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晓波:好了,综合服务找不到了(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倩[1](2021)在《财经知识类自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分析 ——以“吴晓波频道为例”》文中认为
刘逸颜[2](2021)在《知识付费类APP引流路径研究 ——以“得到”APP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16年起,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方兴未艾。2017年的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行业规模为49.1亿元,现如今截止到2020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92亿元。四年间知识付费市场竞争激烈,目前樊登读书、喜马拉雅、得到已形成鼎立发展的局势。知识付费平台也已经划分成综合类和平台垂直类平台。本文的研究对象“得到”APP即为垂直类付费平台。近年来学界对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的研究日益增多,这一议题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得到”APP是一个学习型平台,并且致力于建设一所全球领先的终身大学。市场占有率、专业水平、用户认可度都占据行业的翘楚地位。本文选取“得到”APP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与学界其他研究异质,基于整合营销理论、新媒体运营理论、传播学、出版学相关理论,提出该APP引流路径基本架构。第一章梳理出知识付费的行业背景和相关概念界定;第二章通过对比吴晓波频道和樊登读书会梳理出“得到”APP的引流和运营方面的典型性,基于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并结合新媒体运营策略将该分为三部分,即内容、用户与渠道。第三章为该论文的重点部分,解构“得到”APP的引流状况,归纳得出目前存在的13种引流路径,包括个性化策略、趣缘性策略、话术编辑策略等六大类型引流策略,并通过访谈以及内容分析归纳出其引流存在的现实问题。第四章根据知识付费类APP引流及现存的问题为其他知识付费平台提供建议和启示。
徐丽红[3](2021)在《财经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研究 ——以“黄生看金融”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个人类财经微信公众号“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为具体研究对象,以传播过程5W模式为理论指导,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提升传播效果五个层面对该公众号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通过对该公众号的分析将其传播策略概括为:打造“黄生”个人品牌、“泛财经”内容定位形成品牌区隔、打造传播矩阵,多平台联动传播、高端受众定位、线上互动为主。本论文认为财经类微信公众号运营中暴露出的不足之处亦对其他财经类微信公众号存在启示意义。因此本论文还分析了“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的不足之处,即以情绪化对抗专业性和互动性不足。论文着眼于公众号市场运营和文本建构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该公众号情绪化对抗专业性的具体表现:高风险的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内容定位偏移;夸张、情绪化的标题党。论文还就公众号线上线下互动不足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增强互动的措施。财经类微信公众号根据运营主体规模和性质可分为个人类和机构类,本论文认为尽管类型各异,财经微信公众号在传播策略上仍有其共性。因此,本论文结合财经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综合学界对其他财经类微信公众号的研究成果,在分析“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传播策略的基础上,就制定传播策略方面给财经类微信公众号提出了四点启示:第一,注重传播主体与传播内容的一致性;第二,践行专业化原则,提供优质内容;第三,搭建整合各平台渠道;第四,进行粉丝社群化运营。
林莹[4](2021)在《吴晓波对话江南春:“人心红利”的时代到来了》文中认为每天早上,从你一睁开眼睛,拿起手机,出门上班,进电梯,到公司跟同事、朋友聊天,再到晚上回到家里,看电视,打游戏,听付费知识课程。在闭上眼睛入睡的那一刻,你知道这一天里,自己看到了多少个品牌吗?答案是:至少有500个,甚至可以多到2000个。但是你记住了几个呢?这几百个品牌中的绝大部分,都只能获得几十秒的关注时长,一般人根本记不住。在这样一个碎片化、快节奏的时代,品牌打法应该有怎样的迭代?着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对谈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试图解答这个难题。
梁雪莲[5](2021)在《自媒体“后浪”的生存镜像 ——基于自媒体人小Y典型个案的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自媒体“后浪”为研究对象,观察他们在不同自媒体平台的流转变迁及背后的深层原因。自媒体行业历经多重转变:传播生态上中心重构,传播结构上组织再现,传播形式上由图文转向短视频,盈利模式由单一到多元。通过对以小Y为代表的自媒体人的民族志观察发现,自媒体“后浪”投身于微信公众号、百家号、抖音短视频、微信视频号等多个平台。通过分析,发现自媒体“后浪”经历了想象、规训、区隔、抵抗四个阶段。在面对现实困窘时,他们对自媒体行业产生了时空自由、组织自由、财务自由的想象;在进入自媒体平台后,却面临着平台的规训。一方面,平台通过制定规则对“后浪”进行显性规训,另一方面又通过隐性规则对创作者的时间和劳动行为进行规训。自媒体创作者的想象被打破,面对与头部账号的身份区隔,他们尝试积极的应对策略,得不到回应后只能消极退出。自媒体的职业路径与平台选择是一个循环嵌套的过程,看似自由的选择背后是技术与资本洪流下的随波逐流。
