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保存论文_江灵,王洁,杨倩,杨莉,黄远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冰冻保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冰冻,红细胞,血小板,血液,因子,疗效,生化。

冰冻保存论文文献综述

江灵,王洁,杨倩,杨莉,黄远帅[1](2019)在《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及其保存液二甲亚砜对人体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的有效性,以及冰冻血小板的保存液二甲亚砜(DMSO)对人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输注过血小板并符合纳入标准的319例患者,按输注血小板制品的不同分为3组,单采组(新鲜单采血小板)105例;浓缩组(手工浓缩血小板)102例;冰冻组(冰冻血小板)112例。检测3组患者的24h血小板纠正指数(CCI),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输血不良反应率,比较3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清蛋白(TP)、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3组间的24hC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288,P<0.01)。3组间的输血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4,P=0.048)。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和新鲜单采血小板前后的生化指标(ALT,AST,TP,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病种的患者输注不同剂量的冰冻血小板后的生化指标,以及输注相同剂量的冰冻血小板后不同时间段生化指标的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冻血小板输注疗效好,其保存液DMSO对人体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张萃萃,孟宪成,李红珠[2](2018)在《RhD(-)血在不能进行冰冻保存的情况下的临床供应与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RhD(-)血的临床需求及供应情况,探索合理的血液调控方式,使RhD(-)血在不能进行冰冻保存的情况下,既能满足临床需求,又不会过期报废。方法统计分析天津市血液中心自2013—2017年的RhD(-)血的临床供应情况;比较在2013—2017年期间,RHD(-)红细胞的冰冻、解冻2个过程的红细胞制备量。对自2017年1—12月,RhD(-)血的采集入库情况、临床发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协会第九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期刊2018-11-01)

江灵[3](2018)在《冰冻血小板复融后的疗效评价及其保存液二甲亚砜对人体毒副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新鲜单采血小板、手工浓缩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的输注疗效指标,探讨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探讨冰冻血小板保存液二甲亚砜(Dimethyl Sulphoxide,DMSO)对人体的影响。方法:1、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1.1-2017.6.30期间输注过血小板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319例,根据血小板制品不同分为3组,组1(新鲜单采血小板组,共105例),组2(手工浓缩血小板组,共102例),组3(冰冻血小板组,共112例);记录患者基本资料,疾病诊断,住院期间输注的血小板总量及次数,输注血小板前及输注后24小时血小板计数,输注血小板前后的生化指标(ALT,AST,TP,ALP),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输注冰冻血小板前后患者的体格检查资料(一般检查,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神经系统)。2、召回组3(输注冰冻血小板)患者50例,行体格检查,检测生化指标(ALT,AST,TP,ALP),根据患者出院时间分为半年组、一年组,并与输注冰冻血小板前的临床资料比较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选用t检验,不符合者选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结果:1、叁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上升,叁组血小板上升值分别为14.2(4.0,44.5)、12.0(1.0,28.0)、6.0(1.0,1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3.171,P=0.001),组3血小板上升值低于组1、组2;叁组血小板上升例数百分比分别为88.6%,84.3%、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00,P=0.407)。2、血小板输注后24小时CCI值叁组分别为9.6(2.1,18.4)、9.6(0.9,20.3)、4.5(0.7,9.22),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288,P<0.001),两两成组秩和检验组1和组3、组2和组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和组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9),组3的24小时CCI值低于组1、组2;3、血小板临床输注有效率叁组分别为65.7%、62.7%、5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74,P=0.062)。输血不良反应分别为组1(8例,7.4%)、组2(14例,13.3%)、组3(5例,4.5%)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54,P=0.048),组3不良反应率低。4、组3中输注冰冻血小板前后的生化指标(ALT,AST,TP,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和组3输注血小板前后生化指标的改变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3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前后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改变,均无DMSO相关的毒副反应发生;组3患者按病种分类,同病种不同输注剂量间生化指标的改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0例召回患者,半年组及一年组患者生化指标与输注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体格检查无异常表现,均未发现与DMSO相关的毒副反应。结论:1.冰冻血小板可有效提升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输注有效率与常温保存新鲜血小板相当,但提升能力较常温保存新鲜血小板略差。2.冰冻血小板输注不良反应低于手工浓缩血小板。3.冰冻血小板的保存液二甲亚砜对人体的肝肾功无明显毒副作用,对视觉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内外科各项检查无明显影响。临床使用时无需洗涤,可复融后直接输注。4.冰冻血小板保存时间长,同种免疫反应和病毒传播的风险小,不论从供给形式、时间保证和及时有效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研究血小板长期保存的可行性,对于输血的发展具有显着的效应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张雅莉,姚蓓,赵晓华[4](2017)在《2种血液保存液对新鲜冰冻血浆Ⅷ因子含量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CPDA、ACD-B血液保存液的全血分离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FFP)中Ⅷ含量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用CPDA(A组)、ACD-B(B组)保存的标量400 ml全血所分离制备的FFP各48份,测定FⅧ含量,比较2组FⅧ均值及合格率。结果 2组FⅧ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FⅧ达到质量标准数量的合格率明显下降。结论 ACD-B组FⅧ含量达到质量标准数量的下降与保存液容量增多所致稀释性浓度下降、实际采血量等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临床输血与检验》期刊2017年05期)

