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生态系论文_龙丽娟,杨芳芳,韦章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珊瑚礁生态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珊瑚礁,生态系统,珊瑚,生态,礁石,大堡礁,牧场。

珊瑚礁生态系论文文献综述

龙丽娟,杨芳芳,韦章良[1](2019)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健康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造礁、护礁、固礁、防浪护岸、防止国土流失的功能。同时,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极高,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我国南海拥有200多个珊瑚岛、礁与沙洲,是世界海洋珊瑚礁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围填海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或破坏,危及海洋生态与岛礁安全,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至关重要。本文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现状、修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系统的珊瑚礁多维生态系统修复模式并付诸实践,以期提供更有效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宁[2](2019)在《全球珊瑚礁生态保护的困境与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英国《自然》杂志刊发了包括Tiffany Morrison教授在内的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叁国科学家的署名评论文章,文章认为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继续以当前的速度发展,地球上的珊瑚礁到2070年可能会全部消失。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是全球海洋生态系统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海洋升温是导致珊瑚大面(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夏景全,任瑜潇,陈煜,吴钟启悦,李秀保[3](2019)在《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以石珊瑚骨骼为主要框架形成的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海水富营养化、过度渔业等原因导致珊瑚礁退化不断加剧,世界范围内的珊瑚礁出现显着的退化.截止到2017年西大西洋珊瑚礁覆盖率下降53%,大堡礁下降50%.我国珊瑚礁退化情况极为严峻,南海区域珊瑚覆盖率近叁十年内下降80%.本文不仅系统梳理了珊瑚礁生态修复的主要流程,还详细论述了现阶段国内外珊瑚礁生态修复的主要进展和修复技术.最后,结合实例介绍了我国在海南岛、华南大陆沿岸、南海诸岛珊瑚礁修复工作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提出我国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晖,刘骋跃[4](2019)在《热带岛礁型海洋牧场中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恢复——以造礁石珊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后我国各地逐渐掀起了海洋牧场建设的热潮,推进以海洋牧场建设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性渔业资源养护、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综合开发。具有政策优势、自然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的海南岛周边、西沙、中沙和南沙,对于热带岛礁型海洋牧场建设更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我国南海岛礁所特有的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构建在热带岛礁型海洋牧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物质供应、营养盐调控、栖息场的提供、稳定海洋牧场区域海岸(防止海水侵蚀、沙盐流失)等生态效益;鱼类增殖、旅游观光等经济效益以及渔民转产转业、牧海戍边等社会效益。造礁石珊瑚作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框架生物,是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和礁区营养盐循环的关键生物种群;同时也是珊瑚礁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关键功能生物。应用无性繁殖技术、珊瑚原位苗圃、铆钉移植和生态礁移植等技术方法,实现热带岛礁型海洋牧场内关键生态种(造礁石珊瑚)的高效扩繁,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构建和修复模式,为实现南方热带岛礁海域渔业转型升级兴业和蓝色粮仓建设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第叁届现代海洋(淡水)牧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10-17)

廖宝林,肖宝华,杨小东,谢子强,谢勇琪[5](2019)在《典型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海洋牧场综合体的应用与示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在南方海洋牧场中发挥了重要的生态作用,是海洋牧场最具特色的典型生态系统。近年来,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不断退化,我国沿岸地区珊瑚覆盖度不断下降,生物多样性极低,本团队通过开展珊瑚礁调查与监测,研究珊瑚礁的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开展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进行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研究开发适合近岸及岛礁的修复技术方法,将人工生态礁珊瑚苗圃技术、珊瑚室内有性和无性繁殖技术、珊瑚原位人工种植技术、珊瑚礁生物增殖放流等技术应用于现代海洋牧场,与水上运动、潜水运动、休闲渔业、智能装备等产业充分结合,并吸引公众参与海洋牧场建设,打造具有南方特色的现代海洋牧场综合体,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示范与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叁届现代海洋(淡水)牧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10-17)

