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离几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离,几率,激光,方法,蒙特,卡罗,谐波。
电离几率论文文献综述
张贵银,史伟伟,赵顺龙[1](2015)在《参量匹配对双色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几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寻求提高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几率的物理参量为研究目的,采用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密度矩阵方程理论,数值模拟了双色双共振多光子电离过程中泵浦和探测光的参量匹配对电离几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定条件下,提高电离几率的最佳匹配条件是:1)两束激光强度、脉冲宽度均相等且取值较大;2)两束激光无相对延迟,输出频率和相应激发跃迁共振。对1+1+1经探测光双光子共振吸收电离过程,电离几率对探测光更敏感。实际应用中,若不能保证最佳匹配条件的实现,应尽量提高探测光的强度、脉冲宽度及近共振吸收;若实验条件不能实现激光频率和相应跃迁的共振激发,可采用失谐量互补的两束激光同时作用于系统,通过双光子共振吸收过程提高电离几率。(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15年07期)
李梦君[2](2013)在《多光子电离几率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速率方程理论和密度矩阵方程理论为出发点,推求出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中电离几率的解析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应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光电离几率随激光参量和物质系统特征参数的变化关系。在速率方程理论中发现:电离几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最后达到饱和值1,之后继续增大光强,电离几率则出现振荡现象,把该现象的出现归因于物质系统能级在强场中的劈裂,劈裂能级之间的量子相干效应使得电离几率出现大于1的振荡现象;随脉冲宽度的增加,延长了激光和系统的相互作用时间,电离几率都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直至饱和值1,不同激光强度下电离几率达到饱和时所需的脉冲宽度值不同;研究还发现,自发辐射寿命和碰撞弛豫系数对电离几率的影响很小,实际应用中可忽略。由密度矩阵方程理论发现:激光频率失谐量越小,电离几率越大,失谐量为零时,电离几率达到最大值;电离几率随纵向、横向弛豫速率的增加而减小,但随纵向弛豫速率的增加近似以线性规律减小,随横向弛豫速率的增加,电离几率的减小呈现非线性的特征。本文的研究成果可对多光子电离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3-01-01)
赵松峰,周效信,李鹏程,王国利[3](2004)在《用伪谱方法计算强激光场中一维原子的高次谐波和电离几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入非线性空间变换,用伪谱方法求解了一维原子在强激光场中的薛定谔方程,计算了一维原子在强激光场中的高次谐波和电离几率,其结果与分裂算符法得到的结果符合得很好.(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3期)
温吉华[4](2004)在《激光场中氢原子电离几率与辐射谐波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相对论领域中,氢原子在强激光的中的电高几率变化规律和外辐射出的高次谱波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如下结论:在氢原子电高几率大时的激光条件下辐射出的高次谐波多:电高几率小时的激光条件下辐射出的高次谐波少。(本文来源于《第十五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04-07-01)
温吉华[5](2004)在《激光场中氢原子电离几率与辐射谐波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相对论领域中,氢原子在强激光的中的电高几率变化规律和向外辐射出的高次谐波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如下结论:在氢原子电高几率大时的激光条件下辐射出的高次谐波多;电高几率小时的激光条件下辐射出的高次谐波少。(本文来源于《第十五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04-07-01)
温吉华[6](2004)在《超强激光场中氢原子电离几率和辐射相对论高次谐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氢原子在超强激光场中的电离几率和辐射的高次谐波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相对论领域内激光参数(频率、强度、磁场、电场)对电离几率和高次谐波的影响的计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文来源于《滁州师专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温吉华,陈激,李凯红[7](1999)在《超强激光场中氘原子电离几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相对论领域内,超强激光场的不同条件(频率、强度、脉冲波形磁场分量)对氘原子电离几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电离几率随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激光频率的增加而减少。