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鹏[1]2004年在《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先后有133个国家都经历了程度不同的金融困难,金融危机频频爆发,愈演愈烈。反思这些危机,原因各异,但主要是指导实践的传统金融理论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金融及其构成要素的运行机制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所以,要准确理解金融体系对当代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就不能以静态的、浅显的分析,而必须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研究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问题。 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的实践意义尤其重大。第一,协调性是社会、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关键;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金融体系协调运行;第叁,现代金融的核心作用要求金融体系必须进行协调;第四,金融自身发展需要金融体系进行协调;第五,金融持续创新要求金融体系进行协调;第六,国际金融一体化要求金融体系协调发展。 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一般包括金融机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金融市场与机构的联结以及有关交易的规则、组织或安排等。金融体系的协调则是指以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为基础,以金融制度为保障,以金融工具为载体,以货币、资本为核心形成的金融要素之间的协调,是金融运行与经济运行的协调,是金融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为了将金融体系协调这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论述清楚,本文采用对策性研究方法,以金融体系协调的叁个核心问题即金融体系协调的本质(提高金融效率)、核心内容(金融机构协调发展)和关键因素(金融监管协调和国际金融协调)为线索进行分析,突破了通常的分类论述对问题分析的分散性。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金融体系的协调运行来实现。金融体系协调的核心标准就是能否顺应要素禀赋变化和产业(技术)结构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把资本配置到在特定发展阶段最符合比较优势的生产活动中去。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金融体系协调与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宏观协调,金
杨鸿涛[2]2015年在《金融视角下的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率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资本形成对一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而资本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储蓄的规模及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往往是分离的,这就使得由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构成的金融转化路径成为储蓄—投资转化的主要渠道。考察世界各国经济金融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由于金融压抑、金融发展滞后等原因,金融路径的储蓄—投资转化经常遇到阻滞,使得宝贵的储蓄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最终影响了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储蓄率有可能持续下降,过去以高储蓄率支撑高投资率,进而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很难持续。因此,从金融视角研究储蓄—投资转化率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储蓄与投资关系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叁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使用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在罗默提出的研究与开发内生增长模型基础上,放松"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强假设,引入储蓄—投资转化率变量,建立一个金融内生增长模型,对储蓄—投资转化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阐明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机理。其次,运用面板协整理论,在Feldstein和Horioka提出的储蓄与投资相关性研究模型基础上进行扩展,建立固定影响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一国储蓄—投资转化率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中国为重点,对20国集团的19个成员国(欧盟除外)1980-2011年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行总量分析,对中国、巴西、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6个国家1946-2011年居民、企业、政府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行分部门分析,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80-2012年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行分地区分析,从而对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行多维度评价,并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第叁,对一国储蓄—投资转化率的金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现有消费、储蓄、投资理论及实证研究基础上,总结归纳可能影响储蓄—投资转化率的金融因素,建立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的储蓄—投资转化率金融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重点对中国1993-2010年储蓄—投资转化率与25项金融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揭示影响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率的金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增长率由储蓄—投资转化率、储蓄率及资本的边际产出共同决定,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储蓄率、增加资本的边际产出等叁条途径影响经济增长;第二,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率无论从总量看,还是从分部门、分地区看,均处于中等水平,虽然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但低于亚洲主要经济体,并且存在企业部门转化率低和地区间差异大等问题;第叁,影响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率的金融因素共7项,其中6项具有正向影响,按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存贷比、存款、存贷款利率差、涉农贷款占比、股市波动、金融业工资总额;1项具有负向影响,为不良贷款率,影响程度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完善金融制度和增强金融市场主体活力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其中,在完善金融制度方面,建议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金融制度普惠性、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在增强金融市场主体活力方面,建议强化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推进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改善人力资本管理。
