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仿真平台论文_郭宇,牛兴华,石一光,李二飞,张大卫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仿真平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体,平台,分布式,回波,声场,关注点,电磁场。

分布仿真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郭宇,牛兴华,石一光,李二飞,张大卫[1](2019)在《iSIGHT联合仿真平台的搭建及加工中心质量分布对整机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工中心结构件的合理质量分布,对于提升整机动特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加工中心结构件质量分布对整机动特性的影响,搭建了基于iSIGHT的CAD/CAE联合仿真平台,驱动Creo调整机床结构件的质量分布,并将调整后的整机叁维模型导入到ANSYS中,运用APDL语言进行自动化的有限元分析;然后利用iSIGHT后处理统计分析大量所得仿真数据,归纳总结出加工中心结构件质量分布对整机动特性影响的一般规律。以提高整机前5阶固有频率为优化目标,以机床立柱的静刚度和床身内部结构尺寸为约束条件,得到了较合理的机床结构件质量分布,有效地提升了加工中心整机的动特性。以某800型"框中框"式加工中心为例,调整质量分布后的整机前5阶固有频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9年10期)

李佳珂[2](2019)在《面向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的室内人员分布仿真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型公共建筑仍然采用集中式系统架构,并不能真正实现“自动化控制”,无法适应绿色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为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发了一套全新的能适应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需求的,具有扁平化、无中心特性的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在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中,建筑物内每个区域内的人员数量是一类重要的空间属性,是楼宇智能化相关应用的一个重要决策变量。为促进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中基于室内人员分布的建筑区域内资源智能控制的研究,本文面向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设计了一个具有可扩展的室内人员分布仿真系统,主要工作和成果体现在叁个方面。首先,对室内人员分布与迁移的规律进行了探索,旨在能够根据初始时刻人员的空间分布信息仿真任意指定时刻各个区域内的人数,为仿真系统提供动态且相对准确的室内人员分布信息。本文在室内人员迁移符合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假设条件下,定义了室内人员分布与迁移的基本概念,构建马尔可夫链对室内人员迁移过程进行了建模,并使用统计法对状态转移矩阵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简单算例对上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出系统状态转换的随机性与时相关性,能够很好的预测系统状态转换的趋势,可以用来刻画和模拟人员迁移过程。其次,针对室内人员计数装置仿真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共享问题,以读写者问题将其建模,并设计了基于锁机制的调度策略,旨在使仿真系统能够正确、稳定的运行。本文简单介绍了室内人员计数装置的工作原理,然后依据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设计了室内人员计数装置的仿真架构,并详细阐述了室内人员计数装置仿真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共享问题,针对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共享现象,基于读写者问题设计了不同的调度策略,最后对仿真系统关于各区域内人数的输出进行了检验,并对仿真使用的时间进行了统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所设计的共享策略的仿真系统能够正确、稳定的运行。最后,本文以分布式仿真、多线程等技术为支撑,借鉴多Agent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具有可扩展的面向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的室内人员分布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支持半实物仿真和纯软件仿真,能够对建筑空间内人员分布进行模拟,给出具有置信度的人员分布仿真结果,将仿真结果上报给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该仿真系统不仅能够适应任意规模的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而且还可以为室内人员计数装置的内部校核算法设计与验证提供一个仿真环境,验证校核算法在系统中的可行性与效率以及对潜在的问题进行发掘与研究,为面向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的室内人员分布装置的研制提供指导,确保在硬件系统实现之前,提前发现系统中可能的错误,避免硬件研制时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9-04-01)

程高飞[3](2017)在《基于CIVA平台的材料中超声检测声场分布和小缺陷响应建模仿真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是在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资助下,以金属材料中板材和棒材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CIVA仿真平台,对材料中超声波声场分布和小缺陷的回波响应开展了建模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在超声声场计算方面,利用基于Penci1法修正的瑞利积分(Rayleigh Integration Method,RIM)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各类探头及传播介质的超声传播模型,得到声场分布与工件、探头及检测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了解决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缺陷或结构的复杂性很难计算得到解析解的问题,引入了基尔霍夫(Kirchhoff)近似和伯恩(Born)近似等理论,建立了基于近似理论的缺陷和结构散射声场模型,使得快速计算复杂缺陷和结构散射声场能够得以实现。针对金属材料建立了碳钢棒材模型和铝制板材模型,将一些重要和常见的金属材料中毫米级以下小缺陷(比如夹渣和裂纹)等效为圆柱体缺陷,建立平底孔人工缺陷模型。使用超声仿真软件CIVA建模分析了多种检测条件对无缺陷金属材料中声场分布规律和含人工缺陷的金属材料中缺陷回波响应规律的影响。搭建了基于脉冲反射法的水浸式超声检测实验平台,使用含有0.8mm直径平底孔人工缺陷的20#钢棒材模拟试块和方形铝块板材模拟试块对缺陷回波进行了超声检测实验验证。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建立了32层薄板型无缺陷CFRP层压板理想模型和72层厚截面含平底孔人工缺陷CFRP层压板模型。使用CIVA仿真软件分别进行了声场分布和缺陷响应的仿真分析,并使用自建的超声检测实验平台进行了对应的超声检测实验。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基于CIVA仿真平台对材料中超声检测声场分布和小缺陷响应开展了建模仿真分析和相关实验的研究。研究了多种检测条件对金属和复合材料中声场分布规律和缺陷回波响应规律的影响,得到关键影响因素以及为如何选择合适的超声检测探头参数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3-01)

