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地球化学记录论文_龚晓飞,陈聪,汤永杰,黄康有,乐远福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地球化学记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同位素,冰期,烷烃,地球化学,南海,气候,山地。

有机地球化学记录论文文献综述

龚晓飞,陈聪,汤永杰,黄康有,乐远福[1](2019)在《贵州草海近21ka以来有机地球化学记录反映的古环境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草海位于黔滇交界,主要受印度夏季风的影响,其湖沼沉积物记录了中—晚第四纪的环境变化历史,是研究第四纪环境和季风演变的良好载体。本研究选取的南屯NT03钻孔,岩心长405 cm,在放射性碳同位素(AMS14C)测年基础上建立了年代序列,并进行了沉积物的色差值(L*)、烧失量(LOI550)、总有机碳(TOC)、碳氮比(C/N)和有机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等古环境替代指标的测试。实验结果显示,L*、LOI550和TOC等3个有机碳含量指标同步变化,共同指示该钻孔序列经历了3个沉积环境演变阶段,即末次盛冰期晚期(21—15 cal ka BP)河流—冲积相沉积阶段、冰消期至早中全新世(15—4 cal ka BP)高湖面湖泊—沼泽相沉积阶段和晚全新世(4 cal ka BP以来)洪冲积相沉积阶段。近2万年以来草海湖沼面积经历的收缩→扩张→收缩演变过程与石笋氧同位素变化基本吻合,表明季风降雨是引起草海湖泊水体和周边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因素。δ13Corg指标变化范围为-29. 28‰~-24. 19‰,表明草海盆地周围植被组成在末次盛冰期以来C4草本虽然略有增加,但均以C3植物为主。同时,TOC和δ13Corg指标证明了B/A冰消期暖事件对盆地边缘区的湿地泥炭富集起到关键作用,而多指标揭示了近4 ka以来水域变浅并发展成为冲积环境的过程,也可能与石笋记录的夏季风减弱所带来的降水量减少有关。(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畅[2](2018)在《近5万年来东沙海区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的古气候/环境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处于东亚季风带,因沉积速率高,保存条件好,其沉积物蕴含了丰富的海、陆环境信息,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海陆交互带古气候/环境的理想场所。目前的研究时段主要集中于末次冰期以来,但对MIS3(marine isotope stage 3)以来的研究,特别是东沙海区的研究则较少,不利于全面了解南海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海洋环境。因此,对该地区进行古气候/环境重建工作仍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对南海东沙海区DH-CL13沉积柱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C/N比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_(org))、正构烷烃和四醚类脂化合物(GDGTs)分子组成的分析,恢复了海洋氧同位素3期(MIS3)以来东沙海区有机碳的沉积记录,探讨了MIS3以来本地区古气候古环境的可能变化。沉积柱的TOC含量为0.26~0.73%,表现出全新世高,冰期低的特征。从MIS3至MIS2,沉积柱的TOC基本保持不变,自全新世以来,TOC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δ~(13)C_(org)值为-24.5‰~-21.5‰,反映出沉积有机碳具有海洋与陆地双重来源。δ~(13)C_(org)值在MIS3至MIS2阶段相对偏负,在全新世相对偏正,表明全新世沉积柱TOC的升高是由于海洋有机碳输入增多而导致的。推测这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本海区受到黑潮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升高。根据整个沉积柱TOC、TN、C/N比、δ~(13)C_(org)的变化趋势,将其分为叁个阶段:I阶段(MIS3期),50.0.~25.0 ka B.P.;II阶段(MIS2期),25.0~12.0 ka B.P;III阶段(全新世),12.0~1.2ka B.P.。沉积柱长链正烷烃含量为0.09~1.345μg/g干重,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主要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短链正构烷烃的含量为0.015~1.464μg/g干重,具有偶奇优势。碳优势指数(CPI_(24-34))值为1.4~5.7,从MIS3至全新世,CPI值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陆源高等植物来源的沉积有机质在逐渐降低。沉积柱中n C_(31)/nC_(27)比值为0.21~2.56,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全新世和MIS3时期。沉积柱正构烷烃的平均碳链长度(ACL_(25-33))值为27.5~29.9,从MIS3至全新世逐渐降低。正构烷烃的分子组成表明其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微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从MI S3向全新世转变过程中,东沙海区存在草本植物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柱isoGDGTs含量占总GDGTs含量百分比为46.0~97.0%,从MIS3至全新世逐渐增加。反映出isoGDGTs贡献相对较高。BIT指标的变化范围在0.04~0.58之间,从MIS3至MIS2,BIT保持相对高值,自全新世以来显着降低,isoGDGTs含量显着升高。反映出全世新以来由于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升高,使得古菌繁盛。甲烷指数(MI)值除39.0~30.0 ka B.P.时段以外,其他时段都为稳定低值,为0.14~0.26,表明沉积柱的isoGDGTs都主要来自于海洋奇古菌,属正常的海洋环境沉积。TEX _8 _6~H指标可以重建这一时段的SST,重建结果分别为22.0℃~26.6℃、22.5℃~29.5℃。最低值出现在MIS3阶段,在全新世达到最高值。39.2~30.2 ka B.P.,isoGDGTs中GDGT-1、GDGT-2含量显着增加,GDGT-2/Crenarchaeol在0.08~9.95之间,出现多个峰值。同样的,MI值也对应地出现多个高值(0.15~0.92)。高的MI值反应GDGT-1、GDGT-2、GDGT-3化合物百分含量相对较高,存在甲烷氧化菌的贡献。hydroxy-GDGTs指标RI-OH重建的SST增加。这表明南海北部东沙海区在39.2~30.2 ka B.P.可能发生了甲烷厌氧氧化(AOM)。DH-CL13沉积柱的TOC、TN、C/N比、δ~(13)Corg、正构烷烃和GDGTs恢复了近5万年来东沙海区的古气候变化信息。TOC和δ~(13)C_(org)的变化,反映出沉积有机碳具有海洋与陆地双重来源。全新世沉积柱TOC,正构烷烃和GDGTs的变化是由于海洋有机碳输入增多而导致的。推测这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本海区受到黑潮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升高。在从MIS3向全新世转变的过程中,南海东北部存在草本植物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TEX _8 _6~H指标重建的SST自50.0 kaB.P.以来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在全新世达到最高值。39.2~30.2 ka B.P.,高MI值和GDGT-1、GDGT-2、GDGT-3高百分含量,说明本海区可能存在着AOM过程。同时,沉积柱记录了千年尺度的Heinrich冷事件,表明南海东沙海区与高纬度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8-12-01)

