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度耦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制度变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模式演进
制度耦合论文文献综述
杨芳[1](2019)在《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协同耦合背景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模式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经济增长离不开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的推动,也需要借力制度变迁。农业经济增长是动态发展过程,随着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与诱致性制度变迁持续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演进。现阶段,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经济处于较为快速的发展状态。研究发现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存在偏差,需要基于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耦合视角探索推进农业发展模式演进的路径。研究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型、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改变农户生产生活方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推动了农业贷款体制变迁、农村财政体制供给的变迁,但依然存在认识农业信息化不充分、农村信息技术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存在瓶颈等问题,需要继续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建设、强化区域信息协同治理、完善智慧农业政策体系。(本文来源于《农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尹栾玉,王依娜[2](2019)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耦合:英国智慧医疗发展模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智慧医疗是综合运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医疗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目标的系统工程。英国在全民免费医疗的体系基础上,抓住现代技术革命的契机,不断创新制度模式,形成了引领未来的智慧医疗新范式。科技发展为英国医疗制度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制度转型又为智慧医疗技术创新降低交易费用和摩擦成本,提供更为优化的社会环境。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互相促进、深度耦合的医疗服务模式,成为英国智慧医疗迅速高效发展的双重引擎。其成功经验和模式值得思考及借鉴。(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马雪松,吴健青[3](2019)在《缘由、启示、展望: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与行为经济学的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与认知科学融会贯通的角度审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与行为经济学具有联系密切的学理渊源和学科脉络,行为经济学的发展逻辑、演进脉络、学理贡献很可能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理论调整、议题深化、方法更新提供深刻启示。行为经济学在理性、选择、制度等叁个议题上的新见解,有助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从有限理性的经验应用、感性选择的行为指引、伦理取向的制度关怀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行为经济学影响下,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其未来发展中能够进一步缓和结构与能动的内在张力,主动吸纳行为经济学及其背后认知科学的前沿成果,深入推进政治领域尤其是政策议题的现实研究,并以认知为纽带促进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内在整合与认知转向。(本文来源于《理论探讨》期刊2019年05期)
于盼盼[4](2019)在《江西消费品召回制度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耦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耦合性一词可以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学科。笔者认为经济法领域研究的耦合性包括关联性和适配性。而消费品产业领域中关于召回管理的相关规定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联性与适配性,则是在经济法领域追求的一种目标和理念,它不仅包含法律职业人员追求的目标的基本观念,而且包含其追求目标的实现途径,更是对经济运行的本质和发展的一种宏观、整体的理性认知。(本文来源于《管理观察》期刊2019年15期)
付翠莲,申爱君[5](2019)在《动力耦合:地方政府廉政制度创新的浙江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浙江省在廉政制度创新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碎片化、运动式的反腐倡廉治理路径,紧扣"清权、确权、亮权、督权"四个关键环节,构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制度,通过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制定严格的考评机制等,探索出一套制度化的廉政制度创新模式。浙江省地方政府廉政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贯彻型创新模式、发展型创新模式和竞争型创新模式相契合,也与中央对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要求、本地发展要求、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内外源动力因素相耦合,为浙江省廉政建设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廉政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古倩华,郭璞若,赵渺希[6](2019)在《乡镇治理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耦合分析——以广东省河源市林寨古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乡镇社会是一个开放演化的具有耦合作用的网络系统,随着治理理念从"一元"向"多元"变化,乡镇治理中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运行界域也发生了改变。本文以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林寨古村作为研究对象,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对其乡镇治理的运作机制展开探讨。研究发现:正式制度方面,包括镇政府在内的行政机关在治理中占主导地位,村民委员会的村民自治职能被削弱的同时,普通村民基于土地资本成为了一支重要力量;非正式制度方面,镇政府通过成立企业的方式加速资金的周转,具有公信力的乡村能人在旅游开发公司担任要职,但人情社会中不规范的交换导致的权益受损问题仍然存在。研究最后分析了乡镇治理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运行界域及二者的耦合机制,对乡镇治理模式进行讨论与展望。(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9年04期)