任义忠[6](2020)在《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分支,报业产业曾长期在传媒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的产业边界,引起了传播方式、媒介形态和市场格局的颠覆式变革,互联网新兴媒体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市场主导地位。作为传媒产业的重要市场主体,报业传媒企业这一传统平台型企业陷入了受众和广告双重流失的经营困境,互联网产业变革情景下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前沿性课题。互联网经济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模式理论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性的研究成果,但现有文献对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与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过程等方面的框架性研究明显不足,作为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还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价值网络重构是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部分学者开始从价值网络视角研究商业模式创新问题,但由于过于侧重网络嵌入的关系视角,而缺乏对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决定性变量的必要关注,从而陷入了“嵌入性悖论”,未能构建起两者关系的完整框架,并因关系视角的过度抽象而使理论缺乏必要的实践价值。鉴于上述现状,本研究以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纳入价值网络理论体系,从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构建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并通过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系统整合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探索性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的体系化和理论化,并为“嵌入性悖论”和网络负向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目前,学者多从产品、技术、组织和企业家特质等一个或多个因素研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的理论化和体系化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为此,本研究从价值网络和商业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的内在一致性出发,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纳入价值网络重构的统一框架,从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构建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本研究认为,内部价值网络重构是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变量,网络关系的强弱联结是否具有相对优势,与企业核心产品生命周期特征及企业价值网络的阶段性周期特征密不可分,网络嵌入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方向因企业核心产品及所在产业的生命周期特征而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从而为“嵌入性悖论”和网络负向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第二,研究揭示了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和内在机理,价值网络重构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既可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同时又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价值网络重构是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而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交易方式和交易结构,提升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在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中,既存在着直接效应,也存在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揭开了三者之间关系的黑箱。第三,基于商业模式创新不同类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显着性差异,以及报业产业的双边市场和平台经济模式特征,提出了报业传媒企业通过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由传统平台型企业向互联网新型平台型企业转变的模式路径。对于核心产品处于衰退期的报业传媒企业而言,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已存在明显的“效率边界”,而以新媒体产品为中心的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更有利于提升报业传媒企业长期绩效,报业传媒企业亟待实现从效率型创新主导模式向新颖型创新主导模式和从“二次销售”向“多次销售、多元变现”的战略性转变。