而激光脉冲波形对电离几率的影响仅在激光无磁场分量时比较显着。激光场的磁场分量对原子的电离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温吉华[8](1999)在《激光场中氢原子电离几率与辐射谐波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相对论领域中,氢原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几率变化规律和向外辐射出的高次谐波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在氢原子电离几率大时的激光条件下辐射出的高次谐波多。电离几率小时的激光条件辐射出的高次谐波少。(本文来源于《洛阳师专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方渡飞,郭箴弟,王炎森,徐均山,杨福家[9](1991)在《核共振对K层电离几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子与核的相干效应对内壳层电离影响的研究是一个很有兴趣的问题。 Blair 和 Anholt 的理论指出:在共振峰附近电子电离振幅将是两部分迭加。假定入射粒子是质子,则一部分是质子先与内层电子作用,然后再与核发生共振散射;另一部分是质子先与核发生共振散射,再与电子作用,由于复合核有一定寿命,所(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期刊1991-12-01)
徐钧山,张成腾,郭箴第,杨福家[10](1989)在《在2.52MeV质子P波窄共振能量附近~(56)FeK层电离几率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为验证新的原子碰撞机制所进行的~(56)Fe共振弹性散射实验。在质子能量为2.52MeV共振处,观察到了~(56)Fe原子K_x射线发射几率随入射能量不再保持平滑连续的变化关系,而是呈现出有大于50%的相对变化。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当原子电子结合能U_K及共振宽度Г的比值U_K/Г大到5.27的条件下,入射粒子在形成复合核前的碰撞电离反复合核共振散射出射粒子碰撞电离之间仍存在着干涉效应。利用Blair-Anholt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的比较,引出了重要的原子碰撞单极报幅的虚部值参数Imb_0,并确认R_0=Imb_0/Reb_0的值为+1.8。(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1989年11期)
电离几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速率方程理论和密度矩阵方程理论为出发点,推求出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中电离几率的解析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应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光电离几率随激光参量和物质系统特征参数的变化关系。在速率方程理论中发现:电离几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最后达到饱和值1,之后继续增大光强,电离几率则出现振荡现象,把该现象的出现归因于物质系统能级在强场中的劈裂,劈裂能级之间的量子相干效应使得电离几率出现大于1的振荡现象;随脉冲宽度的增加,延长了激光和系统的相互作用时间,电离几率都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直至饱和值1,不同激光强度下电离几率达到饱和时所需的脉冲宽度值不同;研究还发现,自发辐射寿命和碰撞弛豫系数对电离几率的影响很小,实际应用中可忽略。由密度矩阵方程理论发现:激光频率失谐量越小,电离几率越大,失谐量为零时,电离几率达到最大值;电离几率随纵向、横向弛豫速率的增加而减小,但随纵向弛豫速率的增加近似以线性规律减小,随横向弛豫速率的增加,电离几率的减小呈现非线性的特征。本文的研究成果可对多光子电离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离几率论文参考文献
[1].张贵银,史伟伟,赵顺龙.参量匹配对双色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几率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15
[2].李梦君.多光子电离几率的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3].赵松峰,周效信,李鹏程,王国利.用伪谱方法计算强激光场中一维原子的高次谐波和电离几率[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4].温吉华.激光场中氢原子电离几率与辐射谐波关系研究[C].第十五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2004
[5].温吉华.激光场中氢原子电离几率与辐射谐波关系研究[C].第十五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2004
[6].温吉华.超强激光场中氢原子电离几率和辐射相对论高次谐波研究[J].滁州师专学报.2004
[7].温吉华,陈激,李凯红.超强激光场中氘原子电离几率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9
[8].温吉华.激光场中氢原子电离几率与辐射谐波关系研究[J].洛阳师专学报.1999
[9].方渡飞,郭箴弟,王炎森,徐均山,杨福家.核共振对K层电离几率的影响[C].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1991
[10].徐钧山,张成腾,郭箴第,杨福家.在2.52MeV质子P波窄共振能量附近~(56)FeK层电离几率的测量[J].物理学报.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