醇、总花色苷呈现正相关,与羟自由基清除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总黄烷醇与总黄酮呈显着正相关(P<0.05);羟自由基清除率与糖酸比、总酚、总黄酮、总黄烷醇、总花色苷呈正相关,与总糖呈显着正相关(P<0.05)。(2)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M06-2X/6-311G++(d,p)水平上对樱桃中绿原酸(5-CQA)、新绿原酸(3-CQA)、隐绿原酸(4-CQA)、异绿原酸A(3.5-DICQA)四类酚酸类化合物在水相与气相中分别进行优化计算,探究其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机理。结果显示,四种绿原酸分子在气相中比水相环境中稳定性要高。通过分子的几何构型参数、酚羟基电荷分布、酚羟基解离能以及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图发现,绿原酸类化合物的主要活性位点分布在C_(5')、C_(5'')位置的酚羟基上。在水相与气相中,四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3.5-DICQA活性最强,3-CQA、5-CQA、4-CQA活性依次降低。3-CQA、4-CQA、5-CQA叁种绿原酸的抗氧化活性大小相近。研究结果与相关实验结果一致,证明本研究方法模型可用可行。(3)运用密度泛函的方法对樱桃中五种矢车菊素、芍药素及其衍生物类分子进行了优化计算。五种花色苷类化合物的综合抗氧化活性顺序为矢车菊-3-O-葡萄糖苷>矢车菊-3-O-芸香糖苷>矢车菊-3-O-槐糖苷>芍药素-3-O-葡萄糖苷>芍药素-3-O-芸香糖苷。五种花色苷类化合物B环的C_(4')位置的酚羟基是最容易发生夺氢反应的位点,活性最高,A环上的酚羟基具有一定的活性。C_5'位置的酚羟基与C_(4')位酚羟基易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了它的部分活性。通过前线分子轨道的能级图发现,C_3位置的葡萄糖苷、芸香糖苷和槐糖苷,其上酚羟基没有电子密度分布,没有活性。(4)对甜樱桃果实中的五种类黄酮化合物分子进行优化计算,探究其抗氧化机理。结果显示:五种类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表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槲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3-芸香糖苷。表儿茶素、槲皮素、山奈酚分子中的最大活性位点位于C环的C_3位酚羟基,它们的前线分子轨道能系差较小,相比于其糖苷衍生物,更容易发生反应,其中表儿茶素的轨道能系差最小△E_(LUMO-HOMO)=3.6273eV,其抗氧化活性最强。樱桃中五种类黄酮化合物分子A环的C_5、C_7位置酚羟基的抗氧化活性小于C_3位酚羟基。B环上的C_(4')、C_(5')位酚羟基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活性部位。以山奈酚C_3位酚羟基氢作为自由基的进攻对象研究发现,A、B、C环电子密度都有分布,但接受电子的能力有差距,B环最易接受电子,A、C环因为共轭效应接受电子的能力较弱。为进一步探究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机理,通过山奈酚C_3位酚羟基作为自由基的进攻对象研究发现,当自由基氧原子与酚羟基氢原子的距离d=0.1124 nm和酚羟基键长l=0.1280 nm时,为山奈酚与自由基反应的临界点。自由基与C_3位置酚羟基只需要克服-85.6 Kcal/mol的势能就能顺利发生反应。(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4-01)

刘艳,卢彦霞,王渭娜[10](2019)在《CH_3SS与HO_2自由基的气相反应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密度泛函MPW1PW91/6-311G(d,p)方法优化了CH_3SS与HO_2自由基反应路径上的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等物种的几何构型,并确认了各物种的相关性。用QCISD(T)/6-311G(d,p)方法对各驻点物种进行了单点能计算,并经过零点能校正获得了反应势能剖面。结果表明:CH_3SS与HO_2的反应存在9条反应通道,可获得12种分解产物。其中通道(1)中的顺式反应机理,即R→~3IM1→TS1a→P1(CH_3SSH+~3O_2)为标题反应最佳通道,速控步骤的能垒高度仅为25.15 kJ/mol。用VKlab程序计算得到的主反应通道速控步骤在200~2 000 K范围经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校正后速率常数叁参数表达式为k~(CVT/SCT)=1.03×10~(10)T~(0.51)exp(-402.7/T)s~(-1)。(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自由基对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和从头算的MP2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汽环境下羟自由基致2种构象的布洛芬分子损伤及水溶剂化效应。研究发现:羟自由基致布洛芬损伤有羟自由基(水分子簇)抽α-氢和羟自由基加成到苯环两种机理。势能面计算表明:对于布洛芬分子构象1,水分子辅助羟自由基抽α-氢的反应通道具有优势,抽氢反应能垒是34.68 kJ/mol;对于布洛芬分子构象2,羟自由基抽α-氢的反应通道具有优势,抽氢反应能垒是34.81 kJ/mol;羟自由基加成到苯环的能垒大约是26.00 kJ/mol;损伤的布洛芬分子难以修复。水溶剂化效应对羟自由基(水分子簇)抽α-氢和羟自由基加成到苯环致布洛芬损伤反应的影响很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由基对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潘宇,庄严,姜春旭,刘薛涛,陶思宇.水液相环境下羟自由基诱导的苯丙氨酸分子损伤机理[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

[2].姜春旭,王佐成,高峰,佟华,杨晓翠.水环境下羟自由基致布洛芬分子损伤的机理[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黄国栋,陆忠华,吕伟文,金旭星,杨飞.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自由基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特征及微观机理研究[J].塑料工业.2019

[4].刘艳.全氟新温室气体CF_3SF_5与OH自由基反应机理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9

[5].何楚洹.有机共轭类自由基分子发光机理的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9

[6].张严.铁电絮凝产羟自由基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

[7].刘玉宏.环己二烯自由基的氧化机理和萜烯二次臭氧化物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8].马宏源,姜春旭,庄严,李冰,孙永清.水环境下羟自由基致Asp分子损伤机理[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

[9].高子飞.樱桃中几种多酚类物质清除自由基机理研究[D].烟台大学.2019

[10].刘艳,卢彦霞,王渭娜.CH_3SS与HO_2自由基的气相反应机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乳液聚合过程中单体转化率-时间关系曲...CIDNP自由基对机理(128)Stevens 重排(128)Stevens 重排(128)Stevens 重排(128)Stevens 重排

标签:;  ;  ;  ;  ;  ;  ;  

自由基对机理论文_潘宇,庄严,姜春旭,刘薛涛,陶思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