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场油田油藏研究方法

马场油田油藏研究方法

一、马厂油田的储层研究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瑶[1](2020)在《三角洲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以马厂油田马10、马11区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多年的迅速开采,我国的大多数油田已进入了开采后期,区块开发处在特高含水期,采收率降低,地下油水关系复杂,储层间非均质性强烈,致使储层间关系复杂化,尤其是剩余油分布特点复杂,不同形式的大量剩余油分布在储层的“死角”处。为进一步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和提高油田采收率,保持油田的稳产、增产,早期人们更加注重区块沉积微相的研究,忽略了储层内部构型的精细描述。因此本文以储层内部构型的角度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以指导后期水驱油。本文以马厂油田马10、马11区块沙三中和沙三下为研究对象,其中沙三下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充分刻画砂体内部构型的基础上,对剩余油的形成及砂体内部构型要素影响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详细描述。通过传统的旋回-厚度对比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法进行地层的对比和划分。建立区域内较明显的标志层和辅助标志层。依据标志层将沙三中分为四个砂层组,沙三下分为三个砂层组。通过对区域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标志的分析,认为研究区马10、马11区块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亚相类型为三角洲前缘,发育多种微相类型。以单井相模板为基础,在垂直物源和平行物源方向绘制连井剖面图,最后结合区块特征绘制沉积微相平面图,总结研究区的沉积相模式。在沉积微相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在储层构型方面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应于研究区马10、马11区块储层内部构型的7级划分方案。本次研究主要以3-5级构型为主,即砂体内部增生体、单成因砂体、复合砂体。对复合砂体级次构型解剖发现砂体关系分为垂向叠置关系和侧向叠置关系,并划分了8种单一砂体叠置模式。对单一砂体级次构型解剖发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存在垂积夹层和侧积夹层,单一河口坝内部存在钙质夹层、泥质夹层和粉砂质夹层,并进一步确定了夹层倾角。在构型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注采井组进行了构型分析,明确了注水开发的具体层位。最后通过对砂体内部构型要素分析,结合油田最新开发资料,对马10、马11区块剩余油的形成、类型、分布规律及其构型要素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表述,总结了3-5级构型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以精确指导后期剩余油挖潜。

刘聪霖[2](2015)在《剩余油分布规律与评价方法研究 ——以中原马厂油田为例》文中提出中原马厂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南部唐庄—马厂构造亚带的南端,整体上为北东向走向的断背斜。经过近30年的开发,研究区已进入高含水乃至特高含水开采阶段,注水开发的剩余油分布极为复杂,不同形式规模的剩余油大量分布于注水开发油藏的“死角”中。为提高油田的石油采收率,保持持续高效、稳产开发,需要对注水开发中后期,油藏剩余油分布及其综合控制因素进行精细研究及重新评价。本论文针对马厂油田开发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以沉积岩石学、测井地质学、油藏地质学及开发地质学等为理论基础,以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为指导,层次分析与动态拟合相结合,充分解剖马厂油田扇三角洲储层建筑构型,结合马厂油田剩余油形成机理,评价不同层次的储层构型要素对马厂油田剩余油的控制模式,阐明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采用区域可追踪对比的泥(页)岩标志层及区内辅助标志层对马厂油田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与对比,在此基础上,选取工区内普遍发育的砂体,建立了以单砂体为单元的地层对比骨架剖面。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内,通过露头、岩心、化验分析的沉积相标志,结合区域沉积特征,认为马厂地区的沉积体系为湖泊——三角洲体系,区内主要开发区块马11块、马19块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及席状砂等5种。根据测井相图版,结合各单砂体发育分布特征,编制出各小层砂体的平面沉积微相分区图,研究表明,沙三下11‘7·8·9、沙三下26·7·8·19·10、沙三下34·8小层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沙三下12·6·10、沙三下21·2·5、沙三下31·2·3·5小层为分流间湾和远砂坝沉积;沙三下13·4-5·11·12、沙三下23·4·11、沙三下36·7·9小层为泥坪沉积。在单砂体为单元的小层沉积相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在各类储层构型分析的成果,提出层次分析与动态拟合相结合的思路,将马厂扇三角洲储层构型划分为单一砂体层次、复合砂体层次、单一水道层次、复合水道层次等4个层次,层次逐一下分,总结扇三角洲内部隔夹层发育产状及分布特征。在构型研究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不同规模构型要素对马厂油田各区块剩余油的控制模式,分析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剩余油的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构型、构造的影响,特高含水井组的剩余油潜力有四种:一是沉积微相影响导致的平面剩余油;二是受储层层间干扰导致的吸水层差异形成的层间剩余油;三是受层内构型界面影响厚水淹层层内剩余油;四是由构造因素影响导致的构造剩余油。