蔡晓亮,吕新华,马美琴[5](2017)在《冰冻保存M-H肉汤的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冰冻(-20℃)保存对M-H肉汤培养基的质量效果及有效期。方法:将预先制好并经灭菌后的M-H肉汤培养基置于-20℃保存,在1月、3月、6月、1年、2年后取出,隔水加热或37℃恒温水箱30分钟,用质控菌株做质量鉴定。结果:无菌试验都合格,用标准质控菌株来鉴定各期限冰冻保存的M-H肉汤培养基的质量,均与新鲜时一致,均符合质量控制鉴定标准。结论:冰冻保存不影响M-H肉汤培养基的质量,该保存法适用于基层医院,为商品化批量生产提供了长期保存方式,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家庭医药.就医选药》期刊2017年09期)

高晓云,王新华[6](2017)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下凝血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合理有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留取新鲜冰冻血浆40例,在融浆机37℃25 min融化后均分为2份,1份于(4±2)℃条件下保存,另1份于(25±2)℃条件下保存,所有样本在融化后0、4、24、48和72 h分别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同时进行凝血因子Ⅴ、Ⅶ、Ⅷ、Ⅸ活性以及APTT和PT检测,并对每份样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血培养。结果: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在4℃和25℃保存72 h后均能形成稳定血凝块,且无细菌生长,反应凝血因子活性及血凝块特性的ACT和TMA在保存4、24、48和72 h时间点与0 h相比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同一保存时间点的两个不同温度间无差异。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保存48和72 h时凝血因子Ⅴ活性水平在4℃与25℃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25℃温度保存时活性衰减比4℃温度保存时快。结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保存72 h时虽然有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衰减,但仍能形成稳定血凝块,临床血浆输注过程中融化后保存72 h的血浆可用于临床患者凝血因子的补充,尽量避免血液成分的浪费。(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黄辉,邹丽敏,杨南,杜忻[7](2017)在《保存期末红细胞冰冻保存效果体外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冰冻技术将离体后较长时间的红细胞的保存期延长至数年,确保解冻后红细胞的质量,提高输血的应急能力。方法收集血站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CPD保存液保存了34d的红细胞(2u/袋)30袋,利用全自动细胞处理系统(Haemonetics ACP215)对红细胞进行冰冻及解冻复苏操作,比较产品与《全血与成分血质量要求》的差异性。结果利用全自动细胞处理系统(Haemonetics ACP215)对红细胞进行冰冻及解冻操作,终产品在外观、容量、血红蛋白含量、游离Hb、甘油残留量、白细胞残留量和细菌培养结果等方面与标准无显着差异。结论无论从延长红细胞保存时间,还是提高输血应急能力,冰冻红细胞都起到了实效。(本文来源于《实验与检验医学》期刊2017年03期)