马骕[4](2016)在《面向磁浮仿真平台的通信状态分布维护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个面向磁浮仿真平台的高效通信状态分布式维护技术,主要应用于分布式通信领域,可用于磁浮交通仿真条件下分布式系统通信状态的维护。为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容错性,这里通过ACE的使用,定义一种子系统之间交互连接信息协议来实时交换连接状态,从而高效的完成整个通信层中状态维护。(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6年21期)

吴文波[5](2015)在《并行分布实时仿真平台任务调度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仿真应用的不断深入,仿真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仿真模型越来越复杂,其对计算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实时仿真应用中,由于对时间约束的要求非常苛刻,其对处理平台的计算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些大规模系统内部往往存在一些并行因素,若能直接用分布、并行方法实现这部分的仿真当然就更符合系统的实际特征了,因此并行分布仿真逐渐成为实时仿真研究的焦点。然而,并行分布仿真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任务调度是影响仿真系统运行性能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不恰当的调度不仅不会带来性能的提升,甚至会带来比串行仿真更差的结果。论文围绕并行分布实时仿真中的任务调度问题,从仿真任务分配和周期仿真任务集可调度性分析两方面展开研究。本文在对仿真任务调度策略进行了一般性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实时仿真的可调度性问题。为保证并行分布实时仿真的实时性要求,需要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对仿真任务集进行可调度性分析。一般并行分布实时仿真中任务集都是周期性的,论文研究了周期仿真任务集在同构多处理器平台下采用固定作业优先级调度算法的可调度性分析。由于传统可调度性分析采用的理论方法不具备完备性,论文采用了模拟运行的方式进行可调度性分析。根据周期仿真任务集特点,可调度性分析主要是求可调度区间。论文首先给出一个基本可调度区间,并归纳出求解可调度区间的基本思路;然后从仿真任务执行状态界限出发,给出了两个改进的可调度区间,并将这两个改进结果合并得到最终结果,保证所求的可调度区间范围达到最小。然后针对分布式实时仿真平台、多核实时仿真平台和异构多处理器实时仿真平台叁个典型仿真应用平台,依次展开研究:(1)对于使用最广泛的分布式仿真平台,平台的复杂性将大大增加系统失效的可能性,因此可靠性是其一个关键性需求,对运行实时仿真应用的分布式仿真平台尤为重要。使用任务分配的方法来提高分布式实时仿真平台的可靠性,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软硬件资源,具备更广泛的适用性。论文通过对系统可靠性及约束条件分析,将仿真任务分配问题建模为组合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一个混沌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XASA用以求解该问题。XASA算法首先在混沌优化算法的基础上进行解空间的混沌遍历,得到一个局部最优集,然后采用自适应策略对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改进,在局部最优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寻优。(2)多核处理器集群作为当前最热门的处理平台,在并行分布实时仿真中逐渐成为主流。相比较于传统的并行分布式仿真平台,多核集群的特点是节点内通信代价不可忽略,针对这一特点,论文着重分析了节点内通信对仿真任务分配问题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单个节点的节点内/节点间通信代价,建立关于一致代价仿真任务分配问题的最小费用流模型,进而推广到一般意义下的多核处理器集群仿真任务分配问题,并建立广义最小费用流模型。通过分析通信代价凹函数的特点将凹费用网络流转换为带固定费用网络流问题之后,设计遗传模拟退火组合算法求解该问题。(3)仿真的实时性因任务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针对不同实时性要求的仿真任务需要不同类型的处理器来处理,而同一个仿真任务在不同类型的处理器上执行结果也不尽相同。论文通过分析异构多处理器平台特性,选择仿真任务在同类处理器内部自由迁移的内迁移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将异构多处理器仿真任务调度问题转化为内迁移仿真任务分配问题。在对该问题建模为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的基础上,松弛为线性规划问题,将因松弛产生的未完整分配的仿真任务称为“散碎仿真任务”,论文证明了在包含有t类处理器的异构多处理器环境下,最多只有t-1个散碎仿真任务。然后根据散碎仿真任务建立二分图模型,提出通过调整边权值的方法消除图中的环,最后设计算法将散碎仿真任务完整分配到某个处理器类上。最后,本文以一个采用分布实时仿真平台的空战任务仿真系统为背景,对仿真任务分配算法进行了验证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任务分配方法能够提高仿真系统的可靠性,而XASA算法能有效克服传统模拟退火算法和混沌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且不失解质量。(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11-01)

