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蚌科论文_薛涛涛,谢广龙,吴小平,陈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蚌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国,线粒体,多样性,物种,分子,条件,价值。

中国蚌科论文文献综述

薛涛涛,谢广龙,吴小平,陈军[1](2017)在《中国蚌科物种数据库的特点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及网络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呈加速趋势,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蚌科物种数据库的特点及其应用。数据主要来源于本实验室多年来对长江中下游大量淡水蚌类的调查数据、标本及一些重要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该数据库最终可收录中国蚌科120余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中国特有属种及部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科研价值的珍稀物种。根据中文名、拉丁名及特定地理范畴(产地、模式标本所在地)等查询条件,可使用户快速获取所需的信息及相关资料。(本文来源于《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7年04期)

张铭华,谢广龙,徐亮,刘月英,吴小平[2](2013)在《中国蚌科一新记录属种——扁平拟无齿蚌(Pilsbryoconcha compressa von Martens,1860)》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了在广东从化发现的中国蚌科一新记录属、一新记录种,即拟无齿蚌属Pilsbryoconcha,扁平拟无齿蚌Pilsbryoconcha compressa von Martens,1860,对其贝壳形态作了详细描述.介绍了该属物种的主要鉴别特征和分布地区.结合已有资料,推测本属可能在我国华南地区有更广泛的分布.(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3年06期)

欧阳解秀[3](2011)在《中国蚌科动物的分子系统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蚌科(Unionidae)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是淡水生态系统中大型的底栖动物之一,也是受到威胁最严重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全球有142属600多种,其中北美和亚洲种类较多。由于其生态学、经济上的重要性,以及其复杂的生活史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现象引起了动物生态学家、分类学家、保护生物学家、贝类学家和遗传学家的广泛兴趣。中国蚌科物种丰富,以往物种的鉴定及种上阶元的分类主要依据贝壳的形态特征,由于贝壳的形态特征往往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有差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而容易导致分类上的混乱,一些物种的分类地位也需进一步研究。对我国蚌科的分子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将能完善我国蚌科的分类系统,也能提供蚌科动物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和种质资源保护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本研究以中国蚌科21个物种为材料,应用测序的方法,对各个种的单个个体的线粒体基因(包括CO1和ND1)和核核基因组DNA的内转录间隔区(包括ITS1和ITS2)序列进行分析,同时应用11对引物,对其中的8个种,240个样本进行了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构建了中国蚌科动物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并揭示了8个蚌种的遗传多样性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线粒体基因CO1、ND1序列的蚌科系统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测序所得的CO1、ND1两个线粒体基因部分DNA片段的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这一结果与前人报道的淡水贝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线粒体基因CO1序列的碱基转换与颠换的比值(R)略比ND1的小,分别为1.4和1.6。基于CO1和ND1两个基因同源序列分析的种内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在CO1基因序列中,橄榄蛏蚌的种内遗传距离最大,为0.0639,可能是因为其样本地理来源不同(来源于江西省和湖北省两个省)造成的,因为其它物种的样本都来自于江西省。其次,圆顶珠蚌和洞穴丽蚌两个种的种内遗传距离也较大,分别为0.0622和0.0408,说明圆顶珠蚌和洞穴丽蚌这两个物种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较大,即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已被列入动物保护名录中的濒危动物微红楔蚌的种内遗传距离最小,为0.0001,说明微红楔蚌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较小,即缺乏遗传多样性。基于CO1和ND1两个基因同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基因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都为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10多倍,说明CO1和ND1两个基因的DNA序列均能够对被研究的蚌科动物进行有效的物种鉴定。在两个基因中,蛏蚌属(包括河蛏蚌、叁角蛏蚌、橄榄蛏蚌和龙骨蛏蚌)和无齿蚌属(包括蚶形无齿蚌、圆背角无齿蚌和椭圆背角无齿蚌)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种间遗传距离。同时在ND1基因中,射线裂脊蚌与蛏蚌属的遗传距离也较大。依据两个基因可知,种间遗传距离小于平均种内遗传距离的物种为:叁角蛏蚌和河蛏蚌的种间遗传距离,中国尖嵴蚌和卵形尖嵴蚌的种间遗传距离。而圆背角无齿蚌和椭圆背角无齿蚌之间的遗传距离则介于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和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之间,表明对这两个亚种的分类地位是合理的。而在ND1中,矛蚌属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比较小。用NJ法建立的两个基因的分子系统树结果基本一致。各物种明显形成叁个分支。珠蚌属、楔蚌属、裂脊蚌属、尖丽蚌属、矛蚌属、尖嵴蚌属形成一支;无齿蚌属单独形成一支;蛏蚌属、帆蚌属和丽蚌属的洞穴丽蚌形成一支。这叁支分别隶属于珠蚌亚科、无齿蚌亚科和小方蚌亚科,其中珠蚌亚科和无齿蚌亚科形成姐妹群,而小方蚌亚科是珠蚌亚科和无齿蚌亚科共同的姐妹群。在蛏蚌属内,河蛏蚌和叁角蛏蚌二者的种间距离小于种内距离,且分子树显示两个物种也聚在一起,说明这两个物种可能是一个物种。同时系统树也显示,橄榄蛏蚌和龙骨蛏蚌关系较近,而河蛏蚌、叁角蛏蚌与橄榄蛏蚌、龙骨蛏蚌的关系均较远。2.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1、ITS2序列的蚌科系统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测定内转录间隔区ITS1和ITS2的部分序列,分析了蚌科动物这两个基因的碱基组成,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并应用NJ建树法建立了蚌科动物的两个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被研究的蚌科动物在这两个基因中的碱基组成均是GC含量高于AT含量,符合动物内转录间隔区这部分基因序列的特征。平均种间距离大于种内距离,能对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作出准确的判断。基于ITS1和ITS2部分同源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的21种蚌科动物属于叁个亚科,分别为珠蚌亚科,包括珠蚌属、楔蚌属、裂脊蚌属、尖丽蚌属、矛蚌属、尖嵴蚌属;无齿蚌亚科,即无齿蚌属;小方蚌亚科,包括蛏蚌属、帆蚌属和丽蚌属。其中,珠蚌亚科和无齿蚌亚科形成姐妹群,而小方蚌亚科是珠蚌亚科和无齿蚌亚科共同的姐妹群。这与基于线粒体DNA基因CO1和ND1的序列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虽然在属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上,两个基因有所差异,但两个基因基本都能对蚌科动物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多样性作出明确的判断,因而也是较好的分子标记。对于蛏蚌属的分类地位,基于ITS1和ITS2的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结果与基于CO1和ND1这两个线粒体基因部分同源序列分析结果也基本一致。3.基于微卫星标记的蚌科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分析采用11对微卫星标记对蚌科的8个物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圆顶珠蚌、洞穴丽蚌和中国尖嵴蚌的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58、0.533和0.497)和多态信息含量值(分别为0.512、0.443和0.429)相对较高,这叁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适应能力较强。而橄榄蛏蚌的观测杂合度(0.467)和多态信息含量(0.351)都较低,说明其遗传多样性较低,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需要重点保护。另外,鱼尾楔蚌、叁角帆蚌、短褶矛蚌、椭圆背角无齿蚌这4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居于中等位置,属于较稳定的物种。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8个物种分为叁支,分别属于叁个亚科,即椭圆背角无齿蚌属于无齿蚌亚科;洞穴丽蚌、叁角帆蚌和橄榄蛏蚌属于小方蚌亚科;鱼尾楔蚌、圆顶珠蚌、短褶矛蚌、中国尖嵴蚌属于珠蚌亚科。种间关系中,椭圆背角无齿蚌与橄榄蛏蚌的关系最远(遗传距离为1.7843),短褶矛蚌与中国尖嵴蚌的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1.0722)。(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1-12-09)

