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脱落凋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TrkB,凋亡,Akt,结肠癌
抗脱落凋亡论文文献综述
范萌[1](2014)在《受体型酪氨酸激酶TrkB通过抗脱落凋亡作用参与结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侵袭能力及转移作用被认为是导致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结肠癌继发性转移往往导致患者手术及化疗效果不佳,并影响预后。证据表明,恶性肿瘤抗脱落凋亡能力在肿瘤转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型酪氨酸激酶B(TrkB),广泛参与了肿瘤细胞存活、增值和侵袭等生物学作用。而最新研究表明,TrkB还具有促进细胞抗脱落凋亡的重要生物学功能。TrkB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呈现高表达状态,如神经母细胞瘤、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在关于胃癌的研究中,TrkB被证实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以上的各种证据表明,TrkB在肿瘤的各项生物学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研究TrkB介导的抗脱落凋亡在结肠癌细胞高转移特性中所起到的作用,这将有可能通过抑制结肠癌细胞抗脱落凋亡作用,找到阻断其远端脏器转移能力的新疗法。本课题将就此进行探讨。目的:首先,通过细胞学实验和体内实验,论证TrkB在结肠癌细胞抗脱落凋亡生物学特性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并能够促进肿瘤远端转移灶的形成。更进一步,检测与肿瘤细胞凋亡相关的关键性效应分子,从而初步阐明TrkB参与结肠癌凋亡抵抗的分子机制。最后,通过对临床病理标本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TrkB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明确结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并为有效评估结肠癌患者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我们在多种结肠癌细胞系中检测了TrkB分子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了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标本石蜡切片中TrkB的表达水平。随后,分别构建了用于上调TrkB表达水平的逆转录病毒体系及沉默TrkB表达水平的慢病毒体系。建立不同Trkb表达水平的结肠癌稳定感染细胞系。通过结肠癌细胞悬浮培养模型,模拟肿瘤细胞在血管或淋巴管内完成远端转移时悬浮生长的特殊环境,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TrkB表达水平结肠癌细胞在贴壁及悬浮生长状态下的凋亡水平。通过小鼠肿瘤细胞肺转移模型进一步验证细胞学实验的结果。另外,我们检测了在不同TrkB表达水平下,凋亡相关效应分子的活化水平,并通过加入其特异性抑制剂验证抑制该分子活性是否可以阻断TrkB对结肠癌细胞的抗脱落凋亡作用,初步明确TrkB参与结肠癌凋亡抵抗的分子机制。最后,收集整理结肠癌患者临床及预后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统计分析TrkB分子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我们应用Westernblot检测了不同结肠癌细胞系TrkB的表达水平,结果提示,结肠癌细胞SW480、HCT116、HT29和LoVo细胞Trk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人胃黏膜细胞GES。其中SW480细胞与其它结肠癌细胞相比,TrkB表达水平较低。相反,LoVo细胞的TrkB表达水平相对较高。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了60例结肠癌患者术后病理切片的TrkB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癌组织中的Trk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于此同时,我们成功构建TrkB特异性发卡RNA(shRNA)的干涉载体,并包装慢病毒体系。同时也包装了上调TrkB表达水平的逆转录病毒体系。根据第一部分实验结果,对高本底TrkB表达水平的LoVo结肠癌细胞系进行基因干涉,建立了TrkB表达下调的shRNA-TrkB-LoVo细胞系;对于本底TrkB表达水平较低的SW480结肠癌细胞系,则建立了上调TrkB表达的pBABE-puro-TrkBSW480细胞系。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TrkB表达水平的结肠癌细胞的抗脱落凋亡能力,我们观察到随着TrkB表达的下调,LoVo结肠癌细胞系的抗脱落凋亡能力也随之下降。而当上调SW480细胞系的Trkb表达水平后,其抗脱落凋亡能力也随之增强。在体内实验中,经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TrkB表达水平的LoVo细胞,2周后处死小鼠并行肺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注射TrkB本底表达较高的LoVo细胞的实验组小鼠在肺部出现数目较多,体积较大的继发性癌转移灶。而应用shRNA干涉技术下调TrkB表达水平的对照组小鼠,其肺部癌转移灶数量明显较少。通过生存曲线可见,当下调LoVo细胞的TrkB表达水平后,该组小鼠的生存率也高于未经处理的正常LoVo细胞实验组。随后,通过对凋亡相关分子Akt磷酸化水平的检测,我们发现Akt磷酸化水平与TrkB表达模式密切相关,即下调TrkB的表达水平后,Akt磷酸化水平随之降低;相反,上调TrkB的表达后,Akt磷酸化水平随之升高。