邓祥麟[3]2004年在《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与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发展证券市场,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问题。文章通过介绍现阶段我国“储蓄——投资”转化中低效率的现状,引出对现有“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障碍分析。在障碍分析部分中,通过分析现阶段间接融资比重过大,且间接融资的效率得不到提高的各方面因素,总结当前较为单一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储蓄——投资”转化渠道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接下来提出的对策中,着重强调了发展证券市场,完善证券市场机制对于促进转化效率提高,增加转化途径和渠道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用较大篇幅详细论证证券市场是如何有效带动“储蓄——投资”转化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对证券市场的作用进行全面介绍,提出发展证券市场是促进“储蓄——投资”有效转化的必然要求。并且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定量分析证券市场对储蓄的影响以及其对“储蓄——投资”转化的影响。至此,将发展证券市场与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两个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全面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现阶段的问题和缺陷所在,提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叁种制度性缺陷:结构性缺陷、体制性缺陷、功能性缺陷,重点对这叁种缺陷进行实证分析。在最后一个章节中,就如何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提出了必须解决叁个根本性的核心问题,即:国有股减持、做空机制以及证券市场的诚信建设。并且分别对这叁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证,认为这叁个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只有先解决好这叁个基本问题,才可以使得我们的证券市场在制度上不存在根本弊端,才能健康发展。文章最后,作为结论,提出必须抛弃计划经济下的思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改革不应有的“特色”,我们才谈得上发展证券市场。
杨勇华[4]2005年在《当代中国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居民储蓄这个原先无足轻重的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了我国国民储蓄主要部分,相应地,居民储蓄一投资转化也就成为了我国储蓄一投资转化问题的主要方面。本文以建国以来我国居民储蓄一投资转化为研究对象,以有关储蓄一投资转化的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居民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为主线,从消费储蓄比例安排是否合理、资本形成效率和资本配置使用效率叁个层次,仔细研究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一投资的转化效率,得出效率不高且有进一步恶化趋势的结论,并提出了构建市场主导的竞争综合型居民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体系的思路和建议,以提高居民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吴超[5]2014年在《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储蓄投资转化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领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储蓄投资总量和结构上有了较大改善,投资为我国经济增长起到根本性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储蓄率高、投资渠道单一、金融市场化水平低、投资效率低、储蓄转化效率低、地区差异较大等。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探究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地区差异性等问题。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本研究首先对储蓄投资转化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对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状况和效率进行了考察,并对地区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省级数据的面板模型对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目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理论回顾与借鉴,主要梳理了储蓄投资的相关理论成果,包括资本积累理论、储蓄投资转化理论、资本形成理论和金融经济关系理论;第叁章储蓄投资转化的理论分析,主要介绍了储蓄投资相关概念、储蓄投资转化的路径、结构和效率,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的运行机理;第四章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现状,主要考察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变迁、储蓄投资的总体发展态势、转型时期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以及地区差异性;第五章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研究假设、数据收集和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分别从全国整体和地区层面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主要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的政策建议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储蓄投资总量巨大,但结构有待完善。我国储蓄总量已达到历史高位水平,为我国投资带来充足的资本。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居民部门大都以银行存款为储蓄形式,企业融资资金来源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体,投资受地方政府政策影响较大,重复投资、盲目投资问题突出。(2)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偏低且存在地区差异性。总体上看,投资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也有抬头的趋势,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有待提高;间接融资渠道占据绝对地位,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低下;利率管制依然存在,利率市场化水平低;投资流向仍主要为基本建设投资、房地产业等相关领域,投资流向结构单一。同时,投资转化效率存在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的投资渠道比中西部丰富,且储蓄资源大量流向东部地区。(3)政府力量、金融结构成为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政府的投资支出对投资效率有显着的负向效应;当前我国仍以商业银行间接转化渠道为主体,直接转化机制落后,金融结构优化能带来丰富的金融投资工具,提高资本分配和使用效率和边际产出效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1)改善投融资环境和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要加大重点投资方向投资力度,科学合理地调整国有资本投资的领域和方向,大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自我创新型能力和竞争能力。(2)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管,建立全面的审核统计体系和风险防范系统,对其投资项目进行专项评估和审查,开放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平台,扩展地方政府融资渠道。(3)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投融资工具。规范银行信贷市场的产品结构,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规范股票市场的运行,开发金融衍生产品,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开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4)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合理的利率调节机制。实现利率的高低、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都由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加快利率干预机制的市场化,央行减少行政命令的干预,更多运用再贴现率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对市场利率加以引导;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步伐。