孙鑫[7](2020)在《B2B情境下企业与客户协同演化与价值共创研究 ——以浪潮集团服务器业务(1992-2020)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客户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优势来源,现代企业正在由以企业和产品为核心的经营逻辑向以客户和服务为核心的经营逻辑转变。互联网经济的崛起、社会化媒介的发展、信息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都为客户广泛参与企业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在企业与客户交互的过程中,客户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参与企业研发等价值链活动,提高了对企业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影响力度;企业通过从客户处吸收异质性、互补性的知识和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合和匹配其差异化需求的产品与服务。由此可见,企业与客户之间并不是单向影响、被动响应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共同演化的关系。经典理论如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将客户视为企业外界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多基于企业内部视角解释企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过程,而协同演化的研究则是从一种双元互动的视角来解释演化实体间相互影响、动态演化的过程。近年来有少量学者关注到B2C情境下企业与消费者的协同演化与价值共创过程,然而B2B情境下的客户属性与B2C情境下的消费者属性存在显着差异。首先,协同演化视角下企业和客户均被视为资源整合者,个体消费者和商业客户资源禀赋程度不同,商业客户掌握的资源、技术、知识更加集中和丰富;其次,企业与个体消费者,企业与商业客户的互动形式、互动载体、互动环节存在差异;最后,企业对于二者的资源依赖程度不同,相较于普通消费者,商业客户对企业更具有影响力。因而更需要对B2B情境下企业与客户协同演化过程进行探究,Sarker等学者也指出有必要对B2B情境下企业与客户价值共创过程进行探讨,而现存的文献缺乏对该研究主题的讨论。本研究采取了纵向单案例的研究方法,选择浪潮集团服务器业务为案例研究对象,试图回答“B2B情境下企业与客户如何协同演化与价值共创”这个问题。根据演化主体间关系形态和连接强度的差异,本研究将案例总的时间窗口划分为三个阶段:松耦合商务关系阶段(1992-1998)、紧耦合合作关系阶段(1999-2008)、全业务链紧耦合协同关系阶段(2009-2020)。通过案例描述和案例分析发现:(1)B2B情境下企业与客户协同演化不仅是二元主体互动过程,该过程还受到外界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高技术产业领域来讲,宏观环境中技术环境的变化是企业与客户协同演化的外部动因。其中技术环境中技术轨迹的变化导致客户压力产生,进而形成产品和服务需求;技术环境中的技术获取差异影响企业具体商业模式的形成以及动态能力的构建。(2)客户需求是企业商业模式和动态能力构建的基础,企业通过动态能力构建对客户需求实现动态响应。商业模式具体经历了OEM模式、ODM模式到OBM模式、ODM模式再到JDM模式的动态演化。企业为响应客户不断攀升的产品与服务需求,围绕客户构建起逐级进阶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经历了低阶动态能力、中阶动态能力到高阶动态能力的阶级跃升。(3)持续性互动是企业与客户协同演化的核心环节,也是企业与客户价值共创的前提。企业与客户的互动可发生在业务流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不仅仅局限在产品销售和服务提供环节。B2B情境下有赖于企业组建客户调研团队、为客户配置服务团队、与客户共建跨界团队、为客户搭建专业的信息技术交流平台等手段,保障与客户的持续性对话与互动。此外,B2B情境下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受到合作协议的规束,关系的维系也依赖于长期合作形成的信任感。(4)B2B情境下企业与客户的价值创造形式包括离散市场交易、客户交流参与和共建跨界团队,三种形式下互动频率、互动深度、互动方向不同,这个过程背后蕴含着更深层次价值逻辑的转换。具体来说,价值逻辑经历了以企业和产品为主导的供给方逻辑、以客户和服务为主导的需求方逻辑、客户和企业双主导的共赢逻辑的转变。最后,本研究填补了B2B情境下企业与客户协同演化的研究空白,拓展了B2B情境下企业与客户价值共创的应用研究,构建了B2B情境下企业与客户协同演化与价值共创的模型框架,同时对于现代企业构建新型客户关系具有实践启示。