LoVo细胞TrkB表达水平较高,其抗脱落凋亡能力也较强,但加入Akt抑制剂阻断了Akt活化后,同样会显着降低LoVo细胞的抗脱落凋亡能力。由此可以初步明确,TrkB通过其下游效应分子Akt的磷酸化,参与结肠癌抗脱落凋亡作用。最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结肠癌组织中不同TrkB染色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TrkB高表达组与TrkB低/阴性表达组之间,可见组间生存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4,Log-Ranktest),TrkB高表达提示临床预后不良,TrkB是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子。结论:本研究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相关通路分子机制的探讨以及临床样本分析,初步阐明了TrkB通过其下游分子Akt磷酸化,影响结肠癌细胞的抗脱落凋亡能力,并促进结肠癌的远端脏器转移,最终导致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这有利于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深入理解结肠癌的恶性侵袭特性和其远端脏器转移机制,为研发抑制结肠癌远端脏器转移的新疗法提供了合理的思路和相关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4-05-01)
颜秉阳[2](2012)在《TC-1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胸水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脱落凋亡,为上皮细胞与其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 ECM)脱离后继而出现的细胞凋亡,1994年Frisch SM等首次报道了这一现象,并命名为“anoikis”[1]。脱落凋亡为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其意义在于它可防止上皮细胞与ECM脱离后经各种管道系统或经机体各种腔隙播散至其它脏器继续生长,保证机体稳态结构。癌细胞作为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却能自原发部位脱落后,迁徙到其它部位脏器中继续生长,甚至其异位的环境完全不适合原部位正常上皮细胞的生长,而形成转移瘤[2]。这一现象说明能够发生转移的癌细胞具备抗脱落凋亡能力。抗脱落凋亡被广泛认为是肿瘤转移的一种重要原因。肺癌胸膜转移致胸膜腔可形成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胸水中悬浮有大量的肿瘤细胞,这些肿瘤细胞能够在MPE中悬浮状态下存活并在脏壁层胸膜种植转移,使脏层及壁层胸膜形成转移灶。这一现象说明恶性胸水中的肿瘤细胞已具备抗脱落凋亡能力。因此,胸水中的肿瘤细胞为机体内相对易取的典型抗脱落凋亡细胞。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大量研究表明,有多种因素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调节机制,包括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及其它相关因素;TC-1(C8orf4)基因是近期发现的与炎症及肿瘤相关的基因。最早发现其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异常增高[3],同时有研究报道其在悬浮培养的高侵袭性肺腺癌A549细胞系中同样高表达[4-5]。然而TC-1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侵袭能力的关系尚无定论,其在肺癌抗脱落凋亡属性中的作用上仍需进一步考证。目的:探讨恶性胸水肿瘤细胞分离的合适方法,建立肺腺癌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模型。对胸水中的肿瘤细胞进行生物学及形态学研究,并探讨TC-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一:取已病理确诊肺腺癌胸膜转移的恶性胸水肿瘤细胞,利用多聚羟乙基甲基丙烯酸树脂处理培养皿,致细胞无法贴壁生长,通过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并纯化肿瘤细胞,建立胸水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模型;二:以肺腺癌原发灶原代培养肿瘤细胞为对比,对胸水肿瘤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数,绘制生长曲线和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C-1基因在原发灶肿瘤细胞及胸水肿瘤细胞间的表达差异,MTT法检测TC-1基因相关通路抑制剂对两组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结果:一:利用两次梯度密度离心法可有效分离纯化胸水中的肿瘤细胞,建立体外悬浮培养人体胸水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模型,体外悬浮培养时间约4周左右。二:对胸水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及形态学的研究发现:1.原发灶肿瘤细胞的生长曲线存在明显的阶段分布:即潜伏期、对数期、平台期;而胸水肿瘤细胞其生长曲线低平,近似直线,无明显阶段分布,细胞增殖缓慢,细胞倍增时间为(115.74±15.38)h;2.细胞周期分布检测,胸水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为:G_0、G_1期(58.95±4.13)%、S期(26.2±3.7)%、G_2期(14.85±1.3)%;近60%的细胞处于细胞静止期;3.