魏君[3](2014)在《复杂断块储层构型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以中原油田马11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马厂油田马11断块区地处山东省东明县境内,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南部,是唐马构造的一部分,东临葛岗集洼陷,西侧以马厂断层为界。经过近30年的开发,研究区目前处于高含水期调整治理开发阶段,由于该区属于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其复杂的构造及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挖潜剩余油和提高采收率有着极大的影响,相当数量的剩余油以不同规模、不同形式分布于长期水驱后的油藏中。为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原油采收率,保持油田持续高产、稳产,区块进行过精细的油藏描述,但早期更加注重沉积微相的研究,没有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储层构型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此,需要对注水开发中、后期影响剩余油分布与控制因素的储层构型特征进行精细研究。针对上述问题,以沉积岩石学、测井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及开发地质学等理论为依据,以复杂断块沉积规律和沉积模式为指导,在充分解剖储层构型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模式进行了精细研究。区域范围内采用沉积旋回控制法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由标志层入手,划分和对比大的沉积旋回,再在砂层组内依据相变,精细对比单砂层。辅助标志层主要是沙三下2砂组内的2#号泥岩。其中1#号泥岩厚约30m,砂岩发育全区稳定,成组性极强;2#泥岩和下部的块状砂岩标志发育不太稳定,有时甚至发生相变,但可作为辅助标志;3#泥岩发育稳定,厚约20m,且在全区块都有发育,感应曲线特征变化不大,为稳定的标志层。依据标志层将沙三下段划分为7个砂层组,依次为S3x1,S3x2, S3x3,S3x4,S3x5,S3x6,S3x7,其中重点层位S3x1,S3x2,S3x3分别划分为12,11,9个单砂层。在建立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通过岩性、结构、构造及古生物等沉积相标志分析,认为马厂地区马11断块为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包含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种亚相,其中三角洲前缘是其主要的储层,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支流间湾、远砂坝及前缘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前三角洲亚相主要是泥坪沉积。以层次分析为储层构型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井间精细追踪与对比等方法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多个层次(单砂体、单一成因砂体、沉积韵律)对研究区储层构型进行详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垂向上的叠加样式表现为浅切式,深切式以及相隔式;平面上的展布样式主要呈现条带状和连片状,而条带状又分为孤立条带状和交切条带状。在复合水下分流河道中可以通过分流间湾,河道边缘,顶面高程差异和河道规模差异四种标志来识别单一水下分流河道。研究区单砂体叠置关系类型多。多期单砂体叠加时分侧向分叉、砂泥岩互层、横向尖灭及假连通四种类型;同期单砂体平面上表现出横向断开和平面厚度突变两种类型。其中多期单砂体叠加砂泥岩互层是研究区最为常见的构型类型。在对研究区沙三下的隔夹层分析中发现,层间隔层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岩,以河间泥沉积为主。沙三下1-3砂组隔层分布不稳定,相变大,厚度一般为0.5-7米,层内夹层数目较少,一般呈零星分布,厚度一般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大部分小于0.5米。在构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马厂油田沙三下段动态实际,得出河道单砂体平面展布的不同形态对剩余油的影响。连片状单砂体的采油效率高,开发效果相对较好,交切条带状单砂体次之,孤立条带状单砂体最差。复合河道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平面相变和垂向相变两种模式:平面相变影响注入水的波及甚至引起差层水淹导致水淹区域存在潜在剩余油;垂向相变则会形成层间干扰,造成水驱动用程度低甚至未水驱动用而形成剩余油。单一河道构型(层内韵律,隔夹层)控制剩余油分布主要表现在正韵律和复合韵律和均质韵律段的剩余油一般富集在上部,反韵律则出现在下部。夹层下部也是潜在的剩余油富集区。

魏国田,李金岭,郭伟伟[4](2013)在《马厂中渗复杂油藏高含水期有效挖潜研究》文中提出马厂油田构造上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的南端,1987年投入开发,经连续20多年的注水开发,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采阶段,主力油层水淹严重,油田含水上升,递减加大,开发形势十分严峻。通过强化地质基础研究,夯实油藏开发基础;通过厚层潜力井网提前注水,适时开展有效提液;强化剩余油分布研究,实施长关井恢复;强化注采管理政策研究,实施脉冲周期注水,改善层内水驱油效果等的主要做法对油田实施有效挖潜,实现了油田原油产量稳步上升。

