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污染热源论文_王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污染热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热源,节能,集中供热,梯度,烟气,污染物,热力。

多污染热源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1](2015)在《浙江改造地方热电厂》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6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浙江省地方燃煤热电联产行业综合改造升级行动计划》(简称《计划》)。  今年以来,浙江对燃煤机组的清洁排放改造可谓是“火力全开”,目标任务大有提前完成之势。现在轮到地方燃煤热电联产行业,并不让人意外。  《(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报》期刊2015-09-19)

陈俊俊,王晓彤,魏祥瑞,武文斐,李义科[2](2003)在《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通风效率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多个热污染情况下置换通风通风效率影响因素的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并阐述了产生原因 ,实验研究结果对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03年04期)

陈俊俊[3](2003)在《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置换通风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简述了置换通风的原理与特性,并与传统的混合通风方式进行了比较,指出置换通风有独特的通风气流组织、较高的通风效率、能够满足人体热舒适性要求以及节能的优点,是一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通风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指出了置换通风方式的不足和局限。提出了多个污染热源情况下的置换通风问题,建立了就此问题在叁个热污染源情况下的实验研究模型,分别就送风速度变化、送风温度变化、排风口位置变化、污染热源的分散性、污染热源面积变化等工况进行了不同的模拟实验,采用绘图软件对模拟实验数据库进行图形化处理,讨论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①热力分层高度受送风量、房间热负荷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以送风量最为严重。送风量增大,热力分层高度也在增高;送风量减小,热力分层高度降低。工作区温度与送风温度之差Δt增大,热力分层高度降低;差值Δt减小,热力分层高度则升高。 ②兼顾热力分层高度大小、余热负荷的有效消除以及热舒适性等问题,得出工作区温度与送风温度差值Δt的大小在3~4℃比较合适。 ③排风口位置的变化,对下层气流速度场、温度场以及烟气浓度场不产生影响,对热力分层高度、工作区垂直温度分布等热舒适性问题没有影响。 ④污染烟气出口速度、温度越大,热力分层高度越低;烟气速度、温度越小,热力分层高度越高。污染源的分散性越大,热力分层高度越低,通风效率越大;分散性越小,热力分层高度越高,通风效率越小,但分散到一定程度时,热力分层高度、通风效率将不受影响。 ⑤污染源相对集中时,可采用在污染源附近区域局部送风的方式,减小送风量,节约能耗,但要综合考虑热力分层高度、通风效率及热负荷的有效消除等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3-04-01)

陈俊俊,王晓彤,武文斐,李义科,赵玉仑[4](2002)在《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的应用与节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原理、特性及其与混合通风的比较 ,列举了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并对其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指出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通风方式(本文来源于《冶金能源》期刊2002年03期)

陈俊俊,王晓彤,武文斐,李义科,赵玉仑[5](2002)在《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的应用与节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的原理、特性及其与混合通风的比较 ,列举了工程应用实例 ,并对其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指出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通风方式(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02年06期)

多污染热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多个热污染情况下置换通风通风效率影响因素的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并阐述了产生原因 ,实验研究结果对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污染热源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浙江改造地方热电厂[N].中国电力报.2015

[2].陈俊俊,王晓彤,魏祥瑞,武文斐,李义科.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通风效率实验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

[3].陈俊俊.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实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4].陈俊俊,王晓彤,武文斐,李义科,赵玉仑.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的应用与节能[J].冶金能源.2002

[5].陈俊俊,王晓彤,武文斐,李义科,赵玉仑.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的应用与节能[J].节能.2002

论文知识图

置换通风流态示意图置换通风流态示意图通风效率η与热污染源之间距离L的关系曲...)和数学模1 置换通风数值计算的物理模型锅炉房及换热站位置(笔者参与设计)

标签:;  ;  ;  ;  ;  ;  ;  

多污染热源论文_王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