李延军[6]2007年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围绕“金融与经济增长”这一主题,针对理论研究倾向于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上偏向于一方的不足,立足于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互动发展的新视角,旨在研究不同金融结构——以金融市场为主的金融结构与以银行中介为主的金融结构,履行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具体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和文献评述,包括第1、2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等,并从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结构理论等视角介绍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机理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包括第3、4、5、6章。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金融交易的特征,说明金融交易是一种“关系性交易”并具有不完全的特性;接着在分析金融契约治理机制的基础上,从节约成本、金融功能等方面分析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和局限性,彼此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均衡结构;然后,结合内生增长模型,从金融功能角度探讨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发展中国家应基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融资方式作合理选择;最后,通过对金融创新的功能及动因的分析,说明金融创新是实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第叁部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包括第7、8章。这部分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简要回顾和评价了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制度环境下,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演进与互动发展推动金融深化的历史逻辑;第二,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第叁,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第四,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第叁和第四点内容研究过程中,论文利用1993年1季度至2007年1季度有关数据,对叁者关系做了详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中介与市场相比较而言,金融中介的作用更大一些,我国目前仍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之间存在着多个单向和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整体上,经济增长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较大。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包括第9章。这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了总结,并基于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探讨了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途径及政策建议。最后本文还对后续研究作了展望。
马长有[7]2005年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时代课题。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在我国进入21世纪之际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从金融视角思考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就势将成为必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此体系中金融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强化其支持力度,探索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途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金融部门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笔者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联系作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指导思想,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西方金融深化理论的有关原理、方法及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经济日趋市场化和开放化的大背景中,从金融深化、投融资体制、区域资金流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金融运行效率等方面揭示金融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西部地区金融浅层发展的特征、成因及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并从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探讨和论证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以增强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战略途径和具体策略。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明了西部经济转型时期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选题的目的、意义,概括了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创新点和方法。 第二部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与评价。经济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纵观经济学发展历程,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
徐忠秀[8]2007年在《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呈现高速增长,截止2006年底,我国城乡居民总储蓄已达16万亿元人民币,如此高的储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后盾,但是,一方面我国每年花大力气引进巨额外资,另一方面,国内持续出现储蓄剩余,大量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这反映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低,并且由于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不完善,渠道单一,大量储蓄集中在银行,加大了银行的风险。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研究我国经济运行中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根源,完善二者转化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转化渠道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在借鉴传统储蓄投资转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状况,对我国现阶段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和机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本文共分为四章,主要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储蓄、投资的经济学概念和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基本类型;第二章,运用大量数据对我国目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机制的状况作详细的实证,得出我国目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低,转化机制不完善;第叁章,重点分析我国当前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中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在于目前直接转化机制发展落后,间接转化机制发展存在多种缺陷;第四章,针对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提出政策和实际操作建议。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1.分析角度和研究方法新颖。对于我国储蓄投资问题,许多学者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大多是从储蓄投资规模和资本形成的角度对我国的储蓄投资状况做出整体判断,之后虽有不少学者对我国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和机制进行探讨,但仅局限于理论层面上的定性分析。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效率入手探讨机制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定量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机制做出了详尽的验证分析。2.引用大量数据资料对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图表清晰地展示实际情况、发现问题,为决策提供现实依据。3.在解决问题上打破传统的纯理论分析方法,深入研究我国实际状况,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不仅提出了理论上的政策建议,更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转化机制运行的实际情况做出了系统的概括,并提出可行性的实际操作建议。
