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价,动态,城市,体系,基准,区段,南昌市。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1](2018)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问题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价格管理是土地市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的地价管理体系对于加强土地市场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参与武汉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的实际,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范围调整、区段划分、标准宗地变更等方面对武汉市地价监测体系进行完善,以期能够丰富公示地价内容,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8年11期)
韩荣花[2](2015)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1987年深圳“土地第一拍”为起点,城市土地从“无偿、无限期”使用逐步过渡到“有偿、有限期”使用,土地的流动性也得以显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的稀缺性使之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土地价格也成为市场经济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通过相关土地管理政策实现,而合理的地价管理政策必须基于真实准确的市场数据来制定。所以,建立以研究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目的的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成为必然。本文是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调查收集了天津市地价动态监测相关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撰写的。文章先对国外的地价公示和国内的地价监测研究现状做了简单阐述,然后对地价动态监测的理论基础以及主要技术部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以天津市居住用地为例,从体系建立背景、建立过程和日常运行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以2014年四季度为监测时点,详细介绍了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监测过程,通过逐步核算得出监测成果——地价水平值和地价指数。再结合监测成果对监测时点天津市的土地市场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汇总近十年地价指数并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地价指数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未来地价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体系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本文的关注点在于实际应用,对地价监测体系研究结果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已经相对完善、运行稳定,监测成果也可以有效运用到实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划的调整,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大部分研究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有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做进一步分析研究,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成熟、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体系中,保证体系运行的长久性和监测成果的精确性,以便更好地发挥该体系的实际效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05-01)
黄洁[3](2012)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价格杠杆调控是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可及时掌握城市地价的变化动态,量化反映城市地价变化信息。本文结合我国动态监测体系的研究进程,以南京市为例,初步探索了关于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线路。(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2年33期)
张瑞平,葛京凤,崔媛媛,梁彦庆[4](2009)在《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相关问题研究——以石家庄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更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不同用途地价时空变异的动态分析基础上,得出石家庄市地价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并采用地价相对值相比较的方法,解决了地价增长率衔接性差的难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今后全国各地顺利开展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更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09年02期)
侯晓京[5](2008)在《关于建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市场的运行主要是靠市场机制来调节的,而市场机制的核心则是价格机制,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资源配置才能优化。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失灵的时候,这必然要求政府对市场进行调控,以确保其运行的秩序和效率。价格是政府对市场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前提是政府必须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目前,随着我国土地(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期刊2008年S1期)
钱畅[6](2008)在《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市场管理的核心是土地价格管理。地价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价格变化的个别特征,而且其高低、稳定与否,对整个价格体系的波动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理论充分、切合实际及规范可行的监测体系来管理_十地市场。目前,我国各城市在进行城镇土地定级估价的工作中都相应建立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地价的动态监测与实时更新。但这种监测方法对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土地交易案例丰富的城市来说,更新成本高、更新时间长且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明显,信息准确度不够。本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城市地价监测成果相对于以往而言回归到更加真实的水平,在研究国内外地价动态监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的新思路。首先,初步划分均质区域,实地查勘,收集市场交易资料测算其地价,利用GIS软件进行均质区域地价相似性归并,从而划分地价区段;其次,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在地价区段的范围内,布设数量、位置合理的地价监测点,评估地价监测点宗地地价;最后,利用样点地价与监测点地价测算得出区段基准地价,运用“以价定级”方法划分城市土地级别。该思路改变了以往基于土地级别之上的土地价格调查的传统方式,并建立了以区段基准地价为核心的基准地价体系,从而在具体应用中更具有实际引导意义。同时,可通过监测点的动态监测实施基准地价的及时更新,这与以往费时、耗力的基准地价更新方法迥然不同。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基准地价评估、土地级别划分叁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统一了原本不同技术路线的叁种工作流程,并建立了相应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使得地价监测成果更加符合土地市场管理,更加地科学、合理。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住宅用地为实例,研究论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该研究为我国各城市的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尤其为土地市场发育成熟,市场交易案例丰富的城市提供了理论辅助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林先成[7](2008)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及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显现出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一方面,由于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是在以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为基础开展的,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成果的质量,直接影响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成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传统的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直接导致其成果的精度,进而影响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成果的精度。所以在城市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方法和技术上有必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提高,影响城市地价的各种区位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城市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变化速度也加快,这与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在一个合理期间内相对不变的假设相矛盾。因此,传统的以土地级别为控制,划分地价区段,在地价区段内设置地价监测点的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路线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思路。既然城市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也是迅速变化的,也必须探索出一种迅速准确更新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的技术途径。围绕上述问题,本论文重点研究以下方面内容:第一,城市土地定级技术。对土地定级因素因子的选择及其权重值的确定、定级因素因子资料的整理和量化处理、定级因素因子作用分以及总分值的计算、土地级别的划分以及检验等进行了研究,指出现行土地定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第二,城市基准地价评估技术。对基准地价评估中市场交易样点的收集、样点地价的评估方法、样点地价的检验、基准地价评估等进行了研究。指出现行基准地价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基准地价评估方法改进的途径。第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程序、步骤、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着重探讨了对地价区段的划分和地价监测点的设置方法骤。第四,地价动态监测成果分析及应用。主要分析了地价监测的主要成果内容、根据监测成果获取各种地价监测指标的方法、对地价监测指标的分析方法以及监测成果的应用途径。