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临床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临床观察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贵州凯里556000)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6)6

摘要: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25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术后随访1—3个月,治疗后疗效对比评估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和中国卒中量表(css)两项进行评定,并对疗效结果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两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实验组ADLCSS和C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为92.1%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疗效显著,同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脑梗塞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急性期处理尤为重要。神经保护剂是早期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延长缺血神经细胞的生存时间,为综合治疗争取时间。在急性脑梗塞期,自由基是造成急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可逆损伤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使患者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和重建,使其回归社会、自理生活,一直是医学界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1]依达拉奉是一种新的脑保护剂,国外临床研究证实其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2]。本研究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4岁,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照组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8岁,行常规内科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检验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常规内科治疗:用20%甘露醇100ml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口服阿司匹林,康复治疗行早期支持疗法[3]。实验组所有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连续治疗2周,每天2次。

1.2.2评分方法:术后随访1—3个月,治疗后疗效对比评估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增分率两项进行评定(以治疗第90天的ADL和第l4天的CSS评分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并对疗效结果进行统计。统计根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具体如下:①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左右或以下,甚至患者死亡;②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90%,病残程度1—3级;③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一100%,病残程度0级,其余各项监测指标亦恢复至正常。

1.3统计学方法:上述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及分析,比较均采用x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显效18例和总有效率92.1%(包括显效和有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两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SS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评分体系均降低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两组评分体系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细胞对氧异常敏感,由于脑组织的能源储备很少,其主要能源来自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栓塞血管血流得以再灌注,氧和葡萄糖的供给及时恢复,则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会得到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转归。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供应障碍或脑组织缺血,从而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急性脑梗塞(ACI)目前主要依靠降纤、溶栓、抗凝等常规手段治疗,而自由基是造成急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可逆损伤的主要因素[4]。据国内外最新文献报道,依达拉奉是预防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过氧化的神经保护药,其机制可能在于:①清除体内过度有害自由基,减轻DNA损伤,进而和其他机制一起避免细胞凋亡,对于不适合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②其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捕获羟自由基作用、抑制包括血管内皮和神经细胞在内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③减少半暗缺血带的面积,减轻由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内水肿,防止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迟发性神经元凋亡,起到良好的抗缺血作用。同时,依达拉奉并不影响血液凝固的功能,因此不会增加出血,还能有效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ACI的神经功能缺失[5]。本组研究中,实验组显效18例和总有效率92.1%(包括显效和有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两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SS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相符。

综上可见,对于急性期脑梗塞而言,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同时对神经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春哲,柳亚春,张静茹,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4):5875.

[2]TanakaM,Pharmacologicalandclinicalprofileofthefreeradicalscavengeredaravoneasaneumprotectiveagent[J].NipponYakufigakuZasshi,2002,119(5):301—308.

[3]WolfJ,BergnerR,MutallibS,eta1.Neurologiccomplies·tionsofChurg—Strausssyndrome-aprospectivemonocentricstudy[J].EurNeurol,2010,17(4):582—588.

[4]NiuL,ZhouJ,HuangY,eta1.db—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promotesaxonregenerationandmotorfunctionrecoveryin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rats[J].Neurol—In—dis,2010,58(2):195—200.

[5]KapoorR,FurbyJ,HaytonT,eta1.Lamotrigineforneuro—protectioninsecondaryprogressivemultiplesclerosis:arandomis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parallel-grouptrial[J].Lancet—Neurol,2010,9(7):681-688.

标签:;  ;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