张新龙,刘海英[8](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RhD(-)血液冰冻保存洗涤复苏技术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RhD(-)血液冰冻解冻红细胞的制备方法,并对临床输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使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提供的ACP215全自动细胞洗涤仪和全密闭式成套耗材,先甘油化红细胞悬液,后置-65℃以下深低温保存,需要时去甘油复苏,采用9%Na Cl和0.9%NaCl渗透压梯度递减方法洗涤,制备成冰冻解冻红细胞,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检测方法对该制品进行质量检测,并对临床上RhD(-)患者的输注效果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应用该方法冰冻解冻RhD(-)血红细胞,其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经临床输注后效果良好。结论使用ACP215制备冰冻红细胞,低温保存后洗涤去甘油,操作安全快捷,回收率高,产品质量可靠,将为少数民族地区稀有血型血液的长期保存、及时有效供给以及自身储血、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大量用血创造有力条件。(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管珏[9](2016)在《冰冻红细胞保存期限延长至两年对红细胞回收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血液储存要求》(20130601实施)规定冰冻红细胞的保存期为自采血之日起10年。目前,上海市血液中心制备的冰冻红细胞保存期限为自采血之日起1年。故为了延长冰冻红细胞的有效期,同时确保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回收率不受影响,对同一血液规格、不同保存期限内的冰冻红细胞解冻去甘油,并对解冻后的红细胞回收率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随机选取6袋保存期限在1年内的1单位Rh(D)阴性冰冻红细胞和6袋保存期限在2年内的1单位Rh(D)阴性冰冻红细胞,使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的ACP215全(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期刊2016-11-08)

黄辉[10](2016)在《红细胞冰冻保存效果体外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常红细胞的保存期在35 d左右,但提供冰冻红细胞保存技术,其保存期可以延长到数个月甚至几年。该技术通常用于稀有血型的保存,对于Rh阳性血液的长期保存也一样适应,我们研究利用全自动细胞处理系统(Haemonetics ACP215)进行普通血型红细胞的冰冻保存,检测红细胞解冻后的质量指标,从而保证在延长红细胞保存时间的情况下制备出符合国家质量要求的血液。(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期刊2016-11-08)

冰冻保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RhD(-)血的临床需求及供应情况,探索合理的血液调控方式,使RhD(-)血在不能进行冰冻保存的情况下,既能满足临床需求,又不会过期报废。方法统计分析天津市血液中心自2013—2017年的RhD(-)血的临床供应情况;比较在2013—2017年期间,RHD(-)红细胞的冰冻、解冻2个过程的红细胞制备量。对自2017年1—12月,RhD(-)血的采集入库情况、临床发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冰冻保存论文参考文献

[1].江灵,王洁,杨倩,杨莉,黄远帅.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及其保存液二甲亚砜对人体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9

[2].张萃萃,孟宪成,李红珠.RhD(-)血在不能进行冰冻保存的情况下的临床供应与调控[C].中国输血协会第九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2018

[3].江灵.冰冻血小板复融后的疗效评价及其保存液二甲亚砜对人体毒副作用的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8

[4].张雅莉,姚蓓,赵晓华.2种血液保存液对新鲜冰冻血浆Ⅷ因子含量影响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

[5].蔡晓亮,吕新华,马美琴.冰冻保存M-H肉汤的质量评价[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

[6].高晓云,王新华.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7

[7].黄辉,邹丽敏,杨南,杜忻.保存期末红细胞冰冻保存效果体外评估[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

[8].张新龙,刘海英.少数民族地区RhD(-)血液冰冻保存洗涤复苏技术及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9].管珏.冰冻红细胞保存期限延长至两年对红细胞回收率的影响[C].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2016

[10].黄辉.红细胞冰冻保存效果体外评估[C].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2016

论文知识图

预冻时间对冰冻保存存活率的影响DM SO浓度对冰冻保存存活率的影...稀释温度和稀释速率对冰冻保存存...稀释温度和稀释速率对冰冻保存存...抗凝血样冰冻保存在深低温冰箱中抗凝处理后-80°冰冻保存Fig.22...

标签:;  ;  ;  ;  ;  ;  ;  

冰冻保存论文_江灵,王洁,杨倩,杨莉,黄远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