黄何[3](2018)在《晚白垩世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高分辨率有机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晚白垩世是地质历史中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对该时期陆相沉积记录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松辽盆地“松科一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获取了晚白垩世连续完整的陆相沉积岩心记录,为研究晚白垩世陆地气候变化提供了绝佳的材料基础。本次研究基于松科一井南孔青山口组(1782-1286m)的岩心高分辨率有机地化数据(TOC及有机碳同位素)进行轨道尺度上的古气候变化研究。这两种指标均记录到了米兰科维奇周期信号,但主要以短偏心率周期和斜率周期为主。同时,我们利用高频变化的TOC数据进行旋回地层学分析,建立了基于TOC数据的青山口组年代框架,并进一步讨论了高频变化的有机碳含量与轨道周期之间的内在关系,发现短偏心率幅度的极大值对应着TOC含量的极大值,得出地球轨道周期对青山口组有机碳埋藏的驱动作用。另一方面,根据青山口组的有机碳同位素数据,发现了在青二、叁段上部一次明显的同位素正偏事件,基于高精度的年代学约束,认为这次偏移事件可能与晚白垩世最后一次大洋缺氧事件(OAE3)有关,并从轨道参数变化的角度来讨论了这次特殊的大洋缺氧事件,本研究不仅在有机碳同位素数据中发现了1.2Ma和2.4Ma的超长轨道周期信号,还发现了晚白垩世由于太阳系混沌共振引起的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偏心率长周期的转换现象,即:(s4-s3)—(g4-g3)到(s4-s3)—2(g4-g3)(2.4Ma变为1.2Ma)。本文认为这次轨道参数配置的改变对地球表层气候系统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可能是晚白垩世OAE3期间的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控制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金传芳,李世杰,陈炜,曹长群[4](2016)在《青藏高原气候演变的湖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记录——以兹格塘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青藏高原全新世夏季风最强、气候最湿润阶段这一争论议题,本文应用气相色谱仪(GC-FID)和气相色谱-高温热转变-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C-TC-IRMS),分析了兹格塘错沉积岩心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兹格塘错岩心中主要以n-C15/16/17为主峰碳的短链正构烷烃占据主导地位,指示了湖泊自生浮游藻类与菌类等低等生物对湖泊沉积岩心中的有机质贡献高于大型水生植物和陆生高等植物表皮蜡质所产生的有机质。基于正构烷烃参数(如:碳优势指数CPI值和平均碳链长度ACL值)及单体氢同位素比值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指出兹格塘错流域的气候湿润期处于中全新世(5.8~2.7 cal ka BP),明显滞后于早全新世的太阳辐射最强期,这主要归结于该流域冰川融水补给的匮乏及局地环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16年04期)

