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支承部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压水堆,堆内构件(RVI),防断支承部件
支承部件论文文献综述
龚宏伟,李延葆[1](2018)在《压水堆堆内构件防断支承部件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同堆型压水堆核岛主设备堆内构件防断支承部件结构的比较,分别从压水堆各种堆型的结构、材料、制造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结合设备制造过程的难易性,对防断支承部件进行比较说明。(本文来源于《设备管理与维修》期刊2018年15期)
黄亚明[2](2016)在《含支承部件故障的航空发动机转子动力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支承部件是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可靠性。由于工作环境复杂,支承部件也是航空发动机故障多发部位。支承部件最常见的故障主要有支承松动故障和滚动轴承故障,这两类故障都具有较强的非线性,会导致发动机振动过大、转静子碰摩,甚至造成严重破坏事故。本文在转子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对转子系统的支承松动故障与轴承故障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支承松动故障研究以及滚动轴承故障建模与动力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对论文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做了介绍。2.针对一端支承松动的转子-轴承系统,应用Runge-Kutta方法对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发现松动端振动波形上下不对称,一侧会发生明显的削波现象;频谱中有明显的高频成分,特定转速下,还会引起系统1/2、1/3等分频振动频谱分量。通过实验研究也发现了与数值仿真相似的结果。3.通过遗传算法对支承松动故障参数进行识别。改进了传统遗传算法存在的进化速度慢与早熟收敛问题。研究表明,改进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松动参数的识别效率。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松动故障的非线性参数进行识别,并研究了算法在不同变异率情况下的识别结果。最后基于实测信号对转子支承松动的参数进行了识别,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4.考虑由于滚动轴承刚度变化而产生的VC(Varying compliance)振动,利用Lagrange方程建立了不对称双盘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滚动轴承内外圈局域损伤的典型故障,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别研究了系统轴承外圈、内圈局域损伤对系统运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承内外圈损伤会对不对称双盘转子系统运动特性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在低转速阶段,轴承内外滚道出现损伤故障都会使其振动信号增大,且损伤的宽度越大振动信号增大得越明显。外滚道的损伤会对轴承游隙的非线性因素产生干扰,而内滚道的损伤则会增强这一因素的作用。本文对转子-轴承系统的故障参数进行了识别,为建立反映实际工程问题的模型提供参数支持,还能为故障的监控与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在滚动轴承故障机理以及故障对系统振动特性影响规律方面的结论,对故障的诊断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1-01)
秦高雄[3](2016)在《机床支承部件的误差传递分析与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与社会资源的消耗,市场对机床的性能与耗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床的高精度与轻量化已然是机床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机床支承系统主要承担传递机床运动与载荷的作用,是由多个支承件通过不同的联接方式联接而成。支承件之间的误差传递最终形成了支承系统的误差,进而对机床的精度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支承件之间的运动误差传递与位置误差传递进行分析,从而完成机床支承系统的误差建模。本文针对机床支承件之间的误差传递规律进行研究,建立考虑支承件导轨形位误差、弹性变形的机床支承系统误差模型并针对支承件弹性变形对支承系统误差的影响完成贡献率分析,并对立柱的支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阐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并对滚动导轨的误差特性、机床的整机误差建模及机床支承件的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另外,总结了本课题组在机床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2)对支承部件的运动误差传递进行分析。首先分析滚动导轨联接的两支承件误差源并对其运动误差进行描述。通过提出运动位姿误差等效方法及运动组件静力学模型的求解,建立了支承部件运动误差传递模型,研究支承部件导轨形位误差对运动误差的影响规律。(3)对支承部件的位置误差传递进行分析。支承件的弹性变形引起支承部件之间联接面的位置误差,从而使得相邻支承件的位置姿态出现误差。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机床进行静态分析,得到机床支承件的弹性变形位移云图。提取支承件联接面多个关键点的位移参数,用来评价联接面的位置误差,建立支承部件联接面位置误差评价方法。(4)基于支承部件的误差传递分析,通过多体系统理论,分别构建导轨形位误差、支承件弹性变形与运动误差变换矩阵、位置误差变换矩阵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考虑导轨形位误差与支承件弹性变形的机床支承系统误差模型。进行了X向与Y向滚动导轨的运动误差及支承件弹性变形的计算,分析了X向与Y向导轨形位误差和支承件弹性变形对支承系统误差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贡献率分析,其贡献率分别为41%与59%。(5)依据支承系统的误差模型及支承件弹性变形对支承系统的误差贡献率分析,通过物理模型建立、概念模型设计及结构方案设计对立柱进行结构设计,得到机床立柱的新方案。