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磁共振脊髓造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磁共振,脊髓,造影,腰椎,腰椎间盘突出,手法,神经。
磁共振脊髓造影论文文献综述
隋汝德,尤克增,魏相磊,辛德友[1](2019)在《无创性磁共振脊髓造影在自发性低颅压漏点定位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无创性磁共振脊髓造影在自发性低颅压漏点定位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通过正常组与SIH组MRM图像的对照研究,了解MRM诊断SIH的可行性,并且掌握SIH在MRM的影像表现,并通过与CTM对照探讨MRM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选取30例自发性低颅压患者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以非体位性头痛为主诉且LP检查CSF压力在正常范围(80~180mm H_2O)内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将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脊髓MRM影像表现进行比较统计。结果:30例MRM检查均发现了漏点,每例漏点个数为1~7个,总漏点为111个,平均为3.7个,其中颈髓有27个漏点,胸髓有84个漏点;30例CTM检查发现总漏点为91个,其中颈髓有22个,胸髓有69个。CTM表现包括造影剂条状漏出、神经根袖呈鸟嘴样膨大及椎旁软组织内线样造影剂潴留等。结论:MRM具有安全无创伤、无辐射,相比CTM不需要经过穿刺向椎管内注入造影剂或核素,患者易接受且无发生并发症的危险,不受操作者技术影响等优点,因此能够用于治疗后的单次或多次随访。通过对照组与SIH组的MRM表现,掌握并推广MRM作为新型的MRI检查方法。通过SIH患者的CTM与MRM前瞻性研究,为临床提供最佳的影像诊断技术。(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冯宇,杨文东,毕永民,王飞,范宇[2](2014)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磁共振脊髓造影成像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磁共振脊髓造影成像(MRM)变化,作为初步判定其是否符合手法治疗,以及巨大突出对马尾神经造成伤害可能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方法选取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观察MRI及MRM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确诊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的MRM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1硬膜囊、神经根袖大致正常,无明显突出髓核的压迹5例;2神经根袖内脑脊液充盈减少,出现压迹,甚至神经根袖中断、消失24例;3硬膜囊内脑脊液受髓核突出压迫硬膜囊中断或明显缺损,硬膜囊终末段消失10例。结论 1MRM显示硬膜囊、神经根袖受到突出髓核压迫后充盈改变,反应了两者之间的力学关系;2MRM显示部分具有巨大髓核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硬膜囊、神经根袖并未受到突出髓核明确的压迫,说明即便巨大髓核突出椎管对其仍有可能容纳;3根据MRM显示硬膜囊、神经根袖受到突出髓核压迫影像表现,可以初步判定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是否符合手法治疗适应证,以及对马尾神经造成伤害可能性。(本文来源于《空军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02期)
王富山[3](2013)在《磁共振脊髓造影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磁共振脊髓造影(MRM)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间13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资料,主要包括常规核磁共振(MRI)及磁共振脊髓造影(MRM),以患者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比较常规MRI与MRI结合MRM的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共有158个突出的椎间盘,其中中央型92个,旁中央型47个,椎间孔型14个,游离型5个。常规MRI与最终诊断一致151个,占95.57%,MRI结合MRM的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全部一致。结论: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率较高,作为常规MRI检查方法的有效补充,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伤残医学》期刊2013年08期)
阿不都外力·赛都拉,卡德尔江·买买提,穆合塔尔·麦麦提热伊木[4](2013)在《关于脊髓造影,造影CT合磁共振成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腰椎问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痛疾患,好发于20~50岁体力劳动者。患者痛苦大,对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者可致截瘫,一般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和X线片即可作出诊断。但是少数极外侧型,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及诊治医师临床经验的缺乏,均可使诊断困难。对此需借助于MYE、CTM和MRI等检查作出诊断,本文分(本文来源于《新疆医学》期刊2013年01期)
柳小林,宋云龙,范宇,毕永明,王飞[5](2012)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治疗前后颈段磁共振脊髓造影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治疗前后的磁共振影像学改变,寻找手法治疗机制的影像学证据。方法: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3例,治疗前进行颈段核磁共振脊髓造影(颈段MRM)检查,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并复查颈段MRM。结果53例患者手法治疗前的MRM可清楚显示硬膜囊的轮廓及脊髓,突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呈明显的低信号影,压迫硬膜囊形成压迹,显示为充盈缺损改变。有49例可清楚地显示神经根和神经根鞘袖,其中神经根鞘袖受压发生变形移位21例,神经根鞘袖表现出部分截断25例,神经根鞘袖消失3例。手法治疗结束后复查颈段MRM,硬膜囊受压变形治疗前后对比形态上无明显变化,而神经根鞘袖清楚显示的49例中,受压变形移位的2 1例有3例改善,部分截断的25例中有2例出现恢复的征象,神经根鞘袖消失的3例无变化。结论:MRM像MRI一样可表达神经根的受压,但不能表达神经根受压的解除。解除神经根受压的手法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来源于《第二届脊柱手法医学北京论坛论文集》期刊2012-10-27)
马跃虎,李永霞,田丽,鞠慧,陈跃芳[6](2012)在《磁共振脊髓造影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脊髓造影(MRM)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规MRI及MRM检查资料,以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对常规MRI与MRI结合MRM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6例患者中共有97个突出的椎间盘,其中中央型52个,旁中央型29个,椎间孔型12个,游离型4个。对于旁中央型和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率MRI结合MRM高于常规MRI。结论 MRM成像作为常规MRI检查方法的有效补充,可以提高旁中央型及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率。(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2年28期)