满美玲,郑卓,黄康有,李杰[5](2015)在《广西北部地区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记录两万年以来的古环境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GT02钻孔是利用俄罗斯钻取自于广西省北部的一个山地沼泽中,我们对样品做了有机地球化学的指标测试,包括δ~(13)C,TOC,TN,C/N,以揭示该地区21,000年以来的古环境演变。δ~(13)C指标的变化范围为-27‰至-31‰,并在末次盛冰期阶段显示出比全新世更偏正,可能指示该地区的C_3/C_4植物量在末次盛冰期阶段相对较低,但若以-27‰作为C3植物的端元值,结果显示该时期仍然以C3植物作为主导。全新世偏负的δ~(13)C值指示了C_3植物的扩张,这(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16)

满美玲,郑卓,黄康有,李杰[6](2015)在《桂北地区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记录过去21ka的古环境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GT02钻孔是利用俄罗期钻取自于广西省北部的一个山地沼泽中,我们对样品做了有机地球化学的指标测试,包括δ13C、TOC、TN、C/N,以揭示该地区21,000年以来的古环境演变。δ13C指标的变化范围为-27‰–-31‰,并在末次盛冰期阶段显示出比全新世更偏正,可能指示该地区的C3/C4植物量在末(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0)

胡利民,石学法,刘焱光,白亚之,董林森[7](2015)在《白令海西部柱样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埋藏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2年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专项调查获得的样品资料,重点探讨了百年来白令海西部柱样沉积物中有机碳(TOC)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埋藏记录,结果显示,基于两柱样210 Pbex随深度的指数衰变趋势,整体能反映出调查区相对稳定的现代沉积环境,可获得两沉积柱约70年以来的海洋沉积环境序列。陆架区BL16柱样中TOC的垂向分布与TN及粒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反映出有机质来源较为一致,粒度可能对沉积有机碳的赋存起控制作用;而陆坡区BL10柱样粒度相对略粗,且TOC与TN、粒度无明显相关关系,这可能与该区复杂的沉积水动力环境、有机质输入和较强的细菌微生物作用有关。两柱样上层样品(近20年以来)都不同程度表现出TOC含量增加和CaCO3含量下降,这可能指示了近期北极地区变暖和海洋酸化加剧等过程对沉积有机质的影响。计算得到两柱样沉积有机碳的埋藏通量分别为3 100mmol C·m-2·a-1(BL16)和1 400mmol C·m-2·a-1(BL10),通过对有机碳埋藏保存效率的分析和区域对比,认为该区较高的有机碳埋藏通量,可能主要受控于较高的上层水体初级生产力和有机碳输出效率,较为有利的沉积有机碳保存代谢机制以及较快的沉积速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5年03期)