姚海明[9]2005年在《中国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结构与效率》文中指出改革以来,我国储蓄率很高,储蓄规模很大,但由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媒介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构不合理,大量储蓄资金投向了效率不佳的国有企业部门,转化效率低下。改革中出现的经济低效率的高增长与此不无关系。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经济转型期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结构与效率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理论价值。 本论文在对古典、新古典理论、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等理论流派关于储蓄向投资转化问题的理论综述之后,从理论上探讨并阐述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四个一般阶段。 文章分析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储蓄形成的机理、储蓄结构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特点。文章认为,计划经济下的储蓄的形成以及储蓄向投资转化都是计划机制主导的。在这种模式下,储蓄率较高,转化比率也较高,但转化效率低下。文章指出,计划经济包含着政府直接开发经济的增长模式,而低下的转化效率是这一增长模式运行的必然结果。 改革以来,我国的国民储蓄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居民部门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占比大大提高,政府部门储蓄占比则大为降低。相对于各部门的投资规模,居民部门成为资金盈余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成为资金短缺部门。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背景下,以金融路径为主而不是以财政路径为主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即平衡居民部门的储蓄供给与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投资需求,是合乎逻辑的选择。 事实上,金融路径包括正规金融路径和非正规金融路径两种。前者是主流路径,后者是“地下”性质的路径。正规金融的转化结构中,在主体结构方面,以金融机构为主;在形式结构方面,以间接转化为主;在工具结构方面,以存贷款(合同)为主;在流向结构方面,以对国有经济部门的融资为主。正规金融转化效率是低下的。就正规金融转化结构与转化效率的关系来看,与西方经典理论不符,但却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期政府力量过深介入资源配置的特殊性。我国经济转型期正规金融的转化结构与转化效率,不完全是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分权化、渐进式经济改革过程中政府力量过深介入资源配置的产物。文章还以苏南模式为例分析金融转化效率与政府力量的关系。
刘刚[10]2006年在《发展金融学框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的金融活动虽然由来已久,但自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以降,人们对货币、金融、金融的作用以及金融的变化一直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虽然其中也有少数经济学家发出过不同的声音,但却无法改变整个局面。换言之,货币、金融、金融的作用及金融的变化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忽视、忽略或者省略掉了。只是伴随着最近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全球化浪潮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兴起,迅速发展和急剧演变的金融现实使人们不得不承认,金融不仅是经济的核心,而且金融已从传统上是一国内部的行业性和被动适应性的局部性微观问题逐步转变为全球各民族国家与经济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如果继续从传统的角度去理解与对待金融,就不仅有失公允,而且金融也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强度去教训与惩罚人类,上世纪末在全球一些国家与地区爆发的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机就是其生动的写照。中国学者白钦先教授针对上述变化了的经济金融现实,不仅在世纪之交提出了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以解释主流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经济金融危机,而且近年来在不同场合更是多次提出将隶属于发展经济学的金融发展理论独立出来建立一门新兴学科——发展金融学的时机已经成熟。与此同时,白教授(2005)还高屋建瓴地对发展金融学进行了精辟的概括与总结,他认为发展金融学主要是研究金融是什么以及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科学,即不仅研究金融本质的演进及发展,而且研究经济发展的科学,但它不是孤立地、一般地研究金融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而是研究金融与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即二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而金融功能就是联结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关节点或桥梁。从实践上看,发展金融学不仅研究发展金融学的过去与现在,而且研究它的未来;从空间上讲,它既研究发达国家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又研究转轨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既研究发展金融学的理论,又研究发展金融学的实践;既从金融与经济互动关系的角度研究发展金融学的发展,又从金融的本质演进与金融经济互动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发展金融学的发展;既研究金融与经济的正效应、正功能,又研究二者关系的负效应、负功能。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在夯实了发展金融学的理论基石,即从实现金融发展理论到发展金融学的转换之后,提出发展金融学是以金融本质的演进基础上的金融
参考文献:
[1]. 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 杨大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04
[2]. 金融视角下的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率提升路径研究[D]. 杨鸿涛. 天津财经大学. 2015
[3]. 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与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 邓祥麟. 广西大学. 2004
[4]. 当代中国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研究[D]. 杨勇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5].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 吴超. 西南大学. 2014
[6].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D]. 李延军. 河北工业大学. 2007
[7].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马长有. 四川大学. 2005
[8].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研究[D]. 徐忠秀. 厦门大学. 2007
[9]. 中国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结构与效率[D]. 姚海明. 苏州大学. 2005
[10]. 发展金融学框架研究[D]. 刘刚. 辽宁大学. 2006
标签:金融论文; 证券论文; 投资论文; 金融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银行存款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金融体系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