曹学良[5](2009)在《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在中国陆上已开发油田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开发水平比较低,同时也意味着开发潜力较大。为了能够进一步认识该类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后期的科学开发,本文石油地质、油藏工程和经济评价等理论,运用渗流力学理论、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多种理论和方法相结合,深入研究这类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开发技术政策和剩余油分布的特征,总结了开发以来各阶段技术政策,在研究宏观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的开发技术政策研究,以期达到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本文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总结了中渗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技术政策、开发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得到了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具有稳产期短、见水快、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的特点;2.总结分析了中渗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潜力所在。得出剩余油分布潜力主要在二三储层、大断层边角附近和井网控制不了的地方等;3.应用数学方法计算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合理井网密度、压力系统、油水井数比、合理的注采速度,优选了合理的相关指标,并计算了相应的合理界限;4.确定了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评价方法:根据储层和流体本身的特性、结合研究得到的指标体系,从理论上研究了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的评价方法,研究得到的理论体系运用到实际油田中,得出这类油藏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开发效果,从而得出实际油藏的开发潜力。5.建立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这方面采用多学科交叉进行研究,主要运用渗流力学理论、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多种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得出适应性评价体系。以上研究成果对中原油田中渗复杂断块油藏高效开发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给相似油田制定各阶段开发技术政策提供借鉴,对中原油田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渗复杂断块油藏中后期高效开发的技术政策。

张俊峰,宋自恒,王军,洪学芹,孙小婷,魏广华[6](2006)在《马厂油田油层水淹级别划分方法与标准》文中研究说明油田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油藏各向渗透性的差异,油水粘度差异及开发过程中水动力场的不平衡,注入水在纵向上出现单层突进和平面上的舌进现象。因此,生产初期的主力油层逐渐成为高压水淹层。利用电法测井和物性参数对水淹层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解释方法,确定了马厂油田水淹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划分标准。该标准在马厂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

赵社强[7](2006)在《低孔低渗油气层复合压裂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水力压裂技术,国内外研究时间较长,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水力压裂技术是集合了石油地质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化学等学科的一个综合采油技术。含天然裂缝的水力压裂压后产能模拟一直以来是数值模拟的一个难点,主要是在地层的渗流中,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同时渗流,且裂缝渗透率变化。本论文在进行压裂后产能的数值模拟时不再将地层的渗透率看为常数,考虑了流固耦合的作用,同时考虑了天然裂缝对产能的影响。应用弹性力学、弹塑性力学、岩石力学和渗流力学的基本理论,考虑了多相流体渗流、存在人工裂缝、注采井网、岩石弹塑性变形、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应力场变化、油藏流体渗流与裂缝流体渗流耦合、流体渗流与岩石应变耦合等因素,建立了多种类型的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然后对流-固耦合数学方程进行差分和求解,并给出了示例分析。结果说明,本文所建模型可以用于分析油藏地应力、岩石应变、流体压力、孔隙度、渗透率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及对生产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压裂增产机理,为压裂方案优化奠定了更完善的理论基础。 为了提高压裂选井选层的准确性,克服以往由于人为因素参与造成许多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以中原油田历年压裂井资料为基础,研究开发了一套压裂选井选层的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根据目标区块已有的压裂数据,将数学统计和神经网络两大技术应用到压裂选井选层中,创立了压裂效果多参数非线性建模模块和压裂效果多参数非线性智能预测模块,建立了多因素非线性预测建模和识别系统,从而达到智能选井选层的目的。 在增产机理和人工智能选井选层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还研究了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和配套的压裂工艺技术。压裂优化设计主要包括压裂井裂缝参数优化;预处理液和前置液用量、泵注参数和程序的优化;压裂工艺参数优化(以提高地层天然裂缝和主裂缝导流能力为目标,优化各种支撑剂类型、浓度、用量和程序,以及加入方式等;优化合理的施工参数)。配套的压裂工艺技术包括高砂比压裂技术、小油管环空压裂技术、缝高控制技术及裂缝强制闭合快速放喷技术。形成了一套低孔低渗透油气层压裂配套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全面应用不但达到了增产的目的,而且为我国东部地区复杂断块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了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应用技术。

