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声发射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热,损伤,在线,辉绿岩,水合物,信号,氧化锆。
声发射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郭力,李波,郭君涛[1](2019)在《基于小波分析和GA-SVM的金刚石砂轮磨损的声发射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程陶瓷磨削中金刚石砂轮磨损状态判别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在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金刚石砂轮精密磨削的声发射智能监测实验中,在深入研究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磨削机理的基础上,对磨削声发射信号进行了5层离散小波分解。研究结果表明:金刚石砂轮磨损后,磨削声发射信号小波分解系数的有效值和方差,以及声发射信号小波能谱系数在低频率段都有所增大;利用部分稳定氧化锆磨削声发射信号的小波能谱系数或小波分解系数的有效值和方差值的组合,作为判别金刚石砂轮磨损状态的特征值,采用基于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对金刚石砂轮的磨损状态判别准确度达100%,判别准确度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方法。(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刘延雷,黄泽,杨象岳,陈涛,孙海燕[2](2019)在《低合金高强钢焊接延迟裂纹的声发射信号监测及敏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焊接试验和声发射监测对斜Y字型坡口SPV490Q钢焊接试件焊后延迟裂纹形成过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低合金高强钢焊接延迟裂纹孕育、扩展和开裂过程的声发射信号特性。通过对不同规格和焊接条件的焊接试件进行对比,进一步得出了该材料焊接延迟裂纹开裂敏感特性。(本文来源于《化工装备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王强,周扬一,李元辉,张凤鹏[3](2019)在《基于声发射监测的含天然弱面辉绿岩变形和强度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红透山铜矿采场顶板含不同角度节理岩体问题,将含有天然弱面辉绿岩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含有纵向弱面辉绿岩试件比含横向弱面试件强度大,含有叁角形斜向弱面抗压强度最低,在相同应力下,含纵向弱面试件轴向应变会比完整试件的应变变化小,含横向贯通弱面试件的轴向应变会比完整试件的应变变化大,横向应变变化相反;(2)完整试件和含天然横向弱面试件在受压时试件为脆性断裂破坏,含纵向弱面试件在受压时为沿弱面拉伸破坏,含有斜向叁角弱面试件破坏为沿弱面剪切破坏;(3)含有纵向弱面辉绿岩试件声发射信号与完整试件压缩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相近,含有斜叁角弱面试件声发射信号非常活跃,试件撞击率出现几次阶段峰值,含双横向弱面试件受到抗压比含单横向弱面试件声发射信号更活跃;(4)此试验可为采场内含有结构面岩体开挖支护提供指导意见,研究结果可以反应含不同弱面试件受加载变形和强度特性及破坏模式。(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2期)
佘斌,何媛媛[4](2019)在《声发射技术在水轮机活动导叶裂纹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声发射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多种行业,但在水轮机活动导叶实时监测中仍是首次。根据声发射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特点,以瀑布沟电站为例,将声发射传感器安装在6号机组活动导叶的顶部端面位置,通过声发射电缆连接到声发射采集主机上,再由控制电缆连接到安装有采集分析软件的工控机上,接通电源,声发射检测装置开始运行,就实时检测水轮机导叶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水轮机导叶出现裂纹即刻发出报警,为防范事故、及时检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水电与新能源》期刊2019年09期)
王兴君,黄莺[5](2019)在《基于声发射的结晶形态监测传感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柠檬酸结晶系统的监测,研究了声发射技术对结晶形态监测的潜力。通过两类结晶实验(一水柠檬酸、无水柠檬酸)来研究声发射与结晶类型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时频域声发射信号分析方法,两类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利用利用时频域信号分析法,找到了声发射信号与结晶(成核、生长、相变)的对应关系。然后,利用声发射信号能量频谱图,观察到柠檬酸一水合物成核过程中形成的声发射信号比无水合物结晶信号的高频部分(300-500KHz)释放出更多的能量。最后,利用声发射能量图,建立基于声发射的结晶形态监测模型。