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觉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间,知觉,音强,色彩,形而上学,范式,精神分裂症。
知觉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陈林[1](2017)在《触媒视角下五感知觉空间体验运用于台湾地区老旧街区活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地区经过近代四十年的都市快速发展,已至瓶颈,在未来都市更新将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所追求的都市发展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而是都市空间质量的提升。而在都市更新的过程中,老旧街区的改造,一直是都更重要的部分,而目前我国在关于老旧街区的改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街区历史及文化特色的尊重程度不够,街道失去了其原有的肌理,不同地区有同质化的趋向。还有对街道空间质量的设计考虑不足,导致街区交通混乱,人车抢道等现象,这些问题都是今后老旧街区改造所需要注意改善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建筑师维恩.奥图(Wayne Attoe)、唐.罗根(Donn.Logan)提出了“城市触媒”的概念,藉以策略性地引进新的元素,可以复苏城市中的现有元素,而不需要改变它们,而当触媒激起这样新的生命时,它也相继影响了城市的元素的形式和质量,而这样的影响一旦作用于一个点而取得了成功,它会向多米诺骨牌一样,进而去影响其相邻的元素,最后可以形成对整个区域的影响。建筑现象学受哲学家梅洛庞蒂所的知觉现象学所影响,从人类的知觉出发,一改过去城市更新只重视视觉美感的状况,重拾触觉、听觉、嗅觉与味觉其他四感在老旧街区中运用的思考。本文以台湾地区新竹市大同路老街为例,从老旧街区中搜集五感元素,然后运用于街区改造之上,以五感出发进一步分析得到老旧街区的空间基本特质,从这些特质着手进行街区设计与改造,可以获致在地文化的保留、居民生活的便宜、经济效益的取得,最终使得整个街区活化。这样一来也可给予今后我国老旧街区的更新一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6-05)
雷铭,田晴,王传跃,李量[2](2014)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知觉空间分离对前脉冲抑制调节的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的感觉运动门控和注意功能的缺陷是该病公认的内表型指标。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是测量感觉运动门控的经典操作模型,并且注意对PPI调节的缺失而非基线PPI缺失与疾病的症状严重程度更加相关。本实验探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知觉空间分离对PPI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与疾病的关系。研究发现患者组相较于正常对照,惊跳反射的基线水平明显升高。正常被试存在知觉空间分离对PPI自上而下的调节,即当知觉到的前脉冲刺激与背景噪声的声像分离时,相对二者声像重合的条件,PPI有显着的提高;患者被试不存在知觉空间分离对PPI的提高,并且患者的整体PPI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对照。进一步统计发现,当前脉冲刺激与惊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是60 ms时,知觉空间分离相对于知觉空间重合条件引起的PPI增量与患者的阳性症状量表得分呈显着负相关。本研究首次在人类被试中发现知觉空间分离可以增强PPI,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知觉空间分离对PPI调节的缺失,并且这种缺失与疾病的阳性症状相关,这为以后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前脉冲抑制注意调节缺陷的神经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10)
陈杨飞[3](2013)在《色彩知觉空间的形态“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艺术设计中应建立空间色彩设计的意识。设计师应向色彩的多维度进行探索,才能得到新的灵感,产生更好的设计作品。色彩的空间概念是由色彩的知觉空间和色彩的物理空间形成的,在物理上我们把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叫做空间,色彩是存在于其中,同样色彩也能形成知觉空间,而这种知觉空间常常能对我们的设计形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建立空间色彩设计意识是当代每个艺术设计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3年25期)
杨琪,程晓荣,范照[4](2012)在《时间知觉空间容量有限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知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前沿领域,大量研究表明视觉通道中的时间知觉与客体的空间位置编码间存在紧密联系。Cicchini等人的近期研究(2009)暗示可能存在对不同空间位置加以监控的时间知觉机制,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去系统探索这种对空间位置监控的时间加工机制的容量问题(Capacity),即在特定注意力资源分配的条件下,时间知觉机制能够对多少空间位置进行有效监控。本研究的目的是测量当时间知觉的加工必须依赖于空间位置的编码时,被试能够同时监控的空间位置的极限数目(即容量大小)。实验中所采用的范式——奇异时段觉察范式(Temporal Oddball-Detection Paradigm,TODP)建立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广泛使用的变化觉察范式(Change-Detection Paradigm)基础上。