细胞凋亡率:原发组及胸水组中活细胞数占90%以上,凋亡及坏死细胞总数小于10%。原发灶肿瘤细胞悬浮培养48h后活细胞数为(38.9±6.9)%,凋亡及坏死细胞总数大于60%;4.扫描电镜示胸水组与原发组相比较,胸水组中肿瘤细胞呈现发育缺陷,其细胞膜微孔增大增多、细胞纤毛减少、呈球样及板样变;少量肿瘤细胞出现凋亡小泡呈凋亡前期样变化。叁:1.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TC-1基因在胸水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原发灶肿瘤细胞,两组细胞在TC-1的表达水平上存在差异;2.应用TC-1通路相关抑制剂PD176074可促使悬浮着的胸水肿瘤细胞出现大批凋亡及坏死,抑制率为54.43%,而PD176074对贴壁培养的原发灶肿瘤细胞无影响。结论:成功建立胸水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模型;肺腺癌原发灶肿瘤细胞与其胸水转移的肿瘤细胞在生物学性状与形态学上存在差异;TC-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胸水肿瘤细胞的抗脱落凋亡能力存在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2-05-01)
雷杰,苏凯,张志培,张伟,李小飞[3](2010)在《肺癌A549细胞抗脱落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及其TC-1的表达和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基因芯片筛选出脱落培养A549细胞抗脱落凋亡相关基因,并探讨TC-1基因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检测脱落培养A549细胞与贴壁培养A549细胞的差异基因,利用NCBIPubmed数据库筛选出与肺癌细胞抗脱落凋亡相关的基因,从中找出差异表达倍数最大的基因,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及蛋白质印迹技术测定其表达。结果:基因芯片共检测到表达差异的基因745个,筛选出63个与肺癌细胞抗脱落凋亡相关的基因,从中找出差异表达倍数最大的基因——TC-1基因,TC-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脱落培养A549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贴壁培养A549细胞,P<0.02。结论:基因芯片技术为筛选肺癌抗脱落凋亡相关基因提供了有效方法,TC-1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肺癌细胞抗脱落凋亡过程,与肺癌细胞侵袭、转移等行为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0年09期)
苏凯[4](2010)在《利用抗脱落凋亡A549细胞筛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TC-1相关通路抑制剂对A549脱落凋亡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994年Frisch SM报道了上皮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分离后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凋亡)的现象,并将其命名为“anoikis”[1],即脱落凋亡/失巢凋亡。这种特殊形式的凋亡意义在于避免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经脉管系统播散至其它脏器继续生长。而恶性肿瘤细胞却能打破这一正常的生理机制,使自身从原发部位脱落后不发生凋亡,而通过脉管系统迁徙到其它部位继续生长,甚至适应原本不适合原发部位正常组织生长的细胞外基质环境,形成转移瘤[2]。这种恶性肿瘤细胞的抗脱落凋亡现象,被广泛认为是肿瘤转移的重要原因。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现象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细胞事件以及多个信号转导通路。部分肿瘤细胞存在的抗脱落凋亡现象本质是正常介导脱落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发生改变的结果。研究者通过制备肿瘤细胞悬浮细胞系,借以在体外模拟抗脱落凋亡现象,并与正常生长肿瘤细胞比较,已经发现整联蛋白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死亡受体信号转导途径以及细胞骨架等在细胞的抗脱落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原癌基因ras、raf、rac和src的过表达,抑癌基因PTEN和p53的表达缺失亦参与此类细胞事件[3-4]。但直至目前,关于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的机理仍缺乏系统的认识,细胞的多样性以及肿瘤细胞的易突变性也使得不同的肿瘤细胞可能存在不同的抗脱落凋亡机制[5]。目的:应用高侵袭性肺腺癌A549细胞系,分别在贴壁与悬浮两种状态下培养,检测两种不同生长状态肺癌A549细胞系基因表达上的差异,旨在高通量地筛选肺癌抗脱落凋亡相关基因。并从中筛选肺癌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肺癌转移侵袭性提供数据。并验证TC-1相关通路抑制剂对脱落凋亡影响。方法:利用多聚羟乙基甲基丙烯酸树脂(Poly-HEMA)处理培养皿,致细胞无法贴壁生长,建立抗脱落凋亡肺癌A549细胞系;利用北京博奥生物芯片公司的人类V2.0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检测其与正常贴壁生长A549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性,筛选与肺癌转移相关基因。利用Sigma-Aldrich公司TC-1基因相关通路抑制剂PD176074处理悬浮及贴壁培养A549细胞,观察其对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的影响。结果:得到表达差异的基因745个,最终筛选出38个与肺癌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其中相关基因TC-1通路抑制可明显降低肺癌A549细胞抗脱落凋亡能力。结论:成功建立抗脱落凋亡肺癌A549细胞系,筛选出转移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并验证筛选基因TC-1通路抑制确实可明显降低肺癌A549细胞抗脱落凋亡能力。为进一步研究肺癌转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0-04-01)