第五,在前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对系统的需求、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的数据类型及其数据存储方式、系统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数据库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对地价动态监测程序化、自动化、精确化的管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首次提出基于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土地定级技术。将土地定级单元抽象成栅格数据的像元,土地定级单元作用分抽象为栅格数据的像元值。利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技术实现了定级因素因子作用分计算、统计分析、级别确定。这种方法较传统方法科学、准确、方便,是对土地定级方法的一种创新。(2)、基准地价评估方法的创新。在采用此定级技术进行土地定级得的定级成果——数字分值模型(DLVM)的基础上,提取各市场交易样点资料所在位置的定级分值,建立定级分值与样点地价的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将定级数字分值模型(DLVM)转换为数字地价模型(DLPM),利用数字地价模型(DLPM)进行城市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3)、地价区段划分与地价监测点设置方法的创新。分析了现行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在地价区段的划分和地价监测的设置方法上进行了创新,提出了根据市场交易样点,应用GIS插值技术建立数字地价模型,分析提取数字地价模型中地价突变的位置信息,以此为参考进行地价监测点的配置。在地价监测点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地价区段的划分。(4)、在基准地价确定方法上进行了创新。本文提出了叁种专题数字模型:定级成果之数字分值模型(DLVM)、数字分值与地价回归拟合之数字地价模型(DLPM)、利用市场交易样点资料通过插值计算建立的数字地价模型(DLPM)。在叁种模型定级基础上进行基准地价评估,以叁种模型确定的级别面积为权重,将叁种基准地价成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基准地价。(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08-04-01)
周德华,李婧,晋嵩[8](2007)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以合肥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土地资源的市场调节关系到土地资源配置。目前,在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干扰了地价形成的正常市场环境,而且还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因此,要加大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力度,只有通过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才能增加土地市场的透明度,推动土地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西测绘》期刊2007年02期)
江立武,谢弟炳[9](2007)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及维护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本文应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及维护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南昌市地价动态检测体系建立及维护方法和内容,揭示了南昌市在建立和维护地价动态监测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平原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张永全[10](2007)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土地资源是国家最重要的财富,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已经由计划分配转到市场调节。如何管理好、利用好这一巨大财富,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是土地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地价作为土地市场运作的重要经济杠杆和价值判断标准,其在现实土地经济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在调节城市土地利用,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它涉及到土地出让、转让、出租、抵押、担保等产权交易活动,不仅是政府课税、产权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投资和资产核定不可缺少的数据。作为土地开发经营的投资者和土地使用者,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城市土地的市场价格和地价分布,以利于其确定土地资产量和进行土地开发投资;作为土地所有者和管理者,要制定地价政策,进行地价调控和宏观管理,也需要把握城市地价的分布和地价的动态变化,以便进行科学决策。因此,建立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健全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必然要求.而建立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把握城市地价水平和地价分布,及时监测地价动态变化,是地价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从1999年至2010年,国土资源部将完成全国城市土地价格调查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建立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实现城市地价信息的公开查询和社会化服务。本文围绕着长春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的主题,综合运用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和探索。第一部分阐述了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设是在城市地价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城市地价评估的一种特殊方法。用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缩减城市地价评估的巨大工作量,而且能够快速、准确的反映城市的各级不同类别的地价水平,就基于这种目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第二部分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的具体方法的研究,其中特别是从监测点的定性分析、指标体系建设和地价指数构造以及监测点的地价评估方法几个方面研究,因为如果监测点设置或布局不合理,可直接导致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中的信息失真,从而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叁部分为实例研究——长春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研究,以具体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做到理论应用到实际。从分析长春市的城市地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宏观背景入手,进行地价监测体系建设。其中主要问题还是地价监测点的设置。第四部分是对城市地价监测体系成果应用分析,具体提出了应用的具体方向,包括宗地地价评估、基准地价更新等方面;也在成果应用的具体问题上给予相应的建议,如建立以地价监测点为核心的地价公示制度和进行地价分析和地价辅助决策等。(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1987年深圳“土地第一拍”为起点,城市土地从“无偿、无限期”使用逐步过渡到“有偿、有限期”使用,土地的流动性也得以显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的稀缺性使之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土地价格也成为市场经济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通过相关土地管理政策实现,而合理的地价管理政策必须基于真实准确的市场数据来制定。所以,建立以研究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目的的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成为必然。本文是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调查收集了天津市地价动态监测相关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撰写的。文章先对国外的地价公示和国内的地价监测研究现状做了简单阐述,然后对地价动态监测的理论基础以及主要技术部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以天津市居住用地为例,从体系建立背景、建立过程和日常运行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以2014年四季度为监测时点,详细介绍了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监测过程,通过逐步核算得出监测成果——地价水平值和地价指数。再结合监测成果对监测时点天津市的土地市场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汇总近十年地价指数并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地价指数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未来地价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体系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本文的关注点在于实际应用,对地价监测体系研究结果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已经相对完善、运行稳定,监测成果也可以有效运用到实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划的调整,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大部分研究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有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做进一步分析研究,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成熟、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体系中,保证体系运行的长久性和监测成果的精确性,以便更好地发挥该体系的实际效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王颖.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问题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8
[2].韩荣花.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5
[3].黄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时代金融.2012
[4].张瑞平,葛京凤,崔媛媛,梁彦庆.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相关问题研究——以石家庄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更新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
[5].侯晓京.关于建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思考[J].国土资源.2008
[6].钱畅.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8
[7].林先成.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及其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8].周德华,李婧,晋嵩.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以合肥市为例[J].江西测绘.2007
[9].江立武,谢弟炳.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及维护的应用研究[J].平原大学学报.2007
[10].张永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