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智能集成建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智能,建模,近似,线性,样本,信息。
智能集成建模论文文献综述
李泽宁[1](2019)在《集成智能楼宇灵活负荷的主动配电网建模及优化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全球能源的快速消耗与环境的持续恶化,能源效率提升技术备受关注。根据建筑能源数据手册,建筑能耗约占全球能源消耗的40%,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期间产生的能量消耗约占建筑物能耗的一半。随着世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比例将继续增长。为此,本文研究了集成智能楼宇灵活负荷的主动配电网的联合建模和优化调度。首先,基于建筑物的蓄热特性,利用电阻电容网络模型,构建了考虑建筑物内部不同加热区的建筑能耗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并通过在舒适的温度范围内调节室温来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管理。进一步为考虑智能楼宇对主动配电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通过引入楼宇集群负荷系数,提出了考虑负荷系数的集成智能楼宇的主动配电网建模与优化调度方法。最后,以冬季采暖场景为例,对暖通空调各种控制方式下的建筑集群进行了优化调度分析。另外,在支路潮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分段线性化和二阶锥松弛法构造了含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主动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实现了主动配电网的灵活运行,并进一步分析和比较了智能建筑集群优化调度对主动配电网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智能楼宇的需求响应潜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同时,利用智能楼宇负荷的灵活性,考虑负荷系数的集成智能楼宇的主动配电网组合优化方法,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经济运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系统网损并提高电压质量。(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期刊2019-05-01)
陈厚合,李泽宁,靳小龙,姜涛,李雪[2](2018)在《集成智能楼宇的主动配电网建模及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集成智能楼宇灵活负荷的主动配电网建模及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根据楼宇蓄热特性,基于热阻热容网络模型,构建考虑楼宇内部不同温度区域的智能建筑能耗预测模型;基于能耗预测模型,构建智能楼宇的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调控模型,通过在温度舒适度范围内对楼宇室温进行优化调节,实现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管理;进一步为考虑智能楼宇在不同优化调度策略下对配电网络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影响,通过引入楼宇集群负荷系数,提出考虑负荷系数的集成智能楼宇的主动配电网建模及优化调度方法;最后,以冬季制热场景为例,对暖通空调多种调控方式下的楼宇集群进行优化调度分析,之后进一步对比分析楼宇集群优化调度对于主动配电网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温度舒适度的前提下可充分发掘智能楼宇的需求响应潜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智能楼宇的运行成本;同时,考虑楼宇集群负荷系数的集成智能楼宇的主动配电网优化可在保证楼宇集群运行经济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网损以及改善电压质量,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2期)
陈勇,卓德城,王亚良,林文祥,黄海格[3](2018)在《注塑车间集成单元布局智能建模与关联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注塑车间设备布局、原料区布局、模具摆放区布局和物流运送路线现状,提出注塑车间布局基本原则,优化传统单元系统布局,合并单元构建和单元内布局过程,关联生产计划变动影响,建立注塑车间单元构建与单元内布局集成设计模型,建立注塑车间单元系统布局与关联优化集成模型.针对多变量、多约束和非线性的特点,以单元内物料搬运、单元内模具搬运、单元间物料搬运以及单元间模具搬运等成本为布局模型多目标函数,以单元间物流费用、车间面积利用率和关联控制系数ACC等为关联模型多目标函数,分别设计出结构化染色体多变异策略、实数编码多点交叉等遗传算法,并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典型的注塑车间布局实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陶剑[4](2017)在《基于智能建模与仿真的系统架构虚拟集成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工程系统的进化特质当前,航空复杂系统的工程开发活动基本都是直接从产品的仿制和模仿开始,难以顾及运用架构的方法来推导从系统需求到系统运行、从系统行为分析到结构分解、从系统逻辑架构到物理实现的正向设计过程,从而造成产品直到后端环节,如制造、集成(本文来源于《中国航空报》期刊2017-03-21)
罗杭[5](2016)在《城市群政府博弈与调控机制的多智能体系统建模——集成进化博弈理论与小世界网络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电子政务和移动政务环境下的城市群多政府博弈为例,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建模框架,展开系统运行机理分析、因果关系图设计和数学建模,基于进化博弈理论构建微观决策主体(即各城市政府决策者)的行为互动机制,并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构建宏观社会网络(即各决策者之间交互关系)的拓扑演化规则。且在模型构建中考虑了博弈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和非对称性、收益受合作水平影响的动态性、以及设计了与惩罚措施配套的补偿机制。本文为基于智能体的城市群政府博弈模拟和政策实验研究奠定了模型基础。是复杂性科学理论和建模方法在政治学与公共行政领域的一次积极拓展,尝试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集合。(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汤健,柴天佑,刘卓,余文,周晓杰[6](2016)在《基于更新样本智能识别算法的自适应集成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表征建模对象特性漂移的新样本对软测量模型进行自适应更新,能够降低模型复杂度和运行消耗,提高模型可解释性和预测精度.针对新样本近似线性依靠程度(Approximate linear dependence,ALD)和预测误差(Prediction error,PE)等指标只能片面反映建模对象的漂移程度,领域专家结合具体工业过程需要依据上述指标和自身积累经验进行更新样本的有效识别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更新样本智能识别算法的自适应集成建模策略.