雷杰[5](2010)在《肺癌A549细胞抗脱落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研究及TC-1的表达和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肺癌——呼吸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转移率、高死亡率的特征。大多数患者首次就诊时即被确诊为晚期肺癌,伴有淋巴转移或血行转移。肺癌细胞一旦发生转移就表明其具备了抗脱落凋亡能力,即脱离与基质的联系能够免于凋亡继续存活,最终在远处适宜组织中继续增殖,形成转移。可见,抗脱落凋亡是肺癌转移的始动环节。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过程是一个非常精密的调控过程,基因网络及其信号通路严密调控这一过程,任何一个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信号通路的改变都会影响细胞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的能力,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许多肿瘤转移的本质就是由某个介导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的基因发生改变而引发的。目前对于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的研究仅限于单个基因或某一通路的改变,没有全面的对全基因组进行分析,从而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本实验将对肺癌A549细胞全基因组进行分析,比较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两种状态下的基因表达差异,并从中挑选出表达差异最大的基因进一步研究,既全面分析又针对性研究,进一步揭示肺癌细胞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的分子基础。甲状腺癌相关基因1(Thyroid Cancer gene-1 TC-1),又名c8orf4基因,定位于8P11.2,广泛表达于脊柱动物,高度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编码一种含106个氨基酸的固有无序蛋白,该蛋白COOH端叁个区域(D44-R53, K58-A64, and D73-T88)易形成紧密的螺旋结构,增强其与目的蛋白的结合能力,参与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和FGFR2通路,促进细胞癌变和抗脱落凋亡;也参与调控NF-KB通路,介导炎症反应和热休克反应。但是目前对于TC-1基因与肺癌的关系未见报道,本实验结合基因芯片分析结果,应用RT-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C-1基因及编码蛋白在肺癌A549细胞及抗脱落凋亡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并进一步研究其与肺癌A549细胞抗脱落凋亡的关系,为以后研究TC-1与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目的筛选出肺癌A549细胞抗脱落凋亡相关基因,并探讨TC-1基因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悬浮培养肺癌A549细胞建立抗脱落凋亡模型;运用DNA电泳检验抗脱落凋亡模型;使用贴壁培养和悬浮培养肺癌A549细胞的总RNA制备人类V2.0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35k human Genome Array);通过基因芯片发现肺癌A549细胞贴壁培养与悬浮培养的差异基因;利用NCBI Pubmed数据库筛选出与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相关的基因,并从中找出表达差异倍数最大的基因;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表达差异倍数最大基因的表达。结果1、成功建立肺癌A549细胞抗脱落凋亡模型。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相互聚集呈团块状,且细胞团块随着时间的延长越大、越紧密;提取其DNA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证实其免于脱落凋亡,具备抗脱落凋亡的能力;2、成功制备肺癌A549细胞贴壁培养和悬浮培养状态下的全基因组芯片——人类V2.0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35K Human Genome Array),并发现肺癌贴壁状态和悬浮状态(抗脱落凋亡状态)存在差异基因745个,这些基因涉及多方面的功能基因和结构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63个与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密切相关的基因,并筛选出表达差异倍数最大的基因——TC-1基因;3、在基因水平验证TC-1基因在肺癌细胞中表达,且悬浮培养状态较贴壁培养状态高表达,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并进一步在蛋白水平证实TC-1编码蛋白在肺癌细胞中高度合成,且悬浮培养状态合成更高。结论基因芯片技术为筛选肺癌抗脱落凋亡相关基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肺癌细胞抗脱落凋亡涉及多个基因表达的变化,其中TC-1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肺癌细胞抗脱落凋亡过程,与肺癌细胞侵袭、转移等行为相关。(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0-04-01)
