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人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人的护理

王国荣(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卫生院4384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311-02

【摘要】目的总结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减少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人术中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的护理问题及对策。结果通过对易出现的并发症的护理干扰,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并发症护理

蛛网膜下腔麻醉适用于脐部以下手术,使用广泛。术后易发生头痛、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2010年九月至2011年10月,共有椎管内麻醉病人102例,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蛛网膜下腔麻醉102例,其中男性病人59例,女性病人43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68岁。术前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术后采取有效防止措施,未出现特殊并发症,均治愈出院。

2护理

2.1麻醉前准备

2.1.1了解病人的健康史及身体状况

2.1.2针对病人实际心理状态进行解释、说服、安慰,并解释麻醉和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不适做适当的交代,使病人了解麻醉方法及麻醉后的反应,以取得合作。

2.1.3饮食管理,麻醉前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水4~6小时,以减少术中术后因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的危险性。

2.1.4麻醉前用药,稳定病人情绪,加强麻醉效果,减少麻药的毒副作用,使麻醉过程平稳。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苯巴比妥,剂量视年龄而定。

2.2麻醉中的护理

主要又麻醉师负责,巡回护士应做好以下配合:

2.2.1事先准备好经灭菌处理过的麻醉包

2.2.2协助麻醉师摆好病人麻醉体位

2.2.3协助麻醉师做好病情观察及麻醉意外的抢救工作

2.2.4执行医嘱,如输液、用药等

2.3麻醉后护理

2.3.1病情观察椎管内麻醉手术后,应将患者安置于平卧位,继续输液,并连接和妥善固定好各种引流导管。向有关人员了解术中情况。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并注意其意识状况;以后酌情每隔15~30分钟测量一次,并做详细记录;待病情稳定后,适当延长监测间隔时间。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尿量、各种引流量、体温及肢体的感觉和运动情况;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尿潴留、头痛及穿刺处疼痛等。若发现异常,应一时向医师汇报,并做相应处理。

2.3.2维持循环功能椎管内麻醉后,需继续输液以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若病人于手术前或手术中已出现过心律失常,则麻醉后宜继续应用心电图连续监测,防止病情恶化。为保障输液安全,必要时需测定中心静脉压。若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中心静脉压低,应大量快速扩充血容量。若血压下降,心动缓慢,则应在加速输液的同时静脉注射麻黄碱15毫克或阿托品0.5毫克。尿量是循环监测的最简单方法,麻醉后应保持每小时尿量在30毫升以上。

2.3.3维持呼吸功能术后仍有呼吸减弱或呼吸困难,应继续吸氧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若麻醉中辅助药物应用过多或用量过大,术后尚未苏醒者,应将病人置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3.4防止麻醉后头痛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头痛多在术后1~2天内开始,第三天最剧烈,可持续10~14天。14天后往往不治自愈。头痛部位不定,但枕部最多,顶部和额部次之。头痛的特点是坐起时加剧,平卧后减轻。但也有不受体位变化的影响而持续头痛的。麻醉时选用细针穿刺,减免穿刺时出血,穿刺前皮肤上所涂消毒液擦净,选用精制纯净的局麻药,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等措施,可预防此种头痛的发生。

对脑压降低的头痛,应卧床休息,静脉输液,或在硬脊膜外隙注射中分子右旋糖酐30ml,以减少脑脊液外溢,增加脑压。对血管扩张性头痛,可用苯甲酸钠咖啡因0.5g加入50%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其他原因所致的头疼,可用镇静剂或针刺止痛等对症治疗。

2.3.5对症治疗对麻醉后恶心呕吐者,应查明原因,对症处理;有尿储留者,应先行下腹部热敷和诱导排尿,不习惯卧床排尿者,可酌情改变体位或下床排尿,仍不能自行排尿时,应予无菌导尿,;穿刺部位有感染者,应采用抗菌素治疗,必要时准备手术切开椎板排脓;肢体麻痹或瘫痪者,应加强护理,以防下床活动时发生意外损伤。

3体会

蛛网膜下腔麻醉很平常,应用广泛,容易让人忽视,术后并发症看似问题不大,但在护理过程中,要精心,尽心,专心,减少病人痛苦,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标签:;  ;  ;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人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