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单胞菌论文_唐庆权,徐婷婷,陶敏慧,毛颖睿,张子涵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单胞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胞菌,感应,温和,鉴定,群体,舒伯特,基因。

气单胞菌论文文献综述

唐庆权,徐婷婷,陶敏慧,毛颖睿,张子涵[1](2019)在《大鳞副泥鳅气单胞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溃烂病的病原,并筛选有效的外用和内服药物,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人工感染、药物筛选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N-1株为中间气单胞菌,N-2株和N-3株为凡隆气单胞菌,且携带气溶素aerA、细胞毒性肠毒素Act、鞭毛Fla、酯酶Lip等毒力基因。N-1、N-2、N-3对应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0~(5.21)、10~(5.88)、10~(5.53) CFU/尾,外用和内服药分别优先选择优力克和氟苯尼考。中间气单胞菌和凡隆气单胞菌可引起大鳞副泥鳅皮肤溃烂病,优力克外泼和氟苯尼考内服可治疗该病。(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张彩丽,王辰晨,朱菲菲,刘海梅,刘岩龙[2](2019)在《冷藏草鱼源气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现象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冷藏草鱼的优势腐败菌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为研究对象,利用报告菌株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CV026检测细菌的群体感应活性,通过染色法定量测定细菌的生物膜形成,并探究温度以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气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冷藏草鱼的气单胞菌属包含多个不同种,分离获得的20株气单胞菌中90%能产生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进一步分析生物膜形成量较强的2株菌A. salmonia W41和A. salmonia W69,结果显示该2株菌在30℃和8℃的生物膜形成量高于37℃。菌株W41和W69主要分泌N-丁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butanoyl-L-homoserine lactone,C4-HSL)和N-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hexanoyl-L-homoserine lactone,C6-HSL)信号分子,50μmol/L的C6-HSL显着促进W41生物膜的形成;而低浓度的C4-HSL和C6-HSL促进W69生物膜的形成,高浓度的C4-HSL和C6-HSL抑制W69生物膜的形成。可以看出,大多数气单胞菌属具有群体感应现象,气单胞菌属生物膜的形成受个体差异和温度的影响,同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浓度和类型也是影响气单胞菌属生物膜形成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林煜,樊海平,陈斌,薛凌展,钟全福[3](2019)在《大刺鳅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有腹腔积液、肠道发炎、肛门红肿、体表溃烂等症状的大刺鳅的肝、肾等组织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MaG170114NA。该菌株人工感染健康大刺鳅试验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症状,并产生死亡现象。从人工感染鱼体分离纯化得到菌株MaG170808NA,再次人工感染健康大刺鳅后显示具有比MaG170114NA更强的致病力,证实分离菌株为大刺鳅致病菌。对分离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鉴定分离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株MaG170114NA对药物敏感性,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红霉素等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及复方新诺明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多粘菌素B等12种表现耐药。(本文来源于《农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吕欣然,颉宇,林洋,孙梦桐,张柏林[4](2019)在《植物乳杆菌XCT-1对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双层琼脂扩散法从辽宁葫芦岛农家腌芥菜中获得对温和气单胞群体感应有较强抑制活性的菌株XCT-1,该菌株经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4 mg/mL菌株XCT-1代谢产物的粗提物对温和气单胞菌生物膜的抑制率为38%,显微镜观察显示其粗提物能够减少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菌株XCT-1粗提物不仅降低了温和气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量,而且使其生物膜结构疏松。菌株XCT-1粗提物经100℃30 min后其抑制活性保持不变,但经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处理后活性完全丧失。初步确定菌株XCT-1粗提物中的群体感应抑制成分为蛋白类物质,且具有热稳定性。