樊悦池[8](2020)在《自媒体知识型社群的建构与运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的自媒体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如何持续的运营下去已成为摆在所有自媒体面前的问题。麦克卢汉曾预言:媒介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经历“部落化”“非部落化”后,将“重归部落化”,(1)这个预言在如今逐渐演变成现实。社群化已成为人类的生存状态之一,尤其在知识焦虑之下,加入知识型社群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借助社群的建构与运营已成为自媒体发展的不二法门。本文主要综合了传播学、品牌学等学科对社群的建构和运营策略展开研究,通过分析目前自媒体运营较为成功的“吴晓波频道”“罗辑思维”“樊登读书”等知识型社群,来为其他自媒体知识型社群的建构和运营提供经验及方法。在理论层面,对自媒体及知识型社群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方面进行宏观阐述,同时结合品牌社群理论、象征互动论、社会认同理论等理论进行分析。针对社群建构的原因层面,本文从服务价值、形象价值、社交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展开论述。针对社群的建构方法层面,本文从品牌建构方面、用户关系构建方面以及社群文化构建方面分析。针对社群的运营情况层面,本文从用户参与产品生产、深度活动强化品牌忠诚以及拓展盈利方式方面展开论述。本文致力于能够为自媒体领域的知识型社群,或者其他自媒体领域的社群提供一些启示,帮助社群实现良性发展,以实现持续发展的目的。
刘志颖[9](2020)在《我国财经类音频付费课的发展瓶颈及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当下我国经济向着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变得匆忙起来,整块化时间减少,碎片化时间增多,通过手机等工具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成为了新一代人的需求,由此引发了新的学习方式知识服务兴起,音频课程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知识焦虑和人人争做“斜杠青年”的市场需求下,商家瞄准人们的痛点,首先加大财经类课的推广力度,强调了人们能通过在碎片化时间学习音频课的财经类内容,掌握财经类知识,建立起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以便更好的关注经济发展的趋势甚至能为自己带来财富的目标,使其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成为人们首先学习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各个平台的财经类音频付费课以及各种学习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即以其未来的发展为核心问题,利用个案研究、文献研究、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财经类音频课程的发展概况、目前的发展优势及问题进行探析,试图对财经类音频课程未来的发展总结出较为全面的建议。通过整体分析后认为财经类音频付费课在其形式和内容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在形式上从系统的知识体系、获取知识的便捷性、学习目的强度、互动性强度,在内容上从内容解读性、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主讲人本身的特质、内容的二次变现性等几个方面详细展开论证。当然一个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会遇到瓶颈。财经类音频付费课在其不断深化发展中出现了内容同质化、付费订阅下用户满意度低于预期、用户数量较难增长、记忆同化现象不利于知识更新、小视频的冲击等一些发展瓶颈,基于此,本文建议音频平台可以实施相关诸如“市场下沉”、细分用户市场、提升内容吸引力、多元化营销、解决盗版困境等策略保证财经类音频付费课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将“教育”+“传播”+“出版”进行合理融合,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为时代变化注入新的动力。
车志远[10](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认为“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二、吴晓波:好了,综合服务找不到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吴晓波:好了,综合服务找不到了(论文提纲范文)
(2)知识付费类APP引流路径研究 ——以“得到”APP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知识付费”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得到”APP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APP引流的研究现状 |
1.2.4 关于知识服务营销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知识付费类平台引流的“马太效应” |
2.1 知识付费平台引流的困境:以吴晓波频道、樊登读书为例 |
2.1.1 吴晓波频道外部活力弱 |
2.1.2 樊登读书缺少内容深耕 |
2.2 “得到”APP引流现状分析 |
2.2.1 文本叙事主体专业化 |
2.2.2 4I原则指导内容生产 |
2.2.3 用户留存:维护黏性 |
2.2.4 渠道运营模式分析 |
3 “得到”APP引流的多元化策略及问题 |
3.1 “得到”APP引流的策略 |
3.1.1 个性化策略 |
3.1.2 社群互动策略 |
3.1.3 趣缘性策略 |
3.1.4 话术编辑策略 |
3.1.5 “知识服务+付费”策略 |
3.1.6 线下拓展策略 |
3.2 “得到”APP引流存在的问题 |
3.2.1 过度商业化致用户体验不佳 |
3.2.2 引流路径单一、外部活力弱 |
3.2.3 用户引流作用弱、读者评论筛选机制过强 |
3.2.4 定价成为用户复购的阻力 |
4 “得到”APP引流对知识付费平台的启示 |
4.1 发挥“社群营销”强大动力 |
4.2 有效运营多媒体平台 |
4.3 重视用户意见并及时反馈 |
4.4 增强版权意识及原创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3)财经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研究 ——以“黄生看金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理论框架、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理论框架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财经类微信公众号及“黄生看金融”概述 |
