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油气盆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气,盆地,准噶尔盆地,东非,流体,矿物,原油。
油气盆地论文文献综述
肖晨超,吴小娟,汪大明,褚永彬[1](2019)在《基于烃类微渗漏的油气异常信息提取及远景区预测——以中非Salamat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田中烃类物质渗漏引起的物质变异可以通过遥感手段进行探测。与传统的油气勘探方法相比,遥感技术具有无侵入、大面积、高效、低成本等特点,尤其在地形、地貌环境复杂险恶的地区优势明显。为进一步研究遥感油气探测技术,以烃类微渗漏理论为基础,采用去串扰、大气校正、波段比值、主成分分析和单窗算法处理中非Salamat盆地的ASTER数据,提取了黏土类、碳酸盐类、二价铁离子类矿物蚀变信息和亮度温度值。结果表明,上述几种矿物强蚀变信息和地表高温异常信息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南部,即中部隆起带和南部洼陷带含油气可能性高。结合已有地质、地震和物化探资料,圈定了5处油气远景区,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遥感》期刊2019年04期)
朱联强,袁海锋,林雪梅,曾伟,徐云强[2](2019)在《四川盆地安岳构造寒武系龙王庙组成岩矿物充填期次及油气成藏》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寒武系龙王庙组时代老,埋藏深,储层埋藏及成岩改造强烈,且受加里东、印支、喜马拉雅等重要构造运动的影响,油气成藏过程复杂。通过对龙王庙组岩心观察、岩石学类型分析、显微薄片的观察,结合阴极发光特征对成岩矿物的充填序列进行了识别和划分。以矿物的充填序列为基础,对不同期次成岩矿物中赋存的烃类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与其共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进行测试,明确了龙王庙组油气藏的成藏期次,并结合安岳构造龙王庙储层热演化史,厘定了油气成藏时间。所识别出的5期白云石以及石英等成岩矿物捕获的流体包裹体,记录了5期油气成藏事件:第一期为中叁迭世的古油藏充注;第二期为早侏罗世的古油气藏充注;第叁期为中侏罗世的湿气藏充注;第四期为早白垩世晚期的干气藏充注;第五期为晚白垩世以来的气藏调整。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的古气藏调整是龙王庙组气藏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应的时间约为40 Ma。(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陈策,张越迁,蔡志东,吴俊军,王冲[3](2019)在《横波VSP技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勘探向开发方向的转变,油气勘探开发已经进入油藏的精细描述阶段,单一纵波信息难以满足各探区油气勘探工作需求,纵横波联合采集、处理及应用方法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技术攻关方向。近年来,随着勘探力度的加强,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侏罗系叁工河组砂岩储层陆续获得重要油气发现,显示出巨大的勘探潜力。但在地质研究中仍存在储层岩石物理参数估算不准确、地震资料保幅性不足,砂体迭置部位地震反射特征不清,薄砂体的识别困难等问题。本次利用在研究区获得的横波VSP资料在岩石物理参数准确求取、储层地震属性响应特征精细分析和纵横波联合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方面进行技术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7)
张世鑫,李爱山,韩文明,杜向东[4](2019)在《基于Gassmann流体项直接反演的油气检测技术及在东非裂谷盆地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油气勘探的成功率,储层油气检测已成为目前油气勘探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构建敏感的油气指示因子并实现敏感油气指示因子的可靠计算是其成功的关键。针对东非裂谷盆地新生代储层物性参数差异大对油气识别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基于双相介质岩石物理理论的Gassmann流体项为油气指示因子,有效降低了岩石骨架孔隙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油气检测的敏感性。利用弹性阻抗反演实现了Gassmann流体项的直接反演,相比较常规的间接计算技术,Gassmann流体项的计算精度有了显着提高。应用于东非裂谷盆地E工区,有效预测了油气富集区的平面分布范围,预测结果得到了钻井的验证。(本文来源于《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7)