仉红霞,许春娥,杨承林,涂兴万,李继强[8](2004)在《马厂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主导技术及效果》文中认为对高含水中后期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研究是油藏后期开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马厂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 ,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 ;剩余油分布规律复杂 ;井况恶化较严重等诸多矛盾 ,介绍了油田在高含水、高采出开发期为了减缓产量递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应用的主导技术 ,进一步总结了油田开发取得的显着效果 ,为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开发期提高油田采收率研究起到了借鉴作用

尹太举,张昌民,赵红静,彭海军[9](2004)在《复杂断块区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预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复杂断块油田马厂油田的精细表征,在该区划分了9级储层层次,其中五级和六级是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以五级层次为制图单位形成了储层建筑结构模型。结合砂体非均质性特征,总结了8种注入水波及方式,并应用容积法计算了注入水波及面积。确定了剩余油分布区,并结合储层表征结果,将剩余油分为井网未控制型、结构要素拼合型、井间干扰型和层内干扰型4种富集样式。对研究层段的潜力评价表明,该区潜力较小,已不可能维持目前的产量水平。

刘华,陈辉,麦勇萍,王秀霞[10](2004)在《马厂油田沙三下2储层建筑结构特征研究及实践》文中指出根据储层建筑结构层次分析原理 ,把马厂油田的储层细分为九个层次。其中沙三下 2厚层主要有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河道间砂体和前缘席状砂体等三种成因砂体组成 ,以水下分支河道砂体非均质性最强。成因砂体在纵向和平面上的分布控制了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 ,而剩余油的分布决定于储层的层间和平面非均质状况。