周春花,欧阳珊,吴小平,黎敏[4](2007)在《基于16S rRNA和ND1基因序列的中国蚌科丽蚌属的系统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线粒体DNA16S rRNA基因和ND1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构建了中国蚌科丽蚌属的分子系统发育。用距离矩阵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得到了相同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丽蚌属形成两个明显的类群,第一个类群包括失衡丽蚌(Lamprotula tortuosa)、刻裂丽蚌(L.scripta)、天津丽蚌(L.tientsinensis)、绢丝丽蚌(L.fibrosa)、环带丽蚌(L.zonata),第二个类群包括背瘤丽蚌(L.leai)、洞穴丽蚌(L.caveata)、角月丽蚌(L.cornuum-lunae)、猪耳丽蚌(L.rochechouarti)。前者构成尖丽蚌属,后者仍为丽蚌属。与蚌科其它属的代表种比较分析表明:尖丽蚌属和珠蚌亚科的种类形成一支,丽蚌属和缓行蚌亚科的种类形成一支,无齿蚌属和冠蚌属形成一支。由此可见,尖丽蚌属属于珠蚌亚科,丽蚌属属于缓行蚌亚科。珠蚌亚科和缓行蚌亚科形成姐妹群,而无齿蚌亚科是珠蚌亚科+缓行蚌亚科的姐妹群。将北美缓行蚌亚科方蚌属7个种的序列加入进行比较,得出丽蚌属和北美的方蚌属都是比较古老的类群,它们的亲缘关系很近,可能来自共同的祖先。(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魏开建[5](2003)在《中国蚌科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蚌科是淡水底栖动物的重要类群,由于淡水蚌类存在趋同现象,致使我国蚌科在分类上仍然存在许多争议。国内以往对淡水蚌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资源调查以及生物学、形态学等方面,对蚌类的遗传学研究较薄弱,对其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十分缺乏。近年来随着湖泊、河流等内陆水域污染程度加剧、对蚌类栖息地的人为干预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对蚌类的种质资源造成破坏,一些经济蚌类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甚至濒临灭绝。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从分子遗传学角度对我国蚌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蚌科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为此,本研究采用RAPD技术对我国10属18种蚌类20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将RAPD标记与rDNAITSl序列分析、贝壳形态度量分析相结合对我国蚌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比较了2种酚-氯仿抽提法从淡水蚌类软体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Sambrook的方法改进的DNA提取方法不仅步骤简单,而且提取的基因组DNA分子大、质量高,适合淡水蚌类基因组DNA的大规模提取。对比实验显示,闭壳肌和外套膜组织是蚌类基因组DNA提取的理想材料,经裂解液和酶类处理的组织悬液在55℃水浴中消化的时间以5~7h为宜,蛋白酶K浓度达到100~120gg/ml即可满足DNA的提取要求。 2.以河南宿鸭湖圆顶珠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淡水蚌类RAPD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浓度、随机引物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和和热循环参数中的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RAPD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10×Reaction Buffer 2.5μl,2.0mmol/L MgCl_2,0.1%Triton X-100,0.2mmol/L dNTPs,1.5U Taq DNA聚合酶,30ng模板DNA,0.2μmolfL(约15ng)随机引物。热循环参数为:94℃预变性4min;然后94℃变性1min,37℃退火1min,72℃延伸2min,共45个循环;最后72℃保温10min,反应结束后降温至4℃保存。 3.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我国蚌科10属20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OPI、OPP、OPG、OPM四组共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引物进行RAPD扩增,对RAPD扩增座位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群RAPD扩增的多态座位百分率变化范围为34.5%~78.1%,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1891~0.4233,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708~0.2169。在20个种群中,圆顶珠蚌的遗传多样性最大,橄榄蛏蚌的遗传多样性次之,两者的RAPD扩增多态位点百分率均大于70%。短褶矛蚌和河无齿蚌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低于40%,其中短褶矛蚌的Sh~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891、群体内的遗传距离为0.0708,在所有种群中均最小。涨渡湖、宿鸭湖、都阳湖的褶纹冠蚌3个地理种群的多态座位百分率为622%~70.9%,Sh~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596~0.4041,种群内的遗传距离为0.1 540~0.1%9,3个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931~0.2389,涨渡湖与宿鸭湖的种群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4.通过对蚌科10属21个种群的RAPD扩增,对我国蚌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蚌科类群可隶属3个亚科,其中丽蚌属的薄壳丽蚌、背瘤丽蚌、洞穴丽蚌与帆蚌属、蛙蚌属的种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建议归入小方蚌亚科 (Ambleminae);冠蚌属和无齿蚌属的种类归入无齿蚌亚科(.A刀odoniinae);矛蚌属、扭蚌属、尖靖蚌属、楔蚌属和珠蚌属归入珠蚌亚科(Uni。苗nae)。绢丝丽蚌与丽蚌属的其它种因遗传距离较大发生分歧而成为较独特的一个分类群,建议将其从丽蚌属中独立出来,建立新属。圆背角无齿蚌与背角无齿蚌因遗传距离较大而互为姊妹种,建议恢复其太平洋无齿蚌的种名。扭蚌的2个表型群体仍属于同一种。5.对我国蚌科10属21个类群的核rDNA ITSI部分序列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绢丝丽蚌的ITSI部分序列长度为84obP,其中第4~298bP区和第312一596bP区是核昔酸组成极为相似的二段重复DNA序列区;其他分类群的序列长度为494bP一609如。21个类群的平均序列长度为560bP,4种核昔酸T、C、A、G的平均组成频率分别为25.0%、253%、21.9%和27.8%。剪去绢丝丽蚌ITSI序列的312一5%饰区域后进行序列比对排列,序列总长度为675bP。经MEGA 2.1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有443个变异位点,其中319个为简约信息位点。6.采用蚌科10属21个类群的核rDNA rrsl部分序列对我国蚌科的系统发育进行分析,并与国外蚌科的 ITSI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绢丝丽蚌与丽蚌属的薄壳丽蚌、背瘤丽蚌、洞穴丽蚌发生明显分歧而使丽蚌属分为2个类群。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支持将帆蚌属、蛙蚌属以及丽蚌属的薄壳丽蚌、背瘤丽蚌、洞穴丽蚌归入小方蚌亚科:冠蚌属和无齿蚌属仍归属无齿蚌亚科;绢丝丽蚌与矛蚌属、扭蚌属、尖靖蚌属、.楔蚌属、珠蚌属划归在珠蚌亚科。绢丝丽蚌与其它3种丽蚌因亲缘关系较远而分属珠蚌亚科和小方蚌亚科。7.根据贝壳的6个形态性状对我国蚌科11属25种蚌类33个种群的形态变异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无齿蚌属、冠蚌属和帆蚌属9种蚌14个种群的分析结果为:第一主成分受5个性状的?(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3-11-01)