柳小林,宋云龙,范宇,毕永明,王飞[7](2012)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治疗前后颈段磁共振脊髓造影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治疗前后的磁共振影像学改变,寻找手法治疗机制的影像学证据。方法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3例,治疗前进行颈段核磁共振脊髓造影(颈段MRM)检查,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并复查颈段MRM。结果 53例患者手法治疗前的MRM可清楚显示硬膜囊的轮廓及脊髓,突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呈明显的低信号影,压迫硬膜囊形成压迹,显示为充盈缺损改变。有49例可清楚地显示神经根和神经根鞘袖,其中神经根鞘袖受压发生变形移位21例,神经根鞘袖表现出部分截断25例,神经根鞘袖消失3例。手法治疗结束后复查颈段MRM,硬膜囊受压变形治疗前后对比形态上无明显变化,而神经根鞘袖清楚显示的49例中,受压变形移位的21例有3例改善,部分截断的25例中有2例出现恢复的征象,神经根鞘袖消失的3例无变化。结论 MRM像MRI一样可表达神经根的受压,但不能表达神经根受压的解除。解除神经根受压的手法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丁长伟,李松柏[8](201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压磁共振脊髓造影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在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神经根受压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连续观察行MRI检查的52例有单个神经根受压症状和体征的PLID患者,分别用MRI和MRM诊断责任病变椎间盘,评价二者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及诊断准确性。结果 MRI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性差(Kappa=0.36),MRM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性好(Kappa=0.85)。以临床定位诊断作为标准,MRM诊断神经根受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2.3%、98.1%、96.0%、96.2%、96.2%,而MRI诊断神经根受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2.7%、79.8%、67.2%、90.2%、80.8%。MRM诊断神经根受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RI(χ2=26.23,P<0.05);敏感度高于MRI,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P>0.05)。结论 MRM在PLID患者责任病变椎间盘的确认和排除上优于MRI,是常规MRI检查的有益补充。(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1年08期)
张乐辉,赵易,邵峰[9](2007)在《磁共振脊髓造影对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对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L3-4、L4-5和L5-S1间隙和其下位的左右神经根作为研究单位,前瞻性观察了36例临床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108个研究单位的临床资料及其常规CT、MRI、MRM影像资料。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用配对χ2检验比较常规CT、MRI、MRM在病变类型诊断、硬膜囊病变定位和神经根病变定位3个方面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MRM的准确性。结果腰段MRM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4.4%,无创伤和不良反应,平均检查时间为18 min,费用为1 080元/次。结论MRM具有特异性高、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图像质量优良、安全性好、成本低的特点,在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和手术计划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田铁桥,田湘军,刘波,谭四平[10](2005)在《颈腰椎磁共振脊髓造影技术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腰椎磁共振脊髓造影(MRM)扫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6例患有腰腿疼痛,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的颈腰椎疾病患者行MRM检查,均行矢状位T1WI,T2WI,横断位T2WI扫描,随后行MRM扫描,所有MRM均以冠、矢状位及斜位显示.结果正常颈腰椎MRM12例,硬膜囊、脊髓、神经根和神经根鞘袖显示清晰.椎间盘突出31例,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硬膜囊正中有弧形压迹,侧突型表现一侧神经根受压移位.髓核脱出表现为充盈缺损.1例转移瘤,2例神经鞘瘤各有其MR特征.结论MRM是诊断颈腰椎疾患可靠的、无创性的技术,能代替传统的脊髓造影.(本文来源于《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期刊2005年05期)
磁共振脊髓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磁共振脊髓造影成像(MRM)变化,作为初步判定其是否符合手法治疗,以及巨大突出对马尾神经造成伤害可能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方法选取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观察MRI及MRM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确诊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的MRM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1硬膜囊、神经根袖大致正常,无明显突出髓核的压迹5例;2神经根袖内脑脊液充盈减少,出现压迹,甚至神经根袖中断、消失24例;3硬膜囊内脑脊液受髓核突出压迫硬膜囊中断或明显缺损,硬膜囊终末段消失10例。结论 1MRM显示硬膜囊、神经根袖受到突出髓核压迫后充盈改变,反应了两者之间的力学关系;2MRM显示部分具有巨大髓核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硬膜囊、神经根袖并未受到突出髓核明确的压迫,说明即便巨大髓核突出椎管对其仍有可能容纳;3根据MRM显示硬膜囊、神经根袖受到突出髓核压迫影像表现,可以初步判定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是否符合手法治疗适应证,以及对马尾神经造成伤害可能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共振脊髓造影论文参考文献
[1].隋汝德,尤克增,魏相磊,辛德友.无创性磁共振脊髓造影在自发性低颅压漏点定位中的临床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2].冯宇,杨文东,毕永民,王飞,范宇.腰椎间盘突出症磁共振脊髓造影成像的特点[J].空军医学杂志.2014
[3].王富山.磁共振脊髓造影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3
[4].阿不都外力·赛都拉,卡德尔江·买买提,穆合塔尔·麦麦提热伊木.关于脊髓造影,造影CT合磁共振成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J].新疆医学.2013
[5].柳小林,宋云龙,范宇,毕永明,王飞.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治疗前后颈段磁共振脊髓造影观察[C].第二届脊柱手法医学北京论坛论文集.2012
[6].马跃虎,李永霞,田丽,鞠慧,陈跃芳.磁共振脊髓造影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7].柳小林,宋云龙,范宇,毕永明,王飞.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治疗前后颈段磁共振脊髓造影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8].丁长伟,李松柏.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压磁共振脊髓造影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
[9].张乐辉,赵易,邵峰.磁共振脊髓造影对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
[10].田铁桥,田湘军,刘波,谭四平.颈腰椎磁共振脊髓造影技术及临床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