李平阳[8](2014)在《广西北部湾沉积物高分辨率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是当今自然科学领域最活跃的重大前沿课题之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亦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叁大环境问题之一。研究POPs污染沉积记录有助于人们理解区域环境演化历史,国内外学者已就此开展大量研究。在中国沿海地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珠叁角附近区域均已有大量研究,而南海的北部湾鲜有报道。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研究北部湾POPs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可书写该区域人类活动的重大历史事件,查明该区域重大历史事件对环境的影响,对理解北部湾的环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集北部湾柱状沉积物,以环境检出率较高的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环芳烃(PAHs)为代表,测定不同层沉积物中OCPs和PAHs浓度,并通过放射性同位素210Pb定年,恢复北部湾过去60年有机污染累积和演化历史,探讨OCPs和PAHs的来源,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重要人类活动与PAHs污染之间的关系。21oPb沉积年代学测年(CIC模式)结果表明,沉积柱平均沉积速率为0.86cm yr-1,介于北部湾河口和海域沉积速率之间。柱深0-50cm范围内,表现为近60年的沉积序列,对应的沉积年龄为2010-1951年。在北部湾沉积柱的整个垂向剖面中,OCPs浓度为0.93-26.6ng g-1(平均3.48ng g-1)。26种OCPs类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DDTs类浓度最高,占OCPs总量的40%左右;其次是六六六、氯丹化合物和硫丹。北部湾沉积柱DDTs浓度自1980年开始增加,在2010年达到峰值。1983年DDTs禁用后,其浓度未降反升,分析其原因为:(p,p'-DDE+p,p'-DDD)/p,p'-DDT和p,p'-DDT/DDTs比值表明有新输入;土地开发加大,1998年广西地区发生大规模洪水导致土壤径流加剧,污染物通过径流进入水体沉积物;渔船含DDT防污漆的输入。沉积柱HCHs浓度随时间呈高低交替起伏的变化,峰值出现在1984年。α-HCH/y-HCH和γ-HCH/HCHs比值表明,研究区域近20年有林丹新输入。沉积柱氯丹化合物和硫丹的垂直分布与其在中国的使用历史相符,顺式氯丹/反式氯丹(TC/CC)表明氯丹有新来源。北部湾沉积柱中PAHs垂向浓度分布范围为10.5-87.1ng g-1(平均41.1ng g-1),其中3环PAHs(特别是菲)浓度最高。北部湾沉积柱PAHs在1980s中期、1990s中期和2000s中期出现峰值,这与北部湾经济开发初期(1983-1984)、中期(1990-1999)和后期(2003)时段基本相对应;最高值出现在表层(即2010年)。2-3环PAHs的浓度变化趋势与总PAHs类似,呈升降交替变化,幅度不大,相对平稳;4环PAHs浓度持续升高;5-6环PAHs在2005年左右突现峰值。对比全球沉积柱PAHs峰值时段发现,与已使用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的发达国家不同,燃煤长期以来都是北部湾区域最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主成分分析、PAHs组成特征及分子标志物研究揭示PAHs为混合来源,以燃烧源为主。北部湾沉积柱PAHs浓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GDP、能源消费量和人口数量)之间呈正相关,总体变化趋势相似,宏观上呈增加趋势。(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4-06-01)