黄艳艳,欧阳珊,吴小平,刘焕章[6](2003)在《中国蚌科线粒体16S rRNA序列变异及系统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测定了中国淡水贝类———蚌科 (Unionidae) 1 3个属代表种类的线粒体 1 6SrRNA部分序列。用Clustal X排序软件进行 1 6SrRNA序列的对位排列 ,序列总长度为 30 5— 32 0bp。通过Mega 2 0软件对所得线粒体 1 6SrRNA片段序列进行比较 ,共发现 1 0 8个碱基存在变异 ,其中包括 77个简约信息位点 ,并用“Pairwisedistance”计算了各属间的相对遗传距离。以贻贝为外类群 ,采用Mega 2 0软件中的“Neighbore Joining”法得到惟一一个分子系统树 ,系统树各分支的置信度由“Bootstrap”1 0 0 0循环检验。结果表明 :分布于中国的蚌科形成叁个明显的类群 ,第一个类群 ,包括帆蚌属、蛏蚌属、丽蚌属和尖锄蚌属 ;第二个类群 ,由矛蚌属、扭蚌属、裂脊蚌属、鳞皮蚌属、尖嵴蚌属、楔蚌属和珠蚌属组成 ;第叁个类群只包括无齿蚌和冠蚌两个属。由此可以看出 ,它们有可能分别隶属于叁个不同的亚科 ,即小方蚌亚科 (帆蚌属、蛏蚌属、丽蚌属和尖锄蚌属 )、无齿蚌亚科 (无齿蚌属和冠蚌属 )和珠蚌亚科 (矛蚌属、扭蚌属、裂脊蚌属、鳞皮蚌属、尖嵴蚌属、楔蚌属和珠蚌属 ) ,由此证明小方蚌亚科在中国的存在 ,并且 ,对几个属的分类位置作了调整。其中鳞皮蚌属和蛏蚌属原来属于无齿蚌亚科 ,根据线粒体 1 6SrRNA的结果 ,前者应该放(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刘月英,段毅豪,赖泽兴[7](1991)在《中国糙蚌属二新种(瓣鳃纲:蚌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记述糙蚌属Scabies Hass 1911二新种,分别命名为中国糙蚌Scabies chinensis和长糙蚌S.longata。该属在我国为首次发现。(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1991年03期)