为结晶形态监测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张燕南,周伟,商雅静,赵文政[6](2019)在《叁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微变形的测量与损伤破坏声发射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监测叁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拉伸过程中的变形与损伤破坏行为,采用声发射(AE)与数字图像相关互补技术,有效获取复合材料表面局部微变形信息和内部损伤源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拉伸应变值增加到0. 45%左右时,纱线交织区域开始出现明显应变集中;随应变水平进一步提高,应变集中分别向纱线横向、纵向扩展,伴随较多AE信号,出现刚度下降;在应变水平接近1. 13%时,表面应变场形成以纱线为受载主体的锯齿形应变集中带;基于K-means聚类分析表明,复合材料基体开裂、纤维/基体脱黏和纤维断裂对应的AE幅度分别为40~60、55~100、40~90 d B;随编织厚度增加,复合材料皮芯结构外部区域占比降低,导致材料抗拉强度下降,但AE峰值幅度和频率无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庭梁,曹文炅,王亦伟,郭剑,蒋方明[7](2019)在《增强型地热系统水力压裂与声发射监测室内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 EGS)以干热岩热能的开采和利用为目的,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重点研究对象。除了建立EGS野外试验场开展实际场地研究和技术示范外,亦有必要开展相关的室内实验研究,研究或验证相关关键技术,为野外场地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课题组自主研収了模拟地下真实环境的实验系统,开展了尺寸为400 mm×400 mm×400 mm的花岗岩水力压裂实验,通过声収射事件监测到的声収射数据,分析了裂缝的扩展觃律,幵迚行了初步的水力连通实验,探讨了各采出井的流量分配,研究了仍注入井到生产井的水力连通特性。结果可为数值模拟提供基础数据,为野外试验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新能源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何攀,蒋天植,刘才学,沈峰,李朋洲[8](2019)在《基于声发射的压力管道LBB监测系统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应用破前漏(LBB)技术可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经济性,设置LBB监测系统则是应用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分析LBB监测需求,提出了基于声収射的LBB监测方法,幵通过开展相关试验建立了LBB鉴别方法和定位定量模型。为了适应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应用环境要求,研制出一体式声収射传感器,实现了高温辐照环境下LBB探测。通过开展信号调理、抗误报警、在线自检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出LBB监测系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研制的LBB监测系统各项指标满足核电厂应用要求,幵在华龙一号得到应用。(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S1期)
袁明洋[9](2019)在《桥梁声发射损伤监测过程中的车行噪声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二五”末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五纵五横”格局已逐渐清晰,适应于现代客运、货运的国家快速铁路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也已基本成形。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在交通基建规模不断刷新的同时,交通网络结构也迎来了重大调整,交通线路不断突破自然地形的约束,渡堑越峪,桥、隧比重正逐年递增。考虑到桥梁安全的重要性,在结构健康监测评价的技术体系中,现代无损检测(NDT)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当今发展最快、分支最多的技术之一。声发射技术作为当前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对材料、结构损伤演化具有直观的动态捕捉能力,这是当前众多无损检测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提高信噪比并减少冗余信号、无效信号、异类信号的干扰是所有无损检测技术共同关注的话题,声发射亦不例外。对桥梁而言,其运营过程中的车行噪声(车辆噪声与车队噪声)既是声发射信号的最主要激励源也是声发射监测的最常见干扰源,车行噪声的自动识别及处理是发挥声发射动态性、实时性技术优势的最便捷途径。识别车行噪声与破坏信号的声发射特征差异并建立比对数据库是实现车行噪声自动识别的前提,也是验证前端去噪效果的有效技术路径。本文利用自建程序提取声发射特征参数后,通过车辆信号、车队信号、破坏信号的外加标签区分“库源”,并进行神经网络训练,得到的定型网络具有很高的识别率,其关键研究内容如下。1.在实验室进行噪声模拟试验用以验证声发射监测过程中可利用前端去噪排除大部分噪声,而该方法对车行噪声的消除效果不佳;分别进行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采集不同加载段梁受弯破坏的声发射信号与桥梁运营过程中的车辆噪声信号,分别建立数据库形成对照库源,用以进行桥梁健康监测过程中车行噪声的识别。