研究表明菌株XCT-1粗提物中的蛋白类物质主要通过干扰温和气单胞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李梦梦,李莉,朱永肖,罗晓雯,赵贤亮[5](2019)在《3种抗菌药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常用抗菌药物对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复方磺胺二甲嘧啶(SM_2∶TMP=5∶1)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3种抗菌药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杀菌动力学与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3种抗菌药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MIC值分别为0.02μg/mL(恩诺沙星)、1.60μg/mL(氟苯尼考)和62.50μg/mL(复方磺胺二甲嘧啶)。1×MIC~8×MIC范围内,恩诺沙星对维氏气单胞菌发挥杀菌作用,氟苯尼考和复方磺胺二甲嘧啶发挥抑菌作用。3种抗菌药物对维氏气单胞菌均可产生明显的PAE,氟苯尼考和复方磺胺二甲嘧啶在1×MIC~8×MIC时对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的PAE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恩诺沙星对维氏气单胞菌的PAE在1×MIC~2×MIC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4×MIC时减小。研究结果为气单胞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刘刚,游雅婷,刘代顺[6](2019)在《针灸所致温和气单胞菌血流感染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和气单胞菌是气单胞菌属中的一种,隶属于弧菌科,兼性厌氧,为革兰阴性菌[1]。经胃肠道感染是气单胞菌人感染最常见的途径,其次为伤口感染及血流感染,相对少见,其余部位感染较为罕见[2],而这些罕见部位的感染,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会给临床上的诊治带来困难。本文所报道的病例为针灸导致椎旁组织温和气单胞菌感染,原发灶细菌反复入血导致血流感染。本文对该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总结,结合文献对此类罕见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工作中对此类罕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退休职工,因"发热2周"于2016年(本文来源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槿年,马彤彤,房慧,韩雨希,刘心媛[7](2019)在《草鱼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鉴定及其黏附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表型鉴定与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从患病草鱼体内分离的病原菌株16-1进行分类鉴定,综合该菌株的表型特征与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随后,对该菌株的细胞黏附特性及其携带的黏附素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能以聚集性方式黏附于鲤鱼上皮瘤细胞(EPC)周围,平均黏附菌数随共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加,90min达到峰值,说明该分离株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性。黏附因子检测表明,该菌株同时携带omp AI、omp AII和ahl13种黏附素基因,这些黏附素基因在分离菌株与不同来源参考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介于95.8%~99.5%和95.0%~100%(omp AI),96.3%~99.1%和97.9%~100.0%(omp AII),78.6%~99.6%和75.5%~99.4%(aha1),说明所携带的omp AI和omp AII黏附素基因在不同来源的维氏气单胞菌之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方振华,曾玉梅,洪美玲,丁利[8](2019)在《中华条颈龟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一起致中华条颈龟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从患病的中华条颈龟体内分离出一株优势菌株,通过对分离菌的培养、革兰氏染色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动物攻毒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灰白色、不透明、圆形、边缘整齐、表面湿润且光滑、中间凸起的菌落;在SS琼脂培养基上形成浅橘红色、圆形、光滑的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菌体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对排列,并将该分离菌命名为HNJ002;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具有运动性,且葡萄糖、蔗糖、半乳糖、麦芽糖、果糖、精氨酸双水解酶、鸟氨酸脱羧酶、D-葡萄糖产酸、D-葡萄糖产气、明胶水解、氧化酶、吲哚、V-P试验反应为阳性;进化树分析显示,其与GenBank中登录的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簇,且同源性达99%以上;动物攻毒试验显示,该菌对中华条颈龟有较强的致病性;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其对多数抗菌药较为敏感,对罗红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中度敏感,仅对少数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青霉素及克林霉素耐药。研究结果可为防治中华条颈龟维氏气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9期)

