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芳/河南农业大学财务处
【摘要】财务内部控制是高校经济活动日益多元化、复杂化背景下深化财务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特点和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入手,分析目前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思考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近年来高校规模扩张速度加快,高校经济活动总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经济活动内容也涉及到更加广泛的领域,资金使用更趋灵活,加上信息技术在管理活动中的普遍使用,这些新的变化使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成为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和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涉及的内容不断拓宽,收入日趋多元化,除了政府的财政拨款外,科技服务、成果转化、校办产业、房屋租赁等其他筹资渠道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同时新校区的建设所形成的庞大债务压力和财务风险也使得高校更加注重办学的成本效益管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目标也从以往重核算、轻管理的微观管理上升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筹集足够的资金并确保资金使用效益达到最大化的宏观管理上来。财务风险的出现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促使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新的形势,各高校参照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指导思想存在一定的缺陷,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制度需进一步探索改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完善仍任重道远。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内部控制环境薄弱,管理层不够重视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及传统拨款方式影响,高校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层还存在着原有的惯性思维,往往只注重教学、科研、招生、创收等工作,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当前高校所处的新环境、新形势的复杂性估计不足,担内部控制会约束高校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缺乏内部财务控制管理理念,而专家教授认为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过于干涉,加上高校内部监督审计部门受行政干预较多,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有据难依。
(二)执行效果不高,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
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但适用范围是企业,鉴于高校和企业管理中的诸多差异,对高校的适用性和借鉴性有限。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指导,高校的财务内控体系不完善、不健全,执行效果更是大打折扣。而新的《会计法》也只是从宏观上保障会计人员依法履行会计监督职能,但仍然缺乏可操作性。会计人员作为高校直接管理的员工,如果举报财务违规违法行为,则有可能遭到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的打击报复,如果知情不报,则会造成自己违法违规,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会计人员处于两难的境地。
(三)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多数高校建立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也发挥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经济活动的日趋多元化,旧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高校各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缺乏统一协调的领导,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有效使用,重复购置和建设现象时有发生。真正行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需要严格的授权审批和不相容职务分离,而许多高校为精简机构和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控制环节出现漏洞,使得舞弊行为的发生有机可乘。
(四)防范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缺乏资金效益管理机制
风险防范是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随着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大规模扩招,市场化运作使高校拥有了更大的财务管理自主权,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财务风险。而高校作为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存在着管理观念滞后、财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加上财务风险普遍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因此造成了高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分析和防范风险的管理机制。有些高校在重大项目决策时,没有进行可行性论证,没有制定相关的风险评估控制措施,盲目扩张,过度举债,超前发展使高校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多数高校对财政资金和筹集资金的使用随意性强,缺乏监督机制和效益管理机制,造成资产重复购置、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想象屡有发生。
三、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各项制度是保障高校经营管理活动有序、健康运行的基本前提。科学有效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我们从高校自身实际出发,结合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不断探索并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一)提高认识,改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并保障其有效实施的基础。首先,在意识层面,高校管理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把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完善内部管理体制的关键环节来抓,要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管理领导责任制,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要注重提高全体教职工的素质,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努力把高校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到内部控制范围中来,引导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高校管理活动中来,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其次,要完善授权审批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重要岗位人员定期轮换以形成内部牵制。同时逐步完善资金、采购、资产、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等各项内部控制制度,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实行集体决策制度,规范各级领导按授权范围进行审批。
(二)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
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是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的内部控制目标的有力保障。各高校要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在员工和部门间建立起互相牵制互相协作的工作机制,注重员工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的培养,保持监督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要注重考核指标的全面性与合理性,不仅要考核传统的财务指标,也要考核相关的非财务指标,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各高校还应探索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建立举报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促使员工进行自我约束和自主监督,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
(三)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研究,制定适合高校的内部控制规范
高校是一个由许多相互关联的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的经济系统。要对它实施有效的控制,必须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研究,从系统全面的角度来建立健全控制体系。财务内部控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涉及高校的全体员工和诸多经济事项,是关系到高校的持续健康的百年大计,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当前经济环境对内部控制的新要求,研究和学习国际国内包括COSO报告在内的内部控制的先进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合理确定高校投资规模,加强资金、采购、投资、预算等财务内部控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之,科学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与高校的发展目标、结构规模、校园文化、教育理念等息息相关,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各高校只有不断积极探索,加强新形势下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才能逐步建立并完善适合自身特点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体系。
(四)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健全风险控制机制
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高校在进行各项经济活动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各种财务风险,要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实现预期的财务管理目标,各高校有必要建立财务风险管理责任制,把财务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及个人,并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还应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制定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高校在日常财务管理中,特别是进行投资建设等重大项目决策前,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充分估计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实施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应对,确保高校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结论:新的形势使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系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动态体系优化,增强高校管理工作者内部控制意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财务内部控制方式,不断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
[2]张文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探讨.财会通讯2011(10).
[3]谭金锻.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探索.财经界(学术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