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油气上游工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传感器,勘探,开发
油气上游工业论文文献综述
卢雪梅,刘倩[1](2013)在《国外油气工业上游纳米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科技的发展已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纳米技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正在兴起。介绍了纳米技术及其研究应用领域,重点考查了油气工业上游领域进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及取得的进展,具体包括智能流体(纳米传感器)、油田化学添加剂、勘探开发设备材料、管道涂层、油气田污染区和场地修复重建、意外事故处理和环境灾害治理等方面,展现了纳米技术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技术与石油开采技术紧密结合,必将在油气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石油科技论坛》期刊2013年05期)
冯方,许升辉,许敏[2](2010)在《俄罗斯油气工业上游合作项目投资环境及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其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列世界第七和第一位。随着中俄政治互信程度的不断提高,两国在石油领域的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共识日益加深。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战略性资源,俄政府不断强化控制和监督力度,核心目标是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由于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等中西部老油田采出程度不断提高,俄政府急需寻找新的能源接替区。东西伯利亚地区油气资源规模巨大,但是探明程度很低,随着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工程的竣工,该地区将成为俄罗斯未来油气储产量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东西伯利亚地区紧邻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优势,应成为今后开展上游油气合作项目的重点关注地区。(本文来源于《石油科技论坛》期刊2010年01期)
孙仁金[3](2008)在《推进油气工业上游放开》一文中研究指出近10多年来,我国油气资源形势日益严峻,油气开采难度不断增大,供需缺口逐渐加大。此种情况下,有必要加快包括石油行业在内的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允许具备相关资质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鼓励非公有资本进行商业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企业》期刊2008年07期)
左胜杰[4](2008)在《澳大利亚油气上游工业新变化——来自第48届APPEA大会的信息》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油气生产与勘探协会(APPEA)第48届年会于2008年4月上旬在珀斯市召开。大会以"激励变革("Energising Change)为主题,总结了2007年澳大利亚油气勘探发现和发展LNG项目的状况、机遇和挑战。强调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和油气企业界正视当前澳大利亚油气上游工业的深刻变化,抓住机遇,通过积极的政策和技术革新应对新挑战。大会展望了澳大利亚油气上游工业的前景,提出了相应措施:1)鼓励边远勘探区的风险勘探,稳定并增加原油产量;2)在澳大利亚西北海域重点发展LNG工业,在东部陆上盆地大力增加煤层气产量;3)发展新技术,应对新挑战;4)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本文来源于《国际石油经济》期刊2008年06期)
陈守海[5](2008)在《我国油气工业上游放开的利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油气工业上游生产高度集中,由叁大石油公司垄断经营。油气工业上游的垄断不是经过充分竞争形成的经济垄断,而是基于法律规定的行政垄断。笔者认为油气工业上游的放开有利于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油气矿业秩序,有利于增强国有油气公司的竞争能力。(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08年11期)
陈守海,罗东坤[6](2008)在《我国油气工业上游准入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油气工业上游生产高度集中,由叁大石油公司垄断经营。油气工业上游的垄断不是经过充分竞争形成的经济垄断,而是基于法律规定的行政垄断。放开油气工业上游准入,有利于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油气矿业秩序,有利于增强国有油气公司的竞争能力。(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08年10期)
申延平[7](2008)在《菲律宾上游油气工业概况及其税费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以来30多个国内外石油公司进入上游领域总合同数目达29个,合同覆盖面积扩大了15倍,巴拉望盆地西北地区是菲律宾最重要的油气区,菲律宾的石油工业的财税体制在亚太地区是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菲律宾产量分成合同中(PSC)方式分成比例为60%:40%,其中准予扣减的项目包括过去成本的回收;操作、资金和利息成本的回收;深水激励;当地参与激励;矿区使用费;公司所得税;国家参与和加速折旧等。(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情报》期刊2008年03期)
杨海波[8](2007)在《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石油供应越来越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石油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对石油工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能源尤其是石油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石油供需、石油安全、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提高油田的勘探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实现油气上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分析中国油气上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为切入点,通过对中国油气资源的供需形势和保障程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论述了中国油气资源现状对油气上游工业提出的挑战,阐述了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本文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本项研究所涉及的企业竞争理论、价值链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建设构想。通过中国油气上游工业的现状分析,说明了中国油气上游工业相关技术层面以及体制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详尽阐述了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第四章中,对世界主要石油公司上游竞争战略概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国内外叁个大型油气公司的油气上游竞争战略特点的剖析,对比了国内外石油公司上游竞争战略的差异特征。第五章通过对基础竞争战略、竞争发展战略和辅助竞争技术战略叁个部分的分析,构建了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内外油气上游市场竞争战略体系,提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正确竞争发展战略的制定,将成为我国油气资源的持续有效开发和安全稳定供应必然途径。第六章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及保障措施完善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和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07-05-01)
穆献中[9](2007)在《今后15年我国油气工业上游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依据国家科技发展纲要模式提出了我国石油天然气上游科技领域2006-2010年和2011-2020年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并就实现这些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建议。(本文来源于《石油科技论坛》期刊2007年01期)
张九天,魏一鸣,马晓微[10](2003)在《技术进步对我国油气工业上游发展贡献的测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上定量测量了我国15个主要油气生产省、区的技术有效值、技术进步率,综合分析和归纳了我国油气工业上游发展中技术进步的一些特点。计算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油气生产省、区的技术有效值总体不高,多数省区油气工业上游的技术有效值趋于下降。其中1993~1999年,我国油气工业上游的技术进步率为10%,但平均技术进步率趋于缓慢下降。分析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应归结于油气工业上游先期投入大,勘探和开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能源》期刊2003年11期)
油气上游工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其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列世界第七和第一位。随着中俄政治互信程度的不断提高,两国在石油领域的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共识日益加深。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战略性资源,俄政府不断强化控制和监督力度,核心目标是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由于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等中西部老油田采出程度不断提高,俄政府急需寻找新的能源接替区。东西伯利亚地区油气资源规模巨大,但是探明程度很低,随着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工程的竣工,该地区将成为俄罗斯未来油气储产量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东西伯利亚地区紧邻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优势,应成为今后开展上游油气合作项目的重点关注地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气上游工业论文参考文献
[1].卢雪梅,刘倩.国外油气工业上游纳米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石油科技论坛.2013
[2].冯方,许升辉,许敏.俄罗斯油气工业上游合作项目投资环境及潜力分析[J].石油科技论坛.2010
[3].孙仁金.推进油气工业上游放开[J].中国石油企业.2008
[4].左胜杰.澳大利亚油气上游工业新变化——来自第48届APPEA大会的信息[J].国际石油经济.2008
[5].陈守海.我国油气工业上游放开的利益分析[J].商业时代.2008
[6].陈守海,罗东坤.我国油气工业上游准入政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
[7].申延平.菲律宾上游油气工业概况及其税费制度[J].国土资源情报.2008
[8].杨海波.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9].穆献中.今后15年我国油气工业上游的科学技术研究[J].石油科技论坛.2007
[10].张九天,魏一鸣,马晓微.技术进步对我国油气工业上游发展贡献的测度分析[J].中国能源.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