李丽,王慧,汪品先[9](2008)在《南海北部17937岩心四万年来古环境变化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分子有机地球化学为手段对南海北部四万年来的古环境古气候研究表明,U3k7’-SST表层水温在冰期、间冰期平均范围分别为27℃和24℃,LGM与全新世温差达4.5℃;以高分子量烷烃所代表的陆源物质输入和长链不饱和酮化合物所代表的海洋初级生产力都呈现冰期高、间冰期低特征,表明冰期时陆源物质输入的增加和海洋表层生产力的提高;正构烷烃C31/C27记录了南方大陆的植被由冰期时草本植物占优势向间冰期时木本植物占优势的转变.说明南海在末次冰期以来气候的不稳定性,和海陆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在古环境古气候研究中的巨大潜力.(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钟艳霞[10](2008)在《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环境变化的黄土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末次冰期是距现代最近的一次冰期,末次冰期气候环境变化的深入研究,无疑会对未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末次冰期间冰段因其气候环境的特殊性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我国青藏高原的古里雅冰芯及西部地区诸多湖泊均记录到了深海氧同位素叁阶段(MIS3)特殊的气候环境变化。作为重要地质载体的黄土沉积,在古气候重建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研究成果丰富,但是对于黄土高原西部地区MIS3古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相对缺乏。既有的黄土沉积中总有机碳同位素研究在MIS3时期东西部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关于末次冰期黄土沉积中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控制因素存在诸多争议。本研究利用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末次冰期以来黄土沉积中总有机碳同位素及多指标的综合研究来恢复和重建MIS3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在多剖面末次冰期以来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时空差异,追踪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末次冰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主控因素;为了更好地恢复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植被类型的变化,在开展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现代植被和表土有机类脂化合物——正构烷烃分布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黄土高原西部地区MIS3及全新世黄土沉积中正构烷烃的分布模式,结合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初步恢复和重建了黄土高原西部地区MIS3及全新世植被类型,并获得如下认识:1、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时空差异性分析发现: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黄土高原东西部地区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一致,表现出冰期总有机碳同位素偏轻,间冰期偏重,在空间上从东往西黄土沉积中总有机碳同位素逐渐偏轻;末次冰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黄土高原东西部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在末次冰期内部仍然遵循冰期间冰期的变化趋势,即间冰段相对偏重,早晚冰阶相对偏轻;但是本研究区叁个剖面的研究结果显示,黄土高原西部末次冰期间冰段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相对早晚冰阶偏轻,与东部地区相反。2、末次冰期以来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主控因素的确定:冰期间冰期尺度上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与东部地区相一致,主要由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引起;末次冰期,黄土高原东部地区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控制因素与冰期间冰期尺度上相一致,但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并非为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所致。将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叁个剖面末次冰期总有机碳同位素结果与末次冰期温度、降水、大气CO_2浓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末次冰期的低温导致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同期几乎无C_4植物发育,植被类型为单一的C_3植物。因此,末次冰期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总有机碳同位素的变化主要为单一C_3植被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而间冰段黄土总有机碳同位素变化所记录的为单一C_3植物受降水增加的影响而偏轻,并非东部地区所表现的C_3、C_4植物丰度变化导致的,其控制因素与东部地区不同。温度变化虽然对C_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产生影响,但并非主要控制因素。3、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剖面(曹岘、大地湾、塬堡)总有机碳同位素、粒度、磁化率等多指标分析结果显示MIS3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环境变化同样存在叁个亚阶段,但是在MIS3内部,早期降水相对晚期更为增加,变化趋势与深海氧同位素指示的全球普遍变化趋势相一致,与西部湖泊记录的晚期相对较高降水不同。古里雅冰芯记录到MIS3晚期高温和青藏高原及中国西部诸多湖泊记录的高降水,在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剖面也有所记录,但是强度不如早期。4、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现代植物及表土有机类脂化合物——正构烷烃分布模式研究表明:10种木本植物正构烷烃高碳数分布都以C_(27)或C_(29)为主峰,3种草本植物正构烷烃的高碳数分布均以C_(31)或C_(33)为主峰,表现出与木本植物完全不同的分布特征,与前人研究相一致;对于现代表土的研究发现,表土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与上覆植被有直接性的关系,对于木本植被除灌木草本含量较高的混生林,正构烷烃出现以C_(27)和C_(31)为主峰的分布外,其余都是以C_(27)或C_(29)为主峰,说明混生林中由于草本植物量的高输入导致了表土正构烷烃的分布差异,草地表土表现出同样的特征,例如对于周围落叶植被含量丰富的草地,其接受到的落叶植物输入大于草本输入,使其主峰出现差异。对面积较大的纯草地表土,其正构烷烃的分布即表现为草本植物输入的特征,以C_(31)为主峰。对于争议较大的松科植物正构烷烃的分布,本研究区叁种常见松科植物都显示以C_(29)或C_(27)为主峰,仍然表现出木本植物的特征。5、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叁个剖面MIS3有机类脂化合物——正构烷烃的分布模式显示,除曹岘剖面两个样品以C_(29)为主峰,C_(31)含量次之外,其余样品都表现出以C_(31)为主峰,而C_(27)含量最低(C_(27)<C_(29)<C_(31)),这与该地区以纯草本为植被类型的现代表土样品的分布特征相一致,而与现代木本表土样品的分布特征不同,也与当地草本植物正构烷烃的分布相一致,与木本植物正构烷烃的分布不同,初步说明MIS3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发育以草本为主的植被类型,部分区域有木本荒漠植物分布。结合剖面总有机碳同位素研究结果,初步判断MIS3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发育的植被类型以C_3草本为主。6、秦安地区两个不同成因的全新世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剖面全新世时期分子标志化合物中高碳数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相同,都表现为以C_(31)为主峰,而C_(27)含量最低(C_(27)<C_(29)<C_(31)),这与该地区以纯草本为植被类型的现代表土样品的分布特征相同,而现代木本表土样品的分布特征不同,也与当地草本植物正构烷烃的分布相一致,与木本植物正构烷烃的分布不同。表明全新世时期该地区发育的植被类型是以草原植被为主。(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8-11-01)