二、马厂油田的储层研究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厂油田的储层研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三角洲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以马厂油田马10、马11区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地质概况
    2.2 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 区块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区块地层的划分
    3.2 沉积时间单元划分与对比
第4章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研究
    4.1 区域沉积特征
    4.2 沉积相研究
第5章 储层构型研究
    5.1 储层构型与沉积微相差异性
    5.2 构型界面层次分析
    5.3 储层构型研究思路
    5.4 复合砂体级次构型解剖
    5.5 单一砂体内部构型解剖分析
    5.6 井组构型分析
第6章 剩余油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6.1 剩余油的形成
    6.2 剩余油的类型
    6.3 剩余油分布规律
    6.4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
    6.5 储层构型与剩余油关系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剩余油分布规律与评价方法研究 ——以中原马厂油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及立项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工区地质概况、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 储层基本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
    2.1 精细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2.2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特征
    2.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第3章 储层构型分析
    3.1 构型界面层次分析
    3.2 复合砂体级次构型解剖
    3.3 单一砂体识别标志及定量规模
    3.4 单一砂体内部构型解剖
第4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评价方法
    4.1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2 储层构型控制的剩余油
    4.3 剩余油评价方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复杂断块储层构型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以中原油田马11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及立项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开发现状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开发现状
第3章 精细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3.1 小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3.2 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3.3 地层对比新认识
第4章 沉积微相研究
    4.1 岩性特征
    4.2 结构特征及沉积构造特征
    4.3 三角洲前缘相特征
第5章 储层构型分析
    5.1 储层构型级次
    5.2 断裂系统及主要断层特征
    5.3 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
第6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模式
    6.1 剩余油分布模式和调整挖潜理论措施
    6.2 储层构型与剩余油分布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马厂中渗复杂油藏高含水期有效挖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1 转移挖潜对象的基础研究和认识不到位, 造成措施接替效果变差
    1.2受井网向二三类层重组影响, 一类层储量动用程度低
2 挖潜的主要做法及效果
    2.1 强化地质基础研究, 夯实油藏开发基础
    2.2 厚层井网提前注水, 适时开展有效提液
    2.3 强化剩余油分布研究, 实施长关井恢复
    2.4 强化注采管理政策研究, 改善层内水驱油效果
    2.5 强化注采管理政策研究, 不断提高注水效率
3 开发效果评价
    3.1 整体评价
    3.2 主要开发指标评价
        3.2.1 日产液量、日注水量下降, 日产油量保持稳定上升
        3.2.2 动液面呈稳步回升趋势, 地层能量得到有效恢复
        3.2.3 自然递减得到减缓
        3.2.4 水驱采收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5)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开发技术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 主要研究成果
    1.4 创新点
2 油藏概况及开发特点
    2.1 油藏概况
        2.1.1 地质概况
        2.1.2 开发历程
    2.2 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基本做法
        2.2.1 复杂断块油藏的基本地质特征
        2.2.2 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基本程序
    2.3 开发中后期提高开发效果的主要做法
        2.3.1 细分层系、井网重组
        2.3.2 注采系统调整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历史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评价
    3.1 历史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评价指标
    3.2 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评价
        3.2.1 评价指标计算
        3.2.2 适应性评价
    3.3 生产特征
    3.4 主要认识
4 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分析
    4.1 剩余油分布规律
        4.1.1 影响剩余油分布因素
        4.1.2 剩余油分布类型
    4.2 剩余油潜力分析
        4.2.1 渗饱-水驱曲线计算剩余油储量
        4.2.2 剩余油潜力分析
5 中渗复杂断块油藏采收率和井网适应性研究
    5.1 采收率预测
        5.1.1 采收率预测经验关系式形式筛选
        5.1.2 构建典型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5.1.3 采收率预测公式构建
    5.2 开发井网形式论证
        5.2.1 理论井网及模拟方案设计
        5.2.2 五点法井网
        5.2.3 九点法井网
        5.2.4 主要认识
    5.3 合理井网密度研究
        5.3.1 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5.3.2 井网密度经济界限
        5.3.3 中渗复杂断块油藏井网密度分析
        5.3.4 油藏注采特征参数
6 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层系划分及组合研究
    6.1 层系组合
        6.1.1 隔层遮挡能力的量化描述及对采收率的影响
        6.1.2 逐层上返开发规律研究
        6.1.3 开发层系组合影响规律研究
    6.2 井网加密及层系组合研究
        6.2.1 模型简介
        6.2.2 开发规律研究
        6.2.3 加密技术政策界限
    6.3 中后期二次加密及层系组合数值模拟
        6.3.1 数值模拟结果
        6.3.2 主要认识
    6.4 中后期井网优化重组技术政策研究
        6.4.1 井网细分组合
        6.4.2 加密调整
        6.4.3 注采井网完善重组调整
7 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压力系统研究
    7.1 注采压力系统研究
        7.1.1 油藏注采压力系统现状
        7.1.2 合理地层压力
        7.1.3 合理流动压力界限
        7.1.4 合理平衡注采比
        7.1.5 合理注水量研究
    7.2 二、三类层启动压力研究
        7.2.1 启动压力梯度的基本表达式
        7.2.2 启动压力梯度规律
        7.2.3 不同渗透率储层最大注采井距的计算
8 经济技术界限和开发技术政策评价系统
    8.1 经济技术界限研究
        8.1.1 老区新井经济界限
        8.1.2 措施增产界限
    8.2 开发技术政策宏观评价系统
9 剩余油挖潜主要对策及应用效果
    9.1 剩余油挖潜主要对策
    9.2 中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应用效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个人简历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低孔低渗油气层复合压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意义和重要性
    1.2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1.2.1 压裂模拟技术的发展
        1.2.2 流固耦合的研究概况
        1.2.3 流固耦合技术发展趋势
        1.2.4 人工智能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压裂的研究内容
    1.4 低孔低渗透油气层压裂的技术思路
    1.5 低孔低渗透油气层压裂应用情况
    1.6 低孔低渗透油气层压裂取得的成果
第二章 低孔低渗透油气层压裂增产机理研究
    2.1 流-固耦合多相流体非稳定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2.1.1 柢渗透气藏压裂后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2.1.2 两相流体渗流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2.1.3 油藏压裂后两相流体渗流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2.1.4 油藏压裂后三维三相渗流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2.1.5 油藏岩石弹性应力-应变数学模型
        2.1.6 流-固耦合方程定解条件
    2.2 流-固耦合数学方程差分离散
        2.2.1 低渗透气藏压裂流-固耦合气体渗流差分离散方程
        2.2.2 油藏两相渗流流-固耦合流体渗流差分方程
        2.2.3 油藏压裂后两相流体渗流流-固耦合流体渗流方程
        2.2.4 油藏岩石应变差分方程
        2.2.5 小结:
    2.3 多项流体渗流流-固耦合差分方程的求解
        2.3.1 联立迭代求解流-固耦合数学方法
        2.3.2 岩石应变和裂缝渗流的线松驰迭代解法
        2.3.3 油藏流体流-固耦合渗流压力方程的共轭梯度求解法
        2.3.4 流-固耦合油藏数模数值结果验证
        2.3.5 小结
    2.4 示例分析
        2.4.1 单井枯竭式开采
        2.4.1.1 低渗透气藏压裂后流-固耦数学模拟实例分析
        2.4.1.2 砂岩油藏油水两相渗流流-固耦合数学模拟实例分析
        2.4.1.3 油藏压裂后油水两相渗流流-固耦合数学模拟实例分析
        2.4.2 注水开采流-固耦合数学模拟实例分析
        2.4.2.1 油藏注水开采流-固耦合数学模拟实例分析
        2.4.2.2 油藏压裂注水开采
    2.5 本章小结:
    2.6 参数说明:
第三章 低孔低渗油气层压裂选井选层及评价研究
    3.1 低孔低渗油气层压裂技术的储层适应性研究
        3.1.1 低孔低渗储层
        3.1.2 非均质性储层
        3.1.3 储层敏感性
        3.1.4 地层压力
        3.1.5 井组关系
        3.1.6 地层系数
        3.1.7 剩余油分布
    3.2 人工智能选井选层系统研究
        3.2.1 整体研究思路
        3.2.2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3.2.3 系统模块组成
        3.2.4 模型的建立
        3.2.5 人工智能模型应用效果
    3.3 探井压前评估技术研究
        3.3.1 压裂效果参数的量化
        3.3.2 影响压裂效果参数优选方法
        3.3.3 评估技术完善
        3.3.4 评估技术应用
第四章 低孔低渗透油气层压裂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4.1 低孔低渗透油气层压裂裂缝参数的优化
        4.1.1 裂缝导流能力的优化
        4.1.2 裂缝缝长的优化
        4.1.3 裂缝缝高的优化
        4.1.4 裂缝宽度的优化
    4.2 低孔低渗透油气层压裂设计的经济优化
    4.3 预处理液和前置液用量、泵注参数和程序的优化
        4.3.1 预处理液的优化
        4.3.2 前置液用量的优化
        4.3.3 施工参数的优化
        4.3.4 泵注程序的优化
    4.4 多裂缝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孔低渗透油气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5.1 高砂比压裂技术研究
    5.2 小油管环空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5.2.1 排液效率分析
        5.2.2 注入摩阻分析
    5.3 缝高控制技术研究
    5.4 裂缝强制闭合快速放喷技术研究
        5.4.1 快速放喷目的及优点
        5.4.2 压裂快速放喷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孔低渗透油气层压裂现场试验及评价
    6.1 低孔低渗透油气层压裂现场试验情况
    6.2、压裂效果评价
        6.2.1 油井压裂效果
        6.2.2 气井压裂效果
    6.3 经济效益分析评价
    6.4 技术指标实施效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9)复杂断块区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储层精细描述
    1.1 储层层次划分
    1.2 储层结构模型
2 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
    2.1 注入水的波及样式
    2.2 水淹区形态的确定
    2.3 水淹面积的计算
    2.4 剩余油面积的确定
3 剩余油类型
    3.1 井网未控制型
        3.1.1 死油区
        3.1.2 有注无采
        3.1.3 有采无注
        3.1.4 无采无注
    3.2 结构要素平面拼合型
    3.3 井间干扰型
    3.4 层间干扰型
4 沙三下2剩余潜力评价

