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物,同位素,水分,橡胶林,肱骨,钛合金,稳定。
内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曾欢欢,吴骏恩,刘文杰[1](2019)在《丛林式橡胶林内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养分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西双版纳地区丛林式橡胶林为研究对象,以纯橡胶林为对照,分别在2016年干季(3月)和雨季(5、6、7月)进行取样,测定两个样地内植物叶片δ13C值,比较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测定叶片C、N、P含量,计算叶片N/P值,分析植物对养分的利用与竞争关系,并综合分析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与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干季橡胶树受到干旱胁迫,其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雨季,此时叶片N、P含量也显着高于雨季;丛林式橡胶林内橡胶树水分利用效率低于纯橡胶林内橡胶树,叶片N、P含量和N/P值均高于纯橡胶林中橡胶树;两个样地内不同植物与不同时间的水分利用效率,叶片C、N、P含量和N/P值均存在显着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N、P含量呈正相关,与叶片C含量、N/P值呈负相关。因此,丛林式橡胶林内橡胶树能更好地应对干旱,具有较强的养分获取能力。该研究揭示了丛林式橡胶林内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养分利用特征,表明丛林式橡胶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植物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葛海香[2](2019)在《综合性商业空间内植物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水平的提升,人们的观念开始从原先简单的买卖观,转化为审美、艺术与自然相关联的买卖观。而商业空间内植物绿化设计也不仅是利用植物本身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简单的堆砌摆放的方式进行搭配组合,而要结合现代美学、心理学以及生态学原则等多方面的装饰手法来进一步渲染商场的环境氛围。本文主要以天河城和正佳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被调查样地内植物的配置、应用频度、群落组成以及植物多样性分析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最后以太古汇为改造商业空间。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植物的配置模式,得出天河城对于植物种类的选用上较为单一,主要以观赏型草本类植物为主,生态功能为辅,但植物种类缺乏多样性变化,正佳广场六块样地的主要的配置模式有大乔木+草本、小乔木+草本、草本+蕨类以及多种草本植物的复合形式,在植物的层次、质感以及色彩方面更为丰富,但乔木+草本的组合配比相对于多种草本的组合模式来说,略显单薄。(2)通过植物的应用频度可以得知群落中的重要植物的组成类型,以及所处商业空间内植物配置资源的基本概况。天河城的植物配置占比60%以上的有9种;占比频度在60%~20%的植物有10种;占比频度较少的(20%~10%)有2种。而正佳广场的植物配置占比60%以上的有6种;占比频度在60%~20%的植物有4种;占比频度较少的(20%~10%)有16种。(3)通过物种组成分析可知,天河城七块样地中植物共计11科16属19种,包括蕨类植物1科1属1种,占所有植物总数的5%,被子植物10科15属18种,占所有植物总数的94%,未发现裸子植物;而正佳广场六块样地中有植物18科24属26种,包括蕨类植物4科5属5种,占所有植物总数的19%,被子植物14科19属21种,占所有植物总数的90%,未发现裸子植物。(4)从商业空间内植物配置多样性分析中可见,天河城和正佳广场的植物群落均由小乔木、藤本及草本类3类组成,各自占比分别约为2:1:1和2.3:5.1:1。其中天河城乔木类占比26%;藤本类占21%;草本类占52%,其观花与观叶植物各占草本类植物的26%;而正佳广场中乔木类植物占植物组成总数27%;藤本类占12%;草本类则占61%,其观花与观叶植物分别各占草本类植物的15%、46%。通过对天河城与正佳广场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Ma与dG)、多样性指数(H'与D)、均匀度指数(Jsw)的计算结果可见,天河城中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程度均相对较低,但物种优势度较高;而草本层中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程度均相对较高,但物种优势度却相对较低;而正佳广场中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程度以及物种优势度均较低,而草本层恰好与之相反。(5)通过对天河商区内天河城和正佳广场调查研究总结出该区域在商业空间内植物配置的不足,并以太古汇为后期优化样地,归纳出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优化建议,如下:1)植物配置中位置的选择方面;2)商业空间内观赏性植物种类选择方面;3)商业空间内植物摆放形式方面;4)注重植物功能性的同时兼顾艺术方面;5)优化植物的组成结构比例方面;6)植物养护管理措施方面等。(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志平,夏炳树,王军,陈超坤,熊林[3](2019)在《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骨科内植物围手术期临床应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骨科内植物围手术期监测对抗生素指导使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内植物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部位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内植物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监测PCT水平指导抗生素使用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Ueda,N,Oe,K,Nakamura,T,胡孔足[4](2019)在《超声震荡可以提高因感染取出内植物的微生物检出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比较了传统方法和应用超声震荡技术培养因感染取出内植物的微生物检出率。