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农业论文_马国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近代农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近代,农学,农业,农业科技,书刊,李村,农会。

近代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马国英[1](2019)在《近代中国农业雇佣关系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农村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农村经济的变迁,近代农业雇佣关系得以拓展,各个阶层的农户都有雇佣劳动力生产经营的行为。与此同时,大批农民贫困破产,失去土地,流徙他乡,雇工队伍和劳动力市场扩大,农民中的雇农比重增加。地主和农民之间宗法因素逐渐削弱,雇主中庶民地主和富裕农民的比重上升,自由雇佣劳动逐渐增多,农业雇佣关系的发展为当时农业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多是笼统地探究农业雇佣关系的变化,文章从需求者和供给者的角度出发,分别对雇主雇工经营、雇农出雇为生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农工供需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曹杰[2](2019)在《浅析近代铁路敷设对山西农业发展的历史意义——以叁晋棉业发展情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产品贸易与农产品运输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民国时期敷设铁路以来,铁路凭借其运量大、运费低、安全性高、运输距离长等优点取代了原有的驿路运输,促进了农产品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山西为例,铁路巨大的运输能力及其优越性将山西这一内陆腹地迅速纳入了华北市场,对以棉业的为代表的山西农业规模化发展与运销结构市场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新凤,安月波[3](2019)在《罗振玉与近代农业科技书刊的创办》一文中研究指出1896年,罗振玉等组织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农学会团体——上海农学会。翌年5月,主持创办了《农学报》期刊。随后,1898年5月,又将《农学报》附印的译文汇编为《农学丛书》。这些科技书刊的创办对于广泛传播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推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型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本文来源于《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朱鸿翔[4](2019)在《中国近代农业经济思想的学术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农业经济思想来源多元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农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该时期的农业经济思想尽管由于来源不同导致概念混乱、观点对立,但却在客观上为中国现代农业经济学的发轫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海珠,李树青,汪圣忠,包平[5](2019)在《近代中国农业领域科研合作网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收集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农业论文索引》中粮食作物专题研究论文作者合作情况,构建了有向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这一科研合作网络进行实证分析,包括:整体网络分析、作者中心性分析、合作频次分析、凝聚子群分析、最大合作子群分析;并且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对粮食作物研究专题所有高产作者发文量与其在合作网络中的度数、入度作了相关性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近代科学学者合作网络的整体状况和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就该研究意义提出了一些思考。(本文来源于《大学图书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樊晶晶[6](2019)在《从李村农事试验场看近代青岛对外国农业技术的引进与推广》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下半叶,随着大运河的衰落与青岛港的建立,青岛逐步被纳入了国际贸易体系之中,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农产品需求量增加,要求加快农业技术的引进与交流。李村农事试验场的设立,开启了青岛与世界先进的农业科技接轨与交流的进程,试验场不仅引进国外优良农作物品种、果树品种等开展适应性试验,而且不断向周边进行农业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包括设立推广实验区、设立特约农田、举办农产展览会等,加快了先进农业技术在青岛的传播,同时推动了青岛农业技术向近代化的转型。李村农事试验场虽然只是一个点,但它是我们了解近代港口城市与外国农业技术交流的一个重要线索,同时也可为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部分经验与启示。(本文来源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贵林,李宁[7](2019)在《论罗振玉在近代中国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中的历史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罗振玉于1896年负责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民间性质的农业学术研究团体上海农学会,翌年5月主持创刊了近代中国最早的农业科技报刊《农学报》并将其汇编为《农学丛书》石印出版。同时,罗振玉还供职于有关教育职能部门,践行农业教育工作十余年。其对于传播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发扬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精华、培养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以及推进我国近代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本文来源于《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杨瑞,杨双利[8](2019)在《加强中国近代农业团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缔造了光辉而灿烂的农耕文明,既奠定了各族人民赖以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也为世界其他文明体系的成长贡献了精神养分。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明在与域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生历史转型,重塑农业农村文明的现代性形态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迈入新时代后,(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6-17)

赵从胜[9](2019)在《近代殖民主义下台湾与海南农业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日本殖民扩张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之"双目"的台湾和海南在经济领域开始产生密切的联系。尤其在日本侵琼以后,日本海军积极输出殖民台湾40年的热带"经验",试图最大限度地掠夺海南丰富的农产资源,两岛在农业方面的联系空前频繁。对于殖民统治下的台湾,这是践行日本"南进"政策,实现"再殖民"的绝佳机会;而对于海南,台湾人员和物资的大量入侵使本岛农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集刊》期刊2019年03期)

邓丽群[10](2019)在《中央农业实验所在中国近代作物学发展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央农业实验所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的产生,它引领着中国近代作物学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在中央农业实验所的领导下,开展作物学研究,征集优良作物品种,进行作物品种分类,改进栽培耕作方法,选育稻麦棉等良种。它汇聚、培养优秀人才,聘任外国着名专家,是作物学发展的人才基地;积极推广良种和作物栽培技术,开展国内外作物学交流,创办刊物,出版论着。它的创建,提高了作物生产水平,对中国近代作物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作物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近代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产品贸易与农产品运输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民国时期敷设铁路以来,铁路凭借其运量大、运费低、安全性高、运输距离长等优点取代了原有的驿路运输,促进了农产品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山西为例,铁路巨大的运输能力及其优越性将山西这一内陆腹地迅速纳入了华北市场,对以棉业的为代表的山西农业规模化发展与运销结构市场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代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1].马国英.近代中国农业雇佣关系的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

[2].曹杰.浅析近代铁路敷设对山西农业发展的历史意义——以叁晋棉业发展情况为例[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

[3].李新凤,安月波.罗振玉与近代农业科技书刊的创办[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

[4].朱鸿翔.中国近代农业经济思想的学术渊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陈海珠,李树青,汪圣忠,包平.近代中国农业领域科研合作网络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

[6].樊晶晶.从李村农事试验场看近代青岛对外国农业技术的引进与推广[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7].孙贵林,李宁.论罗振玉在近代中国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中的历史贡献[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

[8].杨瑞,杨双利.加强中国近代农业团体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9].赵从胜.近代殖民主义下台湾与海南农业关系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2019

[10].邓丽群.中央农业实验所在中国近代作物学发展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近代农业文明时期产业体系结构形...近代农业公司组织管理体系①中国农业博物馆附表(1)中国农业博物馆附表(3)中国农业博物馆附表(4)中国农业博物馆附表(5)

标签:;  ;  ;  ;  ;  ;  ;  

近代农业论文_马国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