陈海洲,李元超[6](2019)在《文昌椰林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其对围填海建设的生态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截线样条法调查了海南文昌椰林湾海域珊瑚礁分布状况,并利用健康指数评估了研究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初步分析认为研究区内围填海建设可能是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以椰林湾研究区内的南海度假村、东郊两个围填海区为例,对比分析了围填建设前后几年研究区内珊瑚礁分布数值(种类、覆盖率等)变化、水质环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珊瑚礁对围填海建设有明显的生态响应,据此明确了围填海建设是对椰林湾区域珊瑚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潘云凤,李恒翔,林朗,刘珊,何伟宏[7](2019)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海洋微塑料颗粒小、数量多、分布广、携带有毒有害物质、易被生物摄入,因此成为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近5年国内外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微塑料在珊瑚礁海域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2)微塑料对珊瑚生长发育、摄食及病害的影响;(3)微塑料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其他关键物种的影响。最后,结合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微塑料污染特征,提出未来研究工作应重点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调查与监测、建立珊瑚礁相关的微塑料研究方法体系、探究微塑料毒性及其复合污染效应、评价微塑料污染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风险、解析微塑料污染来源及建立微塑料污染的管理控制体系几个方面,以提升我国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微塑料研究水平和污染监管能力。(本文来源于《环境生态学》期刊2019年03期)

秦昕[8](2019)在《开展外业调查 摸清珊瑚礁“生态家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在海南叁亚蜈支洲岛附近海域完成珊瑚礁生态调查,有效了解掌握了该海域珊瑚礁分布现状和珊瑚礁生态状况。为珊瑚礁划边界5月22日,记者随珊瑚礁分布现状调查小组,从调查母船“中国海监303”登上工作艇。随着小艇(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9-06-24)

李鹏,杨晓佼,杨子健[9](2019)在《广西“诞生”首例人工有性繁育珊瑚宝宝》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随着第一批浮浪幼虫成功固着,广西首例室内人工有性繁育的珊瑚“宝宝”,历经近4年反复实验,终于在涠洲岛成功“诞生”。承担该项目的是广西海洋研究院珊瑚礁研究团队。珊瑚号称海底“热带雨林”。不到海洋总面积千分之二的珊瑚礁,养育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海(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9-05-20)

王明婷,公维洁,韩玉,齐丹,王燕芳[10](2019)在《我国珊瑚礁生态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以珊瑚礁生物为中心和生活在珊瑚礁环境里无数生物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也被称为"海洋之肺"和"热带海洋中的绿洲"。它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在海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也是脆弱的,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时间内将很难恢复。综述了珊瑚礁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修复研究和保护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实际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珊瑚礁生态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日,英国《自然》杂志刊发了包括Tiffany Morrison教授在内的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叁国科学家的署名评论文章,文章认为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继续以当前的速度发展,地球上的珊瑚礁到2070年可能会全部消失。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是全球海洋生态系统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海洋升温是导致珊瑚大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珊瑚礁生态系论文参考文献

[1].龙丽娟,杨芳芳,韦章良.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研究进展[J].热带海洋学报.2019

[2].张宁.全球珊瑚礁生态保护的困境与应对[J].生态经济.2019

[3].夏景全,任瑜潇,陈煜,吴钟启悦,李秀保.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进展[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9

[4].黄晖,刘骋跃.热带岛礁型海洋牧场中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恢复——以造礁石珊瑚为例[C].第叁届现代海洋(淡水)牧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5].廖宝林,肖宝华,杨小东,谢子强,谢勇琪.典型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海洋牧场综合体的应用与示范研究[C].第叁届现代海洋(淡水)牧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6].陈海洲,李元超.文昌椰林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其对围填海建设的生态响应[J].海洋环境科学.2019

[7].潘云凤,李恒翔,林朗,刘珊,何伟宏.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环境生态学.2019

[8].秦昕.开展外业调查摸清珊瑚礁“生态家底”[N].中国海洋报.2019

[9].李鹏,杨晓佼,杨子健.广西“诞生”首例人工有性繁育珊瑚宝宝[N].中国海洋报.2019

[10].王明婷,公维洁,韩玉,齐丹,王燕芳.我国珊瑚礁生态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绿色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涠洲岛珊瑚礁②北仑河口生态监控区珊瑚礁生态系中的能量流动示意...珊瑚礁生态系的全球分布示意图[2...中网格所遮区域为珊瑚礁图1 珊瑚礁生一1珊瑚礁生态系统研究剖面地层综合对比与珊瑚-层孔虫礁单...

标签:;  ;  ;  ;  ;  ;  ;  

珊瑚礁生态系论文_龙丽娟,杨芳芳,韦章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