通过对立柱结构设计前后的支承系统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立柱新方案使得支承系统敏感方向误差减小了12%左右,立柱的质量减轻0.54%。(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Sr?an,M.BO?NJAK,Neboj?a,B.GNJATOVI?,Sreten,D.SAVI?EVI?,Milorad,P.PANTELI?,Ivan,Lj.MILENOVI?[4](2016)在《斗轮挖掘机回转支承上部结构中关键部件的静态稳定性基本参数、负载和强度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斗轮挖掘机回转支承上部结构的重量和重心位置不仅在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在斗轮挖掘机组装完成后和运转时同样重要。本文旨在研究各参数对重心位置的影响。方法:1.分析比较由数值模拟和实验得到的静态稳定性基本参数;2.构建上部结构的3D模型(图1~3),并根据斗轮挖掘机组装完成后的重量分布对模型进行质量修正;3.对上部结构进行负载和应力分析。结论:1.上部结构一个较小的质量变化(1.5%)会导致重心位置一个较大的变化(902 mm),从而不得不明显增加配重的重量(24 t)来保持平衡;2.构建的3D模型可以得到精确的上部结构重量分布和重心位置;3.由DIN 22261-2标准规定的眼板应力被证明并不安全。(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期刊2016年05期)
胡秋,夏仰球,米良,李梦阳[5](2015)在《超精密静压支承部件及其在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在近年得到极大发展。超精密静压部件是超精密加工装备关键共性部件。以平面气体静压支承为例,介绍了静压支承基本工作原理。对超精密液体/气体静压主轴、导轨和转台的结构特点、技术特性、应用场合作了较全面的介绍;以典型超精密加工机床为例,介绍静精密静压主轴、导轨和转台在超精密加工机床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5年22期)
丛高伟,翟立宏[6](2015)在《浅析核1级部件中单角钢构件线性支承的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核1级部件中单角钢线性支承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为采用类似结构的线性支承的计算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5年18期)
赵云[7](2015)在《数控车床主轴部件及支承件结构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度、高精度正在成为现代数控机床研究与发展的方向之一。作为数控车床的重要功能零部件,主轴部件和主轴箱的结构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台机床的加工精度;同时,作为数控车床最大的结构件和支承件,床身承载着来自整台机床零部件的多种载荷,其结构性能也将会对整台机床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数控机床的主轴部件和关键支承零部件展开的相关研究,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课题以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某型数控卧式车床的主轴系统和床身为研究对象,针对主轴部件的跨距优化以及主轴箱和床身结构优化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寻求通过理论模型的推导、载荷的力学求解和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主轴跨距优化和支承件结构优化思路和方法。课题所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查阅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基础上,综述了二支承卸荷和非卸荷主轴部件刚度模型以及机床主轴箱和床身结构优化研究发展情况,确定了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2)在对二支承卸荷主轴部件刚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非卸荷主轴部件径向刚度数学模型,并探讨该类型主轴部件最佳跨距的精确求解方法;研究卸荷主轴部件最佳跨距计算过程中关键问题数字化的方法,并进一步研究了支承刚度与最佳跨距之间的关系。(3)基于所建立的二支承非卸荷主轴部件静刚度模型,对目标机床的主轴部件进行等效载荷求解和支承刚度的确定,以及跨距优化和静刚度分析,并获取主轴部件的刚度损失曲线;研究该主轴部件的载荷比系数γ、尾伸量b分别与最佳跨距l0的关系。(4)主轴箱作为主轴部件的重要支承,其结构性能对于整个主轴系统而言至关重要。对所选目标机床的主轴箱进行载荷求解、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基于ANSYS的有限元分析;基于Workbench进行拓扑优化分析,提出改进模型,运用较以往更全面的主轴箱性能评判方法,对模型优化前后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5)来自主轴系统的载荷最终会通过结合面传递到机床床身,床身结构性能对于机床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某数控车床床身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载荷求解、有限元模型建立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元结构的思想对床身的筋板结构进行优化,并用重新建立的床身性能评判方法,对比分析了床身优化前后性能。本课题在建立的二支承非卸荷主轴部件静刚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类主轴部件刚度和最佳跨距的求解方法,以及有关部件参数与最佳跨距之间的关系;分别对目标机床的主轴箱和床身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并通过重新建立的支承件性能评判方法,对结构改进前后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内容对于提升数控机床有关零部件的整体结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6-01)
陈翔[8](2014)在《液压弯管机支承部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弯管机一种新型的具有弯管功能及起顶功能的弯管工具。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价格合理、装卸快速、便于携带、一机多用等众多优点,在国内液压弯管机市扬占据很大份额,主要用于工厂、仓库、码头、建筑、铁路、汽车等安装管道和修理。文章对液压弯管机支承部件进行设计。(本文来源于《环球人文地理》期刊2014年02期)