李明娟[6](2013)在《金属标签空间场的分布仿真及测量平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物联网信息识别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基于这些传统识别技术的产品,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应用场合的局限,新的识别产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在本设计中,主要研究金属标签的相关识别技术,并对相关理论、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文中金属标签的核心技术基础是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ACFM),借助探头传感设备检测到符号的特征信号,进而提取到标签上的有用信息。与常规识别技术产品相对比,金属标签有其独有的优点:解决了普通识别产品的应用局限问题,同时还具有检测准确度高、生产工艺简单、与物品一体化、检测操作简单等一系列优势。在研究ACFM识别技术过程中,运用电磁理论和数学知识,建立了扰动磁场的理论分析模型,并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模型理论;同时,针对有限元分析相关知识,运用ANSYS12.0软件,建立了扰动磁场的激励模型和计算模型,其中,计算模型是基于激励模型实现的,并用公式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行性,从而为金属标签有限元模型的仿真提供了支撑。在金属标签有限元分析中,考虑到实际问题,建立了圆柱形符号的铜导体标签模型,并结果查看仿真数据,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取出符号的位置和数量等特征信息。为了进一步研究磁场信号特征,搭建了测量平台,用该平台检测了多组电路模型中的磁场数据。综合有限元仿真和平台检测两大环节,可知金属标签信号是弱信号,对其观测需特定的调理电路,文中设计了弱信号调理电路,并对电路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提取磁场数据过程,是金属标签识别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仿真和测量工作证实:金属标签产品具有可行性价值。金属标签这一产品的思想来源是无损检测,ACFM技术是无损检测领域相对新的检测技术,将该技术应用于物联网体系,不仅解决了常见识别技术的识别局限,同时也给物联网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12-01)

张桔娴[7](2013)在《刍议分布的交互仿真平台在桌面网格技术下的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同时各种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这种环境之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拓宽。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其中便有单台计算机仿真不能达到计算机资源逐渐膨胀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之下,分布式交互仿真平台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本文就针对基于桌面网格的分布交互仿真平台进行研究与分析。(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3年09期)

丰继华,陈跃斌,尹世堂[8](2011)在《基于酵母跨平台定位数据的核小体分布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分析近期公布的六组酵母核小体实验数据后,发现以往研究检测到的核小体在位置上有很大差异。通过对不同实验数据间差异性进行分析,证实了融合跨平台实验数据比单一实验更能真实地反映核小体在细胞内的包装机制。将核小体按其定位稳定性分为两类后,通过引入核小体可测度和定位测量信噪比概念,定量分析了启动子区核小体实验数据的不一致程度和范围。最后利用统计定位方法将核小体定位信息进行综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启动子区核小体分布仿真模型。(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FCSA 2011 V1)》期刊2011-07-16)

宋振国[9](2011)在《燃煤锅炉分布控制实现及其仿真平台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锅炉是我国主要的耗煤设备,也是我国主要的污染来源之一。在我国的工业锅炉当中,有相当大比例是层燃型的燃煤链条锅炉。链条锅炉数量多、面积广,但自动化水平较低,绝大多数的热效率不到70%,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层燃式燃煤锅炉上实现输出概率密度函数(PDF)控制。为此,首先阐述了链条炉的结构、燃烧过程的特点和相关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输出随机分布控制系统的相关理论,然后讨论了将这种方法引入链条锅炉的燃烧过程控制中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给出了基于RBFNN的输出分布控制系统的子空间快速建模方法,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实现了输出分布控制系统的最优迭代学习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建模和控制算法的可行性。(2)将迭代学习的思想引入到输出分布控制系统的建模当中,结合(1)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双闭环迭代学习建模控制算法,并针对迭代学习过程引入了自适应迭代学习率和迭代终止门限,仿真结果表明相关算法的有效性。(3)开发了一套链条锅炉的仿真控制平台,实现了对层燃锅炉的燃烧过程的动态模拟。并以燃烧过程的火焰形状为被控对象,以配风分布为控制输入,在此平台上验证了(2)设计的建模控制算法。综合仿真结果和仿真平台模拟,本文所得的输出随机分布控制系统的模型和相关控制算法,可应用于燃煤链条锅炉的配风优化控制,并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1-06-04)

