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泳[1]2009年在《汉英习语在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流失》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际也持续扩大,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走向了我们,我们有了更多与西方国家交流的机会。但我们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和风俗习惯的人。因此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诸多文化冲突,和由此产生的误解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障碍。文化,既是汉语中已有的词汇也是一个在近代被赋予新意、内容丰富的概念。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具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正因为这一特点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近年来,翻译中的文化视角逐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一方面,语言的误译尤其是习语的误译造成的误会和冲突,是交往中的难题。另一方面,文化差异造成的在跨文化翻译中源语文化的流失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在与西方国家的交际中,英语是一种最为关键的媒介,大家依靠英语相互交流。英语和汉语、英美文化与华夏文化以及他们的差异是我讨论的主题之一。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入手首先对文化进行概述,进而对华夏文化和英美文化作了描述,并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做了比较。文章举大量例证说明了汉英习语的跨文化翻译,并对汉英习语在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流失现象作了重点分析,内容涉及汉文化中的习惯用语、成语、谚语和歇后语,英美文化中与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等相关的习语和俚语以及网络中出现的一些流行用语。接着文章从文化负迁移、文化空缺、文化冲突、宗教信仰、世界观与价值观等角度阐述了在汉英习语跨文化翻译中文化流失的原因。最后对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流失和由此带来的习语翻译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翻译应对策略。总而言之,翻译本身就是要通过语言转换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我们除了要通晓两种语言之外还要深刻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交流的深入,人们对于不同的文化的了解也日趋深入,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在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保持习语的风格和异域文化,既忠实的表达出字面意义又能传达其隐含意义。本文从英汉翻译中文化流失现象的分析入手,力图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翻译中存在的文化流失现象进行归纳分析,并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切入点,从而引起广大英语学习者对跨文化翻译中文化流失现象重视,而不断将本民族的文化转化为人类共享和共有的资源,让中国进一步的走向世界,融入到国际大家庭。
成矫林[2]2002年在《习语,文化空缺与翻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将语用学的最新理论顺应论引入汉英习语文化空缺的翻译,旨在找到习语语用等值翻译的有效途径及理论支持。由于人类各民族文化个性的广泛存在,导致了反映人类文化的语言特别是作为特殊语言成分的习语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空缺。对文化空缺的处理是否得当,往往成了翻译特别是习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在提出了空缺的概念后分析了习语中文化空缺产生的原因、具体体现及其对习语翻译产生的影响。然后从语用学理论出发,指出达到语用等值是习语文化空缺翻译的首要任务。语用学的最新理论顺应论强调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与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而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也必然涉及到语言的选择。原作品生成是语言选择的过程,译作也是语言结构和语境动态顺应的结果。所以在翻译中,译者应准确把握原作者的意图,并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状态做出正确评估,不断对语境及语言结构作出顺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更多的是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处理习语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努力实现与译文读者间交际的顺利进行。最后笔者通过对《水浒传》英译本中具有典型文化空缺习语翻译的分析,验证了前面提出的观点,说明只有达到了语用等值的习语翻译才能准确地传递信息,起到文化交流与沟通的目的。而顺应论有助于更好地处理、传译习语中的文化空缺。
钱中丽[3]2010年在《由“不折腾”的译法谈习语翻译中的移植法》文中提出"不折腾"一词的翻译方法对习语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中的喻体词汇含有极为丰富的意蕴。在对习语喻体翻译中,利用移植法翻译,既充分保持了源语习语中的喻体词汇,展示了源语文化的独特特征,也十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
张丽坤[4]2018年在《英汉互译中习语的文化差异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在英汉互译中,习语的翻译可以说是最难的,也是最灵活的,经常会给译者带来障碍。中英习语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互译中习语的文化差异、现状、重要性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如何处理英汉习语互译中文化差异的影响。