苏凯,雷杰,张伟,张志培,李小飞[6](2010)在《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从抗脱落凋亡肺癌A549细胞中筛选转移相关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正常上皮或内皮细胞脱离细胞外基质会发生脱落凋亡,但肿瘤细胞可不依赖细胞基质生长而不发生凋亡,这一现象被称为抗脱落凋亡,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均认为抗脱落凋亡是肿瘤发生转移的始动环节。本实验旨在比较抗脱落凋亡及正常贴壁生长肺腺癌A549细胞基因组表达差异,从中筛选肺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利用多聚羟乙基甲基丙烯酸树脂处理培养皿,致细胞无法贴壁生长,建立抗脱落凋亡肺癌A549细胞系;利用北京博奥生物芯片公司的人类V2.0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检测其与正常贴壁生长A549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性,筛选肺癌转移相关基因。结果共得到表达差异的基因745个,从中筛选出63个与肺癌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结论成功建立抗脱落凋亡肺癌A549细胞系并筛选出转移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肺癌转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它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肺癌杂志》期刊2010年01期)
张艰,吴昌归,李志奎,李焕章[7](2005)在《人肺癌细胞株抗脱落凋亡特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肺癌细胞A549、SpcA1、PLA801及Calu3抗脱落凋亡的特性,为研究肺癌细胞抗脱落凋亡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结合PI及AnnexinVFITC双标记染色法及Westernblot法观察4株肺癌细胞脱落凋亡的特性。结果:脱落培养12h后,4株肺癌细胞有不同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Calu3悬浮培养24h后,凋亡率与贴壁培养24h的凋亡率有明显差别而A549等3种肺癌细胞系与贴壁培养的对照组相比较,其凋亡率无显着性差异,Westernblot结果也验证了上述结果结论:肺癌细胞Calu3属于脱落凋亡细胞,而A549、SpcA1PLA801属于抗脱落凋亡细胞。(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05年04期)
李莹,药立波,韩炯,王立峰,韩月恒[8](2004)在《胃癌细胞抗脱落凋亡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求胃癌细胞抗脱落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用soft agar实验观察信号分子抑制剂对胃癌细胞非锚定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信号分子抑制剂对脱落培养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凋亡诱导作用,Western印迹检测胃癌细胞脱落培养后相关信号分子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变化。结果信号分子抑制剂genistein、AG17和AG825完全抑制了胃癌细胞集落的形成、阻滞细胞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而且诱导细胞脱落凋亡的作用比较明显;而LY、PD和SB作用细胞后,所形成的细胞集落与对照组相比略小、数目略少,亦阻滞细胞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但是诱导细胞脱落凋亡的比例较低。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胃癌细胞脱落培养24 h后,细胞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ERK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但是ERK-p水平显着升高。结论蛋白酪氨酸激酶、HER2激酶、ERK激酶和PDGFR激酶途径是胃癌细胞抗脱落凋亡的重要信号通路和信号分子。PI-3K途径和p38MAPK分子与胃癌细胞锚定非依赖性增殖密切相关,与胃癌细胞的锚定非依赖性存活无关。(本文来源于《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期刊2004年02期)