中国蚌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记述了在广东从化发现的中国蚌科一新记录属、一新记录种,即拟无齿蚌属Pilsbryoconcha,扁平拟无齿蚌Pilsbryoconcha compressa von Martens,1860,对其贝壳形态作了详细描述.介绍了该属物种的主要鉴别特征和分布地区.结合已有资料,推测本属可能在我国华南地区有更广泛的分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蚌科论文参考文献

[1].薛涛涛,谢广龙,吴小平,陈军.中国蚌科物种数据库的特点及应用[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7

[2].张铭华,谢广龙,徐亮,刘月英,吴小平.中国蚌科一新记录属种——扁平拟无齿蚌(PilsbryoconchacompressavonMartens,1860)[J].生命科学研究.2013

[3].欧阳解秀.中国蚌科动物的分子系统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

[4].周春花,欧阳珊,吴小平,黎敏.基于16SrRNA和ND1基因序列的中国蚌科丽蚌属的系统发育[J].动物学报.2007

[5].魏开建.中国蚌科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

[6].黄艳艳,欧阳珊,吴小平,刘焕章.中国蚌科线粒体16SrRNA序列变异及系统发育[J].水生生物学报.2003

[7].刘月英,段毅豪,赖泽兴.中国糙蚌属二新种(瓣鳃纲:蚌科)[J].动物分类学报.1991

论文知识图

中国蚌科不同类群rDNArrsl的PC...中国蚌科不同类群rDNArrsl的PC...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中国蚌科(四)中药化学概述(1)(四)中药化学概述(3)(四)中药化学概述(2)

标签:;  ;  ;  ;  ;  ;  ;  

中国蚌科论文_薛涛涛,谢广龙,吴小平,陈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