有机地球化学记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处于东亚季风带,因沉积速率高,保存条件好,其沉积物蕴含了丰富的海、陆环境信息,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海陆交互带古气候/环境的理想场所。目前的研究时段主要集中于末次冰期以来,但对MIS3(marine isotope stage 3)以来的研究,特别是东沙海区的研究则较少,不利于全面了解南海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海洋环境。因此,对该地区进行古气候/环境重建工作仍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对南海东沙海区DH-CL13沉积柱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C/N比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_(org))、正构烷烃和四醚类脂化合物(GDGTs)分子组成的分析,恢复了海洋氧同位素3期(MIS3)以来东沙海区有机碳的沉积记录,探讨了MIS3以来本地区古气候古环境的可能变化。沉积柱的TOC含量为0.26~0.73%,表现出全新世高,冰期低的特征。从MIS3至MIS2,沉积柱的TOC基本保持不变,自全新世以来,TOC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δ~(13)C_(org)值为-24.5‰~-21.5‰,反映出沉积有机碳具有海洋与陆地双重来源。δ~(13)C_(org)值在MIS3至MIS2阶段相对偏负,在全新世相对偏正,表明全新世沉积柱TOC的升高是由于海洋有机碳输入增多而导致的。推测这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本海区受到黑潮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升高。根据整个沉积柱TOC、TN、C/N比、δ~(13)C_(org)的变化趋势,将其分为叁个阶段:I阶段(MIS3期),50.0.~25.0 ka B.P.;II阶段(MIS2期),25.0~12.0 ka B.P;III阶段(全新世),12.0~1.2ka B.P.。沉积柱长链正烷烃含量为0.09~1.345μg/g干重,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主要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短链正构烷烃的含量为0.015~1.464μg/g干重,具有偶奇优势。碳优势指数(CPI_(24-34))值为1.4~5.7,从MIS3至全新世,CPI值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陆源高等植物来源的沉积有机质在逐渐降低。沉积柱中n C_(31)/nC_(27)比值为0.21~2.56,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全新世和MIS3时期。沉积柱正构烷烃的平均碳链长度(ACL_(25-33))值为27.5~29.9,从MIS3至全新世逐渐降低。正构烷烃的分子组成表明其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微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从MI S3向全新世转变过程中,东沙海区存在草本植物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柱isoGDGTs含量占总GDGTs含量百分比为46.0~97.0%,从MIS3至全新世逐渐增加。反映出isoGDGTs贡献相对较高。BIT指标的变化范围在0.04~0.58之间,从MIS3至MIS2,BIT保持相对高值,自全新世以来显着降低,isoGDGTs含量显着升高。反映出全世新以来由于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升高,使得古菌繁盛。甲烷指数(MI)值除39.0~30.0 ka B.P.时段以外,其他时段都为稳定低值,为0.14~0.26,表明沉积柱的isoGDGTs都主要来自于海洋奇古菌,属正常的海洋环境沉积。TEX _8 _6~H指标可以重建这一时段的SST,重建结果分别为22.0℃~26.6℃、22.5℃~29.5℃。最低值出现在MIS3阶段,在全新世达到最高值。39.2~30.2 ka B.P.,isoGDGTs中GDGT-1、GDGT-2含量显着增加,GDGT-2/Crenarchaeol在0.08~9.95之间,出现多个峰值。同样的,MI值也对应地出现多个高值(0.15~0.92)。高的MI值反应GDGT-1、GDGT-2、GDGT-3化合物百分含量相对较高,存在甲烷氧化菌的贡献。hydroxy-GDGTs指标RI-OH重建的SST增加。这表明南海北部东沙海区在39.2~30.2 ka B.P.可能发生了甲烷厌氧氧化(AOM)。DH-CL13沉积柱的TOC、TN、C/N比、δ~(13)Corg、正构烷烃和GDGTs恢复了近5万年来东沙海区的古气候变化信息。TOC和δ~(13)C_(org)的变化,反映出沉积有机碳具有海洋与陆地双重来源。全新世沉积柱TOC,正构烷烃和GDGTs的变化是由于海洋有机碳输入增多而导致的。推测这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本海区受到黑潮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升高。在从MIS3向全新世转变的过程中,南海东北部存在草本植物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TEX _8 _6~H指标重建的SST自50.0 kaB.P.以来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在全新世达到最高值。39.2~30.2 ka B.P.,高MI值和GDGT-1、GDGT-2、GDGT-3高百分含量,说明本海区可能存在着AOM过程。同时,沉积柱记录了千年尺度的Heinrich冷事件,表明南海东沙海区与高纬度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地球化学记录论文参考文献