史学瀛,杨博文[7](2019)在《我国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许可管理的制度耦合与衔接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立法的总体考量是以"税负平移"原则为基准,实现排污"费改税"的平稳过渡,同时建立了环境保护税收征管协作机制。然而,《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主要针对点源污染物排放监管制度,合理建立协同机制,以实现环境保护"税"与"证"的衔接,解决环境保护税与企业排污许可管理中数据共享、信息集成以及制度耦合等问题。应在环境保护税法中"违证排污"条款的指导下,构建实际排污许可管理中各项固定污染数据来源的衔接机制,协同执法监管机制以及建立公众参与和信息监管平台的双重评估体系,以此来提高企业排污成本,倒逼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使两种制度耦合效果实现优化。(本文来源于《税收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刘鄢立[8](2018)在《职业院校技能抽测制度与技能水平提升耦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10年开始,湖南省建立了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按照职业院校学生所学专业核心技能,通过技能抽查的方式进行现场操作测试,根据技能抽考的结果对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水平进行评估,实现以抽查促改进、以抽查促建设和以抽查促质量提升的技能抽测制度创新。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技能抽测制度研究,将技能抽测结果与人才培养水平进行融合分析,探索出职业院校技能抽测制度与技能水平提升耦合关系,建立职业院校技能抽测制度与技能水平提升耦合模型。(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8年30期)
李健[9](2018)在《企业管理中的“制度耦合效应”——以日韩企业KODENSHI的制度耦合分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诺思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故而我国对制造企业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企业制度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制度供给亟待解决,要依靠制度创新或制度移植以提高经济组织的效率。目前我国企业采用制度创新与制度移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即新供给制度的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通过分析日韩企业KODENSHI发现:制度结构内各项制度之间或各个功能模块之间要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联动产生增力,即企业管理中存在"制度耦合效应"。(本文来源于《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邵祥东[10](2018)在《公益众筹特征识别与决策参考——“空间-制度”耦合嵌入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大数据时代公益众筹善款如何更好支持精准帮扶实践,基于社会空间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公益众筹"空间-制度"理论分析框架,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了6524个公益众筹项目善款的空间聚合特征与地域空间配置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公益众筹善款存在"空间-制度"弱耦合特征,属地匹配度较高,省际间配置非均衡差异性明显。项目完成率和人均捐赠额不高,长尾特征显着。不同项目善款的空间聚合向度和短尾向度存在差异。教育类公益众筹善款空间聚合度优于疾病、扶贫救灾、环保与动物保护类项目。优化公益众筹善款的空间配置应考虑制度和空间的耦合互动强度。本文力图建立公益众筹善款合理配置理论分析框架,对完善引导政策、监管措施与法规有积极意义。但受样本代表性等条件限制,研究结论一般性及"空间-制度"框架有一定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制度耦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智慧医疗是综合运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医疗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目标的系统工程。英国在全民免费医疗的体系基础上,抓住现代技术革命的契机,不断创新制度模式,形成了引领未来的智慧医疗新范式。科技发展为英国医疗制度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制度转型又为智慧医疗技术创新降低交易费用和摩擦成本,提供更为优化的社会环境。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互相促进、深度耦合的医疗服务模式,成为英国智慧医疗迅速高效发展的双重引擎。其成功经验和模式值得思考及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度耦合论文参考文献
[1].杨芳.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协同耦合背景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模式的演进[J].农学学报.2019
[2].尹栾玉,王依娜.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耦合:英国智慧医疗发展模式探析[J].河北学刊.2019
[3].马雪松,吴健青.缘由、启示、展望: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与行为经济学的耦合分析[J].理论探讨.2019
[4].于盼盼.江西消费品召回制度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耦合性[J].管理观察.2019
[5].付翠莲,申爱君.动力耦合:地方政府廉政制度创新的浙江经验[J].廉政文化研究.2019
[6].古倩华,郭璞若,赵渺希.乡镇治理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耦合分析——以广东省河源市林寨古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
[7].史学瀛,杨博文.我国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许可管理的制度耦合与衔接机制[J].税收经济研究.2019
[8].刘鄢立.职业院校技能抽测制度与技能水平提升耦合模型研究[J].科技资讯.2018
[9].李健.企业管理中的“制度耦合效应”——以日韩企业KODENSHI的制度耦合分析为例[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10].邵祥东.公益众筹特征识别与决策参考——“空间-制度”耦合嵌入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