总共66例假体取出术,17例为感染,49例为非感染。分析493个样本(39个术前穿刺,243个假体周围标本,124个超声震荡标本,67个对照标本,20个水洗标本),结果发现,超声震荡组细菌检出率显着高于术前穿刺培养、术中组织培养。作者认为,传统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吕国栋[5](2019)在《不同材质内植物混合使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不锈钢和钛合金作为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最多的2种内植物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常不可避免的相互混搭接触,但有关内固定联合应用对周围组织干扰情及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评价不同材质内植物(不锈钢、钛合金)单纯及混合使用对骨折周围组织炎性反应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动物实验室提供),截骨制作胫骨骨折模型,随机分4组干预,每组6只:A组以不锈钢接骨板及不锈钢螺钉内固定,B组以不锈钢接骨板及钛钉内固定,C组以钛接骨板及钛钉内固定,D组以钛接骨板及不锈钢螺钉内固定。术后6,12周,取出实验胫骨标本,进行X射线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术后6周,各组内植物周围标本均有中等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可见毛细血管及纤维细胞;术后12周,各组标本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偶可见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接骨板表面纤维膜厚度较术后6周时明显减小;术后不同时间点各组间差异不明显;②X射线检查:术后6周,各组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物在位,仍可见骨折线,但已模糊,骨折线及内植物周围未见明显骨痂形成,各组间差异不明显;术后12周,各组骨折线已不可见,内固定在位,因内固定遮挡,骨痂未能满意显示;去除内固定后,沿内固定边缘可见骨痂形成,原骨折断端亦有明显骨痂形成,各组间差异不明显;③结果表明:在动物实验中,混合使用不同材质(不锈钢及钛)内植物进行骨折内固定,不会引起严重炎性反应,不影响骨折愈合速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曹保涛[6](2019)在《3D打印多孔内植物支撑器促进骨融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股骨头坏死也属于骨坏死的一种,临床上更频繁,更常见于中年,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对保髋治疗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钛合金多孔内植物支撑器对塌陷的股骨头起支撑作用,促进坏死的股骨头修复。X线及CT对3D打印多孔内植物支撑器周围骨长入情况以及生物相容性有着很高的价值。此次动物实验我们通过X线及CT观察3D打印多孔内植物支撑器周围骨长入情况以及有无骨溶解现象。本动物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早期钛合金3D打印多孔内植物支撑器周围骨融合情况。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14只,将兔子依次编号。使用10%水合氯醛经耳缘静脉麻醉,剂量为3ml/kg耳缘静脉注射进行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实验兔子侧卧位固定于无菌手术台上、备皮、消毒、铺手术单,沿着幼兔髋关节后外侧做长约2cm左右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剥离皮下组织,并将皮下软组织逐层分离,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神经血管,暴露关节囊。沿股骨颈方向在股骨处做骨窗,用直径3mm钻头开口,使用内支撑器打孔装置扩髓,生理盐水碘伏冲洗,使用内支撑器推送装置将3D打印多孔内植物支撑器沿开口处股骨颈方向植入,当植物完全埋入股骨内时开口处填压骨泥。活动髋关节活动良好,无明显出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将关节囊、皮下及皮肤逐层缝合。另一侧髋关节不处理,术后使用丁诺菲肌肉注射(2/日)缓解疼痛促使兔子术后更早恢复运动,分批后,分别放回笼中,每日注射量青霉素为160万u,连续3天。为加快术后恢复且避免关节粘连,术后3日开始驱使兔子活动。手术术后8周及术后12周对兔子进行X线及CT扫描观察内植物周围骨长入情况结果:1.实验结果显示8周及12周内植物周围均有骨质沉积,12周骨质沉积多于8周,3D打印多孔内植物支撑器可以有效促进骨长入。2.在影像结果中,动物体内的内植物没有明显骨溶解现象等排异反应,本次实验采集的影像结果内植物支撑器周围骨质良好。3.实验动物体内的力学结构稳定,通过完整的力学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可靠数据支持内植物支撑器的力学强度。结论:1.3D打印多孔内植物支撑器所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3D打印多孔内植物支撑器可以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防止其进一步塌陷,维持力学结构稳定性。3.