胡蕾,刘礼辉,杨圆圆,方伟,林强[9](2019)在《杂交鳢舒伯特气单胞菌弱毒疫苗候选株筛选及其免疫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一种安全、高效的舒伯特气单胞菌(Aeromanas schubertii)弱毒疫苗候选株,通过鱼体攻毒实验筛选天然弱毒株,用筛选的弱毒株制备弱毒疫苗,对杂交鳢进行免疫后,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价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强毒株攻毒免疫的杂交鳢测定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age survival,RPS),综合评价弱毒株作为活疫苗侯选株的潜力。结果显示:筛选到一株舒伯特气单胞菌天然弱毒株OM170701,其对靶动物杂交鳢与非靶动物大口黑鲈均无明显致病性;该弱毒疫苗候选株能诱导杂交鳢肝脏中IL-8、IL-1β、补体C3表达量上调,免疫后72 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的4.95倍、5.57倍、3.94倍;免疫组IgM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中第28天时免疫组IgM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7.26倍;攻毒后免疫组成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其RPS为65%。结果表明,该弱毒株通过注射免疫能引发杂交鳢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并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9年05期)

黄莉萍,杨成年,王建,张选召,赵嘉琪[10](2019)在《一例拉萨裸裂尻鱼源温和气单胞菌的鉴定及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密度的提高,养殖环境日益恶化,使得各种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频繁发生,给拉萨裸裂尻的养殖带来巨大压力,其中细菌性疾病对拉萨裸裂尻养殖的危害最大。本文介绍一例拉萨裸裂尻鱼源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并给出预防和治疗措施,供大家参考。一、发病症状2019年3月初,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09期)

气单胞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冷藏草鱼的优势腐败菌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为研究对象,利用报告菌株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CV026检测细菌的群体感应活性,通过染色法定量测定细菌的生物膜形成,并探究温度以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气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冷藏草鱼的气单胞菌属包含多个不同种,分离获得的20株气单胞菌中90%能产生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进一步分析生物膜形成量较强的2株菌A. salmonia W41和A. salmonia W69,结果显示该2株菌在30℃和8℃的生物膜形成量高于37℃。菌株W41和W69主要分泌N-丁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butanoyl-L-homoserine lactone,C4-HSL)和N-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hexanoyl-L-homoserine lactone,C6-HSL)信号分子,50μmol/L的C6-HSL显着促进W41生物膜的形成;而低浓度的C4-HSL和C6-HSL促进W69生物膜的形成,高浓度的C4-HSL和C6-HSL抑制W69生物膜的形成。可以看出,大多数气单胞菌属具有群体感应现象,气单胞菌属生物膜的形成受个体差异和温度的影响,同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浓度和类型也是影响气单胞菌属生物膜形成的主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单胞菌论文参考文献

[1].唐庆权,徐婷婷,陶敏慧,毛颖睿,张子涵.大鳞副泥鳅气单胞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安徽农业科学.2019

[2].张彩丽,王辰晨,朱菲菲,刘海梅,刘岩龙.冷藏草鱼源气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现象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9

[3].林煜,樊海平,陈斌,薛凌展,钟全福.大刺鳅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J].农学学报.2019

[4].吕欣然,颉宇,林洋,孙梦桐,张柏林.植物乳杆菌XCT-1对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5].李梦梦,李莉,朱永肖,罗晓雯,赵贤亮.3种抗菌药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J].动物医学进展.2019

[6].刘刚,游雅婷,刘代顺.针灸所致温和气单胞菌血流感染一例[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9

[7].李槿年,马彤彤,房慧,韩雨希,刘心媛.草鱼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鉴定及其黏附特性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

[8].方振华,曾玉梅,洪美玲,丁利.中华条颈龟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19

[9].胡蕾,刘礼辉,杨圆圆,方伟,林强.杂交鳢舒伯特气单胞菌弱毒疫苗候选株筛选及其免疫效果评价[J].淡水渔业.2019

[10].黄莉萍,杨成年,王建,张选召,赵嘉琪.一例拉萨裸裂尻鱼源温和气单胞菌的鉴定及治疗[J].科学养鱼.2019

论文知识图

酚氧化酶与多巴胺处理后的细菌显微观...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中华绒螯蟹...酚氧化酶氧化产物对7种细菌生长的影响生物除磷机理由于聚磷菌具有普通异养...铜绿假单胞菌PA1的菌落形态为气单胞菌菌株接图5气单胞菌

标签:;  ;  ;  ;  ;  ;  ;  

气单胞菌论文_唐庆权,徐婷婷,陶敏慧,毛颖睿,张子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