首先,基于历史数据离线建立基于改进随机向量泛函连接网络(Improved random vector functional-link networks,IRVFL)的选择性集成模型;然后,基于集成子模型对新样本进行预测输出后采用在线自适应加权算法(On-line adaptive weighting fusion,OLAWF)对集成子模型权重进行更新,实现在线测量阶段对建模对象特性变化的动态自适应;接着基于领域专家知识构建模糊推理模型对新样本相对ALD(Relative ALD,RALD)值和相对PE(Relative PE,RPE)值进行融合,实现更新样本智能识别,构建新的建模样本库;最后实现集成模型的在线自适应更新.采用合成数据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孙荣博[7](2016)在《智能配电变电站集成保护控制信息共享仿真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OPNET建立智能电网仿真网络,对智能配电变电站集成保护控制信息共享进行建模,定量分析仿真网络的性能,为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技术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6年07期)
汤健,柴天佑,刘卓,余文[8](2015)在《基于更新样本智能识别算法的自适应集成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表征建模对象特性漂移的新样本对软测量模型进行自适应更新能够降低模型复杂度和运行消耗、提高模型可解释性和预测精度。针对新样本近似线性依靠程度(ALD)和预测误差(PE)等指标只能片面反映建模对象的漂移程度,领域专家结合具体工业过程需要依据上述指标和自身积累经验进行更新样本的有效识别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更新样本智能识别算法的自适应集成建模策略。首先,基于历史数据离线建立基于核随机向量泛函连接网络(KRVFL)的选择性集成模型;然后,基于集成子模型对新样本进行预测输出后采用在线自适应加权算法(OLAWF)对集成子模型权重进行更新,实现在线测量阶段对建模对象特性变化的动态自适应;最后,基于领域专家知识构建模糊推理模型对新样本相对ALD(RALD)值和相对PE(RPE)值进行融合,实现更新样本智能识别,构建新的建模样本库并实现集成模型的在线自适应更新。采用合成数据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26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5)论文集》期刊2015-07-31)
刘飞飞,祝恩宇,徐鹏,龚亚忠,罗贤平[9](2015)在《碱煮工艺过程的智能集成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碱煮工艺过程的机理分析,建立了WO3浸出率的动态机理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机理模型的预测偏差进行了补偿,实现了对WO3浸出率的智能集成建模;利用MATLAB对智能集成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泛化性,并分析了主要因素对WO3浸出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5年06期)
冯川宁[10](2015)在《智能变电站信息建模及集成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各种电气设备的数量越来越繁杂,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需求不断增加。而不同厂商的不同型号的IED设备是根据自己的标准,导致彼此之间很难实现信息共享和利用,缺乏必要的互操作性,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都较差。IEC61850标准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IEC61850标准的应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了该标准的先进性,然后介绍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建模思想及方法,构建了变电站通信系统的信息模型。在搭建了通信系统模型的基础上,针对信息交互不畅而导致的信息孤岛等问题,分别提出了在建的新变电站和需要改造的存有遗留设备的变电站实现信息集成的方案,简介发展趋势良好的多智能体信息集成技术,并结合项目实例展示了信息集成平台的界面。最后通过通信仿真软件OPNET,对变电站的整个通信网络模型进行仿真,选取符合IEC61850标准的采样值,分析网络带宽、报文容量的大小和CPU利用率对通信网络的实时性有何影响。(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5-03-01)
智能集成建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集成智能楼宇灵活负荷的主动配电网建模及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根据楼宇蓄热特性,基于热阻热容网络模型,构建考虑楼宇内部不同温度区域的智能建筑能耗预测模型;基于能耗预测模型,构建智能楼宇的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调控模型,通过在温度舒适度范围内对楼宇室温进行优化调节,实现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管理;进一步为考虑智能楼宇在不同优化调度策略下对配电网络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影响,通过引入楼宇集群负荷系数,提出考虑负荷系数的集成智能楼宇的主动配电网建模及优化调度方法;最后,以冬季制热场景为例,对暖通空调多种调控方式下的楼宇集群进行优化调度分析,之后进一步对比分析楼宇集群优化调度对于主动配电网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温度舒适度的前提下可充分发掘智能楼宇的需求响应潜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智能楼宇的运行成本;同时,考虑楼宇集群负荷系数的集成智能楼宇的主动配电网优化可在保证楼宇集群运行经济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网损以及改善电压质量,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智能集成建模论文参考文献
[1].李泽宁.集成智能楼宇灵活负荷的主动配电网建模及优化运行[D].东北电力大学.2019
[2].陈厚合,李泽宁,靳小龙,姜涛,李雪.集成智能楼宇的主动配电网建模及优化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3].陈勇,卓德城,王亚良,林文祥,黄海格.注塑车间集成单元布局智能建模与关联优化[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8
[4].陶剑.基于智能建模与仿真的系统架构虚拟集成技术研究[N].中国航空报.2017
[5].罗杭.城市群政府博弈与调控机制的多智能体系统建模——集成进化博弈理论与小世界网络模型[J].系统科学学报.2016
[6].汤健,柴天佑,刘卓,余文,周晓杰.基于更新样本智能识别算法的自适应集成建模[J].自动化学报.2016
[7].孙荣博.智能配电变电站集成保护控制信息共享仿真建模[J].电工技术.2016
[8].汤健,柴天佑,刘卓,余文.基于更新样本智能识别算法的自适应集成建模[C].第26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5)论文集.2015
[9].刘飞飞,祝恩宇,徐鹏,龚亚忠,罗贤平.碱煮工艺过程的智能集成建模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5
[10].冯川宁.智能变电站信息建模及集成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