第一节 财经类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及发展 |
一、财经类微信公众号兴起背景 |
二、财经类微信公众号的类型及其发展阶段 |
三、财经类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微信公众号“黄生看金融”概述 |
一、黄生个人简介 |
二、“黄生看金融”新媒体传播矩阵 |
三、“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微信公众号 |
第三章 微信公众号“黄生看金融”的传播策略分析 |
第一节 传播主体:打造“黄生”个人品牌 |
一、个人影响力塑造 |
二、注重形象包装和管理 |
第二节 传播内容:“泛财经”内容定位形成品牌区隔 |
一、内容定位:泛财经原创分析 |
二、内容时效性强:联系热点事件 |
三、提供有偿知识服务:满足需求,寻求差异 |
第三节 传播渠道:打造传播矩阵,多平台联动传播 |
一、广泛布局新媒体平台,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 |
二、打造自有平台喜投网APP |
三、“五微一号”打造微信平台传播矩阵 |
第四节 高端受众定位 |
一、“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受众社会分类 |
二、受众即市场 |
第五节 提升传播效果的策略 |
一、“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的传播效果 |
二、“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以线上互动为主 |
第四章 “黄生看金融”传播策略对财经类微信公众号的启示 |
第一节 “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不足之处 |
一、以情绪化对抗专业性 |
二、互动不足 |
第二节 “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对其他财经类微信公众号的启示 |
一、注重传播主体与传播内容的一致性 |
二、践行专业化原则,提供优质内容 |
三、搭建平台,整合渠道 |
四、进行粉丝社群化运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100 条样本总列 |
致谢 |
(5)自媒体“后浪”的生存镜像 ——基于自媒体人小Y典型个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小Y是谁? |
(二)为什么选小Y? |
(三)小Y的典型性 |
(四)喷涌的“后浪” |
二、概念界定及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自媒体的基础性研究 |
(二)关于自媒体人职业路径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一)以个人为中心的民族志的可行性 |
(二)深度访谈 |
(三)参与式观察 |
五、研究意义 |
(一)学理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后浪”的生存环境:自媒体迭代发展 |
第一节 自媒体的传播生态:中心的重构 |
第二节 自媒体的传播结构:组织的再现 |
第三节 自媒体的传播形式:图文到短视频 |
第四节 创作者的盈利模式:单一到多元 |
第二章 入圈与互动:图文领域里逐浪 |
第一节 入圈:第一次当“斜杠青年” |
一、入场:表达自我 |
二、内容:百花齐放 |
第二节 初探:百家号里的易烊千玺“粉头” |
一、入场:听到一个月入过万的故事 |
二、选题:感情与理性的双重选择 |
三、新手期:忘掉公众号摸索中前进 |
四、转正:收入、心态、内容三维度变化 |
五、退出:我对千玺的爱掺有杂质 |
六、短暂成功:粉丝叙事的胜利 |
第三章 新机与隐忧:短视频领域中浮沉 |
第一节 转型:于抖音中昙花一现 |
一、入场:二次创作 |
二、内容:淬炼多重本领 |
三、盈利:收入骤增 |
四、MCN的邀请:自在奔涌还是汇入大海 |
五、退出:“后浪”的泡沫 |
第二节 再战:抓住微信视频号一搏 |
一、入场:下一个风口 |
二、人设打造:Y还是Y’ |
三、盈利:不尽人意 |
第四章 自媒体“后浪”职业路径:想象、规训、区隔、抵抗 |
第一节 出逃现实与自由想象 |
第二节 显性规训与隐性规训 |
第三节 身份区隔与双重抵抗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小Y百家号前30 篇文章统计表 |
附录二 小Y百家号阅读量2 万以上文章统计表 |
附录三 小Y百家号阅读量2 万以上文章标题关键词词频统计 |
附录四 小Y抖音发布情况统计 |
附录五 小Y抖音文案关键词词频统计 |
附录六 访谈内容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报业传媒企业 |
1.2.2 价值网络 |
1.2.3 商业模式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商业模式理论 |
2.1.2 价值网络理论 |
2.1.3 双边市场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2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3 价值网络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4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 |
2.2.4.1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运行机理 |
2.2.4.2 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 |
2.2.4.3 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模型 |