常安民,刘剑雄,赵明君,李军[9](2013)在《移栽机支承部件受力分析及有限元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移栽机可解决人工种植费工、费时的问题。本文对移栽机支承部件的主梁和轮边减速器箱体进行了力学模型简化和受力分析,并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得到了主梁和轮边减速器箱体的应力云图和位移云图,得出了主梁和轮边减速器箱体应力和变形水平在安全范围之内的情况,并提出了改进建议:首先,在满足强度条件下适当增加主梁的壁厚以减轻整机质量,使机器运行更加灵活;其次,在轮边减速器箱体内添加筋板增加其强度,提高整机的安全性能,为设计和生产出性能更加优越的移栽机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13年03期)
贺致锁[10](2011)在《主轴部件支承跨距的计算机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轴部件的刚度对机床的工作性能有重大影响。影响主轴部件刚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支承跨距对其刚度的影响局势复杂,是双向的,有一合理值,设计过大、过小都会使其刚度降低,从而影响传动件的工作状态和机床的加工效率和精度。要找到合理值,传统的办法是先计算出η=EJ/k1a3值,然后查图表,再计算。由于图表的中的图线有限,计算既麻烦,又无法精确。本文介绍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以既快又精确的计算出主轴部件支承跨距的合理值,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工业设计》期刊2011年08期)
支承部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支承部件是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可靠性。由于工作环境复杂,支承部件也是航空发动机故障多发部位。支承部件最常见的故障主要有支承松动故障和滚动轴承故障,这两类故障都具有较强的非线性,会导致发动机振动过大、转静子碰摩,甚至造成严重破坏事故。本文在转子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对转子系统的支承松动故障与轴承故障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支承松动故障研究以及滚动轴承故障建模与动力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对论文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做了介绍。2.针对一端支承松动的转子-轴承系统,应用Runge-Kutta方法对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发现松动端振动波形上下不对称,一侧会发生明显的削波现象;频谱中有明显的高频成分,特定转速下,还会引起系统1/2、1/3等分频振动频谱分量。通过实验研究也发现了与数值仿真相似的结果。3.通过遗传算法对支承松动故障参数进行识别。改进了传统遗传算法存在的进化速度慢与早熟收敛问题。研究表明,改进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松动参数的识别效率。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松动故障的非线性参数进行识别,并研究了算法在不同变异率情况下的识别结果。最后基于实测信号对转子支承松动的参数进行了识别,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4.考虑由于滚动轴承刚度变化而产生的VC(Varying compliance)振动,利用Lagrange方程建立了不对称双盘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滚动轴承内外圈局域损伤的典型故障,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别研究了系统轴承外圈、内圈局域损伤对系统运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承内外圈损伤会对不对称双盘转子系统运动特性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在低转速阶段,轴承内外滚道出现损伤故障都会使其振动信号增大,且损伤的宽度越大振动信号增大得越明显。外滚道的损伤会对轴承游隙的非线性因素产生干扰,而内滚道的损伤则会增强这一因素的作用。本文对转子-轴承系统的故障参数进行了识别,为建立反映实际工程问题的模型提供参数支持,还能为故障的监控与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在滚动轴承故障机理以及故障对系统振动特性影响规律方面的结论,对故障的诊断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支承部件论文参考文献
[1].龚宏伟,李延葆.压水堆堆内构件防断支承部件结构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
[2].黄亚明.含支承部件故障的航空发动机转子动力学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6
[3].秦高雄.机床支承部件的误差传递分析与结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6
[4].Sr?an,M.BO?NJAK,Neboj?a,B.GNJATOVI?,Sreten,D.SAVI?EVI?,Milorad,P.PANTELI?,Ivan,Lj.MILENOVI?.斗轮挖掘机回转支承上部结构中关键部件的静态稳定性基本参数、负载和强度研究(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AppliedPhysics&Engineering).2016
[5].胡秋,夏仰球,米良,李梦阳.超精密静压支承部件及其在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15
[6].丛高伟,翟立宏.浅析核1级部件中单角钢构件线性支承的计算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7].赵云.数控车床主轴部件及支承件结构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5
[8].陈翔.液压弯管机支承部件设计[J].环球人文地理.2014
[9].常安民,刘剑雄,赵明君,李军.移栽机支承部件受力分析及有限元仿真[J].新技术新工艺.2013
[10].贺致锁.主轴部件支承跨距的计算机优化设计[J].工业设计.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