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物理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物理,结构,层状,粒子,华东地区,雾滴,气溶胶。
微物理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李季,樊明月,王洪[1](2019)在《济南一次平流辐射雾的微物理结构及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受静稳天气影响,2017年1月3—6日我国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等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持续性大雾天气,其中济南70 m以下的低能见度天气持续了6 h之久,最低能见度只有51 m。利用布设在山东省气象局院内的FM-120雾滴谱仪观测的微物理资料、自动气象站加密观测等资料,分析了此次浓雾天气过程的微物理结构,讨论了雾在4次"发展—减弱"过程中的主要特征,研究了雾在不同发展阶段以及爆发性增强期间的演变规律,探讨了雾的成因以及爆发性增强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09期)
郝囝,陈景华,濮梅娟,周学东,吕艺影[2](2019)在《华东地区夏季云微物理结构的飞机观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飞机搭载云粒子探头对2014年8月12—28日华东地区云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测,分析了云的垂直结构和水平分布特征,结合同时探测的气溶胶数据,探讨了云与气溶胶的相互作用关系。探测结果表明,安徽地区层状云云滴平均数浓度在24~297 cm~(-3),液态含水量在0.04~0.13 g·m~(-3),云滴数浓度随云底高度升高而减小,云滴粒径则随云底升高而增大。层积云(Sc)和雨层云(Ns)的云滴数浓度在云底最高,随高度上升浓度下降,液态含水量在云中部最高,云顶和云底处较低,高层云(As)云滴数浓度和液态含水量峰值均出现在云中上部。云的水平分布不均匀,云粒子双峰分布区域对应液态含水量高值区。Ns对气溶胶清除作用明显,清除方式以活化清除为主、碰并清除为辅。(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庆,樊明月,王健捷[3](2019)在《济南冬季雾微物理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2月19日—2017年1月9日,受静稳天气影响,济南接连出现了10次大雾天气过程,期间最低能见度不足50 m。利用10次冬季雾过程收集的雾滴谱资料、自动气象观测站加密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济南冬季雾期间的环流背景、雾类型以及微物理结构特征等。结果表明:济南冬季雾中以小滴为主,直径8μm以下的小滴占总数的88%以上,小滴数与数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谱型有"单峰窄谱"和"多峰宽谱"之分,"单峰窄谱"雾谱宽不超过13μm,小雾滴所占比例很高,液态含水量与数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各微物理量较小,"多峰宽谱"雾平均谱宽在34μm以上,液态含水量与直径12μm以上的大滴数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各微物理量较大;平流辐射雾的数浓度和液态含水量最大,辐射雾次之,蒸发雾最小;冬季雾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与南京和上海相比,济南冬季雾数浓度明显偏小;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中液态含水量偏小1~2个数量级,且谱宽明显偏窄。(本文来源于《海洋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于小红[4](2018)在《山西层状云降水微物理结构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的探测结果,配合天气系统、雷达资料,结合一维层状云模式,对山西5月20~22日一例层状云系的宏微观结构和降水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模拟的雷达回波强度和回波亮带位置都与实际接近,数值模拟的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实际云的一些特征。第1层在8.0-11.2km,存在少量由自然核化形成的冰雪晶。第2层(3.8-8.0km)云厚为4.2km,主要降水粒子是雪,雪的产生开始时主要是冰晶的自动转化,然后靠雪碰并云滴长大。霰出现在第2层的顶部、底部及第3层的顶部,霰主要靠碰并雪长大。雨水的形成主要是云水向雨水的转化以及雪和霰的融化,雨滴的长大主要靠碰并云水。第3层则主要为雨水、云水及在该层顶部逐渐融化的雪和霰。(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3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期刊2018-10-24)