2.2.5 简要评述 |
第3章 我国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3.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1.2 网络嵌入对价值网络重构与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 |
3.1.3 商业模式创新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 |
3.1.4 环境不确定性对商业模式创新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3.1.5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1.6 商业模式创新在价值网络重构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过程之中的中介效应 |
3.2 变量测量 |
3.2.1 价值网络重构 |
3.2.2 商业模式创新 |
3.2.3 企业绩效 |
3.2.4 网络嵌入 |
3.2.5 环境不确定性 |
3.2.6 控制变量 |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统计 |
3.3.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3.3.2 防止偏差的控制 |
3.3.3 样本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
3.4 信度及效度检验 |
3.4.1 价值网络重构 |
3.4.2 商业模式创新 |
3.4.3 企业绩效 |
3.4.4 网络嵌入 |
3.4.5 环境不确定性 |
3.5 相关性分析 |
3.6 假设检验 |
3.6.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作用的检验 |
3.6.2 商业模式创新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检验 |
3.6.3 价值网络重构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检验 |
3.7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3.7.1 假设检验结果 |
3.7.2 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1 内部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2 外部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3 网络嵌入的调节效应 |
3.7.3 商业模式创新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及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
3.7.3.1 商业模式创新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7.3.2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
3.7.4 价值网络重构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及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
3.7.4.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7.4.2 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择 |
4.1.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案例分析 |
4.2.1 浙报传媒与粤传媒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分析 |
4.2.2 浙报传媒与粤传媒商业模式创新演进路径 |
4.3 案例讨论 |
4.3.1 价值网络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
4.3.2 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与企业绩效的显着性差异 |
4.4 案例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贡献 |
5.3 管理启示 |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B2B情境下企业与客户协同演化与价值共创研究 ——以浪潮集团服务器业务(1992-202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与客户协同演化 |
2.2 价值共创理论 |
2.3 动态能力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资料搜集 |
3.4 数据编码与分析 |
3.5 研究信效度 |
第4章 案例描述 |
4.1 案例背景与阶段划分 |
4.2 松耦合商务关系阶段(1992-1998) |
4.3 紧耦合合作关系阶段(1999-2008) |
4.4 全业务链紧耦合协同关系阶段(2009-2020) |
第5章 案例发现 |
5.1 技术环境变化是浪潮与客户协同演化的外部动因 |
5.2 浪潮与客户协同演化过程及动态能力构建 |
5.3 浪潮与客户多形式互动实现价值共创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实践启示 |
6.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自媒体知识型社群的建构与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社群”的研究现状 |
1.2.2 知识付费的研究现状 |
1.2.3 自媒体知识型社群的建构和运营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难点及对策 |