吴集,金士尧,沈雪石[10](2010)在《面向方面的多智能体分布仿真平台设计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大规模多智能体分布仿真平台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问题,提出软件设计的关注点空间模型,然后基于关注点设计—实现二元关系形式化描述横切关注点问题;使用面向方面建模方法对仿真平台中交错关注点进行分离;并对具体实现系统使用面向方面编程进行体系结构与代码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方面的使用可以在不同关注点模块化中获得对系统软件系统结构设计的改良,且将使系统具有精简的代码,更少的设计和实现组件和组件间更低的耦合。(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分布仿真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型公共建筑仍然采用集中式系统架构,并不能真正实现“自动化控制”,无法适应绿色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为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发了一套全新的能适应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需求的,具有扁平化、无中心特性的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在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中,建筑物内每个区域内的人员数量是一类重要的空间属性,是楼宇智能化相关应用的一个重要决策变量。为促进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中基于室内人员分布的建筑区域内资源智能控制的研究,本文面向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设计了一个具有可扩展的室内人员分布仿真系统,主要工作和成果体现在叁个方面。首先,对室内人员分布与迁移的规律进行了探索,旨在能够根据初始时刻人员的空间分布信息仿真任意指定时刻各个区域内的人数,为仿真系统提供动态且相对准确的室内人员分布信息。本文在室内人员迁移符合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假设条件下,定义了室内人员分布与迁移的基本概念,构建马尔可夫链对室内人员迁移过程进行了建模,并使用统计法对状态转移矩阵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简单算例对上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出系统状态转换的随机性与时相关性,能够很好的预测系统状态转换的趋势,可以用来刻画和模拟人员迁移过程。其次,针对室内人员计数装置仿真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共享问题,以读写者问题将其建模,并设计了基于锁机制的调度策略,旨在使仿真系统能够正确、稳定的运行。本文简单介绍了室内人员计数装置的工作原理,然后依据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设计了室内人员计数装置的仿真架构,并详细阐述了室内人员计数装置仿真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共享问题,针对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共享现象,基于读写者问题设计了不同的调度策略,最后对仿真系统关于各区域内人数的输出进行了检验,并对仿真使用的时间进行了统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所设计的共享策略的仿真系统能够正确、稳定的运行。最后,本文以分布式仿真、多线程等技术为支撑,借鉴多Agent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具有可扩展的面向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的室内人员分布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支持半实物仿真和纯软件仿真,能够对建筑空间内人员分布进行模拟,给出具有置信度的人员分布仿真结果,将仿真结果上报给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该仿真系统不仅能够适应任意规模的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而且还可以为室内人员计数装置的内部校核算法设计与验证提供一个仿真环境,验证校核算法在系统中的可行性与效率以及对潜在的问题进行发掘与研究,为面向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的室内人员分布装置的研制提供指导,确保在硬件系统实现之前,提前发现系统中可能的错误,避免硬件研制时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仿真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1].郭宇,牛兴华,石一光,李二飞,张大卫.iSIGHT联合仿真平台的搭建及加工中心质量分布对整机动特性的影响[J].机械设计.2019

[2].李佳珂.面向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的室内人员分布仿真系统设计[D].安徽建筑大学.2019

[3].程高飞.基于CIVA平台的材料中超声检测声场分布和小缺陷响应建模仿真及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7

[4].马骕.面向磁浮仿真平台的通信状态分布维护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6

[5].吴文波.并行分布实时仿真平台任务调度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

[6].李明娟.金属标签空间场的分布仿真及测量平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7].张桔娴.刍议分布的交互仿真平台在桌面网格技术下的问题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

[8].丰继华,陈跃斌,尹世堂.基于酵母跨平台定位数据的核小体分布仿真研究[C].Proceedingsofthe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tureComputerScienceandApplication(FCSA2011V1).2011

[9].宋振国.燃煤锅炉分布控制实现及其仿真平台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11

[10].吴集,金士尧,沈雪石.面向方面的多智能体分布仿真平台设计优化[J].系统仿真学报.2010

论文知识图

复杂系统分布仿真平台逻辑结构...卫星移动网络总体概念设计仿真的数据采...一5态势监测画面悬臂式定位平台静态变形及应力分布有...一13作战评定结果(试验5)一6武器系统画面

标签:;  ;  ;  ;  ;  ;  ;  

分布仿真平台论文_郭宇,牛兴华,石一光,李二飞,张大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