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创作论文_黄高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杂文创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杂文,鲁迅,燕山,莽原,朴拙,批评,思想。

杂文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黄高锋[1](2019)在《论沈从文杂文创作的思想意蕴和艺术个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沈从文的杂文创作思想意蕴深刻。他不满于社会的不良现象和痼疾弊病,敢于发声议论。他关注各种文艺现象和"文运"发展,还围绕国共两党内战爆发和国家命运前途、民族未来的走向问题,忧心时局,评议政治。他善于从现象入手,有感而发,情理融合。他的杂文以讽喻、劝诫为主,婉而多讽,绵里藏针。同时,善于巧妙用典,生动形象,文字简洁。沈从文杂文创作的光芒被其杰出的小说和散文创作成就所遮蔽,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个性。(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30期)

许宝丹,孔祥鹏[2](2019)在《从燃灯人到传薪火之人——略论台静农从《地之子》到《龙坡杂文》的创作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台静农的小说《地之子》在选材和创作手法上都是师承鲁迅,呈现出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创作的较高水平,同时又在批判与悲悯、理性与感性低徊矛盾以及悲情色彩两个方面体现出五四时代台静农的个人风格。台湾期间的散文集《龙坡杂文》笔力老到、内容博大丰富,融时代悲辛与知识品格于一体,有五四精神之风。本文在阐述《地之子》和《龙坡杂文》艺术特色基础上,分析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倾向、精神品格,探讨魏晋精神对台静农创作和人生选择的影响,以及二者内在的关联性。(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蒋永国,姚洁[3](2019)在《文史根脉·世界眼光·鲁迅精神——宋云彬杂文创作的“叁扇门”》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云彬是我国着名的文史学者和作家,目前对他的文学研究还停留在基础阶段,缺乏纵深。宋云彬以杂文创作见长,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持续到60年代,为我们贡献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宋云彬杂文具有叁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立足中国传统的文史根脉;二是汲取外来文化的世界眼光;叁是继承五四遗产的鲁迅精神。这叁个方面实际上是打开宋云彬杂文创作的"叁扇门",也是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叁扇门"。从此进入,不仅对研究宋云彬有开创性价值,对中国当前的社会文化发展也有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王贵禄[4](2018)在《从犀利到平和:鲁迅的杂文创作与书法艺术修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的书法艺术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已进入成熟期,书法艺术实践的成功给鲁迅的杂文创作提供了全方位的启示:其一,从渊源、书体、运笔、结体等综合而言,鲁迅书法体现了"融"的总体趋势,这种趋势即"杂"的趋势,对鲁迅的杂文创作有着直接的启发;其二,碑体书法"用笔如刀"的艺术自觉,催生了鲁迅杂文的犀利风格;其叁,鲁迅书法的朴拙化倾向,与鲁迅杂文中的重情重义、刻画正面形象、表达学术观点等有着相应的关联性;其四,鲁迅书法中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结体趋势,启发了鲁迅杂文天马行空、自由挥洒、天才灵动的文学语言。这四个方面同时体现出鲁迅杂文创作与书法艺术实践之间的关联性。(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玉楼[5](2018)在《“绵里藏针”与“平实直白”——重评“叁家村”兼及建国后杂文的创作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家村"杂文在新中国杂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邓拓创作的批判性杂文,在建国初期模式化的杂文写作中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展现了当代杂文对现代杂文"社会批判"与"文明批判"的固有传统的继承。重新审视"叁家村"杂文的思想艺术特征,客观辨析其时代局限性对于充分认识当下杂文的创作生态具有重要意义。一经历了百花时代的短暂繁兴之后,潮起潮落的新中国杂文创作再度进入潜吟低流的冰封期。直到1960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本文来源于《百家评论》期刊2018年06期)

沈照祯[6](2018)在《《莽原》周刊时期鲁迅的杂文创作和翻译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青年》的分裂标志着中国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暂时告一段落,原来以《新青年》为聚点的知识分子开始另谋出路,纷纷另立炉灶建立自己的言说平台。从鲁迅对当时几个重要报刊的批评来看,鲁迅并没有找到一个十分合乎心意的言论阵地,他希望的是一个《新青年》式的专注于思想革命的批判性刊物,于是1925年4月24日,作为鲁迅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主编的刊物《莽原》应运而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块舆论阵地,继续着鲁迅坚持的思想革命。本文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上对《莽原》周刊成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则对鲁迅在《莽原》周刊时期发表的杂文进行了梳理总结,《莽原》周刊时期,鲁迅写作了一系列不同于《新青年》时期的杂文,在内容和形式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明确提出的批判智识阶级和进行“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两大主题是这时期鲁迅杂文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同时鲁迅也进行了大量的绍介和翻译活动。第叁部分集中梳理了鲁迅在同时期的翻译文本,以日本作家为主的文学理论着作翻译和童话《小约翰》的翻译。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鲁迅的杂文与翻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异域文化影响着鲁迅杂文的发生,鲁迅杂文的生成又高于异域文学的限定,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又各自独立,是研究《莽原》周刊时期鲁迅艺术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8)