第二章 自媒体知识型社群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2.1 自媒体知识型社群概述 |
2.2 相关理论阐述 |
2.2.1 品牌社群理论 |
2.2.2 象征互动论 |
2.2.3 社会认同理论 |
2.2.4 消费体验理论 |
2.2.5 六度分隔理论 |
第三章 自媒体知识型社群建构的动因 |
3.1 服务价值 |
3.2 形象价值 |
3.3 社交价值 |
3.4 社会文化价值 |
第四章 自媒体知识型社群的建构 |
4.1 打造知识品牌,吸引用户 |
4.1.1 品牌定位突出知识型社群特色 |
4.1.2 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 |
4.1.3 知识品牌入驻合适的平台 |
4.2 重视用户,构建知识分享型的社群关系 |
4.2.1 筛选用户,寻找符合知识品牌调性的用户群 |
4.2.2 制定知识型社群管理规则,激活初级用户 |
4.2.3 构建细分社群,方便用户交流学习 |
4.3 建构知识型社群文化,传达共同价值 |
4.3.1 传达共同价值理念,培养学习意识 |
4.3.2 依靠仪式和惯例,塑造知识型社群文化 |
4.3.3 创造“媒介事件”分享知识,丰富社群文化 |
第五章 自媒体知识型社群的运营 |
5.1 依靠用户生产知识产品 |
5.1.1 用户生产“小众”产品,丰富知识产品类型 |
5.1.2 用户参与知识产品的常规生产流程 |
5.1.3 众筹模式:与用户深度合作完成知识产品 |
5.2 联合社群用户提升知识品牌影响力 |
5.2.1 鼓励用户宣传,实现裂变式传播 |
5.2.2 创意性的活动,让知识品牌“出圈” |
5.2.3 借助热点事件,提升知识型社群影响力 |
5.3 基于知识型社群拓展盈利路径 |
5.3.1 开展付费课程:提供更多知识产品 |
5.3.2 打造专属知识产品,吸引社群成员付费 |
5.3.3 依靠品牌战略联盟:实现互利共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我国财经类音频付费课的发展瓶颈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音频形式的相关研究 |
1.3.2 付费形式的相关研究 |
1.3.3 财经类内容出版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财经类音频付费课发展概况 |
2.1 财经类音频节目的产生 |
2.1.1 改革开放初期财经类内容受到关注 |
2.1.2 经济变革时期财经类内容的形式探索 |
2.1.3 互联网时代财经类内容的多元化呈现 |
2.2 财经类音频付费课发展的特质 |
2.3 财经类音频付费课的发展意义 |
第三章 财经类音频付费课发展的优势 |
3.1 形式优势 |
3.1.1 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
3.1.2 获取知识便捷 |
3.1.3 学习目的较强 |
3.1.4 互动性较强 |
3.2 内容优势 |
3.2.1 内容解读性较强 |
3.2.2 与经济现象相契合 |
3.2.3 主讲人本身特质的影响 |
3.2.4 注重内容的长期变现性 |
第四章 财经类音频付费课发展的瓶颈 |
4.1 内容同质化 |
4.1.1 原因 |
4.1.2 表现 |
4.2 付费订阅下用户满意度低于预期 |
4.2.1 原因 |
4.2.2 表现 |
4.3 用户数量较难增长 |
4.3.1 原因 |
4.3.2 表现 |
4.4 内容价值性受到质疑 |
4.4.1 原因 |
4.4.2 表现 |
4.5 小视频的冲击 |
4.5.1 原因 |
4.5.2 表现 |
第五章 建议 |
5.1 对用户市场进行细分 |
5.1.1 课程内容按需定制 |
5.1.2 发挥尾部产品价值 |
5.2 进行多元化营销 |
5.2.1 有效的社群经营 |
5.2.2 树立思考式学习理念 |
5.3 实行市场下沉 |
5.3.1 拓展宣传渠道 |
5.3.2 做好“用户下沉” |
5.4 提升内容的吸引力 |
5.4.1 引进新技术 |
5.4.2 高品质的内容输出 |
5.5 解决盗版困境 |
5.5.1 提高课程的服务价值 |
5.5.2 合理的定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
注释 |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
注释 |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
注释 |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
注释 |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吴晓波:好了,综合服务找不到了(论文参考文献)
- [1]财经知识类自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分析 ——以“吴晓波频道为例”[D]. 王倩倩.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 [2]知识付费类APP引流路径研究 ——以“得到”APP为例[D]. 刘逸颜. 浙江传媒学院, 2021
- [3]财经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研究 ——以“黄生看金融”为例[D]. 徐丽红.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吴晓波对话江南春:“人心红利”的时代到来了[J]. 林莹. 中国广告, 2021(06)
- [5]自媒体“后浪”的生存镜像 ——基于自媒体人小Y典型个案的分析[D]. 梁雪莲. 兰州大学, 2021(02)
- [6]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任义忠. 山东大学, 2020(12)
- [7]B2B情境下企业与客户协同演化与价值共创研究 ——以浪潮集团服务器业务(1992-2020)为例[D]. 孙鑫. 山东大学, 2020(12)
- [8]自媒体知识型社群的建构与运营研究[D]. 樊悦池. 河北大学, 2020(08)
- [9]我国财经类音频付费课的发展瓶颈及建议[D]. 刘志颖. 河北大学, 2020(08)
- [10]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