杨兴龙[9](2003)在《PDK分子PH结构域与蛋白激酶B在胃癌细胞抗脱落凋亡中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PKB(Protein Kinase B:蛋白酶B)是与PKC结构同源的Ser/Thr蛋白激酶,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抵抗细胞脱落凋亡的生物学效应。PH结构域(pleckstrin homology domain)是蛋白分子内由约120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序列,可介导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识别、结合,进而影响蛋白激酶对底物蛋白分子的活化水平。有研究提示,PKB分子的活化是通过蛋白分子的PH结构域与胞浆膜PDK(phosphoinostide depent protein kinase:磷脂酰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分子的结合、催化而激活的,本实验即研究:①PDK分子对PKB分子的磷酸化调控作用;②PDK影响PKB分子活化后的宿主细胞生物学功能改变的特点。 实验中,构建了PDK分子PH结构域原核表达载体pRSETB-PDK PH,褪皮素(RxR)诱导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pIND(SPI)-pVgRxR-PDK PH,腺病毒质粒Ad-PDK PH叁个表达载体,分别进行了原核蛋白表达,哺乳动物细胞(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稳定转化和裸鼠体内的治疗实验,根据实验所得原核蛋白表达、真核细胞稳定转染后RT-PCR、DNAladder、FCM、Western Blotting和裸鼠体内治疗实验结果,可以明确: 1.PDK PH结构域的原核表达质粒pRSETB-PDK PH可在E-ColiJM 109(DE3)中稳定表达可溶蛋白。 2.实验结果证实,转染了目的基因PKD PH Domain cDNA序列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在外源刺激IGF(胰岛素类生长因子)存在和目的基因诱导表达剂RXR诱导下,可在真核表达载体pIND(sPI)中稳定表达目的蛋白并发挥作用。 3.胰岛素或生长因子诱导的真核细胞生化活动过程中,PDK分子PH结构域在真核细胞中的过表达可以引起细胞尤其是肿瘤细胞的凋亡形为,随着PDK分子PH结构域蛋白表达水平的逐步提高,凋亡形为逐步增强。 4.在胰岛素或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生化活动过程中,PDK分子PH结构域在真核细胞中的过表达可以引起PKB分子磷酸化水平的降低,说明PKB分子的磷酸化活化受PDK分子的调控,两者呈反相相关关系。 5.PDK分子PH结构域目的蛋白的过表达引起的细胞凋亡的机制主要是下调了起抵抗细胞凋亡作用的PKB分子的磷酸化水平,从而降低其活性,无法发挥积极的生化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期刊2003-05-01)
李莹,韩炯,王立峰,林树新,药立波[10](2003)在《人胃癌细胞株抗脱落凋亡特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胃癌细胞HGC2 7,BGC82 3 ,MGC80 3 ,SGC790 1抗脱落凋亡的特性 .为研究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的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应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 ,DNAladder检测 ,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观察胃癌细胞脱落培养后细胞生长状况的改变 .结果 :对照组细胞MDCK(狗的正常肾脏上皮细胞系 )在软琼脂中不生长 ,没有形成细胞集落 ;悬浮培养 15h后 ,可见有细胞凋亡特征性的DNAladder出现 ;流式细胞仪检测 ,悬浮培养 2 4 ,4 8h可见有凋亡峰出现 .而HGC2 7等 4种胃癌细胞系在软琼脂中均形成大小不等的细胞集落 ,脱落培养15h后 ,没有细胞凋亡特征性的DNAladder出现 ,流式细胞仪检测 ,与贴壁培养的对照组相比细胞周期没有显着性差异 ,也没有凋亡峰的出现 .结论 :MDCK细胞属于锚着依赖性细胞 ,可出现脱落凋亡 .胃癌细胞HGC2 7,BGC82 3 ,MGC80 3 ,SGC790 1属于抗脱落凋亡细胞(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抗脱落凋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脱落凋亡,为上皮细胞与其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 ECM)脱离后继而出现的细胞凋亡,1994年Frisch SM等首次报道了这一现象,并命名为“anoikis”[1]。脱落凋亡为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其意义在于它可防止上皮细胞与ECM脱离后经各种管道系统或经机体各种腔隙播散至其它脏器继续生长,保证机体稳态结构。癌细胞作为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却能自原发部位脱落后,迁徙到其它部位脏器中继续生长,甚至其异位的环境完全不适合原部位正常上皮细胞的生长,而形成转移瘤[2]。这一现象说明能够发生转移的癌细胞具备抗脱落凋亡能力。抗脱落凋亡被广泛认为是肿瘤转移的一种重要原因。肺癌胸膜转移致胸膜腔可形成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胸水中悬浮有大量的肿瘤细胞,这些肿瘤细胞能够在MPE中悬浮状态下存活并在脏壁层胸膜种植转移,使脏层及壁层胸膜形成转移灶。这一现象说明恶性胸水中的肿瘤细胞已具备抗脱落凋亡能力。因此,胸水中的肿瘤细胞为机体内相对易取的典型抗脱落凋亡细胞。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大量研究表明,有多种因素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脱落凋亡/抗脱落凋亡调节机制,包括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及其它相关因素;TC-1(C8orf4)基因是近期发现的与炎症及肿瘤相关的基因。最早发现其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异常增高[3],同时有研究报道其在悬浮培养的高侵袭性肺腺癌A549细胞系中同样高表达[4-5]。