杨元刚[5]2005年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叁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叁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叁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叁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叁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叁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叁,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叁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王优[6]2015年在《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何种语言,人类这一工具都必须具有功能强、体构简、耗能少的共性。语言的这一共性促发了熟语这个特殊又极具特点的语言形式的发展、演变和完善。熟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对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和变化最敏感的部分,所以研究熟语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捷地学习语言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它们的熟语是两族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社会环境、价值观及思维模式的映射。汉英熟语对比研究能为我们展开一幅清晰的两族语言文化画卷,更能深化对比语言学理论和实践工作。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是我国汉英熟语对比研究的黄金期,成果颇丰。但据笔者统计,这些成果虽多却不够深入,系统性稍显不足,缺乏将汉英熟语进行整合讨论的论着。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七个维度对汉英熟语进行整合对比分析,以期系统地发掘它们之间的异同,总结一些规律,为我国熟语以及对比语言学研究做一点工作,并为熟语翻译和语言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水文的第一章对研究的缘起、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简要阐述,并介绍了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本章是全文的基调,为文章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对汉英熟语的界定、特征进行了详述,比较了它们的不同;同时也以时问为序系统地梳理了汉语和英语熟语研究以及两熟语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紧接着,文章进入多维度对比研究部分——即汉英熟语的形成和理解维度、比喻维度、民俗文化维度、伦理道德维度、宗教人性观维度、思维方式维度以及审美维度。本文的第叁章是从熟语形成和理解维度来对比汉英熟语,主要解析影响它们形成的各个因素。汉语熟语的形成主要受佛教、道教、诸子百家思想、着名文学作品、古代科举制度、农业经济和中医文化等七个方面的影响。英语熟语的形成则受希腊罗马神话、《圣经》、莎翁戏剧以及其他着名文学作品影响居多。在理解层面,汉语熟语重语义理据,英语熟语重语义组构。第四章是比喻维度。本章首先对比了汉英熟语主要比喻类型的差异:汉语有借喻和博喻,英语则无,取而代之的是转喻和提喻。而后,文章对汉英熟语的喻体和喻义展开对比,呈现了部分喻体和喻义完全一致的现象,但重点则放在汉英熟语比喻里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异的语言现象上。接下来是民俗文化维度的对比研究。这一维度的对比主要集中在民族习俗、地域风貌、民族心理叁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它们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影响,尤其是它们在熟语里的投射。第六章是伦理道德维度。汉族和英语民族对伦理道德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汉族的伦理指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汉族的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英语里无论伦理还是道德都与人际关系无关,仅仅指支配或影响行为的道德标准。这种交集极少的伦理道德观反映在各自的熟语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语言现象。第七章宗教人性观维度是本文的第七部分。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汉族“儒家”、“佛教”、“道教”思想的“人性本善”观点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再转到分析基督教“人性本恶”人性观在英语熟语里的投射。汉语很多熟语反映了“人性水善,劝人向善,好人有好报,恶人终有恶报”的观点,而英语熟语则多表达“人违背上帝意志,生来便有原罪,法律是必须的,权力必须制衡”的思想。第八章从思维方式维度对比分析了汉英熟语的差异。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的本质是哲学思想的差异,所以本章从讨论汉英哲学思想差异入手,进而从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对推理思维、整体综合思维对个体分析思维叁个层面对汉英熟语中呈现出的各种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九章是最后一个维度,审美维度。审美方式、审美心理与思维方式是相通的。汉语靠“悟”去体验和创造美,讲求“心领神会”,感性特征显着。英语民族美学受西方思维方式影响,美学范畴界定清晰、概念定义明确,强于逻辑推理和分析,抽象严谨。本章主要分析汉英这两种特点在熟语里的表现:汉语熟语遣词华丽,造句精美,情感丰沛、形式对仗,语音照应,诗情画意。英语熟语主要表现为形式和谐,直接在熟语语表上就能得出“形式”的和谐关系。对比研究的重要目的是为翻译服务,更好地解决翻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所以文章的第十部分专门讨论熟语对比和翻译。本章以传统翻译的两个方法和两个策略为出发点,进而将汉英熟语分为六个类别,提出以“读者反应论”为核心的更为宽广的翻译思路,分别讨论了这六个类别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内容,指出文章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黄勇[7]2003年在《习语中文化词的翻译》文中研究表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翻译中的文化障碍越来越引起翻译研究者的注意。