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传媒话语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话语权,大众传媒,传媒,媒介,媒体,强势,意识。
传媒话语权论文文献综述
李畅[1](2015)在《自媒体对大众传媒话语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媒体的影响下,大众传媒话语权出现了一些转移,大众文化与新兴媒体之间搭建起了全新的话语框架。尽管这一话语框架下,大众传媒的话语权威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依然非常重要。这标志着大众传媒话语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只有集中更多的力量重构大众传媒话语权体系,才能使公众平等地在大众传媒中发表观点,从而有效维护现代政治文明,推动构建健康、稳定的社会传媒环境。(本文来源于《新闻战线》期刊2015年24期)
张众[2](2014)在《自媒体时代大众传媒话语权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话语权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代表这一种游戏规则。基于社会契约论,传媒机构关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公共话语权,有着自然而然的法理责任和社会担当。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大众传媒话语权从精英主义到消费主义的历史嬗变,以及自媒体时代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影响和给公众大众传播话语权的获取开辟了新的历史时期。(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4年11期)
张众[3](2014)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大众传媒话语权体系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传媒在维护公众"说"与"听"权益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大众传媒有其自身的利益和生存法则,以及强势群体和集团通过大众传媒构建其特有的话语体系,导致其他群体的媒介接近权和使用权被忽视的状况,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阐述大众传媒话语资源公平分享的市场原则、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和权重原则,以及法律保护机制、代理代言机制、传媒的民间监管机制和媒介素养教育机制。(本文来源于《传播与版权》期刊2014年08期)
叶少波[4](2013)在《大众传媒话语权下的审判独立问题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话语权,简而言之就是指大众对于社会现象的"说话权"、"解释权"以及"发表权"。有学者给话语权作这样的定义:话语权是"公民有就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是一种表达权和参与权的体现。"大众传媒对法院监督具有良好正当性,其有利于满足社会大众知情权,有利于案件审判在更广泛的阳光下进行。但也应当看到,在大众传媒话语权影响下,审理中的案件在各个阶段被社会充分讨论,部(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中旬刊)》期刊2013年12期)
孙丽丽[5](2011)在《增强积极传播意识 提升传媒话语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日本大地震中媒体的积极传播现象与我国传媒的党性和消费性为依据,指出新闻传播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有指向性的。积极的新闻传播会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反之亦然。因此,我国建构传媒话语权的重要策略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主流价值观,实现积极传播。(本文来源于《新西部(下旬.理论版)》期刊2011年08期)
刘兴豪[6](2011)在《从清末报刊看传媒话语权的争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传媒话语权的视角对清末报刊的历史进展进行了梳理,论述了近代国人逐步从洋人手中夺回公共话语权。到了维新运动时期,掀起了近代中国报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由外报垄断中国新闻界的局面,从外国人手里夺回了一定的传媒话语权。(本文来源于《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戴淮明[7](2011)在《简论大众传媒话语权的强势和弱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这是一个向信息化迈进的时代,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急剧膨胀。这是一个话语繁荣的时代,几乎人人有话要说,要表情达意;几乎人人都想利用各种媒体表述心声和诉求。然而大众传媒的"时空"容量及资源(有效部分)非常有(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1年06期)
曾浩[8](2010)在《社会转型期传媒话语权分化及引起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传媒话语权解析传媒话语权是指媒介因其角色而享有的传播思想、表达意见、监督社会及反映民意等的权利,本源上它是公众话语权的延伸。大众传媒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其话语权是无形的,它借助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通过媒介工具(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0年35期)
唐东辉,张文羽[9](2006)在《当代传媒话语权下对女性体育文化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传媒的声音遍布全球的每个角落,伴随传媒技术的提高,传媒对女性体育文化的影响和控制日趋加强。传媒是文化变动的、延续的载体,体现在女性体育文化领域方面,传媒运用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介工具,通过对文化的出版、播出、整合、构建,使女性体育文化不间断地被继承、扬弃、塑造。事以利弊而区之,从广度上来说,当代传媒正推动着女性体育文化为更多的人所认知,而与此同时,当代传媒的发展却给女性体育文化的健康、深度发展造成危机,女性原本薄弱的体育意识得不到强化。受社会父权制的影响,在收视率、点击率等因素的操纵下,媒体中有关女性体育内容的占有时间、占有版面少之又少。在网络传媒等传播体育文化的版面,女性以“足球宝贝”、“球星女友”、“赛车美女”等相对男性处于辅助地位的角色频繁、醒目出场,性感、漂亮、美丽的身体文化俨然成为女性体育文化的象征,女性体育文化正被传媒扭曲、利用和淡化。面对传媒话语的强权控制,本文对女性体育文化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体育与科学》期刊2006年02期)
蒋晓丽[10](2003)在《传者与传媒——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大众传媒话语权的争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传媒既是信息传播的物质载体,也是促使大众传播者与受众得以交流的中介和纽带。大众传媒在一个社会中具有一种话语的权力,大众传播者就是大众传播话语权的掌握者。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随着欧风美雨逐渐兴盛起来的大众传媒的最早形式———报刊成为新兴知识分子争夺和战斗的阵地。(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传媒话语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话语权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代表这一种游戏规则。基于社会契约论,传媒机构关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公共话语权,有着自然而然的法理责任和社会担当。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大众传媒话语权从精英主义到消费主义的历史嬗变,以及自媒体时代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影响和给公众大众传播话语权的获取开辟了新的历史时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媒话语权论文参考文献
[1].李畅.自媒体对大众传媒话语权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
[2].张众.自媒体时代大众传媒话语权的嬗变[J].今传媒.2014
[3].张众.和谐社会视域下大众传媒话语权体系重构[J].传播与版权.2014
[4].叶少波.大众传媒话语权下的审判独立问题思考[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
[5].孙丽丽.增强积极传播意识提升传媒话语权[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
[6].刘兴豪.从清末报刊看传媒话语权的争夺[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7].戴淮明.简论大众传媒话语权的强势和弱势[J].新闻传播.2011
[8].曾浩.社会转型期传媒话语权分化及引起的问题[J].青年记者.2010
[9].唐东辉,张文羽.当代传媒话语权下对女性体育文化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6
[10].蒋晓丽.传者与传媒——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大众传媒话语权的争取[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