[1].龚晓飞,陈聪,汤永杰,黄康有,乐远福.贵州草海近21ka以来有机地球化学记录反映的古环境变化[J].古地理学报.2019

[2].刘畅.近5万年来东沙海区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的古气候/环境变化[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8

[3].黄何.晚白垩世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高分辨率有机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4].金传芳,李世杰,陈炜,曹长群.青藏高原气候演变的湖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记录——以兹格塘错为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

[5].满美玲,郑卓,黄康有,李杰.广西北部地区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记录两万年以来的古环境变化[C].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6].满美玲,郑卓,黄康有,李杰.桂北地区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记录过去21ka的古环境变化[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7].胡利民,石学法,刘焱光,白亚之,董林森.白令海西部柱样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埋藏记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5

[8].李平阳.广西北部湾沉积物高分辨率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研究[D].广西大学.2014

[9].李丽,王慧,汪品先.南海北部17937岩心四万年来古环境变化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

[10].钟艳霞.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环境变化的黄土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研究[D].兰州大学.2008

论文知识图

湖光岩玛珥湖B孔岩芯600~980 cm沉积剖面...柱样及附近相关钻孔地理位置B—草海湖盆沉积分布和NT03钻孔位置(据林树...沉积柱DH-CL13总体有机质的剖面变化样品深度为31cm的正构烷烃气相色谱图沉积柱DH-CL13总体有机质的剖面变化和...

标签:;  ;  ;  ;  ;  ;  ;  

有机地球化学记录论文_龚晓飞,陈聪,汤永杰,黄康有,乐远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