习语在形式和意义上比较固定,形成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并流传下来,能反映不同文化因素,但这些因素往往阻碍习语的顺畅翻译。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习语,可谓是语言的精华,经常应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要正确理解,恰当运用以至能准确翻译习语需要广博的跨文化知识。具体到英语和汉语,由于使用这两种不同语言的国家其地理,历史,宗教及风俗习惯等等不同,各自习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也就不同,而这种不同正是翻译的难点。若不正确处理这些文化因素特别是当中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词,在翻译中就难免犯很多错误。 在下面的文章中,本人将就英汉翻译中如何处理习语中的文化词这一问题进行讨论。首先,本文将涉及文化词的概念以及在习语中体现的几个主要方面: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典故等;其次将从语义角度对其进行以下分类:(1)概念意义相同而联想意义亦相同的文化词;(2)概念意义相同而联想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文化词;(3)概念意义相同而联想意义于一种语言中丰富但在另一种语言中为空白的文化词;(4)概念意义完全相同而联想意义则部分相同的文化词;(5)为一种语言所特有的文化词。然后本人将根据文化词的不同类别在其翻译上提出几点拙见,依次为音译,直译及意译。最后,本人将试谈文化词翻译中应注意的两点:(1)翻译习语时避免机械套用;(2)避免滥用目标语中与原语中联想意义不同的文化词相互替代。
云虹, 谭文芬[8]2008年在《英汉习语中数词的模糊及翻译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语体现了民族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模糊性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它的研究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模糊语言学理论,对英汉习语中数词的模糊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翻译习语问题的有效策略。
张严心[9]2016年在《谈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英汉习语翻译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汉这两种语言因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而存在差异。从本质上讲,习语源自于人们的生活,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语言的重要体现和浓缩。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英汉两种文化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时,为了应对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性,提高翻译的有效性,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可以采取直译法、意译法、替换法和音译加注法。
冉香乔[10]2016年在《汉语短篇小说中习语的英译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习语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它乡土气息浓厚,含义隽永,所以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报纸、杂志及一些文学作品当中。但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体系的不同,英汉习语在意义与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习语的英汉翻译中往往也存在一些问题。隐喻是习语的一大特色,习语隐喻承载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长期以来成为翻译的难点。论文从隐喻认知视角分析习语隐喻文化内涵,恰当处理喻体所包含的文化意象,探讨其翻译策略,准确传递原习语隐喻的喻义和文化内涵,以加强文化意识,促进文化交流。要想深入分析和掌握汉语习语的来源及含义,从隐喻角度分析有利于对习语求本溯源从而把握汉语习语之形义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把握翻译的生成路径,更好地指导翻译研究。总的来说,为了在翻译的过程中实现功能对等,隐喻认知视角下的习语翻译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叁大类,即保留喻体的直译,转换喻体进行翻译,舍弃喻体的意译。本文主要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探讨习语英汉翻译的策略和技巧。首先,本文介绍了习语的定义、分类,并对习语英汉翻译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本文中的习语现象,以及在隐喻认知视角下和功能对等理论下的习语翻译策略。最后,本文利用文中习语的英译实例对隐喻认知视角下的习语翻译策略进行了解读。本文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准确地翻译英汉习语,在一定程度上,这对促进中英两大语言之间的沟通以及中西语言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汉英习语在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流失[D]. 张晓泳. 河北大学. 2009
[2]. 习语,文化空缺与翻译[D]. 成矫林. 湖南大学. 2002
[3]. 由“不折腾”的译法谈习语翻译中的移植法[J]. 钱中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英汉互译中习语的文化差异探讨[J]. 张丽坤. 英语广场. 2018
[5].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6]. 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D]. 王优.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7]. 习语中文化词的翻译[D]. 黄勇. 安徽大学. 2003
[8]. 英汉习语中数词的模糊及翻译策略[J]. 云虹, 谭文芬. 重庆叁峡学院学报. 2008
[9]. 谈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英汉习语翻译策略[J]. 张严心. 中国教育学刊. 2016
[10]. 汉语短篇小说中习语的英译策略[D]. 冉香乔.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