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致死型约氏疟原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疟疾,疟原虫,约氏,巨噬细胞,疟色素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论文文献综述
黄旭,吕童,曹雅明,冯辉[1](2019)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红内期感染导致肝脏病理损伤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 17XL)红内期感染对肝脏的作用影响。方法采用新鲜P.y 17XL感染红细胞(1×10~6)腹腔感染BALB/c小鼠,定期尾静脉取血检测红细胞感染率,观察小鼠生存率。取感染率30%、50%和70%小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F4/80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和疟色素含量检测。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巨噬细胞数量。结果 P.y 17XL感染小鼠红细胞感染率从第3 d(7.1%)开始快速上升,第7 d达峰值(81.5%)后小鼠全部死亡(生存率0)。HE染色显示疟色素在P.y 17XL感染小鼠肝脏大量沉积,肝组织结构紊乱。免疫组化显示,F4/80+巨噬细胞胞浆富含大量疟色素颗粒。与对照组相比,肝脏疟色素含量在30%组(6.079μmol/L)、50%组(5.35μmol/L)和70%组(8.542μmol/L)明显增加(均P<0.001),且70%组明显高于30%组和50%组(均P<0.05)。流式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肝脏F4/80~+CD11b~+CD11c~-巨噬细胞百分含量在30%组(7.81%,P<0.01)、50%组(6.41%,P<0.05)和70%组(4.35%,P<0.05)均显着升高(图5A/B),绝对计数亦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P.y 17XL红内期感染的疟色素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介导肝脏病理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付俣萧,黄旭,吕童,李丹妮,曹雅明[2](2019)在《阿托伐他汀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的肝脏病理损伤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VA)在治疗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 y 17XL)感染的肝脏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P. y 17XL感染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口服AVA单药或联合青蒿琥酯(AS),动态观察原虫血症和生存率。HE和组化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肝淋巴细胞数量和CXCR6、NKG2D表达水平。结果:P. y 17XL感染后第7天,对照组感染率迅速上升至61. 8%,AVA组感染率为41. 2%,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AVA组原虫血症峰值延迟出现,联合AS用药可延长小鼠生存时间。HE结果显示,P. y 17XL感染导致疟色素在肝脏大量沉积,肝细胞出现嗜酸性坏死。与对照组相比,AVA组疟色素在肝组织沉积明显减少。流式结果显示,CD3~+、CD4~+和CD8~+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 <0. 05)。CXCR6在CD4~+、CD8~+和NKT细胞表达明显上调(P<0. 05,P<0. 01,P<0. 05)。NKG2D在CD8+T细胞和NKT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 05)。结论:AVA在改善疟疾肝脏病理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冯永辉,朱晓彤,单风平,曹雅明[3](2016)在《大蒜素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鼠疟模型CD4~+活化/凋亡T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大蒜素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 17XL)感染BALB/c小鼠T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P.y 17XL感染后第0~2天每日口服给予不同浓度大蒜素(3 mg/kg或9 mg/kg)处理;动态监测各组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期;感染后第0天、第3天和第5天无菌提取小鼠脾细胞,FACS检测小鼠活化T细胞(CD4~+CD69~+)、凋亡CD4~+T细胞(7AAD~-Annexin V~+)数量变化;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的水平。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大蒜素处理组能降低感染小鼠的原虫血症水平,延长生存期。大蒜素处理能提高感染小鼠活化T细胞的数量,降低凋亡T细胞数量,并能提高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的水平。大蒜素能在感染早期促使宿主建立有效的Th1免疫应答,从而抑制红内期P.y 17XL疟原虫感染进程。(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杨洋,季楠,赵娜,曹雅明,王继春[4](2016)在《旋毛形线虫预感染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C57BL/6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预感染旋毛形线虫1周后C57BL/6小鼠抵御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攻击感染的能力。方法实验组在小鼠感染旋毛形线虫1周后感染约氏疟原虫,对照组单纯感染约氏疟原虫,观察小鼠原虫血症及生存率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T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Real-Time PCR法检测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原虫血症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并未发生改变。