被试被要求去探测可能出现在某个空间位置的一个奇异的时间片段(几百毫秒级),随着空间位置数目(setsize)的不断增加,任务难度也在增加,被试正确率也逐渐饱和。我们采用了一个修正的类似Cowan’K的计算公式来估算时间知觉的空间容量。预实验分析了20个被试的数据,并系统测量了每个被试在空间位置数目为1的条件下,以95%正确率完成奇异时段觉察任务所需的刺激客体的时间参数,并将这些参数(每个个体间不同)运用到正式实验中。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当空间位置为1时,被试的正确率达到95%,但是随着空间位置数目的增长,被试奇异时段觉察的正确率急剧下降,由此测得的空间容量值远远小于已被普遍认同的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大小(4左右),这表明人类的时间知觉机制无法同时监控多个空间位置,而这一基于空间位置编码的时间知觉的容量并不直接等同于被试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1-30)
冯雷[5](2008)在《心理学路径对空间哲学的影响——从形而上学空间到知觉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哲学里,空间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但是,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这两个新学科的兴起,空间成为实证性的问题。心理学通过对个体的空间知觉的实验研究,证明各种空间形式是人与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考证贝克莱、柏格森和梅洛-庞蒂叁人的空间思想而证明,由于心理学路径介入空间的哲学探讨,空间概念逐渐从形而上学的思辨中解脱出来,到20世纪前期终于从抽象空间(客观空间)中分离出知觉空间。(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08年01期)
周迅溢,王蓓,杨玉芳[6](2003)在《关于汉语音节知觉空间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心理物理实验方法建构汉语音节知觉的多维空间结构,寻求有关汉语音节知觉的客观表现。结果表明,在声学特征层面上,音高和时长是音节知觉结构的主要维度;在韵律层面上,句中位置、韵律词长度等指标比较直观地反映了音节在知觉多维空间中的分布。(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李为,林雪梅[7](1997)在《基于均匀颜色知觉空间的多光谱图像彩色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现有多光谱图像彩色合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均匀颜色知觉空间的HLC合成法,讨论了单谱段图像映射、分量图像合成、色域变换以及合成图像的色差预测和评估、彩色变换和逆变换,分析了影响合成图像视觉效果的因素。应用于伪装目标的识别获得了比RGB、YMC、IHS等合成法更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1997年01期)
知觉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的感觉运动门控和注意功能的缺陷是该病公认的内表型指标。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是测量感觉运动门控的经典操作模型,并且注意对PPI调节的缺失而非基线PPI缺失与疾病的症状严重程度更加相关。本实验探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知觉空间分离对PPI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与疾病的关系。研究发现患者组相较于正常对照,惊跳反射的基线水平明显升高。正常被试存在知觉空间分离对PPI自上而下的调节,即当知觉到的前脉冲刺激与背景噪声的声像分离时,相对二者声像重合的条件,PPI有显着的提高;患者被试不存在知觉空间分离对PPI的提高,并且患者的整体PPI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对照。进一步统计发现,当前脉冲刺激与惊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是60 ms时,知觉空间分离相对于知觉空间重合条件引起的PPI增量与患者的阳性症状量表得分呈显着负相关。本研究首次在人类被试中发现知觉空间分离可以增强PPI,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知觉空间分离对PPI调节的缺失,并且这种缺失与疾病的阳性症状相关,这为以后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前脉冲抑制注意调节缺陷的神经机制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觉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陈林.触媒视角下五感知觉空间体验运用于台湾地区老旧街区活化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7
[2].雷铭,田晴,王传跃,李量.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知觉空间分离对前脉冲抑制调节的缺失[C].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3].陈杨飞.色彩知觉空间的形态“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
[4].杨琪,程晓荣,范照.时间知觉空间容量有限性的实验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5].冯雷.心理学路径对空间哲学的影响——从形而上学空间到知觉空间[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
[6].周迅溢,王蓓,杨玉芳.关于汉语音节知觉空间的实验研究[J].声学学报.2003
[7].李为,林雪梅.基于均匀颜色知觉空间的多光谱图像彩色合成[J].光学技术.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