王昀,王旭,廖飞佳,王式功,赵战成[5](2018)在《新疆天山山区降雨的微物理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GBPP-100型雨滴谱仪,于2001年6月12日至7月31日在天山北坡的小渠子气象站和牧业气象试验站,对27次降雨过程进行了雨滴谱观测,共获取了4 719个雨滴谱样本。通过观测资料分析新疆中天山山区积状云、层状云、积状-层状混合云降雨的微物理结构特征。观测分析表明,天山山区降雨雨滴的平均直径0. 41~0. 55 mm,以积状云最大,混合云次之,层状云最小。最大平均直径0. 88~1. 12 mm、平均雨强1. 18~2. 78 mm·h~(-1)、平均含水量5. 23~11. 62 g·m~(-3),混合云的这叁个特征量均为最大。叁类云的雨强与数密度呈正相关。积状云、层状云降雨的雨滴谱服从M-P分布,混合云服从Γ分布。由于山区地形的作用,使云中降雨粒子的生长时间受到限制,天山山区降雨小滴浓度高、尺度小,人工降雨潜力大。(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8年04期)
温静[6](2017)在《中国东部一次飑线过程的微物理结构分析和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飑线系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其引发的灾害常造成巨大的损失。统计结果表明,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下垫面特征,江淮地区的飑线降水发生频率非常高,影响最为严重。以往国内外研究多关注飑线的动力和热力结构,对飑线微物理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微物理结构的研究对于提升飑线预报精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突发性强对流天气演变机理和监测预报技术研究"(OPACC)中野外观测试验获取的双偏振雷达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一次飑线过程的微物理结构演变特征,揭示中国东部飑线降水独特的微物理特征,主要结论如下:首先,结合南京大学双偏振雷达(反射率因子Z,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比差分相位KDP和相关系数ρhv)和地面雨滴谱仪,分析本次飑线过程不同区域和不同阶段的微物理结构和演变特征,促进对中国东部地区飑线微物理特征的认识。根据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降水率的分类方法,将飑线划分为对流区(C)、过渡区(T)和层云区(SS),其中对流区又分为飑线前端(LE)、对流中心(CC)和飑线后端(TE)。飑线的整个生命期被划分为初生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水平结构显示,飑线从初生期发展至成熟期是一个雨滴谱(DSD)特征从大陆性对流到海洋性对流演变的过程。与以往学者观点不同的是,本次飑线DSD的特征不仅取决于地理位置的纬度和海陆性,而是随着飑线生命期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在成熟期表现为海洋性对流特征。其次,定量分析了飑线的垂直结构和微物理过程。垂直结构显示,本次飑线ZDR柱与Z柱的位置不吻合,(中等的Z和较大的ZDR)表明飑线前端(LE)由低浓度的大雨滴组成,主要是由于粒子下落过程中因尺寸大小造成的排序结果。KDP柱与Z柱的吻合表明了飑线对流区中心(CC)是由高浓度的中等粒径雨滴构成。另外。融化层以下的液态水含量是融化层以上冰态水含量的叁倍,同时本次飑线过程有较低的云底高度(~0.68km)和较高的融化层高度(~5km),进一步说明环境有着深厚的暖云层,而且暖雨过程在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最后,利用ARPS模式3DVAR同化并模拟本次飑线,对比分析Milbrandt,J.A和M.K.Yau提出的单参数,双参数和叁参数的微物理方案对本次飑线个例的模拟效果,发现不同的微物理方案对飑线的模拟影响比较大,表明飑线对流的预报依赖于微物理方案的选取。其中,叁参数方案能够成功地将飑线对流从初生期,发展期,成熟期到消散期的结构和演变特征较准确的模拟出来,表明叁参数微物理方案更准确的反映了实际的微物理过程。虽然叁参数方案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但是仍然与观测情况有差别,比如层云区范围模拟偏小,不真实等,说明对于中国东部飑线降水的模拟,其微物理方案需进一步改进。(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01)
祖繁,朱毓颖,王宏斌,朱承瑛[7](2016)在《一次辐射雾爆发性发展的微物理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雾是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水滴或冰晶,从而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雾天气对高速公路、航空机场和江河航道运行安全的影响愈加突出。各种重大的交通事故,多在强浓雾中尤其在浓雾突然增强为强浓雾时发生,因此分析雾爆发性发展时段的微物理结构特征,对强浓度的预报以及低能见度下的预警具有重要意义。1资料来源2014年11月19日至11月21日在江苏金坛交通气象综合试验基地(31.81°N,119.33°E)(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期刊2016-11-01)