王玉楼[7](2018)在《《叁家村札记》与新中国杂文创作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初期的杂文论争既体现出杂文家的创作追求也反映出创作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要不要杂文,要什么样的杂文,怎样创作杂文”是建国初期杂文论争的焦点,这些论争最终又以要什么样的杂文(既符合时代特征又不失杂文固有传统)为理论诉求,杂文家和理论家以报刊为阵地各抒己见,构成了建国初期杂文论争的两次高峰。新中国杂文的曲折发展,受到时代的洗礼同时也拷问着作家的灵魂。《叁家村札记》作为建国初期的杂文代表,在传统杂文中注入了大量的时代因素,最终完成了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杂文创作道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杂文创作理念与实践正是两次杂文论争所追求的典范。深度探究《叁家村札记》,可以发现其“平实直白”的艺术特征之中暗含着丰富的深层动因,不只是作家的生活经历及“政治家”与“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的直接影响,更有着时代规训方式的多维投射。六十年代初期的杂文创作以专栏杂文为主,杂文创作园地的限制与读者群的扩大对杂文创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出于政治目的对杂文进行牵强附会的批判给新中国杂文最为沉痛的一击,使其仅有的一点微光也淹没在扭曲的光明之中。新中国杂文不只有“鲁迅风”杂文,更多的是必然为历史所淘汰的“模式化”倾向严重的短命杂文,造成这种形态的具体原因对当下的文学发展仍是长鸣的警钟。然而不应忽略的是:新中国杂文作为“十七年”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汇入杂文创作传统影响着“新时期”杂文思想流向的同时,又有超越文本的意义存在。(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8)

[8](2018)在《刘成信叁十一年创作杂文选编》一文中研究指出《杂文选刊》创刊于1988年,叁十年来在各发行单位支持下,已遍布全国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基础,受到众多读者喜爱。2018年,我社为进一步支持杂文创作,扩大杂文阵地,继续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现诚招各地发行代理商(书商、邮局零售公司、校园代理等),加强合作,共创双赢。(本文来源于《杂文选刊》期刊2018年05期)

黄健,韩宇瑄[9](2018)在《论鲁迅定居上海期间的杂文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定居上海之后,鲁迅仍然十分注重杂文的批评功能,结合对上海都市和整个中国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对发生在上海都市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展示了他一以贯之的改造国民性的启蒙思想。从杂文批评特征上来看,他此时仍然恪守了其一贯所倡导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价值立场、原则和标准,体现了一个独立的现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公共意识和批判精神,也即他此时的杂文批评总是善于将所针对的现象上升到社会和文明发展的层面,透过现象看本质,剖析其中阻碍现代社会和文明发展的各种要素,展示了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10](2018)在《刘成信叁十一年创作杂文选编》一文中研究指出《杂文选刊》创刊于1988年,叁十年来在各发行单位支持下,已遍布全国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基础,受到众多读者喜爱。2018年,我社为进一步支持杂文创作,扩大杂文阵地,继续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现诚招各地发行代理商(书商、邮局零售公司、校园代理等),加强合作,共创双赢。(本文来源于《杂文选刊》期刊2018年03期)

杂文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台静农的小说《地之子》在选材和创作手法上都是师承鲁迅,呈现出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创作的较高水平,同时又在批判与悲悯、理性与感性低徊矛盾以及悲情色彩两个方面体现出五四时代台静农的个人风格。台湾期间的散文集《龙坡杂文》笔力老到、内容博大丰富,融时代悲辛与知识品格于一体,有五四精神之风。本文在阐述《地之子》和《龙坡杂文》艺术特色基础上,分析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倾向、精神品格,探讨魏晋精神对台静农创作和人生选择的影响,以及二者内在的关联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杂文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1].黄高锋.论沈从文杂文创作的思想意蕴和艺术个性[J].名作欣赏.2019

[2].许宝丹,孔祥鹏.从燃灯人到传薪火之人——略论台静农从《地之子》到《龙坡杂文》的创作变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3].蒋永国,姚洁.文史根脉·世界眼光·鲁迅精神——宋云彬杂文创作的“叁扇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王贵禄.从犀利到平和:鲁迅的杂文创作与书法艺术修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

[5].王玉楼.“绵里藏针”与“平实直白”——重评“叁家村”兼及建国后杂文的创作倾向[J].百家评论.2018

[6].沈照祯.《莽原》周刊时期鲁迅的杂文创作和翻译活动[D].青岛大学.2018

[7].王玉楼.《叁家村札记》与新中国杂文创作传统[D].青岛大学.2018

[8]..刘成信叁十一年创作杂文选编[J].杂文选刊.2018

[9].黄健,韩宇瑄.论鲁迅定居上海期间的杂文创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10]..刘成信叁十一年创作杂文选编[J].杂文选刊.2018

论文知识图

文化艺术举办杨淼杂文创作研讨会(1)文化艺术举办杨淼杂文创作研讨会(2)杂文学会杂文创作(1)杂文学会杂文创作(2)邓黔生鲁迅的杂文

标签:;  ;  ;  ;  ;  ;  ;  

杂文创作论文_黄高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