实验组小鼠于感染后3 d,CD4+IFN-γ+T细胞及其效应分子IFN-γ,转录因子T-bet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毛形线虫预感染1周可增强C57BL/6小鼠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的早期抗感染能力。(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冯辉,潘艳艳,李莹,曹雅明[5](2012)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地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固有免疫在疟疾急性期感染中的保护性作用地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巨噬细胞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oelii 17XL)感染中的作用地位。方法雌性BALB/c小鼠在感染-2、0d腹腔注射氯磷酸脂质体(clodronate liposomes,300μL/只/次),建立巨噬细胞消除模型。对照组小鼠在同时点注射同体积PBS脂质体。随后,小鼠腹腔注射1×106 P.y17XL寄生的红细胞。计数原虫血症和观察生存率。ELISA法检测脾培养上清IFN-γ和IL-10水平,Griess法检测NO(NO2-)水平。脾细胞流式细胞术(FACS)染色,计数F4/80+巨噬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巨噬细胞消除组原虫血症峰值提前出现,较对照组死亡时间提前。在感染0、3、5d,巨噬细胞消除组脾巨噬细胞占脾细胞百分含量和绝对值均明显降低。脾培养上清中IFN-γ、IL-10和NO分泌水平明显下降。巨噬细胞消除后加速P.y17XL感染BALB/c小鼠的感染进程且明显影响疟疾感染的最终结局。结论巨噬细胞在P.y17XL感染BALB/c小鼠中发挥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郑伟,刘军,孟冬娅,胡晓芳,曹雅明[6](2006)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保护性免疫机制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约氏疟原虫(P·yoelii) 17XL感染DBA/2小鼠的免疫应答机制及免疫效应的动态变化。方法 1×106P·yoelii17XL感染的红细胞经腹腔接种DBA/2小鼠, 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2 (IL-12)、干扰素-γ( IFN-γ)、IL-4和IL-10的水平以及特异性抗体IgG水平。Griess反应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小鼠原虫血症、单核细胞百分率,观测其吞噬疟原虫现象。结果感染小鼠第9天原虫血症高达46·9%,多数小鼠于感染后第20天左右自愈。感染后第6至16天,外周血查见有吞噬作用的单核细胞。感染后第1天起, IL-12水平开始升高; IFN-γ于第6天达最高水平, IL-4和IL-10分别于第9天和第15天达最高水平。脾细胞培养上清NO含量,分别于第6天和第20天显着升高。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呈增高趋势,至第70天达最高水平。结论 Th1细胞的有效活化对遏制原虫血症和最终清除疟原虫具有重要意义。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单核-巨噬细胞对原虫血症的遏制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06年01期)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VA)在治疗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 y 17XL)感染的肝脏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P. y 17XL感染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口服AVA单药或联合青蒿琥酯(AS),动态观察原虫血症和生存率。HE和组化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肝淋巴细胞数量和CXCR6、NKG2D表达水平。结果:P. y 17XL感染后第7天,对照组感染率迅速上升至61. 8%,AVA组感染率为41. 2%,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AVA组原虫血症峰值延迟出现,联合AS用药可延长小鼠生存时间。HE结果显示,P. y 17XL感染导致疟色素在肝脏大量沉积,肝细胞出现嗜酸性坏死。与对照组相比,AVA组疟色素在肝组织沉积明显减少。流式结果显示,CD3~+、CD4~+和CD8~+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 <0. 05)。CXCR6在CD4~+、CD8~+和NKT细胞表达明显上调(P<0. 05,P<0. 01,P<0. 05)。NKG2D在CD8+T细胞和NKT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 05)。结论:AVA在改善疟疾肝脏病理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论文参考文献
[1].黄旭,吕童,曹雅明,冯辉.致死型约氏疟原虫红内期感染导致肝脏病理损伤的作用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9
[2].付俣萧,黄旭,吕童,李丹妮,曹雅明.阿托伐他汀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的肝脏病理损伤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3].冯永辉,朱晓彤,单风平,曹雅明.大蒜素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鼠疟模型CD4~+活化/凋亡T细胞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2016
[4].杨洋,季楠,赵娜,曹雅明,王继春.旋毛形线虫预感染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C57BL/6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16
[5].冯辉,潘艳艳,李莹,曹雅明.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地位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
[6].郑伟,刘军,孟冬娅,胡晓芳,曹雅明.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保护性免疫机制的研究(英文)[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