本次研究结果对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治疗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早期干预股骨头坏死的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黎立,赵伊婷,何世凯[7](2019)在《3D打印骨科内植物结合低强度全身振动载荷修复骨缺损和有利于骨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如何提高钛合金种植体与骨组织的整合以及骨缺损修复效果是治疗骨缺损面临的主要问题。目的:观察3D打印骨科内植物结合低强度全身振动载荷对骨缺损修复和骨整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股骨外侧髁缺损模型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对照组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多孔钛合金种植体处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低强度全身振动载荷处理。比较两组骨缺损模型兔采用不同方式处理后骨组织形态学参数、矿化沉积、骨整合情况及最大拔出力等。结果与结论:(1)观察组经全身振动刺激6,12周后,骨组织各参数优于对照组,其中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数量显着高于对照组,骨小梁分离度和骨小梁相对表面积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2)观察组经全身振动刺激6,12周后,矿化面积比、矿化沉积率、骨形成率和最大拔出力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中两组刺激12周的最大拔出力均显着高于6周(P <0.05);(3)结果证实,3D打印骨科内植物结合低强度全身振动载荷可有效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加快骨缺损修复及提高骨整合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张敏[8](2018)在《内植物患者核磁共振检查的安全管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核磁共振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较前明显增加,患者内植物在临床上已相当常见,核磁共振检查和内植物的安全性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对临床上患者常用的内植物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内植物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8年12期)
曾欢欢,刘文杰,吴骏恩,朱习爱[9](2019)在《西双版纳地区丛林式橡胶林内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模仿热带雨林结构而构建的复合式橡胶种植林,丛林式橡胶林比纯橡胶林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研究丛林式橡胶林内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以探索植物合理的种间配置结构,对于优化现存胶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位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丛林式橡胶林为实验对象,以纯橡胶林为对照,通过氢氧稳定同位素方法定量区分植物的水分来源,同时通过植物叶片碳同位素比较植物水分利用效率,进而探究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丛林式橡胶林平均土壤含水量显着高于纯橡胶林,说明丛林式橡胶林内水分条件更好。(2)纯橡胶林中橡胶树在雨季的水分来源主要为0~5 cm土壤水(81.6%),干季主要利用5~15 cm土壤水(49.6%),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利用比例季节性波动大。丛林式橡胶林中橡胶树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利用比例季节性波动小,林内浦竹仔和其余乔木种在雨季对浅层土壤水利用比例比干季高,橡胶树为避免种间竞争而增加深层土壤水的利用比例,有利于根系向更深处发展。(3)相较于纯橡胶林,丛林式橡胶林内橡胶树叶片δ~(13)C值季节差异小,说明其水分利用效率稳定。在干季,丛林式橡胶林内橡胶树叶片δ~(13)C值低于纯橡胶林内橡胶树,说明橡胶树在丛林式橡胶林内受到干旱胁迫更弱,此时橡胶树δ~(13)C值高于雨季,橡胶树以此应对季节性干旱胁迫。总的来说,丛林式橡胶林内土壤水分条件更好,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更为灵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可持续橡胶林管理措施。(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李奉龙,薛喆,姜春岩[10](2018)在《不同空间结构钛合金内植物在兔肱骨近端大结节处骨长入的组织学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兔肱骨近端钛合金骨小梁孔隙结构与经典孔隙结构内植物植入模型,并对随时间演变不同内植物中骨长入情况进行组织学对比研究。方法:分别建立肱骨近端骨小梁孔隙结构及经典孔隙结构的钛合金内植物植入模型,选取30只骨骼成熟雄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只;并于组内再次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只,分别于建模后3、6、12周对肱骨近端内植物植入部分进行取材、切片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对比随时间演变不同孔隙结构内植物中骨长入的情况。结果:在分别对各组15个样本进行定性观察后发现随着时间的进展,不同内植物孔隙内的骨质均在不断增长,骨长入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组织学定量分析发现3周与6周时骨小梁孔隙结构内植物骨长入面积百分比均显着大于经典孔隙结构内植物(3周时:25.4%±6.9%vs 19.6%±3.7%,P<0.05;6周时:31.2%±1.7%vs 26.9%±5.3%,P<0.05);而在12周时,两组间的骨长入面积百分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2.5%,39.0%±4.1%,P>0.05)。