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更迭论文_邵宏轩,杨欢

导读:本文包含了明清更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明清,博古,德化,赋役,士绅,天地会,清廷。

明清更迭论文文献综述

邵宏轩,杨欢[1](2018)在《明清博古题材绘画及其文化更迭》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以来,博古题材绘画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继承与发展的同时也烙下些许时代印记。分析明代博古题材绘画,不难发现其中的"共通性"。清代博古图逐渐趋于"静物画",与明代甚至明以前博古绘画形成了鲜明对比,人物元素退居其后,不再出现于此类绘画之中,仅以"器物"为主体展开各种艺术表现,从而也有益于我们区分画作的年代。对博古题材绘画不同时代的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可为后续鉴赏和研究社会文化更迭提供主要依据。(本文来源于《文化艺术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王文素,龚浩[2](2017)在《王朝更迭下的地方财政改革——以明清时期江苏地区均田均役制度的推行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古代,政权虽然屡次发生更迭,但是朝代之间的制度因袭性却也十分显着,所谓"汉承秦制""宋承唐制"即如是。明清鼎革,作为重要的制度构成——财政制度也充分地展示了这种因袭性。除了因袭性以外,对旧有制度进行调整也是新朝的必要举措,旧朝的覆灭一方面展示原有制度的弊病;另一方面也给新朝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契机,清朝初期的很多政策便是对明末政策的继承与调整。"清承明制,有因有革",本文将以明(本文来源于《人文论丛》期刊2017年02期)

葛芳[3](2017)在《从《长物志》到《闲情偶寄》——论明清更迭之际文人视角下传统造物观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我国的造物设计史,自宋代文人间开始盛行的"古玩"鉴赏,一直发展到明代案头"清玩"的兴盛,其造物观念基本一脉相承,逐渐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文人趣味"主导的审美范式。文人将书斋案头清玩的品鉴作为一种流行的雅事,并且将文人文化与当时精湛的工艺相结合,将"格物"概念寓于其中,以物养德,以物明志,借物修心。明末清初出现了大量描写文人案头清玩雅趣的经典之作,本文尝试通过对明文震亨的《长物志》与清李渔所着《闲情偶寄》两部历史典籍中不同时期器物制造观念的分析,探究明代的"尚古"风尚至清代"尚奇"之审美趣味两者间转变的精微之处。(本文来源于《美术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吴跃华[4](2014)在《明清(更迭)背景下德化青花瓷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以“明清(更迭)背景下德化青花瓷艺术研究”作为硕士论文研究的选题,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一.力求理清明清福建德化青花瓷产生、发展、勃兴、式微的历史根源,追究其原由,通过收集各类资料来分析和总结其不同时期的艺术面貌;二.是探讨其在中国青花瓷发展历程中审美内涵形成的成因;叁.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呼声愈加强烈的背景下,对德化青花瓷艺术的研究,有利于其艺术价值在理论层面上得以传承。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设置了两条研究主线:第一条考察主线是通过研究明清时代的大背景下社会思想的历史流变以及福建闽南独特的历史地域文化,分析做为时代和地域文化产物的德化青花瓷艺术特征形成的内外因;第二条主线是研究隶属民窑的德化青花瓷艺术中彰显出的审美内涵。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一.搜集整理法:在论文写作之前对该选题相关的资料(文献、书籍、图片)进行搜集,并进行系统的归类、分析、研究;二.田野调查法:笔者多次对德化各乡镇进行实质性的考察,获取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叁.讨论法:在导师的引荐下与该领域有研究的学者、专家进行交流,使本人的研究和思考更有广度和深度;四.文献分析比较法:在搜集到的相关文献、图片资料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明清时期的德化青花瓷是时代和地域文化的共同产物;德化青花瓷是德化陶瓷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时期;德化青花瓷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它区别于其他官窑的产品,是一种纯粹民窑的产品,也是我国闽南民间草根艺术和文化的直接反映。它以乡土民间生活为本源,表达民间生活状态,有着浓重的草根气息。值得说明的是,明清德化青花瓷的发展与海外贸易相关,原因在于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兴起作为货物的集散地。(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4-06-30)

陈祖武[5](1994)在《明清更迭与天地会的酝酿》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更迭与天地会的酝酿陈祖武编者按:本文是陈祖武同志1993年4月在“天地会史学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此次发表时本刊略作一些删节。作者从明清之际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天地会的酝酿过程及其性质等方面,对天地会的源流进行了考证,对台湾学者在吉发教授关于天地会...(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1994年06期)

明清更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我国古代,政权虽然屡次发生更迭,但是朝代之间的制度因袭性却也十分显着,所谓"汉承秦制""宋承唐制"即如是。明清鼎革,作为重要的制度构成——财政制度也充分地展示了这种因袭性。除了因袭性以外,对旧有制度进行调整也是新朝的必要举措,旧朝的覆灭一方面展示原有制度的弊病;另一方面也给新朝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契机,清朝初期的很多政策便是对明末政策的继承与调整。"清承明制,有因有革",本文将以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明清更迭论文参考文献

[1].邵宏轩,杨欢.明清博古题材绘画及其文化更迭[J].文化艺术研究.2018

[2].王文素,龚浩.王朝更迭下的地方财政改革——以明清时期江苏地区均田均役制度的推行为视角[J].人文论丛.2017

[3].葛芳.从《长物志》到《闲情偶寄》——论明清更迭之际文人视角下传统造物观的嬗变[J].美术学报.2017

[4].吴跃华.明清(更迭)背景下德化青花瓷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5].陈祖武.明清更迭与天地会的酝酿[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

论文知识图

文化教育篇徐州圣旨博物馆(2)文化教育篇徐州圣旨博物馆(1)文化教育篇徐州圣旨博物馆(4)文化教育篇徐州圣旨博物馆(3)辽东/胶东半岛及周边语言谱系分布图表书谱形式记

标签:;  ;  ;  ;  ;  ;  ;  

明清更迭论文_邵宏轩,杨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