陈珊珊,黄明生,赖长洁,鲍家惠[5](2019)在《二维地震技术在江西中部某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中部某盆地冷水坞组地层烃源岩丰富、总有机碳含量高,具有非常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由于该盆地多为红层覆盖、地面条件复杂,深部火山岩分布广泛,导致地震资料品质较低,目的层埋深、厚度、构造等信息不清,将二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解释,应用于该盆地油气勘探,理清了研究区地层展布、厚度及埋深等相关的关键信息,落实局部构造,为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参数井提供有利靶点。(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慈兴华,张焕旭,牛强,朱地,康淑娟[6](2019)在《碳同位素现场检测技术分析致密油气充注特征——以渤海湾盆地民丰洼陷北斜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油气充注对于寻找勘探目标和落实井位部署都十分重要。为此,以渤海湾盆地民丰洼陷北斜坡为例,选择盐斜233井、永斜932井及盐22井区开展现场碳同位素检测工作,并基于全新的碳同位素测量仪器在钻井现场获取的大量碳同位素数据,比对该区生产井天然气的碳同位素数据、组分数据,结合烃源岩演化、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储层沉积环境与物性特征,分析天然气在单井的充注特征和区域上的充注范围,探讨利用碳同位素现场检测手段来判识油气充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盐斜233井沙四纯下亚段发生了深层油气的充注,天然气为深层原油裂解气与本地烃源岩热裂解气的混合气;②永斜932井沙叁、四段天然气为本地烃源岩的热裂解气,但个别井段存在着深层天然气充注;③盐22井区油藏伴生气碳同位素值在该区中部重两侧轻、南重北轻,与储层物性分布特征一致,反映高成熟天然气的充注受储层物性控制;④盐22井区原油为本地烃源岩成熟阶段产物,而天然气则是在本地原油伴生气基础上存在着深层高成熟产物的充注。结论认为:①民丰洼陷北斜坡西北向存在着一个高成熟油气充注区,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②碳同位素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能够提供大量连续的立体碳同位素数据,可以快速分析油气充注特征、判断油气来源与成因,为油气开发部署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9年11期)
本刊编辑部[7](2019)在《改造型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原油田内蒙探区历时3年科技攻关,形成了银额盆地"改造型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技术":1)提出海西末—印支期西伯利亚和华北板块碰撞形成盆地褶皱基底,燕山期进入断陷、抬升交替发育阶段,明确白垩系为盆地稳定地层单元;2)确立巴音戈壁组是盆地主力烃源岩层系,评价石油资源量14.39×108t,较2005年资源评价(3.09×108t)增加11.30×108t,提升了盆地勘探价值;3)明确"早碱晚酸"形成巴音戈壁组碎屑岩次生溶蚀孔隙,"高温热液"形成基岩大理岩网状缝洞体系,(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9年06期)
陈建平,陈建军,倪云燕,范铭涛,廖凤蓉[8](2019)在《酒泉盆地酒西坳陷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与有利勘探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酒泉盆地酒西坳陷是典型的勘探程度非常高的含油气坳陷,其油气勘探潜力及有利的勘探区域是油气勘探决策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酒西坳陷原油类型与油源的精细对比,厘定了不同类型原油分布的层系与区域,总结归纳了原油分布规律,探讨了油气运移与聚集成藏的控制因素,重新评估了油气资源潜力并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酒西坳陷青南次凹中部地区存在低成熟、中等成熟和高成熟3类原油。低成熟原油仅分布在下白垩统下沟组上段和中沟组,中等成熟原油分布在下白垩统下沟组中段及以上地层,高成熟原油主要分布在深层下沟组下段与赤金堡组。青西凹陷南部的窟窿山构造带和北部的柳北构造带仅分布高成熟原油;鸭儿峡—老君庙—石油沟构造带和石北次凹西部斜坡带的古近系中仅分布中等成熟原油。青南次凹内部的油气以近源运移成藏为主,不同层段有效烃源岩的分布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层位。窟窿山断裂和121断裂是控制凹陷内油气运移成藏的关键断裂,鸭509断裂是控制油气由青西凹陷向南部凸起运移的关键断裂。新近纪以来祁连山向北推覆挤压形成的背斜构造带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圈闭,青西凹陷不均衡沉降与抬升为油气由西向东高效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酒西坳陷仍然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基础与勘探潜力。青南次凹中部的深层、南部窟窿山构造带东段和北部柳北构造带的中层—深层是寻找高成熟原油的有利区;鸭西及其以南地区是寻找中等成熟和高成熟原油的有利区;鸭南—庙南地区和鸭儿峡—石北次凹西部斜坡地区的古近系是寻找中等成熟原油的有利区;石北次凹中部—北部的深层是寻找赤金堡组自生自储成熟原油油藏的有利区。(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岳勇,田景春,赵应权[9](2019)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皮山北新1井角砾岩的地层归属、成因及油气勘探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皮山北新1井(PBX1)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麦盖提斜坡,在该井6 884~7 150 m的角砾岩中发现油迹显示并测试获油流,但目前对于角砾岩其赋存地质年代、形成原因等背景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制约了该区勘探部署、潜力分析.岩心观察、统计,结合X粉晶衍射分析,表明角砾岩磨圆和分选均较差,成分主要为白色亮晶砂屑(鲕粒)灰岩、浅灰色粉晶云岩、灰色粉晶云岩、深灰色粉晶云岩及少量石英和硬石膏,基质主要为细小的碳酸盐岩角砾胶结而成.