而两组内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时,3周、6周、12周这3个时间点两两比较骨长入面积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孔隙结构内植物在兔肱骨近端的骨长入面积随时间均不断增加,早期(6周内)骨小梁孔隙结构内植物的骨长入速度显着大于经典孔隙结构内植物,但远期(12周)两组不同结构内植物骨长入面积并无统计学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内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水平的提升,人们的观念开始从原先简单的买卖观,转化为审美、艺术与自然相关联的买卖观。而商业空间内植物绿化设计也不仅是利用植物本身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简单的堆砌摆放的方式进行搭配组合,而要结合现代美学、心理学以及生态学原则等多方面的装饰手法来进一步渲染商场的环境氛围。本文主要以天河城和正佳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被调查样地内植物的配置、应用频度、群落组成以及植物多样性分析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最后以太古汇为改造商业空间。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植物的配置模式,得出天河城对于植物种类的选用上较为单一,主要以观赏型草本类植物为主,生态功能为辅,但植物种类缺乏多样性变化,正佳广场六块样地的主要的配置模式有大乔木+草本、小乔木+草本、草本+蕨类以及多种草本植物的复合形式,在植物的层次、质感以及色彩方面更为丰富,但乔木+草本的组合配比相对于多种草本的组合模式来说,略显单薄。(2)通过植物的应用频度可以得知群落中的重要植物的组成类型,以及所处商业空间内植物配置资源的基本概况。天河城的植物配置占比60%以上的有9种;占比频度在60%~20%的植物有10种;占比频度较少的(20%~10%)有2种。而正佳广场的植物配置占比60%以上的有6种;占比频度在60%~20%的植物有4种;占比频度较少的(20%~10%)有16种。(3)通过物种组成分析可知,天河城七块样地中植物共计11科16属19种,包括蕨类植物1科1属1种,占所有植物总数的5%,被子植物10科15属18种,占所有植物总数的94%,未发现裸子植物;而正佳广场六块样地中有植物18科24属26种,包括蕨类植物4科5属5种,占所有植物总数的19%,被子植物14科19属21种,占所有植物总数的90%,未发现裸子植物。(4)从商业空间内植物配置多样性分析中可见,天河城和正佳广场的植物群落均由小乔木、藤本及草本类3类组成,各自占比分别约为2:1:1和2.3:5.1:1。其中天河城乔木类占比26%;藤本类占21%;草本类占52%,其观花与观叶植物各占草本类植物的26%;而正佳广场中乔木类植物占植物组成总数27%;藤本类占12%;草本类则占61%,其观花与观叶植物分别各占草本类植物的15%、46%。通过对天河城与正佳广场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Ma与dG)、多样性指数(H'与D)、均匀度指数(Jsw)的计算结果可见,天河城中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程度均相对较低,但物种优势度较高;而草本层中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程度均相对较高,但物种优势度却相对较低;而正佳广场中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程度以及物种优势度均较低,而草本层恰好与之相反。(5)通过对天河商区内天河城和正佳广场调查研究总结出该区域在商业空间内植物配置的不足,并以太古汇为后期优化样地,归纳出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优化建议,如下:1)植物配置中位置的选择方面;2)商业空间内观赏性植物种类选择方面;3)商业空间内植物摆放形式方面;4)注重植物功能性的同时兼顾艺术方面;5)优化植物的组成结构比例方面;6)植物养护管理措施方面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曾欢欢,吴骏恩,刘文杰.丛林式橡胶林内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养分含量[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9
[2].葛海香.综合性商业空间内植物配置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3].张志平,夏炳树,王军,陈超坤,熊林.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骨科内植物围手术期临床应用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9
[4].Ueda,N,Oe,K,Nakamura,T,胡孔足.超声震荡可以提高因感染取出内植物的微生物检出率[J].临床骨科杂志.2019
[5].吕国栋.不同材质内植物混合使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6].曹保涛.3D打印多孔内植物支撑器促进骨融合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9
[7].黎立,赵伊婷,何世凯.3D打印骨科内植物结合低强度全身振动载荷修复骨缺损和有利于骨整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8].张敏.内植物患者核磁共振检查的安全管理初探[J].继续医学教育.2018
[9].曾欢欢,刘文杰,吴骏恩,朱习爱.西双版纳地区丛林式橡胶林内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J].生态学杂志.2019
[10].李奉龙,薛喆,姜春岩.不同空间结构钛合金内植物在兔肱骨近端大结节处骨长入的组织学对比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