2.正式加载前进行断铅试验,并对断铅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炼出两条数据筛选准则:1)完整性准则,2)基于断铅试验的逻辑序(距离反比、正比)准则,对梁破坏的声发射信号进行筛选,得到破坏信号的数据库;利用特征参数关联图分析并结合波形图特征对车辆信号进行去噪分析,采用经历图分析对各特征参数进行检查,得到较为准确的车辆信号数据库;利用正态分布拟合对数据库中两类信号的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布,探究各参数分布差异。3.参考文献资料,初步构建BP神经网络,并利用控制变量法通过误差对比(MSE)分析分别确定最优隐层节点、激活函数、训练函数、学习函数的选用,对网络性能进行优化。将梁破坏的声发射信号及车辆噪声信号数据库分别赋以标签,以特征参数为输入,以信号库源标签为输出,验证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在进行3000次循环后,BP神经网络单次识别正确率与总的识别正确率均在95%以上。4.基于能量衰减关系的时域迭加模型仿真合成车队波形信号数据,利用自建程序提取其特征参数,与梁破坏的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参数共同作为输入,以信号库源标签为输出,在优化过的BP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识别,所得到的识别正确率也均在95%以上,表明本文构建的BP神经网络可以较好地区分梁破坏信号与车辆噪声信号。(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6-01)
丁真真[10](2019)在《基于WSN铁塔疲劳声发射监测系统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属材料为主要材质的电力铁塔在较长服役期内易受环境载荷、疲劳效应和材料老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结构产生累积损伤而导致抗力衰减,甚至引发倒塔事故。为了在线监测铁塔疲劳损伤状况,本文综合使用了声发射技术、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USB接口数据存储和WIFI无线通信四种技术,设计并实现一种铁塔疲劳声发射无线监测系统,解决了人工检测的低效率、不安全性和滞后性。系统通过采用声发射特征参数表征材料疲劳裂纹扩展中的失稳断裂阶段的转折点,相比于线弹性断裂力学中的转折点,前者具有一定的提前量,有利于实现铁塔疲劳断裂的提前预警。由于受系统硬件的模数转换分辨率和采样频率的限制,系统只能采集到部分声发射数据。为验证系统可行性,通过Q345B钢材疲劳裂纹扩展实验,采用一定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所得到的部分数据的规律,发现系统在最小幅值为60dB,数据数据速率最高为20个/秒的条件限制下,仍然能够采集到失稳断裂阶段转折点处的主要数据成分。因此,系统可以完成材料疲劳损伤监测任务。系统的测试表明,系统各功能模块都能正常运行,以及本文所提出的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声发射数据在线存储和适时传输方案,能够实现广袤环境下铁塔的疲劳损伤信息的在线记录,为铁塔的提前预警、检修和维护提供参考数据,以便及时、有效地避免铁塔故障,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9-06-01)
声发射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焊接试验和声发射监测对斜Y字型坡口SPV490Q钢焊接试件焊后延迟裂纹形成过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低合金高强钢焊接延迟裂纹孕育、扩展和开裂过程的声发射信号特性。通过对不同规格和焊接条件的焊接试件进行对比,进一步得出了该材料焊接延迟裂纹开裂敏感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声发射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郭力,李波,郭君涛.基于小波分析和GA-SVM的金刚石砂轮磨损的声发射监测研究[J].机电工程.2019
[2].刘延雷,黄泽,杨象岳,陈涛,孙海燕.低合金高强钢焊接延迟裂纹的声发射信号监测及敏感特性研究[J].化工装备技术.2019
[3].王强,周扬一,李元辉,张凤鹏.基于声发射监测的含天然弱面辉绿岩变形和强度特性实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4].佘斌,何媛媛.声发射技术在水轮机活动导叶裂纹监测中的应用[J].水电与新能源.2019
[5].王兴君,黄莺.基于声发射的结晶形态监测传感器的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6].张燕南,周伟,商雅静,赵文政.叁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微变形的测量与损伤破坏声发射监测[J].纺织学报.2019
[7].李庭梁,曹文炅,王亦伟,郭剑,蒋方明.增强型地热系统水力压裂与声发射监测室内实验研究[J].新能源进展.2019
[8].何攀,蒋天植,刘才学,沈峰,李朋洲.基于声发射的压力管道LBB监测系统研制[J].核动力工程.2019
[9].袁明洋.桥梁声发射损伤监测过程中的车行噪声识别[D].江苏大学.2019
[10].丁真真.基于WSN铁塔疲劳声发射监测系统的研发[D].南昌航空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