彭冲,周毓荃,蔡兆鑫,蔡淼[8](2016)在《一次基于飞机观测的低槽冷锋云系微物理结构的综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2012年9月25日山西一次低槽冷锋层状云,组织有设计的飞机观测,通过斜飞、螺旋、分层探测等方式,实现对云微结构的精细观测,同时结合卫星、雷达、探空等资料进行该云系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1)本系统为冷暖混合层状云系,云中无明显夹层,云系宏、微观结构均匀、稳定,地面有明显降水。2)冷云区多为固态冰相粒子,以凝华增长为主,过冷水欠缺;小云粒子谱呈指数分布,大云粒子谱呈双峰分布,降水粒子谱呈叁峰分布;云中相同高度的不同位置上,粒子谱型、浓度基本一致。3)暖云区大云粒子和降水粒子的谱宽较冷云区变窄,谱型由多峰变为单峰。随高度下降,降水粒子有效直径变大、浓度变小,其垂直分布同雷达回波的垂直剖面相吻合。4)地面降水主要是由冰相粒子增长造成,本次过程冰相粒子充分、过冷水缺乏,因此该层状云引晶催化的潜力较小。(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庞朝云,黄山,张丰伟[9](2016)在《甘肃中部降水性层状云微物理结构特征个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机载PMS粒子探测系统对2006年8月27日甘肃省中部一次降水性天气过程进行空中观测,对云中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云层中小粒子对含水量的贡献较大,云层主要以平均直径小于20μm的小云滴为主。在低层云滴浓度和含水量大于上层,而平均直径小于上层,符合"播撒-供给"降水机理,云上部主要增长方式有凝华增长、淞附增长,在云下部主要增长机制是碰并增长。(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16年05期)
庞朝云,张丰伟,张建辉,黄山,杨瑞鸿[10](2016)在《甘肃夏季不同天气系统层状云的微物理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6、2007年7—8月13架次的机载粒子测量系统实时探测资料,对甘肃省夏季不同天气系统层状云的宏微观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天气系统背景下,云粒子结构分布不均匀,在云滴浓度和谱型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别.高原低槽型天气背景下云粒子浓度较大,云中冰晶丰富,具有最大可播区;西北气流型背景下云粒子浓度大,且冰晶浓度较小,具有较大范围的强可播区;西南气流型背景下云滴和冰晶浓度均较小,可播区较小.(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微物理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飞机搭载云粒子探头对2014年8月12—28日华东地区云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测,分析了云的垂直结构和水平分布特征,结合同时探测的气溶胶数据,探讨了云与气溶胶的相互作用关系。探测结果表明,安徽地区层状云云滴平均数浓度在24~297 cm~(-3),液态含水量在0.04~0.13 g·m~(-3),云滴数浓度随云底高度升高而减小,云滴粒径则随云底升高而增大。层积云(Sc)和雨层云(Ns)的云滴数浓度在云底最高,随高度上升浓度下降,液态含水量在云中部最高,云顶和云底处较低,高层云(As)云滴数浓度和液态含水量峰值均出现在云中上部。云的水平分布不均匀,云粒子双峰分布区域对应液态含水量高值区。Ns对气溶胶清除作用明显,清除方式以活化清除为主、碰并清除为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物理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王庆,李季,樊明月,王洪.济南一次平流辐射雾的微物理结构及演变特征[J].气象.2019
[2].郝囝,陈景华,濮梅娟,周学东,吕艺影.华东地区夏季云微物理结构的飞机观测分析[J].气象科学.2019
[3].王庆,樊明月,王健捷.济南冬季雾微物理结构特征[J].海洋气象学报.2019
[4].于小红.山西层状云降水微物理结构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18
[5].王昀,王旭,廖飞佳,王式功,赵战成.新疆天山山区降雨的微物理结构特征[J].冰川冻土.2018
[6].温静.中国东部一次飑线过程的微物理结构分析和数值模拟[D].南京大学.2017
[7].祖繁,朱毓颖,王宏斌,朱承瑛.一次辐射雾爆发性发展的微物理结构研究[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16
[8].彭冲,周毓荃,蔡兆鑫,蔡淼.一次基于飞机观测的低槽冷锋云系微物理结构的综合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16
[9].庞朝云,黄山,张丰伟.甘肃中部降水性层状云微物理结构特征个例分析[J].气象科技.2016
[10].庞朝云,张丰伟,张建辉,黄山,杨瑞鸿.甘肃夏季不同天气系统层状云的微物理结构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