(10)马厂油田沙三下2储层建筑结构特征研究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储层建筑结构层次分析方法
三、储层建筑结构特征分析1, 地层
    (1) 水下分支河道砂体
    (2) 河道间砂体
    (3) 前缘席状砂体
    (4) 河间泥
    (5) 半深湖泥
四、应用效果
五、结论

四、马厂油田的储层研究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三角洲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以马厂油田马10、马11区块为例[D]. 陈瑶. 长江大学, 2020(02)
  • [2]剩余油分布规律与评价方法研究 ——以中原马厂油田为例[D]. 刘聪霖. 长江大学, 2015(01)
  • [3]复杂断块储层构型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以中原油田马11块为例[D]. 魏君. 长江大学, 2014(01)
  • [4]马厂中渗复杂油藏高含水期有效挖潜研究[J]. 魏国田,李金岭,郭伟伟.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07)
  • [5]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 曹学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6]马厂油田油层水淹级别划分方法与标准[J]. 张俊峰,宋自恒,王军,洪学芹,孙小婷,魏广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02)
  • [7]低孔低渗油气层复合压裂技术研究[D]. 赵社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
  • [8]马厂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主导技术及效果[J]. 仉红霞,许春娥,杨承林,涂兴万,李继强. 断块油气田, 2004(05)
  • [9]复杂断块区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预测[J]. 尹太举,张昌民,赵红静,彭海军. 石油实验地质, 2004(03)
  • [10]马厂油田沙三下2储层建筑结构特征研究及实践[J]. 刘华,陈辉,麦勇萍,王秀霞. 国外油田工程, 2004(06)

标签:;  ;  ;  ;  

马场油田油藏研究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