然而TC-1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侵袭能力的关系尚无定论,其在肺癌抗脱落凋亡属性中的作用上仍需进一步考证。目的:探讨恶性胸水肿瘤细胞分离的合适方法,建立肺腺癌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模型。对胸水中的肿瘤细胞进行生物学及形态学研究,并探讨TC-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一:取已病理确诊肺腺癌胸膜转移的恶性胸水肿瘤细胞,利用多聚羟乙基甲基丙烯酸树脂处理培养皿,致细胞无法贴壁生长,通过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并纯化肿瘤细胞,建立胸水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模型;二:以肺腺癌原发灶原代培养肿瘤细胞为对比,对胸水肿瘤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数,绘制生长曲线和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C-1基因在原发灶肿瘤细胞及胸水肿瘤细胞间的表达差异,MTT法检测TC-1基因相关通路抑制剂对两组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结果:一:利用两次梯度密度离心法可有效分离纯化胸水中的肿瘤细胞,建立体外悬浮培养人体胸水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模型,体外悬浮培养时间约4周左右。二:对胸水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及形态学的研究发现:1.原发灶肿瘤细胞的生长曲线存在明显的阶段分布:即潜伏期、对数期、平台期;而胸水肿瘤细胞其生长曲线低平,近似直线,无明显阶段分布,细胞增殖缓慢,细胞倍增时间为(115.74±15.38)h;2.细胞周期分布检测,胸水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为:G_0、G_1期(58.95±4.13)%、S期(26.2±3.7)%、G_2期(14.85±1.3)%;近60%的细胞处于细胞静止期;3.细胞凋亡率:原发组及胸水组中活细胞数占90%以上,凋亡及坏死细胞总数小于10%。原发灶肿瘤细胞悬浮培养48h后活细胞数为(38.9±6.9)%,凋亡及坏死细胞总数大于60%;4.扫描电镜示胸水组与原发组相比较,胸水组中肿瘤细胞呈现发育缺陷,其细胞膜微孔增大增多、细胞纤毛减少、呈球样及板样变;少量肿瘤细胞出现凋亡小泡呈凋亡前期样变化。叁:1.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TC-1基因在胸水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原发灶肿瘤细胞,两组细胞在TC-1的表达水平上存在差异;2.应用TC-1通路相关抑制剂PD176074可促使悬浮着的胸水肿瘤细胞出现大批凋亡及坏死,抑制率为54.43%,而PD176074对贴壁培养的原发灶肿瘤细胞无影响。结论:成功建立胸水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模型;肺腺癌原发灶肿瘤细胞与其胸水转移的肿瘤细胞在生物学性状与形态学上存在差异;TC-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胸水肿瘤细胞的抗脱落凋亡能力存在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脱落凋亡论文参考文献
[1].范萌.受体型酪氨酸激酶TrkB通过抗脱落凋亡作用参与结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
[2].颜秉阳.TC-1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胸水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的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
[3].雷杰,苏凯,张志培,张伟,李小飞.肺癌A549细胞抗脱落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及其TC-1的表达和意义[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
[4].苏凯.利用抗脱落凋亡A549细胞筛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TC-1相关通路抑制剂对A549脱落凋亡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0
[5].雷杰.肺癌A549细胞抗脱落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研究及TC-1的表达和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0
[6].苏凯,雷杰,张伟,张志培,李小飞.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从抗脱落凋亡肺癌A549细胞中筛选转移相关基因[J].中国肺癌杂志.2010
[7].张艰,吴昌归,李志奎,李焕章.人肺癌细胞株抗脱落凋亡特性的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
[8].李莹,药立波,韩炯,王立峰,韩月恒.胃癌细胞抗脱落凋亡的分子机制[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4
[9].杨兴龙.PDK分子PH结构域与蛋白激酶B在胃癌细胞抗脱落凋亡中的相互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
[10].李莹,韩炯,王立峰,林树新,药立波.人胃癌细胞株抗脱落凋亡特性的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