角砾岩地层下部发现较多时代以晚白垩世为主的孢粉微体古生物化石;放射年代学结果表明,角砾岩地层碎屑锆石年龄分布范围为2 529~127 Ma,其接受陆相沉积物源时间及地层形成年代不早于127 Ma.综合岩石地层、古生物地层、同位素测年,认为皮山北新1井角砾岩地层为晚白垩世依格孜牙组或与之相当的层位.角砾岩平面分布局限,上超于二迭系地层之上,赋存受控于下覆热底劈作用形成环形凹陷区域.受前期破火山口和后期侵入杂岩构造影响,晚白垩世台地相碳酸盐岩破碎,近源堆积在皮山北负向构造区域内.皮山北新1井油藏油气来源于寒武系,岩浆侵入刺穿古生界巨厚碳酸盐岩、碎屑岩地层,形成"直立的不整合面",沟通寒武系烃源岩,火山活动产生的高角度断裂使得油气运移至中新生界储盖组合中,形成底水构造-地层油气藏.塔西南白垩纪有望成为油气勘探新的突破领域,破火山口边缘带断块圈闭及与中央穹窿火成岩相关的岩墙遮挡等特殊圈闭,是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刘志峰,杨东升,王升兰,吕玉珍[10](2019)在《中国近海盆地叁幕裂陷有序性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海盆地处于滨太平洋构造域,受古太平洋板块、欧亚大陆及印度板块相互作用影响,在中生代末期开始进入活跃的裂陷造盆期,发生叁幕性质不同、规模不同、程度不同和地域不同的裂陷作用,分别为晚白垩世—古新世的第一裂陷幕、始新世的第二裂陷幕和渐新世的第叁裂陷幕。从第一至第叁裂陷幕,中国近海盆地总体发生"由陆向海、由中部向南北两端"的有序裂陷。第一裂陷幕发生在靠陆一侧的东海盆地台北坳陷、南黄海盆地等;第二裂陷幕向海域方向、向南北两端发生迁移,发生在渤海海域、东海盆地浙东坳陷、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北部湾盆地等;第叁裂陷幕继续向海域方向、向南北两端迁移,发生在南海琼东南、莺歌海盆地等,以及渤海渤中坳陷。中国近海盆地裂陷有序性控制了烃源岩发育的有序性,第一裂陷幕裂陷的盆地(坳陷)局部发育湖相烃源岩,第二裂陷幕裂陷的盆地(坳陷)广泛发育湖相烃源岩,第叁裂陷幕裂陷的盆地(坳陷)广泛发育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烃源岩发育的有序性控制了油气分布的有序性,第一、第二裂陷幕裂陷的盆地(坳陷),其湖相烃源岩主要生成石油,以找油为主;第叁裂陷幕裂陷的盆地(坳陷),其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主要生成天然气,以找气为主。(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期刊2019年S1期)
油气盆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四川盆地寒武系龙王庙组时代老,埋藏深,储层埋藏及成岩改造强烈,且受加里东、印支、喜马拉雅等重要构造运动的影响,油气成藏过程复杂。通过对龙王庙组岩心观察、岩石学类型分析、显微薄片的观察,结合阴极发光特征对成岩矿物的充填序列进行了识别和划分。以矿物的充填序列为基础,对不同期次成岩矿物中赋存的烃类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与其共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进行测试,明确了龙王庙组油气藏的成藏期次,并结合安岳构造龙王庙储层热演化史,厘定了油气成藏时间。所识别出的5期白云石以及石英等成岩矿物捕获的流体包裹体,记录了5期油气成藏事件:第一期为中叁迭世的古油藏充注;第二期为早侏罗世的古油气藏充注;第叁期为中侏罗世的湿气藏充注;第四期为早白垩世晚期的干气藏充注;第五期为晚白垩世以来的气藏调整。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的古气藏调整是龙王庙组气藏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应的时间约为40 M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气盆地论文参考文献
[1].肖晨超,吴小娟,汪大明,褚永彬.基于烃类微渗漏的油气异常信息提取及远景区预测——以中非Salamat盆地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19
[2].朱联强,袁海锋,林雪梅,曾伟,徐云强.四川盆地安岳构造寒武系龙王庙组成岩矿物充填期次及油气成藏[J].石油实验地质.2019
[3].陈策,张越迁,蔡志东,吴俊军,王冲.横波VSP技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C].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张世鑫,李爱山,韩文明,杜向东.基于Gassmann流体项直接反演的油气检测技术及在东非裂谷盆地的应用[C].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陈珊珊,黄明生,赖长洁,鲍家惠.二维地震技术在江西中部某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9
[6].慈兴华,张焕旭,牛强,朱地,康淑娟.碳同位素现场检测技术分析致密油气充注特征——以渤海湾盆地民丰洼陷北斜坡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9
[7].本刊编辑部.改造型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技术[J].断块油气田.2019
[8].陈建平,陈建军,倪云燕,范铭涛,廖凤蓉.酒泉盆地酒西坳陷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与有利勘探方向[J].石油学报.2019
[9].岳勇,田景春,赵应权.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皮山北新1井角砾岩的地层归属、成因及油气勘探意义[J].地球科学.2019
[10].刘志峰,杨东升,王升兰,吕玉珍.中国近海盆地叁幕裂陷有序性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